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及对青年发展的启示
Xi Jinping’s Thought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DOI: 10.12677/ASS.2018.77149, PDF, HTML, XML, 下载: 1,177  浏览: 9,969 
作者: 袁 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习近平知行合一青年新时代Xi Jinping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Youth New Era
摘要: 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是新时代下对王阳明、中国共产党人等的知行观的发展创新。习近平阐述了“知行合一”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从内涵范围、应用范围、主体指向三方面进行超越,对青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知行合一是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的题中之义、实现时代新人总体目标的必由之路三方面。新时代下青年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包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拓展实践能力等途径。
Abstract: Xi Jinping’s thought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Wang Yangmi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Xi Jinping elaborated the idea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on the aspect of what, why, and how. It transcends the old one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connotation,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subject orientation.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it’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meaning of implementing the “two studies and one done”,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overall goal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new era, young people practice the idea of “knowing and doing what is right”, which including ways to strengthen ideals and beliefs, improve theoretical qualities, and expand the ability to practice.
文章引用:袁月. 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及对青年发展的启示[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7): 994-100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7149

1. 引言

“知行合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色,意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志向、知识与实践并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统筹全局,不仅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等,以充满战略和智慧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运筹帷幄。在强调目标重要性的同时,习近平领导党中央深入开展反腐斗争,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以实际行动将目标思想充分落实到实处。习近平重视“知行合一”思想,并通过自身践行与思想引领,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做出要求与期待,对当代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 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的哲学基础

知行关系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思想家们的关注与讨论。在中国古代,老子主张“不出户,知天下”的主知观,王夫之主张“行先知后”的主行说,朱熹、程颐等人主张“知先行后”的知行分离说,王阳明则主张“知行合一”的知行并重说。到近现代,孙中山根据革命需要提出“知难行易”说,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对知行关系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习近平的“知行合一”思想,即是在前人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具体实际,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又一次转化和发展,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2.1.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知行合一”思想贯穿儒学始终,王阳明把其发展成为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是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深厚的哲学基础。他提出“知行合一”的观念在于批判朱子理学“知先行后”的知行观,反对将“知行”分隔,突出“知行”的并进性和一贯性,以治社会之弊。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知行相互包含、相互联系。“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1]。知行相互包含、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谈论其中一个因素时,必然包含另一个因素,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第二,真知必行,讲究践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2] ,p 53)。知只有达到行,有了实践这一步才能称为知,强调在事上磨炼,突出行的重要性。第三,知行并进,相互转化。“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 ,p 54)。知行是一个工夫,如手心手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知行是一个长期持续不间断的过程,要知行并进,且知且行。第四,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深层旨归是道德意义上的良知和实践,因此他强调慎独、自律,提倡对善恶问题有高度自觉。

2.2. 中国共产党人“知行合一”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应用,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行合一”思想有了重大超越,在毛泽东时期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论。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提出从阶级斗争和社会生产实践出发,寻求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实践论”,突出主体能动性,强调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

中国共产党人对“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打破了古代思想家向直觉良知内求“知行合一”的思维,也超越了资产阶级知行观(以孙中山“知难行易”说为代表)对“知”与“行”进行难易比较的讨论,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深入问题本质,是对前人成果的合理扬弃,为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3. 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容

3.1. 习近平对“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领域、多个场合对“知行合一”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出了重要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和告诫,不仅在理论层面具有高度的价值意义,而且在实践层面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教育性、导向性。

习近平对知行关系的论述,是新形势下针对党内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基础不正不牢、管党治党不严不实的“知行不一”现实状况提出的。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党内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从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对坚持‘两个务必’既没有端正思想认识,也没有打牢思想基础。从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 [3] ,p 3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属于“知”的范畴,落实管党、治党的方针政策属于“行”的范畴,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将“知”和“行”辩证统一起来,从而造成理想信念和实际行动的脱节,这也是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主要原因。对此,习近平提出“知行合一”观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观点。综观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论述中。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知行合一”,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论述中。2013年7月,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意义:“知”和“行”相辅相成,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自觉持久;只有在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所以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1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又阐释了“知行合一”的地位作用与理论指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 [3] ,p 39)。

此外,习近平多次在“学校”这一特定场所论述“知行合一”观点,把青年群体作为“知行合一”的主要目标对象,着重表达了对青年立志、学习、实践等发展的关注与期待,也是对“怎么做”这一问题的集中阐述。2014年5月,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青年提出要求,强调青年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 ;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并强调抓好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在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时,他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5]。今年5月3日,习近平再次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对广大青年提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力行就是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3.2. 习近平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创新

习近平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提出的方法论,包含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创新发展与辩证理解,以及共产党人“知行合一”思想的新时代拓展。它的客观性、时代性与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强调知行统一,由思想自觉延伸至行动自觉。这是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本质区别。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即理”是其心学思想的核心基础,也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前提,指向“致良知”的终极目标,夸大了“知行”的统一关系,具有浓烈的唯心主义色彩。而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客观实际,明确了知行二者辩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关系,即“知行”合一但仍有界限,知和行同等重要,要用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用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进而实现二者的统一,赋予了知行观准确定义。

其二,拓展应用范围,由道德层面推进至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实践。中国古代知行观强调道德实践,王阳明希望通过“知行合一”克服“不善的念”,达到至善,把“知行合一”局限在道德范畴。习近平不仅继承了这一观点,将“知行合一”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上,实现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而且把“知行合一”推广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实践上,渗透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中,赋予了知行观时代内涵。

其三,主体倾向明显,以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为主要对象。中国古代知行观主要作为圣人君子的自我要求与衡量标准发挥效用,而习近平“知行合一”则是针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的群体。对党员干部,习近平要求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达到一致,知行合一,从严治党;对青年学子,习近平要求他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赋予了知行观新的主体指向。

4. “知行合一”思想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对“知行合一”观点的强调与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对当代学子的成长、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青年学子作为“知行合一”的认识与实践主体,理应把“知行合一”思想贯穿到个人的价值追求、实践过程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积蓄才力。

4.1. 知行合一是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重申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即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精神导向作用的关键。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知识体系,蕴含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科学的理论品质,属于上层建筑,其科学性、正确性就在于以“行”显“知”,在于“知”与“行”的有机融合,只有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为新时代青年人打牢思想根基,指明前进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求长期自觉的实践行动,在多元价值观的冲撞中坚持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认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和行动。青年群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以科学的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作为精神导向和实践标准,“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6]。

4.2. 知行合一是青年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的题中之义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是新时期加强党建的又一重要举措。青年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的题中之义,即为“知行合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首先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致力于改善党员的主观认知,同时也是行动上的动员,号召青年人自觉积极行动,把“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是否坚持“知行合一”,是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青年发展的质量和未来。

“知”即“学”,“行”即“做”。在“知”的层面,理解“两学一做”的科学内涵,学党章党规,巩固党的精神根基,学系列讲话,把握党的时代脉搏,明确“两学一做”的科学性、对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对坚定理想信念的方向性作用,从根本上强化信仰意识。在“行”的层面,做合格党员,增强党的本质力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两学一做”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长久过程,有赖于每一位党员的极力践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端正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改善主观认知,更要注重“学”与“做”的有效结合、“知”与“行”的贯通统一,最终达到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积极行动的实践效果,严学实做、深知笃行。

4.3. 知行合一是青年实现时代新人总体目标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7] ,p 28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兴青年、强青年的总体目标,必须通过“知行合一”的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来实现。

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下,习近平对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殷切期待,青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把理想、本领与担当的个人内在意识,通过实践自觉外化于现实生活,把思想认识落实到实践行动,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伟大力量,真正承担起国家前途与民族希望的重量。“知行合一”是青年实现时代新人总体目标的本质核心,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条件。

5. 青年践行“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路径

5.1. 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8]。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7] ,p 278)。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对于青年而言,践行“知行合一”必须首先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一方面,加强道德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8]。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且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既是青年自身发展的重要根基,而且是关系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理想信念教育学习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梦内化于心,从而推动个人修养的提升与社会总体的进步。

5.2. 学懂弄通,提高理论素养

“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9]。新时代青年必须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把理论知识学懂弄通,才能做实实践工作。

青年践行“知行合一”必须提高理论素养,为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第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夯实理想信念根基;第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的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党性修养与思想觉悟;第三,加强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储备。此外,新时代产生了新理论,新理论指导着新时代的新实践。青年还应对十九大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从思想上、认识上破除思维定势,提高思维能力,自觉更新理念,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效果,成为一名既有较高知识素养同时又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人才。

5.3. 力学笃行,拓展实践能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强调真知笃行,知行并进,坚持行胜于言,要求青年在新时代力学笃行,拓展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9]。青年应结合时代条件,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对于青年而言,首先要明志立志,树立远大的志向与理想目标,立志成为高品质、高标准的时代新青年;其次要付诸行动,锻炼本领,杜绝眼高手低的不良现象,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以量变促进质变;最后,扎根基层,积极锻炼,务实勤干,敢于担当,投身到各个事业的实践阵地,且行且知,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贡献才力。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青年作为新时代中最朝气蓬勃、最意气风发群体,要积极学习践行习近平“知行合一”思想,高举旗帜,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用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用新形式下改革的大政方针指导实践,在思想道德、专业学习、业务能力、国际交流等方面下苦功夫、实功夫,心思精力聚焦主责主业,投身改革实践,为中国新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 传习录. 答顾东桥书. 全书(一) [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7: 41.
[2] 王阳明. 传习录. 答顾东桥书. 全书(二) [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7.
[3] 习近平. 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 北京: 党建读物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4]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173.
[5] 这里是爱国爱澳的新园地——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N]. 人民日报, 2014-12-21(01).
[6]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8.
[7] 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8]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18.
[9] 习近平.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503/c1024-29961468.html, 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