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Marx’s Theory of Needs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3.123111, PDF, HTML, XML, 下载: 264  浏览: 483 
作者: 金 倩, 文 榕: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关键词: 马克思需要理论人的需要需要的异化当代价值Marx’s Needs Theory Human Needs Alienation of Needs Contemporary Values
摘要: 需要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问题,在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中都有需要问题的相关论述,马克思需要理论逐渐成熟完善。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马克思从需要与人的本质关系、需要的特点以及需要的异化方面对需要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回答。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于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理论上,促进了我们对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认识,进一步解释了异化劳动理论。在实践中,启示我们在发展中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Abstract: The issue of needs is the key issue of Marx’s attention. There are relevant discussions on the issue of needs in Marx’s classic works of various periods, and Marx’s theory of needs is gradually mature and perfect. Based on the real economic society, Marx explored and answered the question of needs from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eds and peo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eds and the alienation of needs. Marx’s need theory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In theory, it has promoted ou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w era and further explaine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In practic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idea i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文章引用:金倩, 文榕.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3, 12(3): 626-63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3111

1. 马克思需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需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从经济变革看,工业革命兴起,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满足了人们丰富多样的需要。从政治方面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以及需要异化的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支撑。从阶级斗争方面看,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寻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理论指引。

1.1. 经济变革: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兴起

马克思生活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兴起和繁盛的年代。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使用,开启了机器代替人力的时代。随后德法美等西方国家相继开启工业化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丰富的物质需要,工业革命给西方社会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改进,而且还促进了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满足了人们丰富的物质需要。与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相比,机器生产更加高效化、规模化、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劳动时间,提高了商品的数量,丰富了商品的种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中的吃喝住行等多方面的物质需要。

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促使需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大量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资本家要想出售产品获得更多的价值增殖,就必须要发展人的多样化需要,满足人们不同类型的需要。人们在基本的、简单的、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会转向追求更高级别的需要,比如高端的物质需要,有品质的精神需要,甚至还存在享受型需要和发展型需要,这就表明生产力不断发展时社会需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1.2. 政治诱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英美法等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日益彰显,使得人们的需要出现异化特点。由于资本增殖的需要,资本家们会不断剥夺工人的剩余价值,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要能够给资本带来价值的需求都可以保留,而不能给资本带来价值的,比如人的发展享受需求,都会被抹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异化的,人们除了增值需要没有任何其他的需要,人们的需要不再是人为了满足自身发展而产生的自发性需求,而是在剥削的本质下仅剩的生存需求。“工厂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转化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 [1]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存在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个体,而是用来使资本最大化的工具,他们被迫延长劳动时间,不停地进行生产,压抑着高级、丰富的需要,只能囿于低级的、简单的需要。

1.3. 阶级需要: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理论支撑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阶级越来越穷,阶级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也越发地不可调和,工人要想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现实,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19世纪30、40年代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反抗资产阶级的进程。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做斗争,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无产阶级的独立自觉意识逐步被唤醒,他们要维护自己在经济、政治、精神等方面的利益,他们要解放自己而不是成为被资本无情压榨的傀儡,所以需要问题不仅是满足与被满足的问题,而且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加大了对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形成丰富的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无产阶级的合理的需要斗争提供了理论支撑。

2.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过程

2.1. 初步萌芽:《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

1842年10月,马克思成为《莱茵报》的编辑,他开始关注贫苦劳动群众的利益需要问题。他在最先发表的《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新闻出版自由是否存在,而在于新闻出版是个别人的特权,还是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他看到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背后深层次的利益问题,每一个代表背后代表的是他所属阶级的利益。他认为自由报刊应该具有人民性,代表人民的观点。这说明马克思开始关注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物质需要问题,思想在进一步发生变化。

1844年,马克思先后在《德法年鉴》中发表了两篇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章,分别是《论犹太人的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此之前,马克思更多的是在情感上同情维护贫困群众利益,从这里开始,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从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去分析人类社会实际需要和物质利益问题,找寻人类真正的解放。例如他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他指出,政治解放不等同于人的解放,犹太人虽然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但是却没有逃过充斥着物质利益和利己主义的市民社会。在市民社会中,金钱,物质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它桎梏着人们,让社会里仍然存在着压迫和不平等,所以犹太人要想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在现实的社会中去研究他们的利益需要。

2.2. 基本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可谓是马克思整体性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文章中,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他系统地阐述了早期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他的需要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需要理论基本形成,特别体现在第三手稿——“需要,生产,分工”。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而在私有制的范围中,需要产生了异化,这种需要是被别人强迫唤醒的,是被别人诱使的,“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 [2] 这种异己的,不可控的力量使得工人们害怕,恐惧,渐渐地他们除了劳动没有任何其他的需要,不仅是没有人的需要,而且不再有非人的需要,甚至不再有动物运动,交往的需要,他们只剩下通过不断地劳动换取基本生存条件的需要,只能下相对富人考究需要而言的粗鄙需要。这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情况下人的需要的异化,马克思对此进行了剖析揭露,强调人应该有除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外的合乎自身发展的多样化需要。

2.3. 深化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识于1844年,随后两人便开始了合作,1845年到1846年,两人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需要问题。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需要理论要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在《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在同时发生作用,首先人为了生活必须满足基本的吃喝住穿,所以历史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生产物质资料本身,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的几千年,都是如此,人们想要生活每天都必须要完成这项生产活动。第二个方面是产生新的需要,这个新的需要建立在第一个需要满足,且获得了为满足需要使用的工具的基础上。贯穿于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繁殖,每天人们除了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外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生命,这就是最初的家庭。随着需要的增长,新的社会关系也会产生,进而随着人口的增多,新的需要也会产生,这种家庭的关系也就不是唯一的社会关系了。马克思认为,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需要会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

2.4. 成熟完善:《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1857-1858)》时期

自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以后,他认识世界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相较于之前研究哲学,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克思,开始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去寻求问题的根源,这一时期他的主要理论成果体现在《资本论》及《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随着对经济学中社会生产的论述,人的需要问题也随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探究,使得马克思需要理论更加丰富完善。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新的需要范畴。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必要需要和剩余需要,这两种需要对应的是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是指工人每天必须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来制造维持自己基本生存及延续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即必要需要。而剩余劳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无偿占有“超过他维持生命力的直接需要而形成的剩余劳动” [3],即工人必要劳动后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剩余需要。

第二,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阐述了社会需要的概念,社会需要即社会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不同于自然存在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打上人类实践印记的需要。对于社会需要问题,也可以从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去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产品丰富,可是工人却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造成了商品的相对过剩,即生产和需要之间是错位的,不匹配的。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就是自觉的能动的,这时候人的需要就是社会需要。

3.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实经济社会去研究人的需要,形成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理解马克思需要理论,要从需要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需要的特点以及需要的异化等方面去探究。

3.1. 需要蕴含着人的本质

对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著作中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阐释,总体可以归结为三个论断,即“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通过研究需要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从单纯的一个方面去论述人的本质问题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从需要的角度入手,把三个论断结合起来去研究,会发现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逻辑关联,我们可以从实践本质和现实本质去理解人的本质。

首先,从实践本质来看,人们改造世界是一种能动性自主性的活动,是根据主体意愿、主体意识,通过制造工具、思维构建、动手操作等过程,改造自然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生产实践活动。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能生存活动的,动物只能通过自然世界中已有的存在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人的劳动实践是一种自觉改造,积极创造的活动。人在实践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能动地反映了客观对象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这就是人在需要中凸显的实践本质。

其次,从现实本质来看,人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现实本质就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根据所在。人作为一个能动自觉的个体,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会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相互交换,从而达到自己的自主性需要,这就表明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不论是基本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都是如此,人的需要是凝结在社会关系中的。而动物之间是不存在社会关系的,它们之间为了生存而产生合群的关系,是生理性的本能的,也是简单的片面的。人们在需要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就是人的现实本质。

3.2.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的需要不是固定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自身能力的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那么在原有需要被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当新的需要产生后,随之会产生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当需要再次被满足后,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人的需要是一种社会历史性需要,当然需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也可以分开具体阐述。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是指人的生命存在和后代延续的需要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得到满足的,首先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在生产中需要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生产。并且社会分工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的,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也不再是仅仅满足单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交换来满足自己的多种需要。这种社会性是人类需要独有的,动物世界中,老虎可不会为了吃肉去为羊生产草料。其次人的需要的内容还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比如在古代,纵使是皇帝也不会有看电视的需要,因为在古代不可能生产出电视,皇帝也不会知道什么叫电视。所以人们的需要内容是会受到生产条件,生活阅历,社会环境等社会性因素制约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所以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的需要会越来越丰富,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也会逐步增加。

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是指人的需要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发展丰富的。因为人的一切需要都是由当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当人类历史不断发展变化时,人的需要也会深深地打上历史的印记。比如最简单的进食,动物只懂得捕捉获取直接吞食,而人类却知道通过生火加热烤熟,然后制作刀筷等工具辅助进食。人类的需要是对客观对象进行改造加工后得到满足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劳动产品必然会产生品种和品质上的变化,人们需要的内容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并且人的需要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层次性特征,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那样,“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4],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要并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简单重复的,在满足了第一个需要之后,新的需要较之前的需要会更新迭代,不断扬弃,逐步提升。

3.3.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克服需要的异化

需要的异化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工人的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人的本质需要,劳动与劳动者本身不是统一的,而是相互对抗的两股力量,这种劳动是异化的劳动。异化的劳动产生了两种相反意义的需要,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无止境的,精致的,奢靡的需要,一方面是工人阶级单一的,野蛮的,粗糙的需要,甚至连新鲜的空气在工人阶级那里都成了奢侈的需要,更不要谈丰富全面的需要了,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异化。

人的真正需要应该是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自由而全面的需要,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而不是相对立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即使工业大生产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但这些产品并没有用来满足人们的丰富需要,因为工人没有购买能力,只能造成商品的大量堆积,造成大量的浪费。因为私有制条件下,大量产品被生产出来的目的不是为满足人们对产品的使用,而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大量的金钱,为了实现价值增殖,这样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样需要和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压迫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沦为被资本无情剥削的赚钱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需要是扭曲的,被异化为非人的,简单的,抽象的需要。所以,需要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根源都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克服劳动的异化,克服需要的异化,真正使得劳动成为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形成了马克思需要理论,阐述了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同时表明人的需要应该是真正的、自由的、全面的,对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 理论意义

第一,促进了对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认识。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逻辑,知晓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点,以及目前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从而结合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去解决并加以完善。新时代下,人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社会矛盾,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从之前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都在启示我们要找寻需要的本质,探究需要与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去把握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不断地用实际行动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第二,进一步解释了异化劳动理论。需要的异化源于劳动的异化,并且需要一旦异化,人的劳动也会随之异化,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研究马克思需要理论,能进一步理解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阐述中,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必然手段,而需要的异化使得人们对劳动过程和劳动本身不再关心,只对劳动结果更为关注。更具体地说,人们不再关注劳动产品能带来什么需要,而是能不能够换取货币,赚到金钱。在资本的裹挟下,工人成了生产的机器。异化的劳动不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只是一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手段,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随之也无法实现。

4.2. 现实意义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享受主体。新时代,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理念,全面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方面需要都得到了明显满足。此外,人民不仅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享受者,更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创造者。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勤劳勇敢、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为推动社会发展进程贡献了青春伟力,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同样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第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5] 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穷不叫社会主义,物质上富足、精神上富有才是我们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会产生思想、文化、情感等精神需要,只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得到满足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物质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生产出质量好、品质高、种类多的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多样化的物质需要,夯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在精神方面,我们要摒弃落后、腐朽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错误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大公共服务建设,引导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利用数字化媒体传播正能量,打造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全面的、差异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1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3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8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59.
[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