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语言视角下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研究
A Study of Teacher Code-Switching in the Classroom of English Postgradu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nguaging
DOI: 10.12677/AE.2019.96108,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797  浏览: 2,806 
作者: 熊燕燕*: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超语言语码转换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Translanguaging Code-Switching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 Classroom
摘要: 超语言是国外语言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本研究从超语言视角出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语码转换不是潜意识和自动进行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策略。通过课堂录音、问卷调查以及课后访谈的形式来探讨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师在语言学课堂中发生语码转换的频率、原因及特点。研究发现,与人们普遍认为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全英授课有所不同,授课时教师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语码转换。而根据课后调查,出现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为了课堂中知识的构建,从而使得学生顺利消化吸收教学内容,成功的完成教学目标。此外,由于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重点关注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不是语言的发展,因而,教师与学生并没有对课堂中出现的语码转换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Abstract: Translanguaging is a new field of linguistic education research abroa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nguaging, this study holds the idea that it’s not subconscious or automatic for a teacher to switch linguistic codes in class; instead, it’s a sort of purposeful teaching strate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requency,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de-switching in English postgraduate teachers’ linguistic classes through classroom recording, questionnaires and after-class interviews. The study finds that, unlike wha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be the full-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English majors, teachers use code-switching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fter class, the most elemental reason that this phenomenon appears is for the teacher to explain professional terms and fill vocabulary blanks.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classroom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English is focused on lecturing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stead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do not have a completely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code-switching in the classroom.
文章引用:熊燕燕. 超语言视角下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研究[J]. 教育进展, 2019, 9(6): 665-671. https://doi.org/10.12677/AE.2019.96108

1. 理论基础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双语者由所掌握的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1]。而教师进行语码转换无非是出于课程内容学习以及语言能力培养两个原因。然而,教师的语码转换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它有时是潜意识和自动进行的,而不是作为一种有意的教学策略 [2]。自20世纪70年代语码转换研究兴起以来,学界多关注中小学课堂上教师的语码转换现象,而针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人们普遍认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语言功底扎实,课堂应是全英授课,不存在由英语转换至汉语的语码转换现象。但由于教学目的不同,研究生课堂更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并非语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研究生课堂上也主要存在两种语码,一种是目标语(英语),另一种则是母语(汉语) [3]。

超语言是国外语言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是指多语者为建构不同语言表征的不同世界意义而进行多重语言实践的能力 [4]。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多语者而言,每种语言不是单独封闭的系统,而是其整个语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5]。因而,超语言与语码转换不同之处在于,教师的语码转化经常是被认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根据超语言的观点,多语者不仅仅是在两种独立的语言之间无意识地进行转换,而是将两种语言有意识有目的的整合起来,以实现最有效的沟通。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7级,2018级,2019级共15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及4名授课教师:任课教师1,任课语用学,教授;任课教师2,任课社会语言学,教授;任课教师3,任课心理语言学,副教授;任课教师4,任课应用语言学,副教授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共计19人。

2.2.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课堂录音,问卷调查以及课下访谈三种方法。课堂录音转写之后保存下来进行数据分析。所选取的四门课程均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必修的专业课,随机选取每门课程的5个课时进行课堂录音,每个课时录音时间持续两小时。

2.3. 研究问题

课堂录音主要研究问题:四门语言学课堂上教师分别使用英语和汉语授课的频率。问卷调查及课后访谈涉及到19名研究对象,主要问题:1) 学生和教师对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授课的态度。2) 学生和教师认为教师在英语专业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

3.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四门课程进行录音转写,得到了不同课堂上教师使用进行语码切换的频率信息,具体见表1

Table 1. Frequency of code switching used by teachers in different classrooms

表1. 不同课堂上教师使用进行语码切换的频率

根据录音转写,在语言学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现象普遍发生。根据表1可知,教师在使用汉语和英语授课上存在差异,这与人们对英语研究生专业课堂全英授课的预期有所不同。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语用学以及应用语言学课堂上教师语码转化频率最低,教师使用英语授课所占比例较大,而在社会语言学以及心理语言学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现象频繁发生,使用汉语授课所占比例较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所授课程难度,教师自身差异(是否具有海外学习生活背景等)以及学生对待所授课程的态度等息息相关。比如语用学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在海外学习生活多年,课程模式近似国外语言学课堂,教师讲授多使用英文,即使出现较难懂的专业术语,教师也选择用目标语(英语)来解释,但由于语用学课堂多涉及举例说明,因此,教师也采用中文举例来加深学生理解。

根据课下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得到了教师和学生对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授课的态度以及在语言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认为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具体信息见表2表3

Table 2.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wards the Use of Chinese in 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 classes

表2. 教师和学生对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授课的态度

根据对教师以及学生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可知,大部分的研究对象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并没有完全同意或者完全否定教师在研究生英语专业课堂使用汉语这一现象。如表二所示,多数教师都认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是否使用汉语应视情况而定,而根据课后访谈,教师认为讲授课程的难度决定了汉语出现在课堂上的频率,他们认为,对于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锻炼语言水平已经不再是课堂教授的主要目标,教授任务已经转移到了如何尽可能地使学生理解所授内容,因此是否采用汉语授课视情况而定。而多数学生也认为课堂中是否有必要出现汉语也应视情况而定,但有少数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尽量不要使用汉语,根据课后访谈,学生认为英语专业课堂应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语言水平,如果教师过多的使用汉语,会让学生缺乏对其教学水平的尊重度和崇拜感。

Table 3. The reason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ideration of code-switching in linguistics classroom

表3. 语言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认为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

表3主要分析了19名研究对象认为课堂上出现语码转换的原因,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时切换至汉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所有学生都认为,教师进行汉语授课最主要原因是为了解释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弥补词汇空缺。其次是为了明确课堂目标和任务,缓解课堂气氛。而鼓励和表扬学生,谈论个人经历也是使用汉语的主要作用。最后,管理课堂纪律也占据少量比例。而教师认为英语专业课堂上出现语码转化只有三个原因,首先和学生认为的理由一样,是出于解释专业术语,其次是为了明确课堂目标和任务,最后是出于弥补词汇空缺的需要。而教师与学生调差问卷结果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不认为课堂中使用汉语授课是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或是鼓励学生等。

4. 超语言视角下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师课堂中的语码转换

我们根据Ferguson [6] 以及Cahyani [7] 对课堂语码转换功能的分类情况,将表3中的七个选项分为四大类:

1) 知识构建:明确课堂目标和任务,解释目标语术语,回顾主题。

2) 课堂管理:课堂内容的主题转换,管理课堂纪律,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引起注意,批评训斥。

3) 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协商,缓解课堂气氛,,鼓励和表扬学生,增加亲密度。

4) 情感意义:讲述教师自身经历,传递教师情感。

以下内容是对教师语码转换功能分类的举例与阐释:

1) 语码转换的知识构建功能

由于语言学这类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因此教师从英语切换到汉语,目的在于确保学生尽可能清楚的理解所授内容,使得知识体系连贯完整。以下的例子中是教师从英语句子切换到汉语词汇:

T2: … So we know the first person in English are: I and we, and in Chinese are 我,我们。But when we use them in real situation, we often say“咱们”而不是“我们”to express the intimacy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就比如说咱们一起去吃饭吧,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吧,Which one can reflect the intimacy between the speaker and the listener better?

“咱们”通常指第一人称复数,而在英语中的“we”的汉语翻译一般情况下为“我们”。这两个意思在语义方面是对等的,但在情感色彩上却不对等。而在这个例子中,教师故意使用了口语的“咱们”而不是正式用语“我们”目的是在于确保学生能更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在实际场景中运用的灵活程度。通过使用中文的例子,教师将两种语言结合在一起,是超语言整合能力的体现,她不仅使得所讲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更是避免了去用目标语解释由于文化原因,词语情感色彩不对等所带来的问题。

2) 语码转换的课堂管理功能

在进行课堂管理时,教师既可以用英文语码又可以用中文语码,这取决于教师的意图。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教师布置任务,转移话题,或规范学生的行为等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进行语码转换。而在课堂管理功能上面,教师从汉语切换至英语使用的更加广泛且管理课堂的效果显著。以下的例子是在T3授课时,在回答问题环节,由于学生缺少积极性,因而T3使用英语来进行课堂管理。

T3:.....斯金纳提出的行为主义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都是心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谁知道乔姆斯基的TG语法具体是什么样的?Any volunteers? Thinking is important, but ideas need to be expressed. Since nobody raised hands, then I have to call the roll...

从汉语转向英语的语码转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正式程度,由于课堂上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因而教师通过用目标语英语来进行点名,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使得课堂模式由教学模式转向管理模式,这是教师带有目的的语码转换,使得课堂教学能按照教师教学目标顺利进行。而根据课后访谈,教师认为转换至何种语言来进行课堂管理取决于课堂目标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情况。因而他们的语码转换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有明显的目的,切换至汉语会增加师生关系,而切换至英语一方面能体现教师对问题重要性的肯定程度,另一方面会增加师生距离,起到管理课堂的作用。

3) 语码转换的人际关系功能

教师使用语码转化能使得课堂更加人性化,例如使用幽默或是表扬学生来缓解课堂气氛,减少由专业知识带来的焦虑感与紧张情绪。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课堂上用汉语来表扬学生会使得教师觉得尴尬,因而在表扬学生时,教师经常从汉语切换至英语来表达赞扬。

T4: ....好了,今天的PPT讲解就到这里,大家感觉她这次的展示做的怎么样?From my perspective, her presentation is very well prepared, not only in the content, but also in the process of explanation, she speak very fluent and natural. On the whole, you did a great job...

根据课后访谈,教师认为用汉语来赞扬学生会略显随意,而刻意的使用目标语去赞扬能体现出教师赞扬的真诚,且能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态度。同时,教师的赞扬能使其他学生更加重视课堂展示任务,为将来的课堂展示奠定良好的基础。

4) 语码转换的情感意义功能

语码转换的情感意义主要教师用来表达个人情感,由教师讲述自身的学习经历,生活体验,情感活动等。当T1在教授学生关于语用学知识的通识时,出现了一个有关她的参会经历的例子:

T1: ......I have told you that when we learn pragmatics, we must know the three hallmarks of pragmatics. The first is the publication of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in 1986, and then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Shortly after its foun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ragmatics was born.我去参加过两次世界性的这个会议,一次在新加坡,一次在瑞典,还有一次在英国......

教师的个人情感语码转换可能是被过去的经验所触发,并且似乎与说话者的潜意识和认知行为有关。T1在谈及课程常识的时候,教师使用目标语英语来讲解,但在提到自身参加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时,教师反而使用她的母语中文来介绍,教师刻意的用母语来讲述这样的语码转换能反映了T1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且母语能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能体验教师讲述经历时的心理活动。

5. 总结

与人们普遍认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应是全英授课相反,在不同的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切换的频率也不尽相同。根据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对英语转换至汉语的语码转换行为并没有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追其原因多是为了弥补词汇空缺,解释专业术语以及明确课堂目标和任务。而在超语言视角下,教师有意识地将超语言技能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来使用,通过语码切换来管理课堂,进行知识的构建以及调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为的是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附录

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使用语码切换态度与原因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因课题需要进行相关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协助。本问卷的答案不记名,不公开,只作为研究之用。

熊燕燕

2019年9月

填写说明:

本问卷共设置有4个问题,前三问为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已注明,可以选择多个答案。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男 ⭕ 女 ⭕

2、您的身份:教师 ⭕ 学生⭕

3、您对英语专业研究生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授课的态度?(单选题)

尽量多使用汉语 ⭕

视情况而定 ⭕

尽量不要使用汉语 ⭕

完全不能使用汉语 ⭕

4、您认为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时,教师使用汉语的原因?(多选题)

解释难懂的专业术语□

缓解课堂气氛,增进师生距离□

管理课堂纪律□

鼓励和表扬学生□

谈论个人经历□

明确课堂目标和任务□

弥补词汇空缺□

参考文献

[1] 张积家, 崔占玲. 藏–汉–英双语者字词识别中的语码切换及其代价[J]. 心理学报, 2008(2): 136-147.
[2] Modupeola, O.R. (2013) Code-Switching as a Teaching Strategy: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Multilingual Society.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14, 92-94.
https://doi.org/10.9790/1959-1439294
[3] 柴晓咪. 研究生英语语言学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 农家参谋, 2017(14): 173.
[4] García, O. (2009) Education, Multilingualism and Translanguaging in the 21st Century. Social Justice through Multilingual Education, 140-158.
https://doi.org/10.21832/9781847691910-011
[5] 袁妮娅, 周恩. 超语言技能: 概念、理论机制与研究进展[J]. 外语界, 2015(2): 7-15.
[6] Ferguson, G. (2009) What Next? Towards an Agenda for Classroom Codes-Switching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2, 231-241.
https://doi.org/10.1080/13670050802153236
[7] Cahyani, H. (2015) Code-Switching in Indonesian Tertiary Bilingual Classrooms: A Deficiency or a Strategy?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dela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