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美洲, 刘辉佳, 富彦, 田磊, 张雪宁. 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15): 2569-2572.
|
[2]
|
黄瑞瑜, 喻霞, 许保刚, 马杏芝, 王健. 1.5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与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3): 92-94.
|
[3]
|
郭爱红, 王丙聚, 韩晓芳.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临床疗效[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5): 109-111.
|
[4]
|
朱明慧, 王辉, 徐艳, 王大明. 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发作期患者血压、血脂、凝血纤溶功能差异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7, 57(4): 66-68.
|
[5]
|
赵新光, 赵蕊, 马茜, 苗红, 裴中力. 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应用DWI联合SWI诊断的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1): 20-22.
|
[6]
|
王洪伟. 血脂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18): 201-203+212.
|
[7]
|
卢军, 万绪怀. 影响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 23(2): 110-113.
|
[8]
|
凌晴, 林丽萍, 胡世红, 许佳.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2): 140-144.
|
[9]
|
杨红玲, 郑健刚, 张杰, 刘涛.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 2016, 33(1): 59-64.
|
[10]
|
王锋, 李薇薇, 石学敏, 王佳, 王涛, 刘春霞, 陈光, 寇鹏. 首次脑梗死与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1): 232-234.
|
[11]
|
2015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及提纲[J]. 疾病监测, 2015, 30(10): 879+885.
|
[12]
|
杨磊.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2): 61-62.
|
[13]
|
孔德燕.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循环内皮微粒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6): 610-612.
|
[14]
|
逯心敏, 胡孝彬, 李光富, 郭渝, 胡伟, 向小节. 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11): 1481-1482+1485.
|
[15]
|
顾向明, 黄阶胜, 李莹莹, 杜国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 2015, 30(4): 337-340.
|
[16]
|
王冬梅, 胡俊, 傅冬梅. 血浆中血脂类生化指标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3): 315-316.
|
[17]
|
王景, 何超明, 刘娜, 吉晓天. 不同危险因素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和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31): 84-87.
|
[18]
|
陈玲, 张微微, 王国强.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1(9): 500-504.
|
[19]
|
降文兰, 曹占良, 王玮. Hcy和CBS表达量与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24(23): 55-58.
|
[20]
|
汪国宏, 吴竹青, 王小强, 张持, 岳宏, 群森, 吴君仓.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7): 736-739.
|
[21]
|
李武英, 金俊, 陈健, 郭阳, 汤郡, 谭盛.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循环microRNA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11): 1750-1753.
|
[22]
|
黄宁生, 梁伟健. 431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1): 126-127.
|
[23]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张通, 赵军. 脑卒中康复临床路径[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3): 285-288.
|
[24]
|
景坚, 徐亮, 李军.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伴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3): 227-229.
|
[25]
|
张龙, 刘保国, 何黎明, 肖罡, 姚晨. 均衡性与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J]. 广东医学, 2014, 35(4): 547-549.
|
[26]
|
蒋媛静. 脑微出血诊断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1): 103-105.
|
[27]
|
上官守琴, 杨志宏, 陈光辉, 徐鹏, 柯尊宇.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5): 285-287.
|
[28]
|
刘凯, 张勤. 安徽省蚌埠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6): 2451- 2452+2454.
|
[29]
|
沈健, 白青科, 赵振国, 赵晓晖, 朱玉萍, 杨娟, 陆练军, 陈娟. 多模式MRI指导的急性期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的出血转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30(7): 619-621.
|
[30]
|
俞羚, 董荃, 宋叶平, 江静雯, 李卉, 刘亮贤, 苏爱萍, 李焰生. 面向21世纪的卒中新定义: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卒中学会声明[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 10(2): 105-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