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构式“当X遇上Y”多角度分析
Multi-Angle Analysis of Popular Construction “When X Meets Y”
DOI: 10.12677/ML.2023.114224, PDF, HTML, XML, 下载: 314  浏览: 429 
作者: 丁思彦: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当X遇上Y构式语义语用动因When X Meets Y Configuration Semanteme Pragmatic Motivation
摘要: 由于社交平台的繁荣,网络语言不断更新换代,新兴语言的传播速度加快,“当X遇上Y”构式有一定的能产性和互动性,成为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被年轻人频繁使用的流行用语,且逐渐演变为一种构式。文章基于BCC语料库收集到的语料及中国知网部分语料,借助构式理论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构式“当X遇上Y”进行考察。对构式中的可变部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该构式的准入条件、语义、语用及动因四个方面探究了它的语法功能。
Abstract: Due to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 platforms,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online language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pread of emerging languages, the “When X meets Y” construction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productivity and interactivity, and has become a popular phrase frequently used by young people on social platforms such as Weibo,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configuration. Based on the corpus collected from BCC and part of the corpus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When X meets Y” in modern Chinese network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with the help of construction theory.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variable parts in the configur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this construct is explored from four aspects: access conditions,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motivation.
文章引用:丁思彦. 流行构式“当X遇上Y”多角度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4): 1662-166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224

1. 引言

当今社会,新词新语层出不穷。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使用的频率不断加大,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缩影,是民众心情的晴雨表。廖友国(2009)曾从多个方面对流行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流行语是网络上的沟通语言,受社会经济、政治、心理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短语、句子或固定的句子模式都可以是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并从流行语的来源部分考虑了流行语的产生差别 [1] 。最近几年,现代汉语中出现一种新兴流行结构“当X遇上Y”,这个结构具有相当的能产性,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不断发展,较为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人际互动当中,甚至出现在一些具有权威性和的报刊、书籍、杂志的标题当中。例如:

① 当丝绸之路遇上互联网八闽侨乡福建,历来拥有着令其他省份羡慕不已的侨胞资源:全省共有158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08月28日)

② 所以当蜘蛛夏洛遇上小猪威尔伯,它们的友谊就能超越蜘蛛与猪之间的物种差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8月13日)

③ 而当经典遇上新解,创意的火花更加光彩四射。(《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2月24日)

这一结构有其自身独特的整体意义,和组成部分的意义不同。根据戴培(2012)《当代汉语流行构式及其个案分析》一文认为流行构式具有定型的句式或结构、可替换部分具有类推性、产生于当代并广为流传。构式流行的原因为其所涉及的社会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在人们社会心理、文化诉求等方面引发了深刻的共鸣和回想 [2] 。张谊生(2015)也指出,凡是构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其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具有不可预测性,就可称为构式 [3] 。

当前,关于流行构式方面的研究,虽然还没有达到系统化、形成体系化,但已经越来越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以2023年3月CNKI文献检索来看,以“流行构式”为目标,检索“全文”为10,589条,检索“主题”有493条。有许多学者,如:刘丹青(2010)、张谊生(2011)、吴为善(2011)、温锁林(2015)、詹卫东(2017)、陈昌来(2021)等都曾经围绕“流行构式”这一课题展开过相应的研究,为后学的深入挖掘奠定了学术基础。

根据流行构式的现有研究,笔者认为这些不同于传统构式的“当X遇上Y”格式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大量使用,具有定型的句式或结构,可替换部分具有类推性,符合成为流行构式的条件。因此,我们称之为流行构式“当X遇上Y”。本文将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探讨“当X遇上Y”的准入条件,可变成分语义分析、构式语用功能以及流行动因。

2. X、Y准入条件

构式“当X遇上Y”是由两个常项(连词“当”、动词“遇上”)和两个变项(“X”和“Y”)构成的习用表达。常项“当”“遇上”架起整个构式,不仅起到转折作用,还能凸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语义焦点的作用,使得构式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认知,激活构式整体意义。变项“X”和“Y”是整个构式的血肉,构式所表现的意义和语用功能都是由“X”“Y”所体现的。接下来,我们从“X”和“Y”的准入成员来看其表现与特点。“X”和“Y”可以由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和短语充当。

2.1. 体词性成分

④ 当韦迪遇上孔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11年4月15日)

⑤ 当白雪公主遇上孙悟空。(《家庭百事通》2021年8月1日)

⑥ 当人工智能遇上超级计算机。(《科技日报》2022年12月5日)

⑦ 当文艺遇上AI。(《创新世界周刊》2022年9月1日)

⑧ 当“普世价值”遇上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9月15日)

⑨ 当雪糕刺客遇上“雪糕文学”。(《中学生博览》2022年9月1日)

上述例子中的“X”“Y”都是名词。其中,“韦迪”“孔子”“白雪公主”“孙悟空”都是历史上或者创作上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属于有生名词,而“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文艺”“AI”都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物体,属于无生名词。在例⑧中,“普世价值”是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西方国家常常把民主、自由、人权奉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普世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例⑨中,“雪糕刺客”是指当你随手拿起一根看似普通的雪糕,结账时却会用出乎意料的高价格“刺你一剑”。而“雪糕文学”指的是网友们为了反抗“雪糕刺客”,维护便宜雪糕,便纷纷下场为便宜雪糕摇旗呐喊,而他们所写的文字被称为“雪糕文学”。以上例子中,例④⑤⑥⑦中代表“X”“Y”的名词都是具体名词,而例⑧⑨中的名词则是属于抽象名词。由此可知,能进入变项“X”“Y”位置上的名词具有多样性,无论是有生名词、无生名词,还是具体名词、抽象名词。都能充当构式“当X遇上Y”中的一员。进入“X”“Y”的成分,体词性成分占绝大多数。

2.2. 谓词性成分

⑩ 当演奏遇上录音:是捷径?是局限?(《音乐周报》2014年1月1日)

⑪ 当“减”遇上“增”——“双减”政策下如何设计语文作业。(《江西教育》2022年3月3日)

⑫ 当理性遇上感性,创建活力互通新空间(《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年第1期)

例⑩中的“演奏”“录音”和例⑪中的“减”“增”都是动词,展示了一种动态的变化。例⑫中的“理性”是指思维方式非常理智、冷静;而“感性”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印象往往凭借感官认知,基本由个人的感情所决定。“理性”和“感性”都是形容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形容词。

2.3. 短语

⑬ 当这个梦想遇上国家的好政策,就变成了现实。(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

⑭ 此外,当可穿戴设备遇上情绪识别,一个小小的情绪管家就诞生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7月29日)

例⑬,“这个梦想”中“这个”属于指示代词,“梦想”是名词,“这个梦想”结构为定中结构。“国家的好政策”中“政策”是中心语,而“国家”这个名词和“好”这个副词都修饰“政策”,属于递加式多项定语,“国家(的)”“好”都分别和中心语“政策”发生联系,形成多项修饰语的递加。在例⑭中,“可穿戴设备”也是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设备”,“情绪识别”为状中结构,“情绪”为名词,而“识别”为动词。

3. 可变成分语义关系分析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构式“当X遇见Y”中可变成分X与Y的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同质和不同质两种。具体如下:

3.1. 同质

同质关系是指“X”“Y”本质上同属于一个范畴,在语义上存在着相近、相反、总分的三种关联性。具体如下:

3.1.1. 相近

⑮ 当“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改革开放》2009年5月15日)

⑯ 当“21世纪的琵琶”遇上潮州音乐。(《音乐大观》2013年3月5日)

⑰ 当李白遇上欧阳修。(《课堂内外创新作文》2011年3月15日)

在例⑮中,辅导员和大学生都属于“教育”范畴,不论处于什么高校,什么时代。在例⑯中,“琵琶”属于中国古典乐器,用它可以演奏出古典音乐,潮州音乐属于地方音乐,两者都属于“音乐”范畴。在例⑰中,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而欧阳修则是宋代大文豪,同属于“文学作家”的范畴。

3.1.2. 相反

在构式“当X遇上Y”中,“X”与“Y”的语义关系有时还可以表示同一义素当中两者之间相反或相对,因此,“X”“Y”也具有反义关系。例如:

⑱ 当男人遇上女人。(《当男人遇上女人》于晴1995)

⑲ 当虚拟遇上真实:试析“动画纪录片”的意义与前景。(《戏剧之家》2019年2月16日)

⑳ 当“减”遇上“增”——“双减”政策下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同例8)

㉑ 当“社恐”遇上“社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年5月16日)

㉒ 当“矮穷挫”遇上“高富帅”。(《语文建设》2012年第7~8期)

㉓ 当“不笑女王”遇上“幽默大师”。(《作文》2022年1月8日)

在例⑱和例⑲中,变项“X”与“Y”的语义关系为绝对反义关系,“X”“Y”之间是矛盾的、互补的、非此即彼的关系。例⑱,的“当男人遇上女人”中,“男人”与“女人”是对立的,世界上的人类性别只有“男”或“女”,不存在不男不女的状况。例⑲,“当虚拟遇上真实”中,“虚拟”与“真实”也是对立的,客观世界都是真实的,“虚拟”之物都是人类根据客观世界所想象出来的,不具有真实性。这两对反义词都表达了事物或现象的两种极端状况。

在例⑳至例㉓中,变项“X”与“Y”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反义关系,“X”与“Y”两个项可以在程度上进行切分,中间还能加入其他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对立和界限。在例⑳中,“减”和“增”是一对相对反义词,除了“减”和“增”,还可以保持稳定。例㉑中的“社恐”指的是社交恐惧症,表示不敢与他人沟通,见到人回胆怯害怕;而“社牛”则是社交牛逼症的一种简称,现在一般形容在社交方面开朗大胆,和陌生人能够自来熟,敢于在公众场合做一些吸引观众的行为,使劲展现引来周围人的关注,毫不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社恐”和“社牛”都属于社交行为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中间状态,表示在社交方面不胆怯,不怕生,和谁都能够游刃有余地沟通。不像“社恐”那样害怕社交,也不像“社牛”那样过于浮夸。例㉒中,“矮穷挫”形容男人身材矮小、没有金钱、相貌平平;“高富帅”则刚好相反,形容男人有着完美的身高、富有的财产、俊美的外貌。这两类人分别是社会上底层人物和精英人物的代表,除了这两类人,还存在着介于两者之间的普通人。例㉓中,“不笑女王”指的是高冷、笑点高,而“幽默大师”是搞笑的人。两者之间存在中间状态。

3.1.3. 总分

通过研究语料发现,在构式“当X遇上Y”中,变项“X”与“Y”之间的语义关系还可以是代表整体和部分的总分关系。“X”可以表示“Y”的一部分,“Y”也可以表示“X”的一部分 [4] 。例如:

㉔ 当“网课”遇上“写作课”(《中国教师》2022年9月15日)

㉕ 当电视遇上电商——从新形态的电视购物谈电视广告(《中国广告》,2015年第1期)

在例㉔中,“写作课”是“网课的一种分类。而例㉕中,“电视”在文中指的是“电视购物”,属于一种销售方式。在上述例子中,“网课”和“电商”都属于上位概念,而“写作课”和“电视”都属于下位概念。

3.2. 不同质

上述例子中,“X”和“Y”都属于同一义素。然而,构式“当X遇上Y”中的“X”和“Y”还可以属于不同义素,是不同质关系,在语义上是无关联的。例如:

㉖ 当白酒遇上顶级体育赛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中国广告》2022年10月1日)

㉗ 当餐饮遇上阅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江门日报》2022年9月18日)

㉘ 当古籍修复遇上人工智能。(《光明日报》2022年4月11日)

在例㉖中,“白酒”和“顶级体育赛事”关联甚远,但是“白酒”有驱寒作用,同时也是提高生活仪式感的一种物品,而“顶级体育赛事”如“世界杯”在冬季开展,有许多顶级体育赛事的观众会在观赛过程中喝白酒,增强氛围感。例㉗中,“餐饮”和“阅读”同样无关联,但是为了响应国家“推进全民阅读”的号召,营造随时随地阅读的文化氛围,许多餐厅都打造了“阅读餐厅”,创造了阅读文化和美食文化相融合的公益阅读新模式。在例㉘中,“古籍修复”和“人工智能”也属于不同语义场,但是现代社会中,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可以成为古籍修复的一种方式。

4. 构式语用功能分析

4.1. 凸显语义焦点

“当X遇上Y”这一构式在人们语言交际中被使用得非常频繁,在很短时间内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构式焦点上。焦点就是指说话者想要凸显的重点,并且希望这个信息能够吸引听话者的注意。而特殊的表达方式就是吸引听话者注意的一种选择,“当X遇上Y”构式作为吸引听话者注意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被人们广泛使用。“当X遇上Y”通过将人物、事物或言语的特征进行对比来凸显所要强调的意义,具有凸显焦点的作用。

比如下面的句子:

㉙ 此外,当可穿戴设备遇上情绪识别,一个小小的情绪管家就诞生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7月29日)

㉚ 当千年古镇遇上新兴互联网,当传统企业登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如蒙牛一样的很多传统企业正在破旧立新,成为互联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24日)

以上例句强调义的凸显,主要是通过“可穿戴设备”与“情绪识别”、“千年古镇”与“新兴互联网”的对比来实现的。在例㉙中,手环、眼镜、手表等都是人们随身携带的可穿戴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设备可以检测人体温度、心率、睡眠状况等,从而得知个人情绪变化。句子通过凸显“情绪识别”从而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例㉚中,通过凸显“新兴互联网”这个焦点,强调如果“千年古镇”要发展旅游业,重铸辉煌,那便需要借助互联网传播美名,吸引游客。

该构式在语言交际中凭借短小精悍的形式吸引了听话者的注意。因此我们认为构式“当X遇上Y”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凸显焦点的意义。

4.2. 反预期

吴福祥(2004)较早对反预期进行了研究,他对反预期的特点做了总结,认为社会共享的预期,有普遍接受或认可的先设,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常规,他根据被标注信息的类型将反预期信息细分为偏离听话者预期、偏离说话者预期、偏离常理预期三种 [5] 。构式“当X遇上Y”中的可变成分“X”是旧信息,“Y”是新信息,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当X遇上Y”的构件X作为旧信息,通常充当预期触发语,激活读者的理想认知模型(ICM),但是新信息“Y”并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预期信息,且“Y”与“X”在语义上并不直接关联。这就使得听话者心中预期发生了偏离。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X遇上Y”反预期义具有较强的转折性 [6] 。例如:

㉛ 当青少年遇上帕金森。(《人人健康》2022年8月1日)

㉜ 从1980年“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人民日报上开始,中国何止千变万化!当儿时记忆遇上回乡现实,对比尤为明显。(《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9日)

例㉛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老年人才会患帕金森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极少数青少年也患上帕金森,这就偏离了人们的主观预期。而在例㉜中,“儿时记忆”和“回乡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存在于记忆中古老的故乡已经被漂亮的砖头房所替代,超出了人们的对家乡的预期印象。

4.3. 用作标题

在知网中用“当……遇上……”作关键词进行搜索,共2683条结果,除去分析该构式的文章外,共有2681篇使用该构式作为标题的文章。这些文章题材多样,可见该构式使用范围之广。例如:

㉝ 当旅游遇上“非遗”,玩出不一样的“文化味儿”。(《光明日报》2023年1月8日)

㉞ 当“科创中国”遇上“国际纺都”,柯桥纺织插上腾飞翅膀!(《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12月26日)

㉟ 当农民致富遇上粮食安全——日本农民致富模式的启示教训。(《改革与开放》2010年1月15日)

在以上这些文章中,该构式主要作为主标题来使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该构式也作为引标题使用,主要起到引出解释的作用。例如:

㊱ 当创业遇上“1 + N”精准联办——济南高新区精准化联办打造政务服务新体验。(《济南日报》2022年12月14日)

㊲ 当信息技术遇上“传统手艺”打好基本功仍是“不变命题”——手写板书“点睛”课堂教学。(《山东商报》2022年11月24日)

例㊱和例㊲中,“当创业遇上‘1 + N’精准联办”和“当信息技术遇上‘传统手艺’打好基本功仍是‘不变命题’”是引标题,而“济南高新区精准化联办打造政务服务新体验”和“‘手写板书’点睛‘课堂教学’”则是文章副标题。其中,引标题起到解释说明副标题的作用,以便于让读者更加直观了解文章主旨。

当构式“当X遇上Y”作为标题时,有以下功能:

4.3.1. 突出话题焦点

读者阅读时,通常先通过标题来筛选自己想看的内容。因此,文章标题要做到用精悍短小的话题来表达内容。构式“当X遇上Y”将话题焦点集中在“X”“Y”两个变项中,使读者一眼就能集中在话题上,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起到了突出话题焦点的作用。

4.3.2. 设疑功能

“当X遇上Y”在做文章标题时,除了突出话题焦点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例如:

㊳ 当焦虑遇上躯体化症状,该如何应付?(《心理与健康》2022年8月11日)

㊴ 当2型糖尿病遇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 + 1 > 2?(《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年7月10日)

㊵ 当“城厢木雕”遇上木材交易园区会擦出什么“火花”?(《四川日报》2022年8月5日)

上述例子都使用了疑问句表达,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引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5. 动因

5.1. 主观认知方式

Lyons (1977)认为,“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7] 。沈家煊(2001)指出“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8]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表达需求也日趋增长,为了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许多传统构式演变出新的流行构式。新构式“当X遇上Y”也是基于此产生的。在传统构式演化为新构式的过程中,人们将原来不是同一类范畴的事物归到同一类范畴里,使其建立起相似关系,将抽象的东西变得更好理解。“当X遇上Y”偏离了人们固有的认知经验,凸显了说话者当下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意图。构式“当X遇上Y”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例如:

㊶ 当农业生产遇上北斗。(《农民日报》2022年12月27日)

例㊶中,一般情况下,“农业生产”和“北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义场,没有语义上的关联,但是随着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实现厘米级定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可能。这和人们对农业的传统印象并不一样,超出了主观预期。是人们对“农业生产”和“北斗”进行了主观认定。

5.2. 模因论

模因论是理查德·道金斯(1976)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为基础,提出的一种阐释文化演变规律的学说。该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类的思想和观念得以复制和传播的重要因素。谢超群、何自然在《模因与交际》一文中指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而语言选择何使用的过程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有可能随时随地构建语言模因,并传递语言模因所蕴涵的意义,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大脑具有模仿性 [9] 。语言作为人类主要的认知工具,在模仿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海利根认为复制模因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最开始是同化,其次是记忆,接着需要人们进行表达,最后是传播。最开始可能有人无意或有意地使用构式“当X遇上Y”进行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表达,接收者接触到了该构式后,出于表达方式的新奇和特别,将该构式纳入到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这就是同化。此时接受者已经被语言模因感染,成为新的宿主,在进行表达时,选择该构式来承载自己的表达需求,这就完成了表达和传播的过程,语言模因就是这样反复传播后成为流行,构式“当X遇上Y”就是通过这个理论原则慢慢流行开来。

5.3. 陌生化

“陌生化”是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在1917年发表的《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强度,因为感觉过程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10] 。”从语言方面来说,它经常把那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法形式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形态和新的审美价值的语法结构,从而使得人们对语言理解产生陌生感。所以,语言在被人们使用时往往让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内容更加饱满,效果更加凸显,通过一种全新的、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取得他人的关注。本文所研究的构式“当X遇上Y”是现代汉语中使用地较为频繁的一种用法,传统用法为“当……时”,在有的句子中,“时”可以省略,或者把“时”换成“时候。然而,如今传统的“当……时”已经演化成为“当X遇上Y”格式,这一结构所具备的独一无二的整体意义是无法从其非固定项成分中演绎出来的。“X”“Y”表面互不相关但内部存在着各种联系,这种对立冲突造成了“陌生化”,这种陌生的非常规表达使得我们对语言有了新的理解,从旧形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满足了广大网友新奇的心理。“当X遇上Y”发展到后期,“X”“Y”出现了更多的非常规搭配,这一旧形式下所产生的新意义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情感需求。

6. 小结

本文以“当X遇上Y”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索了“X”“Y”的准入条件,“X”和“Y”可以由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和短语充当。其次,研究发现构式“当X遇见Y”中可变成分“X”与“Y”有同质和不同质两种语义关系。在同质时,“X”“Y”的语义关系还可以划分为相近、相反、总分三种。另外,分析了构式“当X遇见Y”具有凸显语义焦点、反预期和用作标题三种语用功能。最后,分析了构式“当X遇见Y”的流行动因和主观认知方式、模因论、陌生化相关。“当X遇见Y”结构是近几年以来现代汉语中所出现的新兴结构,并且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不断发展。由此可知,构式“当X遇见Y”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它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结构永久流传,还需要时间去检验。本研究对构式“当X遇上Y”进行探究,为同类构式的认知解释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 廖友国. 网络流行语兴盛的心理动因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1): 116+160.
[2] 戴培. 当代汉语流行构式及其个案分析人文与传播学院[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 张谊生. 非框架流行构式“X那些/点事”研究[J]. 当代修辞学, 2015(2): 29-40.
[4] 刘柳. 构式“当X遇上/见/到Y”的超预期语义研究[J]. 现代语文, 2020(9): 38-41.
[5] 吴福祥. 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6] 胡亭. 当代新兴构式“当X遇上Y”探析[J]. 汉字文化, 2022(13): 139-141.
[7] Lyons, J. (1997) Semantics. 2 Vo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8]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268-275+320.
[9] 谢超群, 何自然. 模因与交际[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2): 46-52+62.
[10] 什克洛夫斯基. 作为手法的艺术[M]//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 等.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方珊, 等,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