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嬷嬷”一词的翻译——以《使女的故事》和《还珠格格》为例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Momo”—In The Handmaid’s Tale and My Fair Princess
DOI: 10.12677/ML.2023.1110590, PDF, HTML, XML, 下载: 231  浏览: 1,927 
作者: 胡 云: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嬷嬷《使女的故事》《还珠格格》Momo The Handmaid’s Tale My Fair Princess
摘要: 嬷嬷作为中国人熟知的人物形象之一,时常出现在中国本土的电视剧中,用来称呼负责照顾孩子的年长女性,比如著名琼瑶剧《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但在美国电视剧《使女的故事》中,也出现了嬷嬷这一角色形象。在《使女的故事》中,“嬷嬷”一词由“aunt”译入得来,而《还珠格格》中的“嬷嬷”一词在译出时却又译为了“nanny”。本文将结合“嬷嬷”一词译入和译出两个翻译方向,探讨该词的翻译及背后的文化诱因。
Abstract: The word “Momo” is usually used in Chinese to describe elder women who take care of children for other people. “Momo” is a kind of common character in Chinese drama, however, it appea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an American TV show called The Handmaid’s Tale, in which the word “aunt” is translated into “Momo”. On the other hand, in My Fair Princess, a Chinese TV series, the Chinese word “Momo” is translated into “nanny”.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Momo” in both translation directions in order to shed light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erms of TV characters.
文章引用:胡云. 浅谈“嬷嬷”一词的翻译——以《使女的故事》和《还珠格格》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401-440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590

1. 中西文化中的“嬷嬷”一词

因为文化差异,中西方的影视作品常常大相径庭,有时不论是角色设计,还是故事情节的设置都各不相同,但对一类女性角色——嬷嬷来说,其在中西方影视剧中的形象却格外的相似。在中国著名琼瑶剧《还珠格格》及美国电视剧《使女的故事》中,皆出现了嬷嬷这一女性角色,此类角色不仅都采用了“嬷嬷”这一称谓,且都是剧中的反派,性情冷漠残忍,不受观众喜爱。本文将从翻译的角度出发,结合《使女的故事》及《还珠格格》两部作品,分析“嬷嬷”这一称谓在译入及译出时的翻译方法及原因,探讨翻译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选取《使女的故事》及《还珠格格》两部作品进行分析的原因有三。首先,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嬷嬷”一词的译入和译出,《使女的故事》及《还珠格格》两部影视作品中都出现了“嬷嬷”此称谓,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文本。其次,该两部影视作品分别来自美国与中国,为“嬷嬷”一词的翻译分别提供了译入和译出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能让读者通过该词的翻译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区别以及翻译时使用到的翻译策略。最后,《使女的故事》及《还珠格格》在中西方均有较广的观众基础,均获得过文学及影视相关奖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选取的“嬷嬷”一词的译入译法来自于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由陈小慰翻译的《使女的故事》一书,该书后来改编成同名电视剧,逐渐进入观众的视野。在书中,“aunt”一词译为了“嬷嬷”(陈小慰,,2001) [1] ,其同名影视剧也采用了同样的译法,是“嬷嬷”一词的译入。反之,“嬷嬷”一词的译出译法来自于外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播出的《还珠格格》电视剧字幕,该字幕将“嬷嬷”一词译为了“nanny”,是“嬷嬷”一词的译出。通过对该词译入译出两个翻译方向的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嬷嬷”称谓的翻译问题及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2. “嬷嬷”一词译文的双向解读

(一) “嬷嬷”一词的译入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著的反乌托邦小说,于2017改编为电视剧,在美国视频网站葫芦网(Hulu)上播出。《使女的故事》发生于一个由极端宗教控制的国家,在该国,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育率大大下降,按照职能的不同,女性被分为几个大类,其中有使女、嬷嬷等。嬷嬷是经由国家指定、专职管理、驯化使女的女性,这类女性大多年龄较大,不能生育。反之,因为能够生育,使女作为生育资源由嬷嬷代为控制。嬷嬷代表了国家对女性生育权的压迫,是男性塑造出的冷漠机器,而使女代表了女性顽强的反抗精神,两者间激烈的矛盾是该电视剧重点描述的情节之一。

在《使女的故事》中,着墨最多的嬷嬷是莉迪亚嬷嬷,她虽面相慈祥,却忠诚于极端宗教的教条,常常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不听话”的使女,是以宗教为借口实施暴行的伪善者。《使女的故事》中的嬷嬷统称为“aunt”,在此基础上加上人名就是对该嬷嬷的称呼,比如“aunt Lydia”就是莉迪亚嬷嬷。可见,“嬷嬷”一词都是由“aunt”译过来的。“aunt”一词据韦氏词典的定义,指的是“父亲或母亲的姐妹”,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一般都译为“阿姨”,而且就中国来说,相信大部分国人看到“嬷嬷”的第一反应都是古装剧中年纪稍大的宫女形象,很难联系到西方作品中的角色,那为何要将“aunt”译为“嬷嬷”,而不直接译为“阿姨”呢?

首先,因为中西方在亲属称谓上汉英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将“aunt”直接等同于“阿姨”。汉语亲属称谓内容繁多,结构复杂,却又分类严谨,是一个庞大又精细的系统,相较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要更加简明(郝然,2016) [2] 。中国的农耕文明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直至今天,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的重农的传统孕育了封建宗法体系,强调家族血缘、男女以及长幼间的区分,从亲属称谓方面来看的话,这就体现在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的不同重要性上,所以需要不同的亲属称谓来定义父系和母系的不同亲属,但西方家庭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等级划分,也比较重视平等的关系,其亲属称谓就要简单得多。仔细分析的话,“aunt”其实指的是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亲属,本来就不能将“aunt”简单的理解为“阿姨”。

其次,在英语当中,“aunt”一词在中西方所暗含的含义不同。在西方文化中,“aunt”的形象大多都是和蔼、友善的女性亲属,比如美国主流影视剧中抚养蜘蛛侠彼得·帕克长大的梅姨,又或是《老友记》中的莫妮卡阿姨,她们的人物形象总体来说都是正面、积极的。因此,“aunt”一词之后被用作充满爱意的昵称,称呼一些年长的女性,不再局限于称呼家庭成员。一些乡村歌手、作家艺术家等都会用“aunt”或者“aunty”来称呼自己,甚至一些餐厅、品牌、公司都会用“aunt”来命名或者作为自己的昵称,例如英国广播公司的昵称就是毕卜阿姨。在《使女的故事》中,使用“aunt”来称呼控制使女的女性反而传达了一种讽刺感,本来是对友善、年长女性的昵称被赋予了一层残酷冷漠之感,显得人物反差更大,更讽刺。如若将“aunt”直译为“阿姨”的话,“阿姨”一词在中文中并无积极的含义,所以译为“阿姨”并不能体现出原文暗含的讽刺之感。

再次,就《使女的故事》这部剧集来说,人物和阶级的命名都与基督教有关,不能简单直译。《使女的故事》这部剧集与基督教紧紧相连,该故事中的极端宗教国家以《创世纪》中的经文为依据,命名个阶级。例如负责管理家务的“玛莎”,就来源于《圣经》(Charlotte Templin, 2013) [3] ,玛莎是玛丽的姐姐,当耶稣来拜访玛丽时,她就在一旁忙于家务。故而在《使女的故事》中,将这类负责家务的女性统称为“玛莎”。就“aunt”一词来看,所指的是负责管教使女的、比较年长的女性,若译为“阿姨”则忽视了《使女的故事》中的基督教因素。在基督教中,“father”一词译为“神父”而不是直译为“父亲”,“神父”中的“神”字点明了其基督教特性,不易混淆,结合此例,“aunt”一词最好不要直接译为“阿姨”。

最后,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aunt”一词和“嬷嬷”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在《使女的故事》中,“aunt”大多负责管教和驯化使女,她们在听话的使女面前俨然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而对比较“叛逆”的使女来说,恐吓、鞭挞、监禁、虐待都是一些常用的手段。在《还珠格格》中,容嬷嬷的形象也非常类似,她同样也是为有权势的皇后工作,负责教导不守规矩的小燕子和紫薇,同样会动用一些残忍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aunt”和“嬷嬷”所表达的含义基本相同,都可以指在等级森严的组织中工作、听从上级命令负责管理、不择手段的年长女性。译为“嬷嬷”则能将“aunt”与中国古代皇宫中的典型形象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aunt”的职能,即听命于权力管控另类女性这一点,也能将《使女的故事》中严格的教条管理类比于皇宫中的等级管理。可以将这样的联想带给中国的观众,通过归化的策略,提高中国观众对国外文化的认同感,便于中国观众理解(申丹,2018) [4] 。

综上所述,在《使女的故事》译入中国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将“aunt”译为“阿姨”,要结合中英文化差距、词义、剧集背景和文化传播等因素综合考虑,故而将其译为“嬷嬷”比较合适中国的语境。

(二) “嬷嬷”一词的译出

《还珠格格》改编于琼瑶的同名小说,于1998年首次在中国播出,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装剧,在中国的电视平台上连播了十几年,有着创纪录的高收视率,最高点突破了65%。从现代汉语词典及汉语大词典中可知,“嬷嬷”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对年老的妇女的称呼,二是指奶妈,三是指母亲。在《还珠格格》中,“嬷嬷”一词指的是皇宫中负责照顾皇室孩子的奶妈,而容嬷嬷则是照顾皇后自小长大的奶妈,时常听从皇后的命令教导皇宫中格格的礼仪举止。《还珠格格》主人公之一的紫薇就曾被容嬷嬷用细针折磨,容嬷嬷也就从此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众多中国人心中的典型反派角色。

《还珠格格》在中国的收视率奇迹不仅让它在中国转播甚广、就连国外都有它的影子。早在2000年左右,在泰国、越南、韩国等国家的电视上都可以看见《还珠格格》,其热度也不亚于在国内。在自媒体及网络发达的今天,《还珠格格》也被搬上了西方的荧幕。

经过搜索,《还珠格格》在网络上点击最多的英文版本是由名为“热点剧场Hotspot!”的博主于YouTube网站上发表的系列视频,该系列视频并没有英文配音,只有对应的英文字幕,但平均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达到了2万左右,该博主的关注人数也高达59.4万,可以说是YouTube网站上比较主要的中国影视作品搬运博主,除《还珠格格》之外,还有《情深深雨蒙蒙》、《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作品。

根据《还珠格格》系列视频的英文字幕,容嬷嬷首次登场时的介绍为:“奴婢容嬷嬷叩见还珠格格”,被译为了“Greetings from maidservant Nanny Rong to Pearl Princess”,在下一个场景中,容嬷嬷自称的“奴婢”被译为了“humble maidservant”,由此得知,“嬷嬷”一词对应的英文应是“nanny”,“Rong”是容嬷嬷的姓氏,“maidservant”指的是容嬷嬷在宫廷中的身份。在讨论了“嬷嬷”一词的译入后,接下来将从该词的译出角度出发,研究将“嬷嬷”一词译为“nanny”的理由及翻译背后的文化现象。

第一,将“嬷嬷”译为“nanny”符合嬷嬷一词要表达的中心含义。据韦氏词典,“nanny”指的是照顾小孩的人,就容嬷嬷的身份来看,她的确是皇后的奶娘,从小照顾皇后,伴其身侧,所以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嬷嬷”一词译为“nanny”。再者,在维基百科对《还珠格格》的英文介绍当中,容嬷嬷被译为了“wet-nurse Rong”,“wet-nurse”指的是照顾且以母乳喂养非自己所生小孩的女性,和“nanny”的一词类似,“wet-nurse”强调的也是照顾小孩这一层含义。维基百科及YouTube网站上的翻译都侧重于表达嬷嬷照顾孩子这一职能,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nanny”译法的合理性。

第二,将“嬷嬷”译为“nanny”,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嬷嬷”一词的时间跨度。在英语中,“nanny”最早指的是20世纪于大家庭中工作的单身女性,她们负责照顾孩子,家务小事也是她们的工作之一,照顾主人孩子的工作让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母亲的责任,跨越了阶级限制,但始终她们还是仆人、还是大家庭的边缘人物。这类女性在当时有很多种称呼,包括:mothers’ helps、lady helps、nurses、lady nurses、nursery maids、housekeepers、babysitter、au pairs等(Emma Liggins, 2014) [5] 。《还珠格格》作为一部清朝宫廷古装剧,自然也体现了清朝的社会阶级,容嬷嬷作为宫女,虽自小照顾皇后,和她感情深厚,但始终都只是仆人,无法跨越这层阶级,如若目中无人过了头,还是会被主子责罚。在这点上,“嬷嬷”和“nanny”一样。将“嬷嬷”译为“nanny”,能将“嬷嬷”的形象代入英国早期的保姆形象,体现古装剧的时间跨度,还能让海外观众将两者身份产生联想,体现其身份地位的相似性。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嬷嬷”一词译出的过程中,结合了译入语的文化背景,通过归化,将中国古装剧中的嬷嬷形象与国外“nanny”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

3. 结语

通过对《使女的故事》和《还珠格格》中“嬷嬷”一词翻译的探讨,了解到“嬷嬷”一词是如何从英语译入以及如何从中文译出的问题。在《使女的故事》译为中文的过程中,“aunt”一词译为了“嬷嬷”,在《还珠格格》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嬷嬷”一词又译为了“nanny”。通过对该词翻译的研究,可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首先,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如果遇到源语言文化中特有的人物形象时,为了加深观众印象、方便观众理解,在翻译时可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类似形象进行类比。其次,在翻译时要结合源语言单词的词义,不仅要考虑到其所表达字面意思,还要考虑到该词的隐含意及在源语言文化中使用的情感倾向。最后,在翻译时要结合翻译目的进行考虑,适当选择翻译策略。在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的影视翻译中,有时为了观众理解,可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

嬷嬷这一形象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出现在了中西方的影视作品中,其翻译也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限制,将两国不同的女性形象联系在了一起。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对嬷嬷一词的译入和译出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在翻译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错误,让我们的翻译更加准确,地道。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 使女的故事[M]. 陈小慰,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2] 郝然. 汉英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兼论对外汉语亲属称谓教学[J]. 中华文化论坛, 2016(5): 181-184.
[3] Templin, C. (1993) Names and Naming Tell an Archetypal Story in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A Journal of Onomastics, 41, 143-157.
https://doi.org/10.1179/nam.1993.41.3.143
[4] 申丹. 电影台词的翻译策略与文化认同[J]. 电影评介, 2018(23): 59-61.
[5] Liggins, E. (2014) Nanny Knows Best: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anny. KATHERINE HOLDEN, Women’s History Review, 23, 1037-1039.
https://doi.org/10.1080/09612025.2014.9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