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淡漠症与回避型依恋患者的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Affective Ap-athy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Patients
DOI: 10.12677/AP.2023.1311640, PDF, HTML, XML, 下载: 116  浏览: 32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蔡政忠: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广东 广州;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广东 韶关;苏翎清*: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湖北 黄冈;郑凤颦: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 成都;Chengchung Tsai:Krirk University, Thailand Bangkok
关键词: 回避型依恋情感淡漠症认知障碍额叶镜像神经元Avoidant Attachment Affective Apathy Cognitive Impairment Frontal Lobe Mirror Neurons
摘要: 情感淡漠症在天生情感比正常人少了情感感知能力而且不会与人产生共情,笔者认为情感淡漠症很可能是初老症或老人痴呆脑神经退化的早期表现,其中好发区域在前额叶前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层、顶叶下皮层等均有此类神经元存在。其中,镜像神经元和语言能力有关,笔者课题组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出现萎缩、退化,会导致自闭等认知障碍,而自闭症正是对周遭环境与人事物出现情感淡漠的典型。
Abstract: People with apathy may appear normal on the outside, but they do not have deep emotions inside. They feel that being friends with them can only reach the surfa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t they cannot reach the inner level at all. My lover said he loves me, but I can’t feel his love. This is a common problem with partners with emotional apathy. Clinical evidence-based research conducted on patients has found t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emotional neglect in childhood during their growth process. Our research group attempts to prioritize the elaboration of the behavioral screen-ing scale for emotional apathy and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f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emotional neglect in early childhood.
文章引用:蔡政忠, 苏翎清, 郑凤颦, ChengchungTsai (2023). 情感淡漠症与回避型依恋患者的鉴别诊断. 心理学进展, 13(11), 5081-508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1640

1. 回避型依恋

发展心理学家鲍尔比把婴儿依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0~6个月);2)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6~12个月);3)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络(1~3岁);4) 第四阶段:互惠关系的形成(3岁以后)。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的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反抗型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躲避依恋又称回避型依恋,是婴儿依恋类型之一,母亲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

回避型依恋是四种依恋模式中的一种,回避型依恋通常是因为患者在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和足够的爱。父母对婴儿的诉求总是表现得忽冷忽热,有时满足有时忽视,使婴儿始终无法获得稳定的安全感,发展到后来婴儿可能对父母的离开表现得很冷漠和无所谓的样子,这种亲密关系之间的依恋模式会延续到成年,特别是当患者进入恋爱关系的时候,他们和对方恋爱那么对方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怎么如此冷漠,好像没有太多感情需要,其实他们内心非常渴望被关心和疼爱,只是掩藏起来了,因为婴儿时期的经历通常会告诉患者不能在某段关系中陷得太深,患者不需要别人爱自己,自己爱自己就可以了,这样才是最安全的,这种对亲密关系既渴求又害怕的矛盾状态为回避型依恋(见表1)。笔者综合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反馈,汇总出回避型依恋患者有以下几种相处模式,可供心理师进行初步诊断和判定:

Table 1. Several encounter patterns of patients with avoidant attachment

表1. 回避型依恋患者的几种处遇模式

2. 情感淡漠症的好发人群

情感淡漠症就像“捂不热”的石头,在情感方面天生比正常人少了情感感知能力,而且不会与人共情,一般情感淡漠症在日常一些人事物当中会经常遇见这几种类型(蔡政忠,2021a):

2.1. 工作狂

这类人在生活较为常见,事业成功人士的立足根本往往其存在感、价值感、尊严感都源自此,外加社会生存现实与内卷压力,逼迫工作中经常出现早出晚归、忙于社交应酬,这也造成家庭成员角色的缺位,缺席丈夫、缺席妈妈、缺席父母、家庭主妇、“家庭煮夫”早已成为当今社会司空见惯一种社会现象。然而,如果一个家庭成员为了事业已经到了不管不顾的程度,这就说明其内心状态是不健康也有所缺失,为了获得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将自己全部一切都投注在工作上,一旦失去事业上的成功就没有了家庭与社会地位,甚至也没了生存的价值,这在自我认知的世界里说明此人自尊水平不高,全身心投入工作代表内心没有自我世界,这样的家庭角色扮演,不仅令家属担心,更让家人倍感寂寞无助,“婚内单亲”“家族不孝子”成为很多当代家庭成员的现实写照。

2.2. 游戏成瘾症

沉迷打游戏的游戏成瘾症患者一般以年轻男性居多,在个案心理咨询或家族关系治疗当中,最令女性伴侣沮丧的是关系的隔离感,任凭伴侣呼天喊地、哭闹打架,游戏成瘾症患者就是紧盯屏幕,让家中女性一人苦撑一个家。游戏成瘾症患者习惯透过游戏来获得人生满足,包括:成就感、自我价值感、控制感、社交需求等,以躲在游戏情境的方式来逃避真实生活的复杂与挫折。游戏成瘾症患者不善于社交,往往没有社会经验且一般心智年龄比实际年龄还要小,患者善于自我感觉良好和逃避现实,原生家庭往往有照顾无微不至和保护过度的父母,患者因无法在现实生活当中掌控自己人生,就只能沉溺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

2.3. “直男女”

“直男”是一个网络流行语,被用来批评那些“对女性品头论足”“大男子主义”以及“性别观念过于传统”的男性网民,后来衍生成为“穷、丑、矮、胖、屌丝”等等人身攻击。在社会学的视角,直男一词有两种不同典型定义,二者皆从女性立场出发,实质上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意识形态,一种是追求男女平等意识,另一种表面上追求女性处处特权,而实际遵循着男性中心主义逻辑的意识。在实际行为模式有自大狂、贬低女性、高人一等,透过这样的认知过程来达到自我满足,一般直男也代表情商低、无法共情和难以理解他人感受,甚至觉得别人感受都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为人处世不讲求情面与过度理性,可能该群体在成长过程从小没有被感性滋养过,也就是从小“缺爱”,与其相处就如同一块“捂不热的石头”,也像机器人一样让人感觉没有温度且冷酷无情。而“直女”也是对比网络骂战的用语,是指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不解风情,或不了解身为女性应该了解的东西,并把自己生活过得很像男性。而“直女癌”与直男相似,是指“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并表现为“大女人主义”,都是以不尊重和压迫对方为主要目的。

2.4. “情场浪子”

又称“渣男”或“三不男人”这是指在两性关系中,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情感态度。此类群体往往外表俊俏、事业有成,但内心冷酷,这样男人有一份体面职业和事业,乍看之下一表人才甚至还幽默风趣,很能讨女性欢心。但在交往过后,特别是发生性关系之后,表现出来对伴侣的漠不关心,对情爱需求与婚姻态度永远模棱两可,而且不会为这段感情担负起责任(蔡政忠,刘峯铭,颜英,2020a)。在婚姻关系中,很多人在情感蜜月期结束之后,冲突开始增多并逐渐暴露出回避型的依恋类型本性,他们不思索如何共同解决,而是开始采取逃避、畏缩、麻木的态度,甚至最终发展成为冷暴力,回到家不说话、善待他没反应,想与他沟通解决问题,他永远有各种借口躲开,配偶或伴侣想改善家庭或两人处遇模式的急迫心情得不到回应与支持,孤单、难过、绝望慢慢升起,断开的情感连接令两人关系降至冰点(蔡政忠,苏翎清,刘峯铭,2020)。

3. 情感淡漠症的神经病理学视角

情感淡漠或与初老、失智(认知功能退化)有关,近年越来越多民众对忧郁症、初老症及失智症有所关注,根据一篇2019年7月发表于《神经科学》研究指出(郭起浩,2020),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见的症状,更甚于记忆流失的影响层面,在临床护理方面却经常被忽略,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大约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现情感淡漠现象(蔡政忠,2021b) (见表2)。

3.1. 情感淡漠症与认知障碍的共病机制

根据英国艾克斯特大学针对4320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跨世代研究流行病学分析,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现情感淡漠,而20%患者随着时间持续呈现,有些情感淡漠症患者部分出现失智症或抑郁症状。研究指出,情感淡漠症是常见的失智共病症状,病人出现缺乏兴趣和情绪低落,但不同于忧郁,或情感淡漠现象对于环境人事物的干扰较少,因此经常被忽略或不被发现。

3.2. 情感淡漠症与前额叶萎缩

虽说情感淡漠症患者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是情感淡漠症患者不会出现悲伤情绪与负面思考(蔡政忠,靳开鑫,严诗晨,2021)。情感淡漠或与前额叶功能失调有关,常见于大脑退化性疾病为主,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或慢性精神病等。情感淡漠症患者虽然对照顾者的冲击性没有比幻觉、妄想、行为冲动失控严重,但也会造成照顾者困扰,往往被家人或主要照顾者误以为病人是“懒惰”或故意“装病”。

3.3. 情感淡漠症或与认知功能衰退有关

情感淡漠症会加速认知功能退化,提升死亡率,对家庭带来影响。建议亲友避免因对方反应而有负面联想,并影响自己的情绪,像是误以为对方是不喜欢自己或故意找碴,了解他是因为疾病才会对人不打招呼、不理不睬,就能以平常心看待并能不厌其烦地给予关怀(蔡政忠,刘峯铭,颜英,2020b)。

3.4. 情感淡漠症与镜像神经元

根据蔡政忠课题组团队的近期研究发现,情感淡漠症与早期老人痴呆有关,而老人失智早期出现的情感淡漠或许与镜像神经元的凋亡有关。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是指动物在执行某个行为以及观察其他个体执行同一行为时都发放冲动的神经元。可以说这一神经元“镜像”了其他个体行为,就如同自己在进行这一行为一样。这种神经元在灵长类、鸟类等动物身上发现。对于人脑来说,在前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层、顶叶下皮层等中都有这类神经元(蔡政忠,严诗晨,曾辉,2021)。著名神经科学家Vilayanur S. Ramachandran认为镜像神经元在模仿及语言习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推测镜像神经元与理解他人感觉的共情机制有所关联,也是理解他人意图或感觉的认知基础。镜像神经系统功能为知觉——行动耦合(perception action coupling)提供了生理学的基础。镜像神经元对理解他人行为十分重要,从而使人类能够通过模仿学习新的技能。一些学者还推测镜像系统可能能够模拟被观察到的行为,而与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有关;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镜像神经元和语言能力相关(见表3),而蔡政忠课题组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出现萎缩、退化,会导致自闭等认知障碍,而自闭症正是对周遭环境与人事物出现情感淡漠的典型。

家中主要照顾者一旦感觉到亲人开始出现冷漠,跟他交流对谈明明有听到却没有反应,对本来感兴趣事物却不再提起兴趣,这些都是判别是否患有情感淡漠症的指标(蔡政忠,刘峯铭,颜英,2020b),尤其是高龄者容易被误以为是正常老化现象而被忽略进行早期介入干预治疗,一旦确认家人并非没有听见而是无法正常反应时,更应该关注留意是否因神经退化疾病所引起。

Table 2. Emotional indifference assessment scale (AES-S)

表2. 淡漠评估量表(AES-S)

Table 3. Apathy evaluation scale (AES-C & AES-I)

表3. 淡漠评估量表(AES-C或AES-I)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3年度韶关学院引进(培养)人才科研经费项目基金“孤独症遗传基础及其致病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7-99000647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政忠(2021a). 漫谈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影像学与神经递质关联性. 中国心理学前沿, 3(9), 973-986.
[2] 蔡政忠(2021b). 双相障碍患者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神经系统病变的神经影像学诊断. 临床医学前沿, 3(4), 100-119.
[3] 蔡政忠, 靳开鑫, 严诗晨(2021). 旅途运输应激的人兽血液生化学检验与神经心理学观察. 临床医学前沿, 3(3), 48-66.
[4] 蔡政忠, 刘峯铭, 颜英(2020a). 长期离乡务工群体罹患“跨境综合症”的病因研究. 饮食保健, (20), 288-289.
[5] 蔡政忠, 刘峯铭, 颜英(2020b). 长期离乡务工群体罹患“跨境综合症”的病因研究——以港深、闽台口岸为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34), 290-291.
[6] 蔡政忠, 苏翎清, 刘峯铭(2020). “尤利西斯综合症”的旅途应激发病图谱及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学前沿, 2(9), 940-952.
[7] 蔡政忠, 严诗晨, 曾辉(2021). “老鼠之城”发展的最终结局--论鼠群青年异化、行为退缩与自然消亡. 交叉科学快报, (3), 34-43.
[8] 郭起浩(2020). 神经心理评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