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化设计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in Modern Design
DOI: 10.12677/Design.2024.91014, PDF, HTML, XML, 下载: 81  浏览: 170 
作者: 戴小慧, 张雨诗, 王建芳*: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海宁皮影艺术审美特征创新设计民间艺术非遗传承Haining Shadow Play Art Artistic Features Innovative Design Folk Art Uninherited
摘要: 为更好继承与发扬海宁皮影艺术,探索海宁皮影艺术的现代化设计创新,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与文献阅读,对海宁皮影艺术的历史与内涵进行溯源,从设计学、图案学等角度对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概括与研究,通过分析与实地走访发现海宁皮影艺术相关的产品极少,存在与现代生活脱节等问题。研究提出,海宁皮影艺术可以从视觉传播、互动体验、营销媒体三方面进行现代化创新,为海宁皮影艺术及同类传统文化提供现代化创新思路。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and explore modern design innovation of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y and connotation of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through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ading, and summarizes and studi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and pattern science. Through analysis and field visi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few products related to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being out of touch with modern life.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at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can be modernized and innovated from three aspects: visual communicati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marketing media, providing modern and innovative ideas for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and similar traditional culture.
文章引用:戴小慧, 张雨诗, 王建芳. 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化设计中的应用[J]. 设计, 2024, 9(1): 104-113.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1014

1. 引言

2006年海宁皮影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宁皮影艺术拥有独具风采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如今社会生态环境及娱乐方式变革使其逐渐边缘化,鲜有问津。相关地区关于海宁皮影艺术的产品、设计案例极少,学者对其的研究多集中于如何保护传承,从图案学、设计学角度进行现代化策略更新的研究不多。海宁皮影艺术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也彰显了民族的文化与精神风貌,我们需要深度剖析皮影元素的艺术特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以及现代化的创新策略,帮助传统皮影文化创新与传承并探索出新的方向。

2. 海宁皮影艺术的概述

2.1. 海宁皮影艺术的历史

皮影的起源赖于宋室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在南宋“去朴从艳,好异慕新”的社会风尚与发达的城市娱乐业的背景下,皮影传入海宁与当地文化产生碰撞与交融。明清时期皮影戏兴盛,后因战争与经济的诸多因素大受打击,由于传统剧目依赖于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很多传统剧本随着老艺人离世就此失传。在王钱松先生等人的努力下找到仅剩的影偶残片重制了一批影偶,逐步恢复了海宁皮影戏的部分风貌。再后来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社会的发展,影视娱乐逐步取代了皮影戏,剧团门庭冷落,技艺传承困难。直至21世纪,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共同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海宁皮影艺术才进入民间保护热情高涨,政府保护趋向系统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继续促动的阶段。

但非遗的桂冠没有让海宁皮影艺术摆脱传承困难的现状,海宁皮影面临传承人少、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面窄等多方困境,综合而言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与现代化生活之间存在脱节的境况。如今,诸多民间艺术正在寻求与设计、时尚、国潮合作以求自身的现代化与市场化的更新,海宁皮影艺术本身具备了可探究的艺术特质,也应依据自身优势,推陈出新进行现代化的更迭与融合。

2.2. 海宁皮影艺术的元素构成

海宁皮影艺术的影偶道具丰富多样,造型别致,其大致可以为人物和场景类的道具,人物中又可拆分为头茬、身段;场景类道具中可分为龙虎包、花景包、刀枪袋、廊台包(又称堂会包)等。

头茬即皮影人物的头部,头茬有生、旦、净、丑的角色之分,另外还有鬼怪、神仙等。身段中,旦角(武旦除外)身段和头茬不能分离,特性人物中的大嘴巴阿三、喽啰、龙套、报子亦不能更换,身段有衫、袍、靠、袈裟、八卦衣、露肚、黄布衫(土兵服)等。身段的使用契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与角色气质,例如蟒袍为帝王将相所用;贫穷或在病中的角色多使用花纹不多,颜色素净的黑衣身。

海宁皮影道具除人物外还配有多种场景、剧情的道具,以龙凤、麒麟神兽及虎、豹、驴、马、鹤等飞禽走兽在内的动物类道具称为“龙虎包”;以花卉、各式盆景、树木在内的场景装饰类道具称为“花景包”,花景包中最精美的当属十二月花神,以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配以一位历史人物或戏剧、传奇人物作为花神在游园戏中易场换景搭配使用,精妙绝伦;以刀枪、长棍飞刀等武器为主的武行角色道具为“刀枪袋”;以各式桌椅、凳子为主的室内摆设道具称为“廊台包”又称“堂会包”。除此之外还有大型楼台、亭阁、山水等道具。

3. 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海宁皮影艺术承袭了南宋“绘革社”的绘革传统,即在影革上进行单线平涂的彩绘,与北方大面积雕镂的手法不同,形成了“重彩绘、少雕镂、单线平涂”的特色,因此也被视作南宋遗韵的代表之一。海宁皮影艺术涵盖了工艺、造型、色彩、表演等多方面的内容,深受民间传统剪纸、木偶戏的影响,通过几代人的传承与革新,留存至今的皮影也呈现出缤纷的艺术色彩。

3.1. 平面化的造型艺术

海宁皮影造型融合了戏曲、民间剪纸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结合其表演形式选择了二维平面化的造型特色,以王钱松先生为代表的海宁影偶采用五分脸正侧面造型,取石雕佛像、彩塑神像为范本演变成型,单腿单眼,脸型圆括,少夸张、近实像,女人秀丽、文人端庄、武人威严、奸邪者丑陋 [1] ,在灯光照射下影偶更接近人的肤色。影偶整体约35~39厘米,在人体比例上上身与双臂偏长,这样在表演时能最大程度的展现影偶的动作与人物特征。

Figure 1. Scene props of Haining shadow play art

图1. 海宁皮影艺术景片道具

从影偶与衬景道具的分析上来看,单一角度的二维平面并不能完全满足场景式的皮影表演,因此有些影人或是场景道具会同时出现平视、仰视、俯视或侧视等不同的视角融合在一个平面之上,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散点透视”的独特体现 [2] ,民间皮影艺人结合散点透视,运用更自由多元的视角为皮影道具的叙事性与造型性服务,如图1所示:凳面与案面为俯视角度,凳腿则处理为侧视,弥补单一视角的局限性。皮影艺人结合散点透视的应用体现多元动观的艺术模式,让台下看皮影戏的观众不受固定视阈的干扰,同时又在二维空间展示了三维感知上的影偶与道具不同角度的美,使得小小的皮影戏舞台不受任何空间的束缚,进而表现出内涵丰富、多样化场景合理布局的画面效果,塑造了颇具特色的皮影平面造型艺术。

3.2. 寄寓吉祥的装饰艺术

海宁皮影艺术多用彩绘、单线平涂,相对于北方镂空雕刻,在艺术表现上更细腻清晰、装饰效果突出,影人雕刻轮廓,内里装饰图案,在装饰图案的设计上民间艺人用语意双关的偕音比喻手法,将大量民间吉语和民俗图案通过镂空雕刻或是浓墨彩绘的手法融于皮影造型之中:老旦、老生的影人服饰中多用桃、“寿”字纹、佛手、牡丹等纹样,寓意“福寿双全”,如图2所示;在桌椅、案几及车、轿造型中常见有“平安如意”(瓶中插玉如意)、“富贵平安”(牡丹、桂花插在瓶中)、“平升三级”(瓶中插三只戟)以及“天马驰疆”、“海马朝云”等寓意性装饰 [3] 。海宁皮影艺术的影偶制作中还经常借用通用的植物寓意衬托人物的品格,便于观众对人物的识别与带入,反映出一种服饰文化中常见的“比德观”现象 [4] ,即用具体的物象来比拟人的德行,例如用梅、兰、竹、菊等装饰纹样对品性纯良的小生、小旦进行装饰,寓意其高尚淡雅的品质。

海宁皮影艺术集合民间艺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观念,取生活常见的物象予以符号性的象征价值,通过艺术的手法融合于平面的影偶之中,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a) 寿字纹 (b) 牡丹花纹 (c) 桃子与桃花纹 (d) 佛手花纹

Figure 2. Auspicious symbol

图2. 吉祥寓意图案

3.3. 五行五色的设色观念

五色审美观作为一种原发性的文化,以其强大的系统性模式在民间造物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中国传统色彩审美内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海宁皮影艺术的影偶创作也按照传统五色:红、黄、青、白、黑进行敷色,有时也用到蓝色。颜色在一定程度上标识了身份与地位 [6] :黄色等级最高,一般为皇家、观音所用,也表智慧与光明,在小状元上也有使用;黄色之下为红色、青色,多为将帅、大臣使用,也用于勇猛刚直的角色,表身份;黑色与杂色则多用于平民,有时也用作底色衬托。海宁皮影影偶在制作的过程中带有国画着色方法,以固有色平涂,多次烘染,间以空白,只有深浅,不用调制,使整体的色彩浑厚古朴,鲜明对比又不增俗气。在影偶的绘画过程中常用黑红搭配体现庄重,黑青搭配呈现沉静,红青补色搭配,色彩明快,视觉冲击效果突出,置于今日仍存在可挖掘的时尚因子。

4. 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化设计中的应用

“一口叙说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海宁皮影艺术融合二维平面、装饰图案、古典设色与光影相衬,融合海宁当地的风俗人情与江南丝竹的曼妙乐声,创造了不朽的艺术作品,但笔者在探访海宁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发现:南关厢、斜桥等海宁皮影艺术演绎和文化传播的区域内很少出现关于海宁皮影艺术的相关产品、视觉标识和文化宣传等内容,周边在售的产品多以本地食品、纸灯、小商品等,与其他景区的产品雷同,并未出现海宁皮影相关的文化产品,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未被挖掘与完善。

网络的市场调研过程中海宁皮影的相关设计案例极少,而皮影大类相关的产品很多,产品并未做具体地域的区分,多以镂空雕刻的北方皮影为主,产品较为单一,多直接运用原有的皮影影偶进行产品设计。因此,笔者找到优秀的相关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学习,为海宁皮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4.1. 视觉传播的再设计

4.1.1. 视觉元素的直接提取

皮影文化当中最显而易见的视觉元素就是皮影人物角色影偶视觉符号,该视觉符号能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文化性的信息传递,这样的信息具有直接、直观的特征,但市面上多数对皮影影偶的应用是直接提取、拼凑与模仿,缺乏新的应用创新与理念更迭,虽然保留了原味,但不够现代化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七月夕汉服服饰品牌推出了“妙影”明制立领套装,结合近几年流行的汉服热从皮影元素当中取材,选用皮影平面的装饰效果,运用皮影最具特色的影偶元素融合针织工艺,对影偶中的女性角色进行提取与工艺结合,采用针织、刺绣、烫金、印花等工艺,展现皮影头茬、人物形象的魅力,由于针织工艺的特性,皮影人物的图案被简化使用,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本身服饰的红蓝撞色搭配削弱了皮影原色的古朴,改制版的汉服与多种工艺的皮影元素应用呈现出更多元的艺术效果,增添服饰层次效果的同时也传播了传统文化,如图3

Figure 3. “Miao Ying” series of July Eve Hanfu

图3. 七月夕汉服“妙影”系列

4.1.2. 色彩特征的突出强调

提取色彩并抓住核心特点将其强化与放大有利于加深传统文化的视觉特点海宁皮影艺术以红、黄、绿、黑、白五色为主色进行敷色,绿色在鬼怪神兽中多有应用,如图4所示。2021年Pantone (国际色彩流行机构)将Pantone 17-6154TCX:Green Bee排在了伦敦时装周十大流行色之第一位,一种耀眼的绿色承袭了2021至2022年时尚圈的记忆点,此后这种带有科技感和工业风格的绿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时尚单品与时尚品牌中,海宁皮影的现代化设计如能结合当下的时尚潮流进行文化破圈也能为自身博取关注与流量,如图5所示,良相设计师团队以皮影中鲜亮的绿色作为主色,与黑色、白色进行搭配,对皮影中的鬼怪形象进行二次创造,制成徽章、手提袋、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团队提取皮影中的绿色,再结合当下流行的亮绿进行现代转化设计制造视觉锤效果,通过色彩与消费者分享了皮影背后的生命力与张力,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对视觉刺激的需求点。

Figure 4. Props for Haining shadow play

图4. 海宁皮影道具

Figure 5. Liangxiang Design team’s work——“China Shadow Play Museum”

图5. 良相设计团队——《中国皮影博物馆》

4.1.3. IP形象的赋能转化

近年来,不少品牌借IP形象转型成功,IP通常指具有大量影响力、专注度及较高商业价值和生命力的多媒介的文化内容与运营 [7] 。IP大致可分为故事IP和形象IP,形象IP注重人物化的塑造与情绪的沟通,并以加强视觉形象识别的方式迅速使用户产生情感认同 [8] ,如今被大众所熟知的IP形象有如故宫文创IP,故宫以“挤眉弄眼”的乾隆、比着剪刀手的雍正进行反差营销,打破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再如华夏银行推出的30周年吉祥物IP,如图6所示,结合民间布老虎、刺绣等元素设计“瑞麒”IP形象,憨态的吉祥物外表直接建立了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年轻化的银行形象,再设立相关的表情包,以萌系形象亲近客户,以年轻有活力的价值观和文化传播推动文化认同,增强客户粘度。海宁皮影艺术中也有不少角色,可以依据角色的纹样特色、性格特征对其进行IP形象的设计,为海宁皮影艺术打造一个立体化、年轻化的形象,从而打破大众对其古老、传统的刻板印象,另外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表情包、话题等,让群众更生活化的参与其中。

4.2. 互动体验的再设计

4.2.1. 光影的沉浸式场景打造

沉浸式场景是指通过设计师的思维将传统元素与周边的人、环境建立联系,在设计中实现人与产品的良性互动 [9] 。皮影中的“影”指光影,皮影是一个将工艺美术与光影艺术相结合的多元艺术,在皮影表演中观众也能深切的感受到虚实变化产生的影子艺术所创造的美感体验。目前博物馆中独立陈列的皮影影偶能体现本身的精致度与古朴性,但这些对文化和审美的渲染效果或许达不到沉浸式体验感。在考虑海宁皮影艺术的设计中,或许可以放大光影的虚实效果,如在北京的“仿佛若有光”非遗沉浸式五维艺术展(图7),运用光影装置、多媒体投影设备,结合镂空雕刻的手法,在光影的虚实结合效果中为观者提供多元感官的体验与场景化打造,以充分的身临体验传达文化的情感温度。

(a) (b)

Figure 6. “Riich” IP of Huaxia Bank

图6. 华夏银行“瑞麒”IP

Figure 7. “If There Is Light” them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immersive 5-D art exhibition

图7. “仿佛若有光”非遗沉浸式五维艺术展

4.2.2. 寓教于乐的创意体验

具备文化特色与文化体验性的产品功能能让消费者获得轻松、愉悦的消费感受,产品的功能体验也可以引发用户的思考,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海宁皮影艺术除却自身带有的美学特质,其魅力还体现在它是一种表演性的娱乐艺术,在泛娱乐化的时代,皮影作为古老的艺术仍然有娱乐的属性与可开发的功能性。

传统的皮影影偶因需要经过选皮、制皮、剪形、绘稿、勾线、上色、过稿、镂刻、发汗熨平、缝制等复杂的多重工序而失去不少年轻受众,设计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计选用最有趣的部分引起受众群的关注,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对影偶进行材料的更新处理,保留其可操作的简便部分与现代人追求便捷、体验互动的功能理念相结合,例如由自然造物团队打造的戏出东方礼盒,以皮影剧目故事结合皮影美学进行中式非遗文创的设计。该皮影玩具体验装选取可标准化加工的PVC板材印刷手工绘制的人物形象,保持透光率的同时解决了原来以动物皮毛为主的皮影材料不好批量生产、操作难度的大的主要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就地取材,利用手机充当皮影表演中需要的光影光源,依据简易的说明书将PVC材质的影偶进行组合拼装即可进行皮影表演,寓教于乐,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环节,将皮影的组合工艺嫁接给消费者,再由消费者完成剧目的表演,完整了文化体验的过程,如图8

Figure 8. The “Play East” gift box created by nature

图8. 自然造物“戏出东方”礼盒

4.2.3. 营销传媒的再设计

对于传统民间艺术而言,现代化的应用以设计语言与设计思维为媒介,赋予传统艺术现代形态、现代功能、现代审美、现代质感等,以一套现代符号和意义重新建立传统物与现代人之间的社会文化关系 [10] 。传统艺术需要融合现代化材料、色彩、手段、营销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承与再造。快闪店作为新的营销形式具备了现代化设计的优势。快闪店(Pop-up store)是一种暂时出现在某地商圈或道路的临时商店 [11] ,时间短形式新,能吸引年轻的客户群体。如B. Duck小黄鸭携手90后顶级剪纸艺术家陈粉丸以“好运鸭先知”为主题的快闪活动(图9),从“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出发,结合葫芦、如意、蝴蝶等剪纸造型作为大型装置吸引注意力,以具有冲击力的亮粉色作为快闪店的主色调,同时在快闪活动中进行产品的开发联动,将现代品牌与传统艺术融合,再通过线上媒体传播,形成营销传媒的二次创新。

Figure 9. “Good Luck Duck Prophet” flash mob

图9. “好运鸭先知”快闪活动

海宁皮影艺术的主要展示地坐落于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当地最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在节假日都会将此地作为一个必经的打卡地,这意味着海宁皮影艺术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与客群流量,当地可以借节假日举办皮影文化节、皮影快闪店等活动,借用各类网络平台进行造势营销,与当地旅游结合,在快闪店内进行皮影吉祥元素的创新设计,对海宁皮影人物形象、元素等进行雪糕、饼干、伴手礼等设计,以快闪这一符合现代化年轻化的模式传播海宁皮影。

5. 海宁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在现代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5.1. 更新注入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皮影戏自其出现以来,便沉浸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熏陶中,皮影戏的各类元素具有各自特定的象征意义。皮影元素的象征意义与现代化设计的融合,不能简单地挪用照搬元素的传统象征意义并融入现代化设计中,而是要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和大众心理,弱化或者剔除过时的、迷信的象征意义,强化或挖掘出皮影元素中适合当今时代的、符合人们美好憧憬的象征意义,在元素的运用与设计中以消费者为先考虑其情感及文化的需求,从而使其与现代化设计相融合,诞生出能成为人们传达美好祝福与祈愿的新载体。

5.2. 突破皮影传统造型规范

海宁皮影戏体现了中华民族沉淀千年的设计工法与匠人精神,但如今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与古时有较大差异,且当下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审美观念同样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潮流的快速更替,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动也更为频繁。因此,海宁皮影元素的造型艺术与现代化设计的融合,不仅要注重参考传统皮影元素图案的造型规范与设计手法,也要注重结合当下潮流与消费群体的视觉审美追求,通过跨学科、新材料、抓色彩、建立IP形象等方式打造出极具民族特色又能为人们欣赏的时尚产品,赋予皮影戏新的生命力。

5.3. 多元化的皮影产品呈现形式

好的文化产品除却其本身的魅力还涵盖了其呈现方式、营销策略的综合运用,皮影艺术的现代化应用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视觉语言对皮影进行多元化的呈现,有如现代化的投影技术、产品切割打印技术等等,运用多元的呈现方式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新的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也能促进皮影形象的更新。利用多样化、特色化的设计,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皮影呈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丰富产品的种类与表现力,推动消费者的消费欲促进海宁皮影艺术的良性市场化发展。

6. 结语

有着近八百年发展历史的海宁皮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凝聚了古时百姓劳作的生活智慧与艺术升华,承载了中华传统中的自然观、审美观、价值观,展露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海宁皮影艺术具有多样的造型、丰富的装饰、古典的设色、极具感染力的表演性,有很大的现代化转化的空间。从视觉传播、互动体验、营销传媒的再设计途径将古典的艺术传播到现代生活当中,以多元化的设计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海宁皮影艺术多样的可能性也能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皮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或是拓展其市场化的渠道,为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供稳定资金来源,形成皮影文化传承、再造的良性循环。

注释

图1来源:《海宁皮影戏图集》

图2来源:《海宁皮影戏图集》

图3来源:七月夕淘宝官方旗舰店

图4来源:《海宁皮影戏图集》

图5来源:https://www.zcool.com.cn/work/ZNTQ2MjMxNzI=.html

图6来源:https://www.zcool.com.cn/work/ZNjI2MjYwOTI=.html

图7来源:https://www.sohu.com/a/313358501_155679

图8来源:自然造物淘宝官方旗舰店

图9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6621321145384837&wfr=spider&for=pc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珏, 祝浩新, 宓铮, 等. 海宁皮影戏[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8.
[2] 谢天, 王艺湘. 浅谈冀东皮影艺术对当代视觉设计的启示[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 2(12): 39-41.
[3] 魏力群. 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3): 120-125.
[4] 姜家琳. 海宁皮影影人服饰及其象征性研究[J]. 艺海, 2021(10): 63-66.
[5] 王兴业. 五行五色色彩观[J]. 美术观察, 2017(8): 122-123.
[6] 陈红晶, 袁惠敏. 海宁皮影视觉语言在丝巾图形上的应用[J]. 设计, 2020, 33(17): 41-43.
[7] 向勇, 白晓晴.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IP开发的受众定位和价值演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4(1): 123-132.
[8] 谢涛, 路由. 基于形象IP构建的网络表情符号视觉形态设计[J]. 包装工程, 2019, 40(24): 133-138.
[9] 牛晓静, 郑喆, 陆祎. 豫剧视觉元素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设计, 2022, 35(20): 12-15.
[10] 王维娜. 设计赋予“现代感”: 传统手工艺回归现代日常生活的路径[J]. 艺术设计研究, 2021(3): 61-67.
[11] 王雅妮, 万萱. 提升体验感的快闪店广告设计研究[J]. 设计, 2022, 35(13):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