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对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Same-Group and Cross-Group Friendships on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Migrant Children
DOI: 10.12677/ASS.2018.78173, PDF, HTML, XML, 下载: 911  浏览: 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赵菲菲, 陈晓晨, 时 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关键词: 友谊流动儿童孤独感学校归属感群际态度Friendships Migrant Children Loneliness School Belonging Inter-Group Attitudes
摘要: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三所公立学校的38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情况,以及流动儿童的本群体友谊(与其他流动儿童的友谊)和跨群体友谊(与城市儿童的友谊)对其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即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流动儿童做朋友)。不同类型的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具有不同影响: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均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跨群体友谊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外群体积极情感,负向预测外群体消极刻板印象。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friendship choic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same- and cross-group friendships in a sample of 388 migrant children recruited from three public middle schools in Guangzhou.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grant children showed own-group preference when choosing friends. Different types of friendships had differential impact on migrant children’s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Both same-group friendships (i.e., friendships with other migrant children) and cross-group friendships (i.e., friendships with local children) were related to less loneliness and higher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Cross-group friendships were related to better inter-group attitudes (i.e., more positive feelings and less negative stereotypes about the out group).
文章引用:赵菲菲, 陈晓晨, 时勘. 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对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8): 1179-118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8173

1.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大量儿童也跟随父母迁移到了城市。那些跟随父母离开户籍登记地到其它地方生活学习的0~17周岁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581万,即全国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流动儿童。由于成长环境、个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儿童在融入与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时面临诸多困难。如何促进流动儿童的适应与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与学业表现、心理健康、身份认同和文化适应等方面。例如,有研究表明,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存在更多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较少的社会支持,较差的学校适应和身份认同存在一定矛盾性等问题 [2] 。然而,在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与本地城市儿童是如何相处的?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更偏爱本群体成员,还是更倾向于与城市儿童做朋友?与其他流动儿童的友谊(即本群体友谊)和与城市儿童的友谊(即跨群体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有怎样的影响?研究者对于上述问题了解尚少。本研究将着眼于“友谊”这一重要的发展情境(developmental context),系统考察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

1.1. 友谊选择的原则

接近性(availability)与相似性(similarity)是朋友选择的两条基本原则。接近性是指人们愿意和身边容易接触到的人成为朋友。相似性是指人们愿意同自己相似的人成为朋友。这两条原则均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与接近性原则一致,随着学校中种族多样性的提高,跨种族友谊明显增多 [3] 。与相似性原则一致,在多种族混合学校中,不同种族的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均表现出了本种族偏爱 [4] 。特别是少数族裔的学生(黑人、拉美裔人)作为相对社会地位较低群体的成员,在朋友选择时表现出更强烈的本群体偏好,以便从同族的朋友中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4] 。我们认为接近性与相似性原则会共同影响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一方面,依据接近性原则,公立学校的混合编班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提供了接触机会,跨群体友谊会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依据相似性原则,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会存在本群体偏好(即,在控制可得性因素后,流动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流动儿童做朋友)。

1.2. 不同类型友谊的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友谊在一生中对于个体的积极适应都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家庭对个体的影响逐渐被同伴所超越,青少年与同伴所建立的友谊是其获得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5] 。拥有高质量友谊的学生报告有更低的抑郁、焦虑和更少的孤独感 [6] 。另外,从朋友那里获得的帮助、陪伴与价值肯定,有助于学生建立学校归属感 [7] ,进而提升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

近年来,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学校的学生人口构成也变得日趋多元。在考察友谊的功能时,西方研究者已经开始区分“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并发现跨群体友谊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8] 。跨群体友谊之所以重要,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与更为积极的外群体态度相关联。Allport (1954)的群际接触理论指出,群际偏见的产生是由于某一群体对另一群体缺乏充足的信息了解或者存在错误信息而产生的,而群际接触为获得新信息和澄清错误信息提供了机会 [9] 。群际接触假说认为,不同群体成员的相互接触有助于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并减少偏见。Allport (1954)提出了群际接触的四个最佳条件,分别是:1) 地位平等:在平等的氛围中与外群体接触的效果更好,接触也有助于平等地位的形成,二者相互促进;2) 合作:群际接触的积极作用要在群体间存在合作而不是竞争关系时才能产生;3) 共同目标:通过接触来减少偏见,需要接触双方的共同努力;4) 权威、法律或习俗的支持:群体成员更容易接受得到权威支持的接触。在对经典的群际接触理论重构时,Pettigrew (1998)指出,跨群体友谊至少满足最佳接触条件的前三条,因此,跨群体友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接触形式 [10] 。与外群体朋友频繁、亲密的交流,有助于个体将对朋友的积极态度迁移到整个外群体,进而增加对外群体的积极情感并减少偏见。已有研究也表明,拥有外种族朋友的美国学生持有更少的种族偏见,并具有更加包容、开放的种族态度 [8] 。

1.3. 当前研究

尽管友谊在移民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适应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 [11] ,但在我国有关流动儿童适应问题的研究中,对于友谊功能的探索尚鲜有涉及。基于此,本研究将考察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友谊(本群体友谊和跨群体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孤独感、学校归属感、群际态度)的影响。本研究假设:流动儿童更倾向于选择本群体朋友(即在控制班级中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比例后,流动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其它流动儿童做朋友);流动儿童的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均能预测更低的孤独感和更多的学校归属感;另外,拥有更多跨群体友谊(即与城市儿童的友谊)的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儿童的态度更为积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班取样的方式,选取广州市三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立学校的初一、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三所学校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比例大致相等。剔除无效样本后,共得905份有效数据。其中,男生462人,女生443人;本地城市儿童445人(49.2%),流动儿童388人(42.9%),72人(8%)由于户籍信息缺失无法确定其身份。被试年龄范围在11~15岁,平均年龄为12.7 ± 0.69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基本信息问卷

此问卷为自编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户籍、是否出生在广州、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出生地等信息。

2.2.2. 友谊的测量

采用非限定性同伴提名的方式考察朋友数量,要求每个学生写下其所在班级中好朋友的名字,有几个写几个。

2.2.3. 儿童孤独感量表

采用Ashe等人(1984)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 [12] 。该量表有24个题目,其中16个题目用于评定儿童的孤独感,8道题目为填充题,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得分越高代表孤独程度越高。

2.2.4. 学校归属感量表

采用Gottfredson等人(1986)编制的有效学校问卷(Effective School Battery, ESB)中的学校归属感分量表 [13] 。该量表共6个条目,李克特5级计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得分越高代表对学校的归属感越强。

2.2.5. 群际态度问卷

群际态度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本研究从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考察了群际态度。对于群际态度的情感维度,借鉴了Binder等人(2009)研究中的测量方式 [14] 。学生就他们对流动儿童和本地城市儿童的整体感受(如喜欢、信任等)分别进行评分。量表包含四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外群体(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城市儿童为外群体;对于城市儿童来说,流动儿童为外群体)的情感越积极。本研究中,对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和0.89。对于态度的认知维度,即消极刻板印象,采用了群体特质典型性评定法进行测量。在问卷中向学生们呈现4个消极特质词(邋遢的、粗鲁的、贪财的、斤斤计较的)。特质词的选取基于近年国内学者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学生们需要回答有多少流动儿童/城市儿童具有这些特质。问卷采用5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多的消极刻板印象。本研究中,对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83。

2.3. 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试。测验进行前对班主任进行指导说明,要求班主任在施测时读测试指导语。整个测试大约用时30~40分钟。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孤独感、学校归属感和群际态度比较

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两个群体在孤独感、学校归属感和群际态度各维度得分进行t检验。流动儿童在孤独感上的得分略高于城市儿童,但二者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已有研究表明,相比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更好 [15] 。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外群体态度(积极情感、消极刻板印象)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3.2. 流动儿童朋友选择的情况

本研究中的388名流动儿童共提名了2070名朋友,其中绝大多数(91%)为同性别的朋友,因此本研究

Table 1. Comparison of lonelines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inter-group attitude between migrant and urban children

表1.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孤独感、学校归属感和群际态度比较

**p < 0.01。

只关注了同性别的友谊。样本中跨群体友谊十分普遍,有346名(89.2%)流动儿童提名了至少一位本地城市儿童为朋友。

为进一步考察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是否存在本群体偏好,本研究借鉴了Hamm等人 [16] 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对流动儿童的朋友提名进行了比例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检验所用公式如下:

z = p π π ( 1 π ) / n

其中,p表示流动儿童占被提名朋友总数的比例;π表示流动儿童在整个班级内所占的比例;n表示提名的朋友总数。例如,在某个40人的班级中,有50%的流动儿童。如果学生们完全是按照班级人数比例(即可得性)选择朋友,那么在流动儿童提名的朋友当中应该有50% (π)的流动儿童。假设在该班级的20名流动儿童共提名了60位朋友(n),其中有65% (p)为流动儿童,在这种情况下:

z = 65 % 50 % 50 % × ( 1 50 % ) / 60 = 2.32

z分数大于1.96的临界值(p < 0.05),表明在该班级中,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对其它流动儿童的选择高于期望比例,即存在本群体偏好。对参与调查的21个班级逐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班级中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存在显著的本群体偏好(z-scores = 2.04~3.19),在所有班级中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均未出现显著的外群体偏好。

3.3. 流动儿童不同类型友谊的功能分析

3.3.1. 流动儿童不同类型友谊功能的相关分析

在进行分析前,首先对友谊数量进行了对数变换(log-transformation),使其更接近正态分布。流动儿童的本群体友谊和跨群体友谊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跨群体友谊与外群体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对外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显著负相关;本群体友谊与群际态度的两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详见表2

3.3.2. 流动儿童不同类型友谊功能的回归分析

在控制性别(女 = 0)、年级(初一 = 0)、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的情况下,以本群体友谊和跨群体友谊为预测变量,并分别以孤独感、学校归属感、外群体积极情感和消极刻板印象为结果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本群友谊与跨群友谊均对孤独感和学校归属感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群体或跨群体朋友越多,流动儿童体会到的孤独感越少(β本群友谊 = −0.121,t = −2.166,p < 0.05;β跨群友谊 = −0.167,t = −3.127,p < 0.01),对学校的归属感越强(β本群友谊 = 0.158,t = 2.619,p < 0.01;β跨群友谊 = 0.200,t = 3.382,p < 0.01)。流动儿童的本群体友谊对外群体积极情感和消极刻板印象无显著预测作用。然而,跨群体友谊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key studied variables (n = 388)

表2.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n = 388)

+p < 0.10,*p < 0.05,**p < 0.01,下同。

Table 3. Regression models predict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friendships

表3. 流动儿童不同类型友谊对社会心理适应的预测作用

可以显著预测外群体积极情感和消极刻板印象。流动儿童拥有的城市儿童朋友越多,其对城市儿童的情感更加积极(β = 0.197, t = 3.287, p < 0.01),消极刻板印象也更少(β = −0.143, t = −2.352, p < 0.05 )。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低于城市儿童。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儿童面临社会文化适应(语言、生活习惯等)的挑战,会因“流动”的身份遭受歧视,在学校中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社会支持也相对少于城市儿童 [17] 。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流动儿童在学校中更难体会到被尊重和接纳的感觉,因此对于当地学校的归属感低于城市儿童。

在本研究所调查的学校中,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跨群体友谊普遍存在,有近90%的流动儿童至少拥有一名城市儿童朋友。另一方面,在控制可得性因素后(即班级中城市与流动儿童的比例),部分班级中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与其它流动儿童做朋友。这一结果与友谊选择文献中的相似性原则相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流动儿童共同面对在异乡学习生活的各种困难,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班级中,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并未呈现显著的本群体偏好。西方已有研究表明,公平、包容、鼓励互助的学校氛围有助于不同群体学生间积极关系的形成 [18]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哪些班级(或学校)的情境因素(例如,学校氛围、教师公平性等)影响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

有关友谊功能的分析结果表明,本群体和跨群体友谊均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与研究假设一致,不同类型的友谊对于孤独感均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这表明本群体和外群体的朋友在提供陪伴和缓解孤独感方面的功能是类似的。与之相似,不同类型的友谊对于学校归属感均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学校归属感的核心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来自朋友的支持、接纳与帮助有助于流动儿童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情感联结;朋友间的鼓励与肯定也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7] ,而这些又与在学校中被接受、被尊重的感觉紧密相连。

另外,本研究发现跨群体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城市儿童的友谊与对于城市儿童更为积极的态度(更多的积极情感、更少的消极刻板印象)相关联。群际接触假说认为,不同群体成员在一定条件下的接触,有助于减少偏见,改善群际态度。个体在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由于一些负性的期待(如被拒绝、被误解等)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19] 。然而,与朋友的交往通常是轻松愉快的。跨群体友谊作为一种特殊的接触形式,有助于个体将对朋友的积极情感和认知拓展到整个外群体。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引导和培育跨群体友谊也许可以成为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融合的突破口。

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本研究是横断研究,因此无法考察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的稳定性,也未能准确揭示友谊影响社会心理适应的机制和过程。其次,研究中对于本群体和跨群体友谊的划分是研究者依据学生自我报告的身份信息确定的,并未考察流动儿童对于其友谊的主观分类。学生们在选择朋友时对周围同伴的流动儿童或城市儿童身份是否知晓?个体的共同特征(例如,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学业表现等)与相似的群体身份哪方面因素对于流动儿童的朋友选择影响更大?这些问题仍需后续研究加以探明。另外,研究样本中的学校均为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比例大致相等的学校。未来研究可选择学生人口构成不同的学校(例如,城市儿童占比高的学校、城市与流动儿童比例大致相等的学校、以及流动儿童占比高的学校),以便系统考察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构成比例对于学生朋友选择和群际态度的影响。

尽管存在上述不足,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方式(公立学校vs.打工子弟学校)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究竟(与城市儿童混合的)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哪一种教育学习环境更加适合流动儿童引起了广泛争议。公立学校的支持者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显著好于打工子弟学校,因此公立学校更有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与融合 [20] 。另一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中容易受到歧视,而打工子弟学校可能更适合流动儿童,这类学校可以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拥有一个较为健康的心态 [21]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有着不同影响。公立学校(合校合班)为流动儿童提供了与不同背景的同伴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不同类型友谊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安置方式相比隔离的打工子弟学校更有助于流动儿童适应与融入新居住地的生活。另外,本研究虽然证实了跨群体友谊的特殊功能,但同时我们发现,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即他们更愿意与其它流动儿童做朋友)。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在安排日常学习活动时,可有意创设条件、增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接触合作的机会(如通过座位的安排、设计学习小组或团队合作任务等),促进跨群体友谊的形成。

5. 结论

在城市公立学校中,跨群体友谊普遍存在;但流动儿童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

不同类型友谊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具有不同影响。本群体与跨群体友谊均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跨群体友谊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外群体积极情感,负向预测外群体消极刻板印象。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少年跨群体友谊对群际态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3160089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成果(项目号:13&ZD155)。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 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1): 46-50.
[2] 王中会, 孙琳, 蔺秀云. 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 2013(8): 57-62.
[3] Moody, J. (2001) Race, School Integration, and Friendship Segregation in Ame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7, 679-716.
https://doi.org/10.1086/338954
[4] Quillian, L., and Campbell, M.E. (2003) Beyond Black and White: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Multiracial Friendship Segreg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0-566.
https://doi.org/10.2307/1519738
[5] Furman, W. and Buhrmester, D. (1992)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Network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63, 103-115.
https://doi.org/10.2307/1130905
[6] 张晓洲, 陈福美, 吴怡然, 等. 高中生友谊质量对学校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1): 147-149.
[7] Hamm, J.V. and Faircloth, B.S. (2005) The Role of Friendship in Adolescents’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61-78.
https://doi.org/10.1002/cd.121
[8] Graham, S., Munniksma, A. and Juvonen, J. (2014) Psychosocial Benefits of Cross-Ethnic Friendships in Urban Middle Schools. Child Development, 85, 469-483.
https://doi.org/10.1111/cdev.12159
[9] Allport, G.W., Clark, K. and Pettigrew, T.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10] Pettigrew, T.F. (1998)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 65-85.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49.1.65
[11] Chen, X. and Graham, S. (2017) Same-Ethnic, Interethnic, and Interracial Friendships among Asian Earl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7, 705-713.
https://doi.org/10.1111/jora.12309
[12] Asher, S.R., Hymel, S. and Renshaw, P.D. (1984) Lonelines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456-1464.
https://doi.org/10.2307/1130015
[13] Gottfredson, G.D. (1986) Using the Effective School Battery in School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 Schools Programs.
[14] Binder, J., Zagefka, H., Brown, R., Funke, F., Kessler, T., Mummendey, A. and Leyens, J.P. (2009) Does Contact Reduce Prejudice or Does Prejudice Reduce Contact?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Contact Hypothesis among Majority and Minority Groups in Three European Count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843.
https://doi.org/10.1037/a0013470
[15]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等.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25-32.
[16] Hamm, J.V., Bradford Brown, B. and Heck, D.J. (2005) Bridging the Ethnic Divide: Student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 in African American, Asian-Descent, Latino, and White adolescents’ Cross-Ethnic Friend Nomin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5, 21-46.
https://doi.org/10.1111/j.1532-7795.2005.00085.x
[17] 丁芳, 吴伟, 周鋆, 等. 初中流动儿童的内隐群体偏爱、社会支持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4, 34(3): 249-254.
[18] Thapa, A., Cohen, J., Guffey, S. and Hig-gins-D’Alessandro, A. (2013) A Review of School Climat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 357-385.
https://doi.org/10.3102/0034654313483907
[19] Stephan, W.G. and Stephan, C.W. (1985) Intergroup Anxie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1, 157-175.
https://doi.org/10.1111/j.1540-4560.1985.tb01134.x
[20] 李晓巍, 邹泓, 王莉.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9): 81-86.
[21]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 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J]. 新视野, 2006(3):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