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与“几”: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的时空意蕴
“Window” and “Desk”: The Space-Time Impl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s Study Rooms
DOI: 10.12677/Design.2024.91037, PDF, HTML, XML, 下载: 48  浏览: 78 
作者: 朱 靖: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窗明几净书斋设计时空意蕴Bright Windows and Clean Desks Design of Study Rooms Space-Time Implication
摘要: 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文化意蕴与审美魅力的重要构件,同样也是传统文人渲染气氛,营造空间的重要器具。通过窗户,书斋内外的界限被打破,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展。这样一种借用窗来欣赏景色的形式,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形式。以“几”为中心的书斋内部空间布置注重中庸与平衡,以营造出协调且宜人的空间氛围。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的“窗”与“几”承载了丰富的时空意蕴。窗户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媒介,承载着时间流逝的见证;而家具和摆设的布置则体现了空间的审美追求和文人情怀的表达。通过对书斋设计中的窗和几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人对于时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追求。
Abstract: Window,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with unique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aesthetic char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also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traditional literati to render atmosphere and create space. Through the window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udy are broken, and time and space are extended. Such a form of borrowing the window to enjoy the scenery perfectly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form. With “desk” as the center, the interior space layout of the study pays attention to moderation and balance, in order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nd pleasant space atmosphere. The “window” and “desk” in the desig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 study rooms carry rich space-time implications. As a medium connecting the inner and outer world, Windows bear the witness of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arrangement of desks and decorations reflects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spa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literati feeling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window and table in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s thinking and pursui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and space.
文章引用:朱靖. “窗”与“几”: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的时空意蕴[J]. 设计, 2024, 9(1): 314-319.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1037

1. “窗”——书斋中的时间意象

窗,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文化意蕴与审美魅力的重要构件,同样也是传统文人渲染气氛,营造空间的重要器具。在空间的设计与营造中,中国美学向来重视窗的运用。窗能使得彼一空间的景物引入此一空间,具有空间渗透的性质,联结封闭的书斋空间与外部开放空间,有助于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见图1)。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元素研究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不管是研究者还是实际设计者,较多关注到的都是“窗”的空间意义,而对于窗所体现的时间意象却着力甚少。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文人书斋中,因为内部空间较为封闭的缘故,“窗”成了书斋直接将眼光直接通向外界的重要元素,外界之日月盈仄、春生夏长、时光流转等景象也通过“窗”传递到书斋中来。因此,在对于书斋之“窗”的研究和实际设计中,除了取景造景的“空间作用”之外,其“时间意象”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Figure 1. Garden window

图1. 园林之窗

万历时期的园林家计成在其《园冶》中就以园林为例对窗的深远意境有精辟论述:“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因境而成。” [1] 事实上相较于园林的造景取景,窗在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书斋的建筑空间大多是内向的,即对外采取较为封闭的形象,以保证内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除了封闭的书斋需要窗户提供光线和通风的实用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文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受。通过窗户,书斋内的文人能够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包括春花秋月、冬雪夏日等景象。这些四季变化不仅为文人提供了灵感和创作素材,也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脆弱。宋儒明道先生曾说“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朱子在其语录中对此亦有阐发,“问:周子窗前草不除去,云‘与自家意思一般。’此是取其生生之意邪?抑于生物中欲观天理流行处邪?朱子曰:‘此不要解。得那田地,自理会得。须看自家意思与那草底意思如何是一般’。” [2] 周茂叔于窗前体会“自家意思”这一公案说明了窗在书斋中的重要地位,透过窗,能直观地感受到窗外之景的生息变化,进而反观自身体会自家意思,自是而后“绿满窗前草不除”几乎成为了“读书治学之乐”的另一种说法。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在书斋中,窗户成为了连接内外世界的媒介,承载着时间流逝的见证。中国建筑同西方建筑对于空间的认知有较大差别,在西方建筑设计中,对于空间的认知基本是基于行为的,而中国建筑中对于空间的认知却是基于整体的。窗这一元素的空间性质是“虚”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并不具备物质性的空间,正如《老子》所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3]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具备物质性的一个空间,却可以容纳无限的空间。在西方建筑中,会更多地呈现出透视、真实的概念,所以西方造景理景手法中会有许多线条化的手法,而中国所呈现的景色更多是一种自然地再现。书斋的意境营造本质是虚实相生,“窗”则成了联系“虚”与“实”的“中介体”。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中介体充当着主客体结合、转化的作用。因此在意境的营造与表现中,中介体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窗”很好地成为了作为中介的载体,他一方面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页引发人们对天地、历史、宇宙之间的联想。中国传统文人书斋中国的窗尤其讲究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意境美。“窗”以“虚”的形式将“银山天浪”、“生物气象”、“自家意思”等无限的空间容纳到其中,窗外之景与传统人文哲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透过窗户,文人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和变化,与自然相互交融。窗户的存在使得书斋不再封闭,而是与外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联系。通过窗户,书斋内外的界限被打破,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展。这样一种借用窗来欣赏景色的形式,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形式。

2. “几”——书斋中的空间意象

书斋作为文人翰墨抒怀之空间,其内部的用物陈设、空间布局极为重要,书斋器具布置注重中庸与平衡,以营造出谐调且宜人的空间氛围。几案通常放置在书斋的中央或者窗边,作为写字和阅读的场所(见图2)。书架则贯穿整个书斋,用于陈列书籍和文房四宝。此外,书斋内还会摆放一些装饰品,如花盆、瓷器等,以增添雅致的氛围。

书桌几案作为书斋陈设的核心,不仅是文人写作和阅读的场所,还承载着他们的思考和创作过程。几案的设计注重平衡和舒适,让文人能够坐下来静心思考,并使得书斋成为一个有利于创作的环境。书架则是书斋的灵魂,展示了文人的学识和智慧。通过书架陈列的书籍和文房四宝,书斋呈现出一种内外相应、精神与物质的交融。书斋中几案的设计考虑到文人的使用需求,一般会采用宽敞平整的桌面,便于放置文房四宝,如笔墨纸砚等。几案通常选择坚实的木材打造,寓意着文人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而书架则是展示文人智慧和学识的地方,通过其陈列的书籍和文房四宝,彰显出文人的修养和

Figure 2. The study room is furnished

图2. 书斋几案陈设布置

学术造诣。文震亨在《长物志·位置》中,对书斋实用家具的陈设有这样的描述:“斋中仅可置四椅一榻,他如古须弥座、短榻、矮几、壁几之类,不妨多设,忌靠壁平设数椅,屏风仅可置一面,书架及橱俱列以置图史,然亦不宜太杂,如书肆中。” [4] 他认为,书斋内可放置四把椅子和一张床榻,再放置如佛像底座(须弥座)、短榻、矮几、壁几之类的家具,还可以放置屏风一面以及书架书柜书橱,但不宜太多反类书店。可以看出书斋布置陈设应以大方、简洁、舒适、中庸为整体主基调。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生活的最长处,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将艺术融于生活,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向为世人所求。我们可以从文人对书斋的营造中看出这一追求。除书斋的整体布置外,文房用具和闲适器物及清供的陈设也备受书斋营造设计者的关注。书斋的陈设,通常趋于简朴,器用亦皆“小、少而别致”。除开笔、墨、纸、砚“文房四谱”这四种锐器外,余者文房清供等,皆是能满足或能诱惑“灵感”的陈设与布置,随心,也得随意。其好坏不拘材质,亦不分年代先后与包浆厚薄,只以古拙自然、清朗别致、有拟“境界倒钩”能捕捉灵感者为上。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当于实际处见分晓。时光一物,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也最能留下相关的痕迹,来证明自身的存在。其经历的载体越是坚固耐用,譬如“木、石、陶、玉、金属”诸等器物,所留下的痕迹,也是最难被其自身磨灭得一干二净的那一部分。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如是说道“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 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 [5] 历数闲居雅趣,并举出书斋中之“净”“快意”“旧”“古”“素”等审美追求,同时其审美之层次也在“净室”“几案”“旧法贴”“快意书”“古鼎”“素麈”“竹榻”“汉书”“古画”这些细小处体现出来,雅趣也洒落在“陈”“放”“焚香”“挥尘”“小倦”“暂休”“信手”“随意”等动作之间,也使得书斋最终能够成就其“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的审美境界。诚然,一间雅室之建构,往往与居住者之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在书斋之中,书列满架,坐对明窗,几竿修竹耸立高墙,连通着尘泥与天光,于此作艺文休憩,便是精神的归所。

3. “窗明几净”——书斋陈设的时空交融及审美追求

“窗明几净”作为对书斋陈设的美好追求,体现了时空交融的意义。窗户和家具的设计相互呼应,使得书斋内外的时空能够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通过观察窗外的景象,文人在书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幻。而书斋中的家具和摆设则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使人可以专注于思考和创作。

“窗明”不仅仅是指窗户采光明亮,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文人对于时光消逝的思考与反思。当书斋中的窗明照亮一方空间时,文人可以沉浸在时间的长河中,体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窗明的光线穿过来自外界的时光,与书斋内部以“几”为中心的空间的静谧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越日常的氛围(见图3)。这种时间意蕴使得书斋成为文人心灵寄托的场所,同时也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关于时光和命运的诗词佳作。

1) 审美追求的体现

书斋的陈设不仅仅是为了实用功能,更是对审美的高度追求。从窗户的位置选择到家具的材质选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整合。通过对称与平衡的布置,书斋呈现出和谐与美感。而家具和摆设的选择也展示了文人对于品质和艺术的追求。这些审美追求既反映了文人个人的审美品味,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观。

2) 文人情怀的体现

书斋的设计和陈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安排,更是对文人情怀的表达。通过书斋的布置,文人能够营造出一个适合思考、写作和阅读的氛围。这样的环境可以让他们远离尘嚣和杂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书斋成为了他们心灵寄托和表达感情的场所,同时也是与传统文化连接的纽带。

Figure 3. “Window” and “desk” in modern literati study room’s design

图3. 现代文人书斋设计中的“窗”与“几”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的“窗”与“几”承载了丰富的时空意蕴。窗户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媒介,承载着时间流逝的见证;而家具和摆设的布置则体现了空间的审美追求和文人情怀的表达。通过对书斋设计中的窗和几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人对于时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追求。

在书斋中,窗与几的关系是一种微妙的交融。窗户承载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而几案和书架则提供了文人在书斋中专注思考和创作的空间和工具。窗户将外界的光线引入书斋,照亮几案上的笔墨纸砚,使得文人可以借助窗外的景象和内心的思绪进行无拘无束的创作。同时,窗明几净也体现了文人对于简约和清雅的审美追求。书斋的陈设通常以简洁、整洁为主,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这种审美追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内敛和精致的推崇,也体现了文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此外,书斋的设计也反映了中国文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的共生态度。窗户将自然界引入书斋,使得文人能够与大自然相互交融。而书斋中的摆设和装饰品往往以花卉、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题,使得书斋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和灵性的空间。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人书斋设计中的窗与几承载了丰富的时空意蕴。通过窗户和家具的布置,书斋不仅成为文人创作和思考的场所,也是他们对于时间流逝、自然界和内心情感的体验和追求的表达。这种时空交融和审美追求,赋予了书斋一种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也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现代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以培养内心的宁静与深度思考的能力,同时保持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注释

图1来源: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https://mp.weixin.qq.com/s/ttS27w35Qi_sLktJWxQ48g

图2来源: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https://mp.weixin.qq.com/s/9zi9_tHZ-ljTNwIU8zDA3w

图3来源:抖音用户:曾作燃(抖音号:ansulaozeng)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 园冶[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9.
[2] 陈荣捷. 近思录详注集评[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21.
[3] [先秦]老子. 道德经[M]. 张景, 张松辉,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21.
[4] [明]文震亨. 长物志[M]. 李瑞豪,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21.
[5] [明]陈继儒. 小窗幽记[M]. 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