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子“道”与自然观的“生生”思想解读
The Interpretation of “Sheng Sheng” Based on Lao Zi’s “Tao” and Nature View
DOI: 10.12677/ACPP.2024.132059, PDF, HTML, XML, 下载: 35  浏览: 141 
作者: 巩 丽: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生生”思想老子“道”自然观The Thought of “Sheng Sheng” Laozi “Dao” Concept of Nature
摘要: “生生”思想并非儒家所特有,道家也有。“生生”是各种事物的产生与变化,而将“道生万物”作为其根本要义,并以其来阐释“生生”思想的内在维度,这才使得老子的“生生”思想呈现出整体性、系统性。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丰富的“生生”智慧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老子“道”与自然观出发,围绕中国哲学中“生生”的重要概念,以此挖掘并阐述道教文化中“生生”思想的哲学意蕴。
Abstract: The idea of “Sheng Sheng” is not unique to Confucianism, but also to Taoism. “Sheng Sheng” is the emergence and change of various things, and taking “Tao Sheng everything” as its fundamental meaning, and using it to explain the inner dimension of “Sheng Sheng” thought, this makes Lao Zi’s “Sheng Sheng” thought show integrity and syste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aoism’s rich wisdom of “living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paper starts from Lao Zi’s “Tao” and nature view, revolves around the important concept of “Sheng Sheng”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explores and expounds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the thought of “Sheng Sheng” in Taoist culture.
文章引用:巩丽. 基于老子“道”与自然观的“生生”思想解读[J]. 哲学进展, 2024, 13(2): 396-40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2059

1. 引言

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而“生生”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在道家道教方面也有类似体现,相比之下,道教的“生生”似乎更有深度,更容易关怀到自然生态。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文献之一,被广泛视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山东大学李尚信教授早在2004年就指出生生为中国哲学之根 [1]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道”和自然观是关键概念,而“生生”思想则是老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的“道”与自然观以及“生生”思想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它们提供了人们思考生命和自然的新思路。正基于此,笔者想从老子“道”与自然关出发,深入探讨其与“生生”思想的关系。通过研究老子的“道”与自然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哲学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应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2. 理解老子的“道”与自然观

(一) 对老子“道”的理解

《老子》强调“道”对于万物是不以自身为主宰的,并置于“象地之先”的地位之上。“自然无为”,表达的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反映 [2] 。老子对“道”的理解,其实也是对于宇宙的理解。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总体规律,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贯穿于整个宇宙,包括人类社会在内。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不可言说,不可理解,“道”无处不在,却又无形无色,因此不能被具体定义。老子认为人们不能直接感知和领悟“道”,只能通过反观自己和自然界的变化来感悟“道”的存在和运行规律。因此,老子常常使用反语、悖论等方法来表达“道”的概念。同时,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流动和无为而治的特征。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存在,但又贯穿于宇宙万物之中。因此,人们可以通过追求“道”,找到宇宙的真谛。

(二) 对老子自然观的理解

Eric Sean Nelson在Responding with Dao: Early Daoist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中认为,道家具有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深刻意识,道家学者对他们称之为“宇宙本体”的生态主题进行了阐述。他们探索道家理解宇宙秩序的方式,他们解释道,道家并不认为宇宙是由命定的原则、模式或因果律所支配的。道家没有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是把世界看成是存在于其中的具体事物的自然总和 [3] 。《老子》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自然”、“无为”,主张崇尚顺任自然,复归自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在《老子》看来,五色、五味、五音、田猎、齐货等等,都会损害“淳朴”的人性。所以,一切都顺从“万物之自然”,而不要勉强去作为 [4] 。老子的自然观是基于“道”而来的。在《道德经》第二章中,他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 ”。这句话意味着“道”的存在超越了对好与坏、美与丑的评判。老子将“道”与自然观联系起来,强调他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他认为自然是一个自主自发的系统,其运行规律遵循着“道”的指引。老子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了许多关于“道”的规律,如水的柔弱胜过石头的坚硬;空间的虚无胜于实体的有限等等。老子认为人应当尊重自然,学习自然的运作规律,并且利用自然的力量,从而实现个体与自然的和谐。

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以自然之道为师,这也是他对自然观的具体表述。他认为凡事都应当采取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如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说,大自然之中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只有靠顺应大自然的力量,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自然的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像自然一样自由自主地运行,而不是受到强制性的法律和制度的束缚。他主张“无为而治”,即采取不干预的政策,让社会自然而然地演化。这种思想也被称为“软王治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的“道”与自然观是其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认识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超越性的规律——“道”,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人类社会的思考和建议。

3. 从“道”与自然观解读老子“生生”思想

从道教哲学的视角看,“生生”蕴含着三个演变阶段,即生成的初级阶段、化生的过渡阶段、和生的终极阶段,这三个阶段(理论)并是非相互分离,而是互为依存,浑然一体的,最能体现和论证的,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5] 在道教看来,宇宙起源于混成之物,她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万物都是由她所创生,并始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一) 从“道”与自然观出发对“生生”思想的理解

《道德经》云:“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道教认为,世间一切生命的产生皆源于宇宙的最高本体,而这个本体对万物又包含着至高无上的品德,不仅为一切众生赐予生命,同时又对万物生灵倍加爱护,顺其自然,使其健康有序的成长。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天地大德表现在芸芸众生就体现了一种“生”的方式。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他提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5] 。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生生”思想的核心概念,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道”的运行而生成和变化的。

老子的“生生”思想强调了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万物的生成与变化是由于它们顺应了“道”的运行规律。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5] 这表明“道”的运行是无为而治的,它既使万物获得自身的利益,又不给其他事物带来伤害。同时,老子的“生生”思想涉及到宇宙间的循环和变化。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循环中不断生成、发展和消亡的。正如他在《道德经》所写:“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 [5] ,这表明“道”不仅使物质世界变得有序,还赋予了物体生命和动力。在此基础上,宇宙中的万物通过循环和变化实现了生长和变化。

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生生”思想的重要体现——“无为而治”。道教“生生”思想不仅包括了一切万物的蕴化生成,生长壮老,而且还特别重视人与万物的关系,就从这点上看,道教的“生生”文化似乎更接近于现代生态思想。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他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 。”这表明,只有放弃功利和执着,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人类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 “生生”:通过“道”与自然观追求不息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强调了宇宙整体的平衡和和谐。他认为,万物之所以能够生成和发展,是因为它们都遵循了“道”的指引,在循环和变化中实现了生长和变化。从个人层面来说,人们可以通过修身养性,顺应自然的规律,实现自我完善和内心的和谐与不朽。而在社会层面上,人们应该摒弃争斗和竞争的心态,追求和平共处和合作共赢,以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老子的“生生”思想是一种关于宇宙生成和变化的哲学观念。通过顺应“道”的运行规律,人们可以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探索宇宙奥秘、塑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老子的思想出发,以此促进现代社会的生生不息、可持续发展。

4. “生生”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道教“生生”思想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的基本态度,展现了深远广博的中华根柢,同时其丰富的传统智慧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建设都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一) 尊重自然规律

从老子的“道”和自然观来看,老子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在道教看来,人的能动性对自然有一种特殊能力,这就是认识、掌握、改造自然,但如果这种行为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宇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类应该自觉地去理解并把握天道运行的法则,即道教提倡的“法自然,宗无为”“三才相盗”。经云:“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这里的“三才”是指天、地、人,“盗”是代表悄悄地窃取、不露声色地利用,而“三盗”是指天地、万物、人互相盗取,彼此利用,共同生存。在《道德经》中,他告诫人们要遵循“道”的运行规律,在行为中保持节制。他以小国寡民为例,强调了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能够舍弃浮华和功利的人民反而能够实现真正的幸福。这给我们的当代社会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我们是否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是否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公平?通过尊重自然的节制原则,我们可以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追求更加有意义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二) 实现自我完满

老子的“生生”思想也对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他将天下之至柔与天下之至坚相对立,强调了柔顺与坚韧之间的平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冲突,很容易陷入强势和威权的陷阱。然而,老子告诫我们要以柔服强,以无为而治。这并不是消极退缩,而是以温和、柔软的方式去面对挑战和变化。只有通过柔和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的内心平静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 推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

老子的“生生”思想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他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了创造力和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不公等等。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追求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节奏并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个体和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应该鼓励多样性和创新,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老子的“生生”思想对于人类行为、修身养性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的规律,摒弃过度追求物质和权力的心态。同时,它也教导我们要以柔顺和谦虚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和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追求和谐共生,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真正繁荣与幸福。

5. 结语

老子“生生”的思想,说明了万物都是由“道”演变而来的,无论万物如何演化,“道”都是其存在最原始的、最初的根本,所以将“道生”作为其思想的一要义、根本要义是没有疑问的。“生生”并非简单地指生物的繁衍和生命的延续,而是指一种更为深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老子主张人们应当追求与自然“生生”的境界,即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创造和发展的状态。这种境界超越了功利和物质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积极互动和相互依存。从某种程度上言,儒家所谓“生生”体系,其源头实际上也是从老子那开始的,因为老子提出“道生万物”的观念,所以儒家“生生”思想也受此影响,如儒家将“日新”“安性命之自然”“德”来解释“生生”。事实上,这些概念都是由“道”演化而来。因此,老子“生生”思想不仅从宇宙观中认识世界,从道德伦理中实践人生,而且更为儒学之“生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然而,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对老子思想的研究还有一些争议和不足之处。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老子的“道”的本质、自然观的内涵以及“生生”思想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尚信. 生生: 《周易》的第一要义[N]. 光明日报, 2004-04-13.
[2] 胡曲园. 论老子的“道”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10): 44-51.
[3] Nelson, E.S. (2009) Responding with Dao: Early Daoist 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 Philosophy East & West, 59, 294-316.
[4] 沈善洪, 王凤贤.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
[5] 老子. 道德经[M]. 上海: 中华书局,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