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2H分析法在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5W2H Analysis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Group
DOI: 10.12677/VE.2023.121013, PDF, HTML, XML, 下载: 185  浏览: 281 
作者: 马国平: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关键词: 5W2H分析法健康照护专业群品牌专业群建设5W2H Analysis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Group Brand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摘要: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5W2H分析法是以多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维方法,本文将5W2H分析法应用于我校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的经验梳理和效果研究,通过对建设背景、建设时机、建设内容、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措施和建设成效七方面进行分析,不仅使我们的建设思路和逻辑更加清晰,更期望能对同类型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提供借鉴价值。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 is the key link and key element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5W2H analysis method is a thinking method with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s the core. In this paper, the 5W2H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experience carding and effect researc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 care specialty group in our university, by analyzing the seven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construction opportunity, construction content, teacher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guarantee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effect, not only make our construction ideas and logic more clear, we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lusters of the same type.
文章引用:马国平. 5W2H分析法在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J]. 职业教育, 2023, 12(1): 77-81.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1013

1. 引言

自2019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公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拟建设单位名单以来,专业群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探索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路径也逐渐成为了解决高职教育发展内在需求的切入点,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健康照护专业群是立项建设的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由护理专业、助产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四个为人类健康照护服务的专业组成,建设过程也是锐意探索的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其中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也走了一些弯路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决策的思维程序,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线索,寻找思路,进行构思,有助于项目的建设 [1]。5W2H分析法是以多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维方法,现结合我校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实践,运用5W2H分析法对品牌专业群建设进行剖析。

2. Why——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分析

1) 健康照护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导致健康需求增加,特别在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二胎生育政策的开放以及社会老龄化严峻的情况下,需要大批的健康照护专业人才,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大背景下,全周期全过程的健康服务更加受到重视,健康照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影响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2) 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的政策支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以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讲话都明确表明,护理、助产、老年服务等健康照护人员的职业教育正是解决健康产业链中专门人才缺乏的关键。

3. When——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时机分析

随着“健康中国2030”目标提出,大健康产业将更加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全民大健康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将公众的健康意识史无前例地激发,社会对健康照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恰逢其时。

4. What——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内容分析

1) 育人机制建设按照“战略合作、产教融合”的原则,成立由校领导、专业教学骨干教师、校企合作单位领导、专家等人员组成的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从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制度保障等方面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的局面 [3]。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依据对行业相关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内容和要求深入调研,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提炼学习领域、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商讨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架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逐步完善“医教结合、工学交替、课程互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在学校建病房,在医院设课堂”的育人氛围,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3) 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遵循“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理念,分析健康照护各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邀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本着“互融整合培养、课程研究创新、基于系统类别、面向执业岗位”的基本思路,以“突出重点内容、精简难点内容、删除重复内容、优化一般内容”为原则,构建以基本技能课程共享、专业技能课程本位、拓展技能课程互选为特色的三大模块课程体系。

4) 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引进与培养结合、专职与兼职互补、自有与外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建设思路 [4],有计划的引进高学历的健康照护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建设适应现代健康照护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学团队。

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掘各专业内在联系,达到资源合理应用,建设集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三模一仿”校内实训中心(模拟医院工作流程、模拟执业工作岗位、模拟健康照护人员工作程序 + 全仿真实训设备),实现“模拟人到服务对象、实训室到岗位、学生到健康照护从业人员”的3个对接。进一步完善专业技能实训中心运行管理机制,不仅适应人才培养需求,还要拓展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承担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考核工作,成为本地区健康照护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的服务基地。

6)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发挥高校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制定和开发健康照护行业的职业标准,广泛开展健康照护技术社会培训,进社区和农村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救护技术培训,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健康教育普及类网络开放课程,服务于大健康的社会需求。

7) 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康照护人员缺乏是全球性的问题,通过加强师生国际交流与培训、开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参与建设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学分互认合作交流,拓宽学生培养途径,不仅可以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办学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与管理经验,也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对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8)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教学诊改制度,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监控,保证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以人文素养渗透为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积极开展“1 + X”证书制度改革。

5. Where——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关键点分析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创新问题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十大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根据区域医养健康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高应用型、适用性、技能型、高素质医养健康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社会认可度和契合度。

2) 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层次提升问题解决当前各专业各自为营,分别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单一、层次不高、受众不广、影响较小的问题,整合校企(医养健康机构)各种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精心筹划实施高水平社会服务项目、高质量企业行业培训项目,促进专业群带动地方医养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和服务质量,惠及区域千万家庭和不同规模的医养健康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研发和推广省级、国家级培训标准;研究开发科技创新服务项目,提供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3) 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升级问题适应应用型高职教育需求,打造一批懂高职教育、热爱高职教育,能够带动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标准提高的高水平专家和优秀专业带头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产业行业方面双向发展、产教融合。

6. Who——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主体分析

1) 成立专业群建设工作协调保障组由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处、招生就业处六个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兼组长,负责协调处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全方位支持。

2) 组建专业群建设团队由各组成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学团队骨干成员组成,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技能名师1人,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获奖教师9人;专业群建设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46%,硕士研究生以上人员占比78%,双师型教师占比90%。

7. How——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

1) 建设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共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整合专业群课程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人才培养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提高人类健康照护各相关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需要的、具有健康照护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健康照护专门人才。

2) 保障条件:校党委高度重视专业群建设,由校领导亲自牵头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专业(群)建设与规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激励机制;设立专业群建设工程专项经费,由财务处代管,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严格控制经费的使用范围,确保资金不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各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合理、规范,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

8. How Much——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成效分析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健康中国。每年培养出护理、助产、老年服务等专业人才1300人,为区域乃至全国的健康照护事业输送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2) 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成医教协同1 + 1 +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成科研护理方向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完成与潍坊医学院联合3 + 2专本贯通培养项目;完成口腔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3) 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引领健康照护行业发展。形成一支适应教学、实践及社会技术服务需求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打造有行业影响力的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名师工作室;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及社会相关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4) 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拓展实训基地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承担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考核工作,成为本地区健康照护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的服务基地。充分发挥专业群在人才、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5) 开创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成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中外学分互认途径;成功参与建设中国海外职业技术校区建设;开拓学生国外实习、就业渠道。

专业群在我国高职发展中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但在认识与实践中仍存在认识偏差,有必要深入分析发展现状与基本内涵,从而把握重点建设任务,系统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5]。

9. 结论

本文论述了在我校健康照护专业群建设中应用5W2H分析法,对建设背景、建设时机、建设内容、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保障措施和建设成效七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品牌专业群建设实践经验,不仅使我们的建设思路和逻辑更加清晰,更期望能对其它处于摸索阶段的专业群建设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艾勇琦, 严金海. 基于5W2H分析法的我国医患沟通要素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 33(2): 210-214.
[2] 唐亚林, 张潇. 国家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模式的转型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 32(3): 1-13.
[3] 李敏. 旅游本科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艺术科技, 2015, 28(6): 281.
[4] 邱瑛. 养老服务业专业建设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2): 178-179.
[5] 吴升刚, 郭庆志.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6): 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