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耀彰:乐山大佛设计的象征意义与美学探究
Buddha’s Radiant Light: Explor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Aesthetics of the Design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DOI: 10.12677/Design.2023.84260, PDF, HTML, XML, 下载: 128  浏览: 245 
作者: 吴 晨: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乐山大佛造型设计艺术表现文化内涵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Design of the Sculpture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Significance
摘要: 本文以乐山大佛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艺术表现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对乐山大佛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揭示了其复杂而精确的结构系统,以及在设计中融入的工程技术。其次,本文通过对乐山大佛的造型设计进行探讨,探究了其独特的身姿和表情,以及与佛教艺术以及中国传统造型的关联。再次,通过对乐山大佛的艺术表现与装饰设计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以乐山大佛的文化内涵为研究重点,探讨了其山门的意义与价值。综上所述,通过对乐山大佛的研究,不仅能加深对其建筑结构、造型设计和艺术表现的理解,也能深入挖掘其文化背景与内涵,为乐山大佛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观点和理论支撑。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takes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nd design,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Firstly, throug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it reveals its complex and precise structur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corpor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iques in its design. Secondly, the study explores the sculptural design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delving into its unique posture and expression, as well as its connection to Buddhist ar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sculptural styles. Furthermore,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decorative design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Lastly, the study places emphasi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particularly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s gate.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s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sculptural design,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can be gained, as well a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s,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and its relevant areas.
文章引用:吴晨. 佛光耀彰:乐山大佛设计的象征意义与美学探究[J]. 设计, 2023, 8(4): 2158-2165.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260

1. 引言

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之一,其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艺术表现与装饰设计以及文化内涵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与研究。然而,目前对乐山大佛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个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因此,本论文旨在全面研究乐山大佛的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艺术表现与装饰设计以及文化内涵。通过对乐山大佛各个方面的深入剖析与解读,我们将为古代艺术、宗教与文化研究提供全面的思考和重要的学术参考,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从而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更为全面的贡献。

2. 乐山大佛概述

1) 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

乐山大佛的建造始于713年,是唐玄宗在位时期 [1] 。建造乐山大佛的过程耗时约90年,数以万计的工匠和僧人参与了雕刻和建筑工作。他们采用了当时先进的雕刻技术和工程方法。然而,通过对文物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证实佛像的建造年代和过程。这方面的证据可以在唐韦皋所著的《嘉州凌云寺大佛造像记》(下称《大佛造像记》)中找到。

据记载,海通法师是兴建这座佛像的最初发起人,他在唐开元年间发起了这项计划,并开始筹备兴建工作。其建造动因包含了善兴佛、镇压水患和护佑平安等现实需求,乐山地区三条江河交汇,每逢雨季便会发生洪水泛滥,给蜀地的居民带来困扰,也威胁到当地的安危 [2] 。海通禅师对这个地方的艰难境遇深感忧虑,他相信建立一座佛陀的慈祥形象,可以转动佛教法轮,点燃人们内心的善良愿望,凝聚民众的力量。因此,在他内心涌动起来了一个宏大的誓愿,即通过造佛来治理水患。

海通禅师最终选择了三江汇合处的凌云山栖峦峰作为建造乐山大佛的理想地点,因为此处水势湍急,波涛汹涌,正是治理水患的理想地。此外,对于过往的商贾和民众来说,他们远远望见巍峨坐姿、安详神态的大佛时,会感到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因此,他们虔诚地为这尊座落在天空下的佛陀祈祷,希望它能为世界带来和谐、平静和安宁。大佛的存在不仅在客观上起到引领和指引的作用,也起到安抚心灵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计划在他的手中并未完成。之后,章仇兼琼接手了工作,并继续推进了建设工程。他在贞元年间续建了这座佛像,使其逐渐成形。最终,韦皋接过了这项任务,他是唐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韦皋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技巧,终于将这尊弥勒佛像完工。根据记载,这尊佛像高达数十丈,造型庄严雄伟,栩栩如生。

乐山大佛修建自唐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胸脯宽度为24.5米,肩宽28公尺,耳长6.7公尺,趾长。作为中国传统雕刻工程的代表之一,乐山大佛得到了广泛的维护和修复支持。2001年春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专家对71米高的大佛进行了全面维修。他们使用了锤灰进行裂缝和破损处的修补工作,使大佛焕发出新的光彩,继续展示其雄伟的魅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在乐山大佛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他们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建议,确保修复工程符合国际文物保护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参与也使乐山大佛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为其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乐山大佛的地理环境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的乐山岛,该岛是由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形成的三条河流所包围。乐山大佛的造型矗立在凌云山阴坡面上,山体四周被茂密的林木环绕,便于将佛身隐藏其中。大佛后方和两侧的山体崖壁形成一个三面环抱的天然屏障,提供了对大佛的保护,减轻了阳光和风力对大佛的长时间直接侵害。这种天然屏障的存在使得乐山大佛的整体形象能够保存至今,经历了千年依然保持完整。

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汇流形成了宽敞开阔的环境,方便信徒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大佛的全貌,同时为雕刻匠师提供了理想的场地空间,从整体上把握造像的尺度。大佛整体背依凌云山崖,面对三江汇流,体现了凌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同时借助山高与大江齐平、坐正襟危坐之姿,起到了减缓水患的作用。实际上,山石被开凿形成直接坠入江底,使水道逐渐堆积平缓。这样巧妙的选址不仅展示了建造者和石刻匠师们的设计智慧和用心,也为大佛的建造带来了诸多便利。

乐山大佛地理环境独特壮观,与周边山脉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通过充分利用周围的山川自然美和文化底蕴,将地理环境与大佛的设计融合,可以创造出令人赞叹的建筑作品,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空间体验和精神享受。

3. 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

1) 乐山大佛的结构特点

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结构上的独特特点显示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首先,乐山大佛规模宏大,是目前世界上石刻造像中最大的一尊。其高71米左右,宽24米左右,肩部宽约28米,其庞大体量在当时的雕塑艺术中罕见,堪称壮丽杰作。其次,乐山大佛造型精湛,佛像主要以坐姿为主,端坐于悬崖上,手拄膝,面容慈祥,展现了典型的中国佛教雕塑风格。工匠们通过精细雕刻,刻画出佛像线条流畅和谐。第三,乐山大佛工艺极其繁复,它创造于唐代,历时多年由数代工匠共同完成。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周边自然岩石,先雕刻出佛像轮廓,然后逐步精雕细琢,使佛像稳固地屹立于悬崖之上。这种手工制作工艺体现了工匠们的耐心和精湛技艺。第四,乐山大佛周边还有数百处石刻造像,包括菩萨、弥勒、观音等。这些石刻与乐山大佛相互映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美术群体。

综上所述,乐山大佛以其巨大规模、精湛造型和高超工艺成为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瑰宝。它在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后世佛教雕塑的影响和启示不可忽视。保护和传承乐山大佛的价值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2) 乐山大佛的造型风格

我们平时见到的佛像,大多是站立或端坐的。然而,高达71米的乐山大佛以垂足而坐的姿态,表现出高大威严、庄严沉稳,为什么乐山大佛采用垂足倚坐姿势呢 [3] ?这种姿势是弥勒佛的特征之一,成为善跏趺坐(见图1),首先,乐山大佛的姿势与建造的自然环境有关 [4] 。乐山大佛坐落于三江交汇处,当地人民经常遭受水患。有传言称,海通法师为了镇压水患,选定了此修建地点。

其次,靠着坐利于稳定佛像的重心并降低侵蚀程度。由于乐山大佛处于特殊位置,如何选择常规的盘腿而坐,会形成较多积水侵蚀佛像。乐山大佛依山而凿,采用倚坐的姿势避免雨水堆积,有利于佛像排水。

Figure 1.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sitting posture

图1. 乐山大佛倚坐姿势

3) 建筑结构与造型设计的技术考量

巴蜀地区处于一个巨大的盆地之中。正是由于如此地形特点,植物覆盖面广,森林密布,常年多雨,温润宜人。在乐山大佛的建筑结构和造型设计中,排水防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考量因素。由于乐山大佛巨大的规模和坐落在山崖上的特殊位置,有效的排水防渗设计可以保护佛像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乐山大佛在宋元战争佛阁毁坏之后一直呈露天状态,整体形象仍相对完整,于自身排水系统的巧妙设计具有典型意义。乐山大佛的表面设计需要考虑降雨水的排水,在佛像的头部、肩部和背部等位置,设计了斜向下倾斜的表面,使雨水能够顺利流下,避免积水对佛像结构的损害。为了确保佛像周围环境的排水畅通,乐山大佛建造过程中考虑了排水管道的设置。在佛像周围的山体中设置了排水管道,将雨水引导到低洼区域或水流集中的地方,避免水分对佛像周围环境的破坏。并在石雕过程中采用了工程技术手段,保证了石雕表面的平整度和连接的紧密度。通过技术手段和材料选择,减少了水分渗透到佛像内部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的技术考量,乐山大佛的建筑结构和造型设计在排水防渗方面得到了有效解决,保证了佛像的稳定和周围环境的安全。这些技术考量不仅体现了古代工程技术的智慧,也为乐山大佛的保存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 艺术表现与装饰设计

1) 乐山大佛的雕塑艺术

从人体雕塑的角度来看,石刻匠师需要考虑不同环境、角度和位置的观赏效果。因此,基于人体结构,大型佛教雕像的主要结构被归类为几个主要的体块,形成了一种“体块式雕塑”模式,强调从整体到细节的过渡(见图2)。在巴蜀石窟的历史中,大多数大型佛教雕像的面部最高点、丰满的额头和突出的鼻子大致处于同一平面,以深刻而有力的方式表现了整体体块的平面关系。在脸部雕刻方面,耳廓略高于发际线,眉弓下、眼睑处雕刻出深凹的斜面,眼睛呈半球形凸起,鼻孔稍朝前,口部结构变化明显,上嘴唇高于下嘴唇,下颌微微后退,袈裟褶皱用流畅而灵活的笔触描绘。在光影的作用下,雕像的体块、

Figure 2. Sculpture art of the giant stone buddha at Leshan Mountain

图 2. 乐山大佛雕塑艺术

外部轮廓和衣物褶皱的呈现成功消除了仰视所产生的视觉误差,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给观看者留下了庄严而深刻的印象。

应当指出的是,石刻匠师要建造如法如律的庄严佛像,还必须依靠造像量度来把握相对尺度和比例关系。而立体雕塑需要考虑凹凸部位,“逢拃加半指”,一拃相当于12指。由于平面佛像从头顶到足跟底部的总高度为120指,即10拃,那么立体佛像总高度应为125指,因此立体雕像制作需在原有基础上将实际比例拉长,亦或放大。同理,当雕凿体量巨大的佛教造像时也会应用超比例放大的手法。以世界之最的大佛——乐山大佛为例,大佛通高71米,身高约60米,头部高度14.7米。坐佛的量度与立佛相同,只是自脐部以下略有变化。所以,如果按照造像量度的相对比例,佛像头部的换算比例为20等份,其头部高度应该为10米,然而艺术创作中所雕凿的头部高度远远超过了实际比例,但是大佛的整体形象却十分自然和谐。在佛前观瞻,高大的圣像显得气势庄严,表情含蓄而神秘,威严又不失慈祥,即使从对岸远望,佛身各部位的比例也相当匀称,磅礴气势令人瞩目。

2) 乐山大佛的碑刻艺术

1984年,乐山文史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段铭文,位于乐山大佛右侧的一个崖壁石碑上。该铭文被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清晰地显示了一些文字,包括“剑南西川节度……韦皋记”。《嘉州凌云寺大佛造像记》详细记录了乐山大佛的建造过程和相关历史背景,这块石碑作为历史纪念碑,记录了世界最大的石佛的建造过程。作为这一伟大工程的最后阶段的主持人,韦皋在铭文中加入了句子“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在“贞元初”之后留下了相当的空白 [5] 。它是研究乐山大佛的重要参考文献,为了解唐代佛教艺术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韦皋(745~805年),出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他所著的《嘉州凌云寺大佛造像记》是关于乐山大佛的重要文献之一。碑石本身的顶部有一个螭形浮雕,高约7米,宽约4米。碑石上的铭文以阴刻方式刻制,总共超过800个字,其中有超过270个字仍然清晰可见,而还有300多个字通过与典籍中的引用进行对照,依稀可辨。其余部分大部分已经侵蚀损坏。每个字的尺寸约为三到四英寸,采用楷书字体。

作记背景

乐山大弥勒石像的建造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建造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713年,当时由和尚海通发起了规划和开凿工作,并亲自监督雕刻头部和上半身;第二个建造时期大约在公元720年左右,海通去世后,由地方高级长官章仇兼琼接手,他被任命为蜀地观察使,负责继续建造佛像;第三个建造时期发生在公元789年至803年期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领导了最后阶段的建造工作,包括开凿佛像莲花宝座和下半身,以及配套设施的开发 [6] 。乐山大弥勒石像的建造最终于公元803年完成。

这三个建造和修复时期逐渐完善了乐山大弥勒石像,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石像之一。它的壮丽和雄伟令人惊叹,代表了中国佛教和石雕艺术的重要遗产。为了纪念建造的成就,韦皋作为大弥勒石像工程的最后一位主持者,在唐朝大正年间第19年的11月5日,题写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的纪念碑文。

5. 乐山大佛文化内涵研究

1) 乐山大佛建造艺术文化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的乐山市,是在一座陡峭岩石上雕刻而成的。大佛高约71米,宽约24米,身穿宽袖袍,目视前方,表情安详。整个雕像细节丰富,包括头发、面部表情和佛陀的特征等。雕刻技术精湛,栩栩如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乐山大佛的头与山峰齐平,脚踩大江,双手抚膝。大佛的身体比例协调,散发着庄严威严的气息,它危险地坐在靠近江边的山体上,被雕刻而成。大佛高约71米,宽约24米,身穿宽袖袍,目视前方,表情安详。整个雕像细节丰富,包括头发、面部表情和佛陀的特征等。雕刻技术精湛,栩栩如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敬畏之情。脚背宽8.5米,脚面可容纳百余人就坐。乐山大佛的头部、双耳耳背和胸口等地都有排水系统。乐山大佛全身布满精密的排水系统,排水廊道分布在肩部、胸部和耳后,并且连接了肩部和耳部。大佛的螺髻也隐藏着排水沟,但它并不是与大佛同时建造的。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保护佛像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和安全。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积水、山泉水和雕刻面渗水,确保佛像长期保存和维护。

2) 乐山大佛寺山门的文化意蕴研究

乐山大佛寺,又称凌云寺,是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它是乐山大佛景区内最主要的寺庙之一,也是乐山大佛的所在地。乐山大佛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乐山大佛寺山门的文化意蕴体现了宗教、历史、艺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涵。乐山大佛寺山门代表着佛教信仰与美学艺术的结合,承载着乐山大佛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宗教和文化意义。

2.1) 乐山大佛寺山门基本情况

(一) 建筑地址

乐山大佛寺的山门位于凌云栈道(通往寺庙的入口)和凌云寺寺庙区平台的结合处。它坐落在山上的坡顶,地势变化和连接的地方。东侧紧邻凌云九峰之一的灵宝峰的岩壁,西侧则靠近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的陡崖。中国佛教寺庙典型的建筑通常采用四合院的院落布局,以追求平衡和和谐。在四合院布局中,主殿或大雄宝殿位于院落的中心,通常是最大、最重要的建筑物。一座典型的佛教寺庙包括山门、大雄宝殿、钟楼和鼓楼等主要建筑,以及其他附属建筑,如禅堂、藏经楼、斋堂、寮房。相比之下,乐山大佛寺受地形限制,其主要建筑物“天王殿、大佛殿、堂和藏经楼”面朝东西,而山门垂直建在东北方向,距离天王殿的主门约30米。它以“偏门”的形式建成,呈“南北”结构,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原则中的因地制宜。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建筑布局也是由“缘起”而来的。山门的匾额最初是苏东坡的字,题写为“凌云禅院”,现在题写为“乐山大佛” [7]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淩云寺”匾额现挂在天王殿门楣上。由于寺庙位于三江交汇处,所以用了“凌”字代替了“淩”字,而这两个字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

(二) 山门建筑构成

通常,寺庙的山门主要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有四根柱子和三个洞口。然而,乐山大佛寺的山门是一个门楼。山门建筑主要由门楼组成,门楼前面有一个三十三级的石梯(包括门楼所在的平台)。在石梯上部的两个小平台上,大约在上面的三分之一处,有一对面对面的石狮子。从石梯基座处的地面开始,通过石狮子到达门楼,总共有三个小台阶。石狮子位于第二个台阶上,这与一般佛教寺庙山门主柱前的石狮子布局不同。

由于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乐山大佛寺的门楼是一座两层的双檐小房子,相对较小。小房子的北门通往灵云寺园区,形成了门道的景观特色。通过这个门道,可以看到乐山大佛雕像的佛头。山门雕刻精美,用红墙和灰瓦装饰。朝北的墙上装饰有雕刻在墙上的红色牡丹花窗户,而朝南的墙上则装饰有镶嵌有铁框的黑色牡丹花窗户。北门和南门都采用拱形开口的形式。北门的框架以两条龙戏珠的图案为特色,伴有吉祥的云纹,而南门的框架则以两只凤凰朝阳的图案为特色,也伴有吉祥的云纹。龙凤图案的装饰还暗示了门楼的道家文化,代表阳面朝北的门进入寺庙,阴面朝南的门离开寺庙。尽管山门建筑相对较小,但其以典型的佛教寺庙建筑的红墙为特色,并装饰有富有文化意义的龙凤牡丹图案。这反映了灵云寺和乐山大佛雕像的高地位和重要性,并在山门前的阶地地形的背景下显得庄严而宏伟。

2.2) 乐山大佛寺山门的文化意蕴

乐山大佛寺山门是乐山大佛寺的正门,是该寺的主要入口和象征性的建筑物。研究乐山大佛寺山门的文化意蕴可以揭示乐山大佛寺的历史、宗教和艺术背景,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一) 山门建筑意蕴

山门建筑意蕴从空间布局上来看,乐山大佛寺山门建筑的设计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流线性。通过设置三十三级的石梯,使人们在通过山门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进入寺庙的圣地。石梯上的两个小平台放置了石狮子,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整个山门建筑的结构紧凑而庄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引领心灵的精神通道。

从设计元素来看,山门建筑的红墙、灰瓦以及龙凤图案等设计元素展示了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红墙象征着庄严和吉祥,龙凤图案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祥瑞和美好。这些设计元素的巧妙运用,使整个山门建筑呈现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从材料选择和工艺来看,乐山大佛寺山门建筑采用了精心挑选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工艺技术,展现了建筑的精细和卓越。红墙和灰瓦与传统的佛教寺庙建筑相呼应。石狮子的雕刻和龙凤图案的绘制经由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的手工制作。这些材料和工艺的运用,使山门建筑具有真实而独特的表达力,凸显了建筑的历史性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二) 乐山大佛山门匾额门联意蕴

寺门原来的匾额上题写着苏东坡所写的“凌云禅院”,但后来改为了“乐山大佛”。这种改变代表乐山大佛寺即是凌云寺又是凌云禅院。同时,它更直观且明确地告知通过门洞所看到的雕像是乐山大佛的弥勒石像。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这个地方能够获得伟大的觉悟,并觉醒到涅槃的境地。

因为佛教中佛陀的文化意义是成道者,所以这个题字丰富了其含义。山门的对联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在这里,大江指的是凌云山西侧的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这三条河流在凌云山脚下汇流后,被统称为岷江。在金沙江被发现之前,岷江被认为是长江的发源地。岷江起源于松潘市北部的贡南山脉,由北向南流经汶川、都江堰、成都、乐山和宜宾等地,与金沙江在进入长江之前汇合。合流后的长江总体方向是从东向西。由于中国地势在西部海拔较高、东部较低,除青藏高原东南侧的河流和横断山脉穿越的三江以及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外,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因此,寺门的上联巧妙地借用了苏东坡的诗句“大江东去”,刻在了寺门的西侧门楣上。它不仅借用了文学用语,还代表了岷江向东流入大海的地理现象。它提醒游客,寺门的西侧展示了三江汇流的壮丽景色,而门前的东坡在久亭、寺内的东坡塔和苏园共同形成了与苏轼相关的文化景点。寺门的下联是“佛法西来”,刻在寺门的东侧门楣上。它对应着佛教从古印度西方传入中国,并在中国东部扎根和繁荣的历史文化现象。

6. 结论

本论文通过对乐山大佛设计的象征意义与美学进行深入探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乐山大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承载了深厚的文化与信仰内涵,同时在美学上展现出精巧的构造和独特的景观融合。

乐山大佛的设计在美学上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艺术家们通过巧妙的构造和精细的雕刻,创造出具有魅力的佛像形象。加之自然环境的独特融合,使乐山大佛成为一组富有艺术感和和谐统一的景观。乐山大佛通过具体的形态和所处环境的巧妙呼应,创造出了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学效果,给人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注释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 罗孟汀. 《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碑》的发现及其考析[J]. 四川文物, 1986(4): 40-44.
[2] 颜冲. 试析乐山大佛在宋代佛教中的地位[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4): 35-38.
[3] 魏奕雄. 乐山大佛倚坐姿势探究[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6(5): 112.
[4] 周俊其. 乐山大佛及石刻艺术研究[J]. 四川文物, 1995(1): 28-34.
[5] 魏奕雄. 乐山大佛碑刻的意义[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6(1): 112.
[6] 吴大斌.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论略[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3): 140-144.
[7] 邱云志. 乐山大佛寺山门的文化意蕴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7(3): 40-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