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结构助词“de”的用法分析
Research on the Usage of the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 “de” in Chinese
DOI: 10.12677/ML.2023.1111662, PDF, HTML, XML, 下载: 221  浏览: 384 
作者: 梁 琦: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淮北
关键词: 结构助词“de”用法特征隐现Structure Auxiliary Word “de” Usage Characteristics Looming
摘要: 结构助词“de”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虚词,关于结构助词“de”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对结构助词“de”用法的结构形式、语义特征以及隐现问题进行梳理,区分三个语音相同的结构助词“de”的用法,规范结构助词“de”的使用。
Abstract: The structural auxiliary “de” is a function word that is frequently used in modern Chinese.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auxiliary “de”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grammar. This paper will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the structural form, semantic features and emerging problems of the usage of structural particle “de”, distinguish the usage of three structural particles “de” with the same sound, and standardize the use of structural particle “de”.
文章引用:梁琦.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de”的用法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1): 4930-493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1662

1. 引言

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结构助词“de”的出现频率极高,分别是“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在语音上都是“de”的发音,但是从具体的语法上看,三者的区别却十分显著。学界对它们的理论阐述较多。本人分别从结构、语义、隐现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来说明结构助词“de”的主要用法特征。

2.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特征

在定中结构中,常用结构助词“的”来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结构助词“的”被认为是定语的标志;另外,结构助词“的”还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组成“的”字短语。

1) 结构形式

(1) 定语 + 的 + 中心语。

在这个结构中,定语一般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充当,中心语由名词、名词性成分、名形词、名动词或短语充当。

例如:漂亮的姑娘(形容词作定语,名词作中心语)

走的路(动词作定语,名词作中心语)

我的家乡(代词作定语,名词作中心语)

家的温暖(名词作定语,名形词作中心语)

地铁的开通(名词作定语,名动词作中心语)

(2) “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是指将结构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者短语的后面,表示人或事物,具有概括性,属于名词性短语,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例如:买票的都去那边排队(作主语)

买些好吃的(作宾语)

吕叔湘认为“的”字短语在修饰名词时,在句子里往往可以代替整个组合 [1] ;范继淹认为“的”字短语代替名词,指的是“的”字短语有时候可以代替整个名词性组合 [2] 。可见,这两位先生认为“的”字结构是由定中结构省略而来的一种名词性结构。

2) 语义

“的”是结构助词,属于虚词,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但具有较丰富的语法意义,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其语法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主要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具有三种关系,即:修饰关系、领属关系、限定关系 [3] 。

(1) 修饰关系,如:红色的花朵 蓝色的天空

(2) 领属关系,如:中国的领土 小红的书本

(3) 限定关系,如:全部的财产、小部分的量

二是用在“的”字短语中“的”的语法意义,表示整个“的”字短语指称与定语有关的事物或人,且具有较强的名词性概括意义。

(1) 上课的都来了。(表示上课的人)

(2) 我们想要的都会有。(表示想要的事物)

3) 隐现

关于结构助词“的”的隐现问题,前人学者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修辞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例如黄伯荣、廖旭东在《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中是从定语的词类、音节和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等方面来讨论“的”的隐现 [4] ;郑远汉(2005)从词类、语义、语用、结构、修辞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5] ;张蕾(2007)提出“的”字的出现取决于定语和中心语在语义上是否匹配 [6] 。本文综合前人学者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考,从以下方面对结构助词“的”的隐现问题进行讨论。

(1) “的”不现

① 表示人或者事物性质的固定组合的名词不用结构助词“的”。

例如:玫瑰花 首都机场 中国人

② 人称代词修饰单音节亲属词一般不用结构助词“的”。

例如:我妈 我爸 我姐

③ 单音节形容词后面一般不用结构助词“的”;如果加“的”,就形成平行格式,有强调描写的作用。

例如:新同学 红玫瑰(不强调式)

新的同学 红的玫瑰(强调描写)

④ 量词的重叠式或者没有重叠成分的数量短语、“这”“那”等指量短语后面不需要加结构助词“的”。

例如:张张卷子 一张纸 这本书 这四本书

⑤ 动词作定语,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一种名称,不加结构助词“的”。

例如:活鱼 死狗 感谢信 学习资料

(2) “的”必现

① 当定语是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表人的名词,中心语是表示事物的名词时,定语和中心语中间必须用结构助词“的”。

例如:我的作业 小明的书包

② 双或多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定语和中心语中间常常加结构助词“的”,特别是当要对描写的性质或状态进行强调时,“的”需要出现。

例如:漂亮的花朵 美好的明天

③ 象声词作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中间必须加结构助词“的”。

例如:哗哗的水声 滴滴答答的下雨声

④ 名词、代词作定语,中心语为形容词、动词时(有学者认为是名形词、名动词),必须用结构助词“的”。

例如:新生命的降临 时代的进步 人生的一次变化

⑤ 除定中结构的名称外,动词作定语,必须加结构助词“的”,否则定中结构就会变成动宾结构,语义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买的书 讨论的过程 写的字

⑥ 除没有重叠成分的量词短语外,短语作定语,定语和中心语中间必须加结构助词“的”。

例如:高中同学的衣服 毫无意义的做法 一阵阵的歌声

3. 结构助词“地”的用法特征

在状中结构中,常用结构助词“地”,结构助词“地”被认为是状语的标志,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1) 结构形式

“地”所构成的结构形式是“状语 + 地 + 中心语”,其中状语一般由形容词、副词、动词、拟声词、短语充当,中心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充当。

例如:严厉地批评(形容词作状语,动词作中心语)

小鸟叽叽喳喳地叫(拟声词作状语,动词作中心语)

乐观坚强地对待人生(联合短语作状语,谓词短语作中心语)

天慢慢地亮了(形容词叠音式作状语,形容词作中心语)

2) 语义

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将状语的语义粗分为两类:限制性和描写性。限制性状语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描写性状语是从性质和状态方面对动作加以描写或者形容 [4] 。根据本人的考察,“地”主要出现于状语表示中心语动作的方式、状态或程度的语义框架中。

(1) 状态 慢慢地走

(2) 方式 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3) 程度 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

3) 隐现

关于结构助词“地”的隐现,以下从状语的词性角度分开讨论。

(1) 形容词作状语,中心语为动词,结构助词“地”的隐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需要加结构助词“地”。

例如:少说话 早睡

②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结构助词“地”可加可不加。

例如:我努力(地)学习。

他坚决(地)反对这件事。

③ 重叠式形容词作状语,结构助词“地”可加可不加。

例如:慢慢(地)走 好好(地)玩

④ 附加式形容词作状语,必须加结构助词“地”。

例如:慢悠悠地走 恶狠狠地骂

(2) 单音节副词作状语,一般不加结构助词“地”;双音节副词作状语,结构助词“地”可加可不加。

例如:很热 非常(地)热

(3) 能愿动词充当状语,不加结构助词“地”。

例如:肯尝试 他会来

(4) 代词、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作状语,不加结构助词“地”。

例如:我们老地方见。

(5) 拟声词作状语,状语和中心语中间必须加结构助词“地”。

例如:小鸟叽叽喳喳地叫。

雨滴滴答答地下。

(6)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作状语时,必须加上结构助词“地”,介词短语、方位短语作状语不需要加“地”。

例如:她两眼通红地看着我。(主谓短语作状语)

他切合实际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动宾短语作状语)

你要坚强勇敢地活下去。(联合短语作状语)

他们精神抖擞地出发了。(偏正短语作状语)

我们为美好明天努力拼搏。(介词短语作状语)

他在我们的正前方跑。(方位短语作状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可加可不加“地”的情况,加上了“地”,往往带有强调意味,是为了突出状语,此规律和结构助词“的”的隐现平行格式相似。

4. 结构助词“得”的用法特征

在述补结构中,常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中心语和补语。在一般情况下,结构助词“得”可以被认为是补语的标志。

1) 结构形式

“得”所构成的结构形式是“中心语 + 得 + 补语”,其中中心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充当,补语一般由形容词或短语充当,少数由动词、副词充当。

例如:吃得饱(动词作中心语,形容词作补语)

玩得开心(动词作中心语,心理活动动词作补语)

他的字写得很好(动词作中心语,形容词性短语作补语)

灯亮得很(形容词作中心语,副词做补语)

2) 语义

补语的语义有表结果、表程度、表情态、表趋向、表可能、表时地、表数量等七种。“得”主要引出表程度、情态、可能语义的补语。

(1) 表示程度——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用在心理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用结构助词“得”连接,用来说明中心语某种心理或某种性质。在现代汉语中,充当程度补语的词较少,如“很”、“慌”、“死”、“透”等词。

例如:他这个人坏得很。

我头疼得厉害。

(2) 表示情态——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用在形容词、动词或是谓词性短语的后面,用结构助词“得”连接,用来说明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动作达到的情况或状态。

例如:他激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3) 表示可能——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用在动词的后面,用结构助词“得”连接,表示可不可以或能不能,否定形式是用“不”代替“得”。

例如:我一个人走得回去。

我一个人走不回去。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容易和可能补语混淆。如:

写完了(结果补语) 写得完(可能补语)

爬上来(趋向补语) 爬得上来(可能补语)

写得好(情态补语) 否定式:写得不好

写得好(可能补语) 否定式:写不好

4) 隐现

关于结构助词“得”的隐现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是补语的类型,如前所述,结果、程度、情态、趋向、可能、时地、数量七种补语类型中,只有程度、情态、可能三种补语有可能出现“得”,另外四种不需要出现“得”。

例如:吓得哭了(情态补语可加“得”)

吓哭了(结果补语不加“得”)

吃得完(可能补语加“得”)

吃完了(结果补语不加“得”)

二是可从补语的词性角度来讨论,详见下文所作分析。

(1) “得”必现:

当补语为状态形容词、重叠式形容词、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比况短语、熟语、代词、非极性表程度的副词时,必须加结构助词“得”。

例如:干得漂亮(状态形容词作补语)

裹得严严实实(重叠式形容词作补语)

高兴得又唱又跳(动词性短语作补语)

羞得耳朵红(主谓短语作补语)

讲得特别地快(偏正短语作补语)

淋得落汤鸡似的(比况短语作补语)

忘记得一干二净(熟语作补语)

瞧把你困得那样儿(代词作补语)

饿得要命(非极性表程度的副词作补语)

(2) “得”不现:

当补语为极性性质形容词、极性表程度的副词、数量短语、介词短语、趋向动词时,不加结构助词“得”。

例如:这下可真把他吓坏了。(极性性质形容词作补语)

感觉好极了。(极性表程度的副词作补语)

来过两次。(数量短语作补语)

这本书写于1999年。(介词短语作补语)

树林里跳出一只小松鼠。(趋向动词作补语)

(3) “得”可隐可现:

当补语为性质形容词、形补短语时,结构助词“得”可隐可现。

例如:人民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好了,这条路就走对了。(性质形容词作补语)

我们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形补短语作补语)

5.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汉语结构助词“de”的用法较为复杂,与结构成分、语义关系和隐现规律等相关,本人将其用法特征进行梳理并加以分析,区分三个结构助词“de”的用法,从而将它们更好地运用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行为规范中,但是其中关于结构助词“de”的隐现问题的研究,至今学界也尚未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加之本人研究能力有限,文中对相关问题的概括归纳还不全面,部分观点难免会片面不准确。望各位学者批评指正讨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2] 范继淹. 形名组合间“的”字的语法作用[J]. 中国语文, 1958(5): 213-21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5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4] 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5] 郑远汉. 言语风格学(修订本)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6] 张蕾. “是……的”句句法, 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的分析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