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重构:马克思宗教观研究
Criticism and Reconstruction: A Study of Marx’s View of Religion
DOI: 10.12677/CnC.2024.121018, PDF, HTML, XML, 下载: 75  浏览: 140 
作者: 王雨寒: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 马克思宗教观宗教批判 Marx View of Religion Critique of Religion
摘要: 宗教以其自身披着的神秘外衣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马克思没有特地对宗教进行系统地研究,但其宗教观或说是对宗教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思想转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宗教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宗教批判的目的,是实现对宗教的扬弃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因此对马克思宗教观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Abstract: Religion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because of its own mysterious garb. Although Marx did not specifically study religion in a systematic way, his view of religion or his criticism of relig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Marx’s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 Religion is closely linked to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Marx’s critique of religion is to realize the abandonment of religion and thus the true liberation of ma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Marx’s view of religion help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文章引用:王雨寒. 批判与重构:马克思宗教观研究 [J]. 国学, 2024, 12(1): 111-116.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1018

1. 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宗教诞生以来,似乎就与神秘二字挣脱不开。但是宗教不仅仅是人类精神的产物,不管承认与否,现如今宗教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对社会的影响也不断增强。如何正确认识宗教、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也就是一个十分现实且紧迫的问题了。虽然马克思没有给后人留下专门阐述其宗教思想的著作,但是从分散于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宗教观体现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不断变化。

2. 马克思宗教观产生的理论背景:从伊壁鸠鲁到费尔巴哈

马克思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中形成了自己的宗教观。其中对马克思宗教观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了从古希腊时期到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思想。

(一) 伊壁鸠鲁的“普罗米修斯的誓言”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时宗教神学的地位。古希腊哲学家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否定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试图通过理性思维来探寻世界的本原。

以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地解释。伊壁鸠鲁也是其中之一。伊壁鸠鲁批判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他所主张的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心灵无烦恼。伊壁鸠鲁继承并改造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试图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世界的运动。对此,马克思也给予了伊壁鸠鲁高度的赞扬,“指出伊壁鸠鲁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其重要性在于消除神对诸现象的周期性影响”( [1] , p. 50),打破了人对虚幻的神的盲目崇拜。尽管伊壁鸠鲁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还停留在朴素唯物主义的阶段,但是他的理性主义和无神论对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 思辨哲学的“批判的批判”

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们否认上帝的存在,但又把“纯粹理性”或“绝对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提出了他的头足倒置的辩证法,这也影响到了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思想在本质上仍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以自我意识来说明自然,但同时又批判宗教主张无神论。与此同时,在许多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进行了超越。青年马克思强调理性以及自我意识,然而马克思并没有提到青年黑格尔派所提倡的那种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与实际相结合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青年黑格尔派发动了一场宗教批判运动。鲍威尔认为宗教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而人要拜托宗教的束缚,就必须重新将自我意识回归到自身进而进一步地向前发展。为此必须批判宗教从而消灭宗教。在当时的德国,宗教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因此通过对宗教的批判达到对政治的批判也就成为了青年黑格尔学派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评,并未超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是把“自我意识”视为历史发展的惟一动力。而马克思也直接参与了当时的这场社会斗争,这是他认识到青年黑格尔派的缺陷并且形成自己思想的依据。

(三) 费尔巴哈的“爱的宗教”

近代以来,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可以说是最为彻底,他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批判黑格尔,“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思辨哲学的秘密则是神学——随便神学”( [2] , p. 101)。并由此创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宗教观。这也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

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即人本主义的宗教观,从感性的人出发,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即人的依赖感。他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人,相反是人创造了神。费尔巴哈提出的一个有名的论断“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总括了他对宗教本质的考察。人们把自己的本质赋予上帝,而后又成为自己创造出的虚幻的神的奴隶。上帝越富有,人就越贫乏。而费尔巴哈所主张的扬弃宗教异化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爱的宗教来代替神的宗教。他把爱抬高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的位置,将其视为人的本质,一个需要不断去追求的信仰。对此恩格斯也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做出了辛辣的批评。然而费尔巴哈并没有站在实践的立场上批判宗教,他的宗教批判是不彻底的,这也就为马克思创立即使唯物主义宗教观指明了方向。

3. 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过程: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马克思没有为后人留下具体论述他的宗教思想的作品,从而对马克思的宗教观进行研究考察,需要深入到其各个时期的文本之中。

(一) 基本完成的“宗教的批判”

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受到当时德国社会的影响马克思对宗教的态度转向了否定,展现出了其宗教批判的萌芽。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对宗教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其中《导言》)是马克思论述宗教最集中的著作。加润国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首要奠基性著作’,就是这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3] 。宗教批判的思想武器也在这个时期被锻造了出来。

在《导言》的一开篇,马克思就指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 [4] , p. 1)。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入手,并试图将对宗教的批判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此前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已经对宗教进行了批判,并揭示了宗教的虚幻性。然而青年黑格尔派并没有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而是仅仅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因此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转向了对政治的批判。正如《导言》中提出的著名的论断“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所要表达的,马克思对于宗教,即这个在代表当时深处困境的人民幻想出的美好愿望的批判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实现对宗教的扬弃进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虽然此时马克思的思想虽然仍然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但同时也迸发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火花。

(二) “劳动异化”与“宗教异化”

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在学术界也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即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是从宗教异化深入而来的。从对费尔巴哈的“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论断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从而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第一次从实践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

“异化”原本有转让、脱离的意思。黑格尔第一次将“异化”概念运用到哲学领域,他将异化看作是一切对象活动。而后“异化”这一概念在费尔巴哈那里又仅仅局限于宗教活动的异化。马克思也正是在批判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异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认为是工人本身的劳动变成了奴役自身的力量。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劳动异化和宗教异化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 [5] , p. 50)。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在肉体上被物奴役,在精神上被想象出来的虚幻神灵奴役。劳动异化与宗教异化都反映出了人的本质的丧失。因此扬弃异化必须要从经济现实出发,废除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的经济关系,从而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异化的根源即私有制也不复存在,宗教才可以消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三)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著作。他们针对当时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在《文学总汇报》上所鼓吹的“批判哲学”或“自我意识”进行论战。同时也清算了过去的哲学信仰。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批判所做的,仅仅是‘用现存事物的范畴来制定公式’,也就是用现存的黑格尔哲学和现存的社会意向来制定公式”( [6] , p. 22)。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实际上并没有超出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范围。而宗教本身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产生的,不能只是在精神的领域内对其进行批判。此外,青年黑格尔派否认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敌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强调必须用概念演绎来代替真实的历史发展。而马克思则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从而揭开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神秘外衣,科学地阐明了历史的发源地问题,并肯定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对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在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划清界线的同时,马克思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思想,并为自己的宗教观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四) 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确立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是对旧唯物主义的一次彻底的决裂。马克思在撰写《提纲》之前,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其思想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特征。而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并阐发了自己的新世界观。

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4] , p. 138),没有进一步从现实社会本身去寻找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这也导致了费尔巴哈不可能找到一条克服异化的正确道路。《提纲》的第六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吧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4] , p. 139)。这是费尔巴哈较前者进步的一点,将人的本质归还于人。但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 p. 139)。这同时也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主要的缺陷,即他没有从现实出发考察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宗教是不能脱离具体的现实社会的。

后来,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形态》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在批判宗教、批判各种‘宗教批判’理论及其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7] 。

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初的意识是与物质生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的出现使意识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 , p. 152)。因此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被现实社会所决定的。探讨宗教的问题,也就要深入到现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中。要真正消灭宗教,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形态》所确立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对于解析宗教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标着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4. 马克思宗教观的基本内容: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解释宗教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对宗教的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继承了费尔巴哈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将宗教问题拉回到现实生活。

(一) 宗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虽然是半截子的,他没有对黑格尔的进行彻底地批判。但是,费尔巴哈地贡献在于,他把宗教的问题从天国转向了人间,他的“神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是被马克思所赞同并且继承发展的。

在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宗教的本质的观点颇为丰富,“马克思的宗教本质观就是一桩不断引起争论的公案” [8]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 [4] , p. 3),而且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 , p. 135)。人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赋予神,按照自身的愿望创造出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4] , p. 1)。神实际上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宗教是人的头脑中对现实生活的幻想所反映出来的。虽然宗教表面上“超越”了人,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力量一种体现,是被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意识形态。

(二) 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产生于现实社会,是人们对幻想出来的神灵的盲目崇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宗教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的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纵观历史,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开始,宗教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在思想上是以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 [4] , p. 1)。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会把希望寄托在神身上,被寄托为一种心里诉求。在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然而有限的认识以及生命促使人们去探索生死的奥秘,探索未知的“彼岸世界”。这无疑都表现了人对价值的一种追求,表现了宗教的人文关怀。作为人类认识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既丰富了人类文化形式,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9] 。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总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宗教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面对问题的方式。这也就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辩证的看待宗教问题,发挥其积极的是会作用。

(三) 宗教的消亡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确指出消除异化的条件是消灭私有制。宗教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不复存在了,那么异己的力量就会转变为一种非异化的力量,从而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

十八世界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宗教是欺骗人的谎言,对宗教的批判仅停留在语言上。而德国古典哲学又限于精神领域批判宗教。而真正要消灭宗教,只通过理论的批判是不能够实现的。但是,马克思在实践过程中,随着他对宗教的理解的深入,他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宗教的本质,逐渐意识到宗教的消亡远不只是消灭私有制这么简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生产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极明白且合理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应才会消失”( [10] , p. 127)。实现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变革,重置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宗教的消亡。既然宗教不是超越人的天国的事物,因而它也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宗教的发展与消亡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不同通过意志强行去消灭宗教。和实现共产主义一样,宗教的消亡需要一特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5. 结语

转变目光,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当下现存的宗教现象,马克思宗教观依旧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的宗教冲突背后,归根到底还是马克思所认识到的宗教的社会根基。尽管马克思并未对宗教做过系统的阐述,但是同他的其它思想理论一样,马克思对宗教的阐释仍然可以看作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同时也是马克思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重新研读经典文本,解读马克思宗教观的生成历程,正确认识马克思基本思想,与现实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能够科学地运用马克思宗教观指导并解决现存的宗教问题。立足于现实社会,宗教所幻想的虚幻“现实”只能是昙花一现,只有具有真理性的理论思想才能永远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 北京: 商物印书馆, 1984.
[3] 加润国.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宗教观研究[J]. 世界宗教研究, 2014(6): 22-38.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7] 黄金辉, 闵丽.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形成——以马克思青年时期论著为中心的分析[J]. 世界宗教研究, 2023(1): 1-10.
[8] 汪信砚, 李成龙. 马克思宗教本质观的六种解读之辨析[J]. 求是学刊, 2016, 43(2): 25-31+2.
[9] 牟钟鉴. 宗教文化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33-40.
[10]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