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大学阶段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从青年期过渡到成人期的准备时期。我们需要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也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归属感的社会联结在大学生适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路多,2009)。Lee和Robbins (1998)提出社会联结(social connectedness)指个体同社会世界亲密关系中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的自我认知结构,到成年时期这种关系图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联结得分较高的个体能体会到更亲密的关系,易于认同他人,并且亲近他人,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前人的许多研究证实,社会联结是常见的心理烦恼症状的保护性因素,它同害羞、焦虑、孤独感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呈负相关,与自信和社会支持则呈正相关(Lee et al., 2001)。由于社会联结的重要性,它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外的学者已经对社会联结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影响社会联结的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态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行为方式,态度预测行为的主要模型有:卢森堡的态度模型、佩因罗德的态度模型、理性行动理论等(张红涛,王二平,2007)。态度对行为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个体内心对于事物的看法。同时,态度都是在我们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起着更好的适应我们生存环境的作用。人是群居动物,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体文化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融入群体间,建立起良好的社会联结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那么态度,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父母、老师、同学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这也正是我们寻求归属感,建立社会联结的一个过程(周会娜,2011)。
综上所示,社会联结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与周遭群体的态度相似性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态度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行为(李林,2006),它是否会对我们的社会联结造成影响呢?本研究探讨了人际交往中的态度相似性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联结的形成。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学生,我们选取了共36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被试都有相应的报酬。由于人为干扰因素,两名男性和两名女性被试被剔除了他们的数据。我们对平均年龄为22.03岁(20~30岁)的32名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所有的被试都是健康的、右利手,视听力正常或矫正视听力正常,并且没有报告情感障碍史。本次实验通过了本地人类参与实验的审查委员会的审核,并且每个被试都签署了实验知情同意书。
2.2. 实验材料
本研究的刺激材料包含了90组色彩搭配。每组色彩搭配由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形组成。这些颜色都是从十种标准颜色中挑选和排列的,分别是:深红色,红色,橙色,浅绿色,深绿色,蓝绿色,浅蓝色,深蓝色和紫色。
使用以上十种颜色所填充的圆形图案,并且通过排列组合得到了90组颜色搭配。这十种颜色的圆形图案在尺寸上相同,所有颜色搭配的图片在尺寸和像素上都是完全一致的。除此之外,实验所用的电脑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也是一致的。
2.3. 任务和程序
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告诉被试,他们将与三个坐在隔壁实验室的陌生人一起完成一个颜色偏好选择任务。这个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从三个陌生人中选出一个搭档在本阶段完成后参与一个双人网络游戏。同时,我们告知被试这三个待选择的一起玩游戏的“搭档”被随机分到了三个不同的block,在每个block里被试和他的合作伙伴可以看到他们自己和合作者的色彩偏好选择但是不能面对面见到对方。
实验分为三个block:相似态度block (假被试与被试的颜色偏好选择有90%都相同);中性态度block (假被试与被试颜色偏好选择有50%相同);不相似态度(假被试与被试做出了90%不同的颜色偏好选择)。在每个block的开始,有十个练习测试来让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在练习测试里,三个“搭档”与被试选择相同颜色的比例与正式实验控制的数据相同。也就是说,假被试在态度相似block有9个测试选择相同,在中性态度block有5个测试选择相同,在态度不同block有1个测试选择相同。最后,我们告知被试他和“搭档”选择顺序是电脑随机决定的 ,但实际上是提前安排好被试先选择而陌生人后做出选择。
每个trail由一个300 ms的白色小十字形开始。然后,一对彩色圆形图案组合呈现1000 ms,与此同时被试要按键从中选择出更喜欢的颜色。当被试更倾向于左边的颜色时,按“F”键;当被试更喜欢右边的颜色时,按“J”键。彩色圆形的呈现由按键结束。在圆形图案消失后紧接着将出现1000 ms突出显示被选中的彩色圆形的图片(刺激间距为300~500 ms)。之后是1000 ms“等待其他人选择”字样的呈现,用来提醒被试注意观察合作伙伴的选择。随后,和刚才一样的彩色圆形组合呈现800~1200 ms,将其设置为可变的时长是用于使被试相信对方(三个虚拟的搭档)正在进行色彩选择。和之前的程序相同,紧随着300~500 ms空白屏幕,然后被选中的颜色用白色环形标亮。1000 ms的空白屏幕后将进行下一个trail (见图1)。
在每个block结束后,被试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为了检查我们对态度偏向的操纵效度,被试需要在7点量表(1代表一点儿也不,7代表非常)中指出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三个假被试的色彩偏好有多相似。为测量被试与三个搭档间的社会联结程度,被试还需要填写社会联结量表(Cacioppo & Cacioppo, 2011),其中包含了六个问题。为了增加生态效度(使被试真的相信这个实验是为了给他们挑选最后的游戏的合作伙伴),我们还用七点量表询问了被试他们有多想要这个人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同时,被试还填写了UCLA孤独感量表。
Figure 1.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he above figure shows the same selection, and the following figure shows the opposite selection)
图1. 实验程序示意(上图为相同选择情况,下图为相反选择情况)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假设情景的验证
使用Excel及spss20.0软件,由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被试对“合作伙伴”与自己相似程度的评分可知在相似条件、中性条件、差异条件下被试对三个假合作伙伴(实验中模拟的三个可能游戏合作者)对色彩的喜好与自己相似程度的判断有显著的差异(F(2,62) = 200.69; P < 0.001)。
在被试看来,相似条件、中性条件及差异条件下“合作伙伴”的色彩偏好与自己相似的程度在依次减弱。被试认为相似态度的合作伙伴A (5.78 ± 0.13)与中性态度的合作伙伴B相比与自己更相似(3.91 ± 0.20; F(1,31) = 70.46; P < 0.001);而中性的合作伙伴B又比差异条件下的合作伙伴C与自己更为相似(1.75 ± 0.10; F(1,31) = 120.68; P < 0.001),由此证实实验的模拟情景是成立的。
3.2. 态度相似程度对社会联结的影响
使用Excel及spss20.0 软件,由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被试三种条件下社会联结和合作意向的得分可知被试在相似、中性和差异条件下对“合作伙伴”产生显著差异的社会联结程度(F(2,62) = 37.63; P < 0.001)。这说明模拟情境下,被试由于“合作伙伴”与自己偏好相似程度的不同,影响了其与“合作伙伴”产生的社会联结程度不同。
由表1、表2可知,被试与“合作伙伴”的社会联结程度在依次减少,被试评价相似态度的合作伙伴A (5.14 ± 0.17)与中性态度的合作伙伴B相比与自己有更强的社会联结(4.29 ± 0.23; F(1,31) = 11.45; P = 0.002);而中性的合作伙伴B又比差异条件下的合作伙伴C与自己社会联结程度更强(3.04 ± 0.23; F(1,31) = 27.56; P < 0.001)。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ocial connection scores
表1. 社会联结得分描述性统计
Table 2. Analysis of variance on the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conditional social connections
表2. 三种条件社会联结对比的方差分析
*P < 0.05, **P < 0.01.
4. 讨论与分析
4.1.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佐斌等人(2009)研究中发现,相似性、接近性和人格特质都能影响人际吸引力,我们总是偏爱那些与我们在态度、爱好、价值观甚至是家庭背景有共同点的人。而社会联结体现的是个体对周围人际关系亲密度的自我觉察,它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当我们与周围个体产生社会联结时,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会对对我们而言人际吸引力较高的个体构成更强烈的社会联结,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与我们态度相似的个体能让我们产生更近的关系即觉察到更强烈的社会联结。
4.2. 人以群分
我们常常看到穿着风格类似的女孩子们手挽着手走在街上,也能观察到喜欢玩同一种游戏的男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已有研究证实,我们总是对那些和自己有相似态度的人做出更积极的评价,当得到这样正性的反馈,伙伴们也能明显知觉到他们是一类人,他们就“应该”在一起共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群体一员的归属感(薛莉,2011)。社会联结的概念中,亲密感是一个重要的成分,是自我与周围世界持久而普遍的经验,我们通过它来看待周围世界,与周围世界互动,这种更“近”的、“内部”的关系促使他们之间形成的社会联结总是更为紧密。
4.3. 态度的表达性功能
Herek (2000)的态度三种表达性功能中包括了价值表达、社会调节、以及自我防御功能。人们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倾向于谈论那些双方共有的观点和态度,以此来维系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张秋丽,孙青青,郑涌,2015)。之所以我们总是表达和对方相似的态度、观点,恰恰是由于我们想要和他们建立更强的联结。反过来,在本研究中我们侧重的是态度的社会调节功能,当被试感知到“搭档”的态度与自己相似时,他们与这些相似的“搭档”更容易建立起社会联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相似的人或物由于与我们的自我图式更接近,总是更容易对我们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张玮,2012)。
5. 结论与展望
态度相似程度会影响社会联结的程度,且所持态度越相似,形成的社会联结越强。态度相似程度对共事期望程度起调节作用,且所持态度越相似,一起共事的期望越强。本研究在实验阶段仅仅采用了行为实验,且社会联结为被试自己报告的评分,实验数据带有一定的被试的主观色彩。其次,态度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本研究只简单就外显态度对社会联结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而没有涉及到内隐态度。同时本研究多采用自陈量表法,优点在于高度结构化、操作性强、计分解释简单;但其稳定性差,被试的反应定势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可采用多样化的测评方法,将自我报告与他人评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