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CHARLS2018数据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Based on CHARLS2018 Data
DOI: 10.12677/ASS.2024.133190, PDF, HTML, XML, 下载: 30  浏览: 105 
作者: 丁 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老年人Life Satisfaction Social Support Elderly
摘要: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这个战略的重要环节。随着老龄化不断推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不仅取决于自身,更离不开社会支持。因此,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CHARLS2018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子女经济支持、医疗保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子女探望频率、子女联系频率与社交活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定量研究基础上,结合深入访谈法,进一步发现子女物质与精神支持、养老保险对满意度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国家推进积极人口老龄化战略背景下,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工具性、情感性、同伴性的多元化社会支持对提升生活满意度具有必要性。在重视家庭养老地位的前提下,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积极推进老年人参保与社交,真正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Abstract: The Party’s 20th National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trategy.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aging,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especially the oldest old, not only depends on themselves, but also depends on social support. Therefor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 data of CHARLS2018,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find that children’s financial support, medical insurance, home and community care services, children’s visit frequency, children’s contact frequency and social activitie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On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interview method, further found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support and pension insurance to satisfaction.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to promote active population aging, most elderly people have a high degree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diversified social support of instrumental, emotional and peer nature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life satisfaction. On the premise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tatus of family elderly care, we will add home and community elderly care services, actively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in insurance and social networking, and truly implement the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文章引用:丁诺.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CHARLS2018数据[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3): 83-9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3190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为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需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更是因为我国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亿,占总人口的19.8%,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家庭结构呈现少子化、小型化、简单化,老年人空巢化突出,需要家庭成员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带给他们适当的情感联系、物质帮助与日常照料。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持续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并非家庭式流动,在大量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年轻人口的流动留下大批空巢老人,把这部分人群安顿好、照顾好离不开全社会一起努力。由此可以预见社会支持对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和访谈厘清社会支持的维度和内容,研究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纳入模型的各项变量进行分类与实证分析,并结合访谈,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助力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为”,帮助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年龄达到60周岁的人对其生活状态的总体评价 [1] ,不仅作为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个体实现成功老龄化的重要评价标准 [2] 。国内外有关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现有文献中,许多学者研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健康状况、代际支持等。结果表明,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 [3] [4] ,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显著 [5] 。而城乡老年人是否能收到家庭经济支持受老年人需要结构、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交换等因素影响 [6] 。更有学者较全面地考虑多种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得出老年人的经济水平、健康状况以及代际情感支持等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 [7] 。

社会支持是另一重点概念,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 [8] ,是通过他人提供的帮助,个人可获得情感性、工具性、交往性等支持 [9] 。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从不同维度划分社会支持,如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 [10] [11] ,实质性、情感性和可获得性支持 [12] ,或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与同伴性支持 [13] 。目前有关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反映出社会支持内容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国外研究提出心理健康对社会交往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起到了中介作用 [14] 。国内学者认为经常参与社交活动或社会活动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15] [16] 。在现实生活中,生活满意度需要衡量多种因素,不仅需要物质支持,也需要精神支持,情感上的陪伴关爱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17] 。社会给予老年人多重保障与服务能够营造更好的养老环境,已有研究揭示社会包容与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联系 [18] 。

本文尝试回答不同内容的社会支持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总体上看,国外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心理健康、社会活动等领域,国内的研究范围更贴近生活需求,涉及情感慰藉、养老模式选择、保险类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又因CHARLS2018数据在社会支持领域更多被用于研究对指定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且往年至今的CHARLS数据库更多聚焦于代际支持。本文欲选取CHARLS2018数据,相对研究较少的社会支持领域,并通过文献回顾参照社会支持内容维度将社会支持进行分类,即工具性、情感性、信息性与同伴性支持。

3.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全国跟踪调查的横截面数据,研究现有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使用Stata15.0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筛选出老年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问卷信息中选取有关社会支持的核心变量,同时设置控制变量。研究目的是研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变量根据内容分类为工具性、情感性、信息性和同伴性支持,由于并不能从问卷中选取信息性相关变量,本文就以上三种类型来研究。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相关文献的梳理,模型纳入7个控制变量和7个解释变量,并剔除缺失值、拒绝回答、不知道等无效回答,最后获得样本规模9772人。

3.2. 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被解释变量为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根据CHARLS2018问卷内容,对问题“总体来看,您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的答案进行赋值,老年人回答“极其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归类“满意”,赋值1,“不太满意”和“一点也不满意”归类“不满意”,赋值0,形成二分类变量。由表1可得,有8704个老人对生活表示满意,占比达89.07%。

解释变量为社会支持。按照社会支持的定义与分类,本文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同伴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变量包括:(1) 子女经济支持,指过去一年子女不和老年人居住时,从子女那里收到的经济支持,通过将钱、物的数额进行加总所得。由于我国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经济支持是双向的 [19] ,子女会给予父母经济上的支持,作为满足老年人物质支持的一种方式,而父母同样也会在经济上给予子女帮助。因此,对该变量进一步处理,结合数据库中的年老父母给子女经济支持的数额相减,定义为“子女经济支持”变量,有子女经济支持表示子女经济支持大于给子女经济支持,赋值1,子女经济支持小于等于给子女经济支持或者无子女,赋值0;(2) 医疗保险,指目前是否参加以下医疗保险,包括原题设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参加一种及以上赋值1,表示“参加”医疗保险,反之则表示“不参加”医疗保险,多达97.03%的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3) 养老保险,以是否正在领取,预计将来可以领取或者目前正在缴费养老保险来衡量,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与医疗保险变量一样设置二分类,表明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有多达90.76%的老年人参加养老保险;(4)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保留原题中的所有种类,包括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7类养老服务或其他,处理为二分类,即“不享受”与“享受”,没有享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多达79.97%。情感性支持变量包括:(1) 子女探望频率,源自题设“不和子女一起居住时,多久能够见到子女一次”,将题设选项也均转化为具体天数,原类别为“几乎从来没有、每年一次、每半年一次、每三个月一次、每月一次、每半个月一次、每周一次、每周2~3次、差不多每天”改为0、1、2、4、12、24、52、130、365次一年,再经过频率正向处理与多子女数据取平均新设类别,定大于等于52次一年(约一周一次)的为“经常探望”,小于52次一年的为“很少探望”,得到更多老年人在过去一年很少见到子女;(2) 子女联系频率,来自题设“不和子女一起居住时,多久跟子女通过电话、短信、微信、信件或者电子邮件联系一次”,数据处理与子女探望频率一致,子女经常联系老年人的更多。同伴性支持在本文指社交活动,具体指去社区活动室、志愿者活动或者慈善活动等多项内容。数据处理分类与居住和社区养老服务一致,根据参与的次数分5类,没有参加社交活动的占51.32%。

控制变量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婚姻状况、慢性病与子女经济状况,分为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表1对研究所涉及的变量的赋值情况与样本情况进行了说明。

Table 1. Variable descrip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1.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3.3. 模型选择

被解释变量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分为“满意”与“不满意”,属于二分类变量,因此借助Stata15.0软件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样本量是解释变量的5倍以上,本文解释变量7个,样本量9772个,满足该条件;第二,对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到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且VIF值均大于1,小于1.1,由于VIF大于1,越接近1,多重共线性越弱,因此本文各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较弱,可进入模型。

3.4.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逐步回归嵌套的方式,得到表2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具体分两步,第一步将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以老年人自评生活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模型1;第二步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本文主要研究的解释变量,得到模型2。

模型1为控制变量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从个体特征来看,年龄与生活满意度成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提升生活满意度评价;男性老年人更易对生活持满意态度,生活满意发生比是女性老年人的1.425倍;中学较小学学历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专科与本科及以上的样本量较少,在本文回归结果中并未显著;生活中有配偶一同生活,有利于明显增加生活满意度(p < 0.01);慢性病变量系数为负,对生活满意度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对生活表示满意的发生比是不患慢性病的0.649倍。从家庭特征来看,子女间经济条件有较大的差距,子女经济状况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正负向程度的影响,相比“少于5千”,子女经济状况少于5千、5千与1万、1万与5万之间均抑制了父母的生活满意度提升,而5万及以上的两类则是表现出子女的经济状况越好,他们父母的生活满意水平也相对越高。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社会支持进入模型。可得三类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不同程度的作用。控制变量中受教育程度转不显著,局部子女经济状况显著性减弱,其余变量保持不变。

第一,工具性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本文指子女经济支持、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影响。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相对较高,值得思考两者是否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医疗保险回归系数为正,呈正向显著关系(p < 0.1),参加医疗保险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生活满意的发生比提高了35.1%。较之没有子女经济支持甚至是给子女经济帮助小于父母给子女的经济帮助的,无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该结果可能与将无子女的老年人归类为“无子女经济支持”有关。养老保险在本文不显著,有研究表明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较大程度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16] ,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20]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定期检查、养老服务中心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为老年生活起到保障作用,模型显著(p < 0.01),享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更容易对生活满意,与没享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人相比,享受的人对生活满意的发生比提高了58.9%。

第二,情感性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情感性支持聚焦于子女所代表的家庭作用,具体指子女探望频率和子女联系频率。子女探望是见面式的亲情交往,子女联系则是借助于电子设备进行的线上联系。回归结果显示子女经常探望和联系父母能够对年迈父母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满足养老精神慰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子女异地求学、工作等原因,影响子女探望父母的次数,减少了情感交流的频率。受益于科技发展,可以通过线上软件与父母发信息、通话、视频来增加子女与父母的交流,老年人多与子女来往可以增进代际关系,也有利于营造更融洽的家庭氛围。

第三,同伴性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参加社交活动的回归系数为正,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p < 0.01)。现实中,老年人加入社区活动室、上老年大学、参加培训课堂、志愿者活动或者慈善活动,以及跳舞,健身,给不住在一起的亲人、朋友或者邻居提供帮助等,往往会被认为能够丰富老年生活。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 of social support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表2.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使用Stata15.0计算得出。显著性水平***p < 0.01, **p < 0.05, *p < 0.1。

4. 基于访谈的结论

基于回归结果,为探究多种因素在当前是否影响老年人对生活的评价,并对模型不显著的解释变量进行补充说明,设计了相关访谈。访谈结果依据访谈对象的回答,并结合其子女、孙子女的访谈记录,综合考量老年人当前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现状,对结果进行差异化分析,以期获得个体、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重点归纳总结出补充定量结果的内容。

此次接受访谈的老年人共17人,分别来自11个不同的家庭,访谈6和7、8和9、10和11、12和13、14和15、16和17均为夫妻关系。其中11人农村户口,6人城市户口;9人为男性,8人为女性。整体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17人均表示对当前生活满意,与前文数据中对生活满意的整体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我国当前对老年人的总体福祉较好。

4.1. 与子女的交往与支持

“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难以为续,与现代化背景下子代压力增大有很大关系 [21] ,老年人子女一代基本上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与压力中。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的推进,养老生活的经济来源更加多样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子代对父母进行金钱、物品上的物质满足,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物质满足需要与精神满足相结合,子代与老年人之间的情感慰藉尤为重要。定量研究发现子女增加探望与联系父母的频率,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反观联系的显著效用更强。如访谈4、8和14所提及,访谈中大多老年人反映子女探望行为伴随着实物方式的礼物,而老年人自身由于在物质上能够自足,不需要子女在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期望情感的交流,独居和与子女同居的老人都渴望家人的陪伴与关爱。

访谈2:两个孩子,他们收入都差不多三四十万,我住的这个是农村自建房,平时和儿子家住在一起,女儿外嫁一个月回来一次,不怎么打电话,她主要从兄弟姐妹那了解家里的情况。我平时的开销儿子家里管着。

访谈3:我有三个孩子,他们和自己的另一半收入加起来都有个七八十万。以前儿子和女儿半个月来一次,疫情管控放开以后,我的老婆前段时间去世了,现在就我一个人住了,他们轮流一周来看望我一次。我物质上能自足,他们来我这都会带点东西,钱我基本不收,我自己的够用的。儿子女儿我平常倒是不怎么给他们钱,他们之前有急用钱的时候,我给过一些,但后面还我了。

访谈4:我的两个孩子,大的30岁,已经结婚了,他们家收入40万出头,小的那个26岁也有工作了,收入12万左右,我们一起住在村里的自建房。我做生意一年挣个30多万,平常偶尔会给他们点钱。

访谈8:两个子女,一儿一女,他们一家年收入30多万,另一家40多万,基本上每周都来我这吃饭聚聚,会给我们带水果和海鲜什么的。电话有事情才会打,一般不打。现在因为拆迁,我们俩住在老年过渡房,平常用养老金和存下来的钱,他们也不用给我们钱,我们平时会给孙女、外孙女发点红包。

访谈14:我们有两儿子两女儿,他们经济条件两个一般,两个还不错,具体总收入多少没和我们说过。因为住得近,女儿和儿子经常来,过两天就会来。食物、生活用品、衣服会带来,逢年过节、看病都给钱。

4.2.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回归分析得出参加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而养老保险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保险和与子女间的经济支持相关联。17人中仅1人(访谈3)没有参加任何种类的养老保险,而访谈16、17虽参加养老保险,但养老金无法满足日常基本开销。在自身养老金和储蓄充足的情况下,对子女经济支持的需求减弱;而当年迈父母无法自足时,往往子女会给予经济支持来增加年迈父母的物质基础。

访谈1:我有养老保险,单位给我发养老金,我以前在少年宫当老师,养老金足够用,也有不少存款。我喜欢旅游,每年都会花点钱去游玩,女儿有时间会陪我一起去,我也会自己去,上次就自己去香港玩了一圈。

访谈3:我没参加养老保险,儿子女儿会给我钱,但我还在做苗木生意,收入一年有个十几万,够用了。

访谈5:参加的,好几年前村里组织我们一群老年人一次性缴清,就有养老保险了,每个月能拿到两千多块钱。衣食住行平时由我女儿她们承担,我的日常生活是老二照顾的,养老金大部分能存起来。

访谈7:养老金足够日常开销,不需要子女对我们进行经济上的支持。八十年代我在单位上班,后面选择创业。曾买过太平洋人寿商业养老保险,退休以后每个月发121元,到现在121元真的不值钱,所以后面一次性缴费15年养老保险,就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了。

访谈16:参加了养老保险;但养老金少,不够用,所以子女给的钱都会收,攒起来给孩子当做应急资金。

综上可发现接受访谈的老年人视养老保险为养老生活保障的重要部分,养老金能够提高物质保障,得以对实证部分“养老保险变量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显著”进行补充。

5. 结论与政策讨论

基于定性定量的研究,本文认为社会支持多元化具有必要性。实证研究探究了工具性、情感性、同伴性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其中子女经济支持、医疗保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交活动、子女探望与子女联系频率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经济支持是老年生活的物质基础,当老年人经济自足的时候,对子女给予金钱支持的需求较小,更多偏向情感上多联络。参加医疗保险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而回归中并不显著的养老保险变量,在访谈中被老年人认为非常重要,养老金使他们的基本开销有了保障。综合访谈对象提出的建议与需求,反映了定期体检、健康管理服务、老年食堂、便民菜场的必要性,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与社交活动方面,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活动应趋向多样化。回归结果也显示增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和参与社交活动对提高满意度有益。访谈11认为活动种类缺少,已经影响了老年人出门的积极性。多样的活动内容与养老服务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在多种社会支持的辅助下,利于提供更有质量的养老生活。

访谈2:现在社会发展太快,通货膨胀下钱不值钱了,吃喝不是大问题,但住房,子女养育花销太高了。

访谈5:希望提供定期体检和上门病情问访。

访谈8:周围都是高层小区,近距离缺少大型菜场,买菜不便利,希望社区设老年食堂,平时可以不做饭。

访谈11:村里的集体活动种类少,大家开始不太爱串门了,在家一个人的时候很无聊。

访谈13: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可以吃饭的项目,且价位合适。

访谈17:养老金高一点会更好。

依据已得结论,提出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社会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重视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是我国三种主要的养老模式,需重视家庭养老地位的回归。深受传统“养儿防老”“以孝为先”文化影响,现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不利于子女和父母近距离交流,所以更应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需将家庭作为养老的基础单位,借助配偶、子女的陪伴与支持,保障老年生活。亲情依托下加强子代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与情感慰藉更有利于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子女作为家庭中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劳动者,更需要重视承担家庭的责任,将关心父母、照顾父母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建设,倡导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享受更多项服务,能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社区作为老年人容易接触到的对象,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正面临“养老”和“抚幼”的双重压力 [22] ,社区提供场所和设备,构建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的服务系统,借鉴互助养老、老年大学、社区活动室,提供多样的活动与服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为老年人的生活整合周边养老资源,助于老年人就地养老,辅助家庭支持老年人生活。

第三,推进老年人参保与社交。研究中部分老年人并未参加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而回归与访谈中能够补充体现参保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应当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享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参加社交活动的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其他人提供帮助,更好地发挥老年潜力。家庭成员应该帮助老年人接触时代发展的新事物,比如说新型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督促老年人科学养老,多沟通,多交流,多交友。

第四,真正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法律责任等多种角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老年生活所需的社会环境、代际支持、养老产业等多领域进行规范,需要社会各界支持并依法履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进步,法律法规需根据新的人口结构、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调整、增设,来优化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努力建设的养老环境。应以制度为基础,真正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各项条文。

参考文献

[1] 邓大松, 唐嘉梨.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 理论月刊, 2021(12): 116-124.
[2] 张文娟, 纪竞垚. 经济状况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18, 24(5): 104-112.
[3] Celik, S.S., Celik, Y., Hikmet, N., et al. (2017) Factors Affecting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Adults in Turke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87, 393-414.
https://doi.org/10.1177/0091415017740677
[4] 蒋浩琛, 高嘉敏. 主观评价相对贫困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思考[J]. 人口与发展, 2021, 27(5): 24-35.
[5] 胡晨沛. 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基于代际情感互动和经济支持视角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6): 56-63.
[6] 耿艳玲, 彭华民. 老年人家庭经济支持影响因素与城乡比较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23(6): 53-61+146.
[7] 靳小怡, 刘妍珺. 照料孙子女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流动老人和非流动老人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2): 119-129+148.
[8] 丘海雄, 陈健民, 任焰. 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J]. 社会学研究, 1998(4): 31-37.
[9] 郝晓宁, 薄涛.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的社会网络及社区养老分析——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2): 17-23.
[10] 陶裕春, 申昱. 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 2014(3): 3-14.
[11] 向运华, 姚虹. 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6): 85-92+145.
[12] 李建新.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人口研究, 2007, 31(3): 50-60.
[13] 刘晓, 黄希庭. 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 心理研究, 2010, 3(1): 3-8+15.
[14] Chen, Y.S., Yang, C.J. and Feng, S.J. (2019) The Effect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Rural Elderly: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 3791.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6203791
[15] 邓大松, 张晴晴. 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与养老服务优化——基于CHARL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9, 41(10): 62-70.
[16] 王一笑.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J]. 老龄科学研究, 2017, 5(8): 55-65.
[17] 瞿小敏.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基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J]. 人口学刊, 2016, 38(2): 49-60.
[18] Xie, L.L. (2018) Age-Friendly Communiti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lderly in Urban China. Research on Aging, 40, 883-905.
https://doi.org/10.1177/0164027518757760
[19] 孙鹃娟. 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J]. 人口研究, 2017, 41(1): 34-45.
[20] 周坚, 何梦玲.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CLHLS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7): 1730-1733.
[21] 李永萍. “养儿防老”还是“以地养老”: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2): 103-112.
[22] 胡湛. 家庭建设背景下中国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展望[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24(6): 1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