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初探
On the Practical View of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DOI: 10.12677/ACPP.2020.93014, PDF, HTML, XML, 下载: 560  浏览: 2,315 
作者: 李小玲: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人化自然对象性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Practice Humanized Nature Objectiveness
摘要: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新唯物主义形成的关键,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还是其诞生的前提。该观点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马克思在此针对他的实践观作了初步阐述,着眼于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论文对《手稿》中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出场特点以及理论地位等进行了阐述,旨在加深我们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认识和理解。
Abstract: Marx’s view of practice is the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materialism. I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view of Marxist philosophy, but also the premise of its birth. This point of view originated from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Marx made a preliminary elaboration on his practical view,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practical view in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position of the practical view of Marx in the manuscript, aiming to deepen our recognition of the practical view of Marx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文章引用:李小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观初探[J]. 哲学进展, 2020, 9(3): 90-9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0.93014

1. 引言

马克思一生有诸多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此初步阐述了他的实践思想。认识马克思的实践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出场特点、理论地位等。论文首先从实践的内涵、实践的本质、以及实践的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践观的主要内容;其次,从马克思对异化劳动、黑格尔劳动观以及国民经济学家们的批判中揭示出了实践观的生成路径;最后对《手稿》实践观的理论地位进行了梳理。

2. 《手稿》中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手稿》中初步确定了实践的内涵、探究了实践的本质,并且对实践的作用作了论述,以上几点构成了实践观的主要内容,若是对此认识不清晰,很难进一步了解实践观。

2.1.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2.1.1.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谈论实践观,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何谓实践?《手稿》向我们表明了实践就是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方式。这一活动不仅区别于精神层面的生产活动还将人和动物明确地区分开来,因为其最基本的方式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物质生产,而客观现实性却是人所特有的。黑格尔认为实践活动只是纯粹意识层面的,马克思则反对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实践活动是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性活动,这也是马克思将自然界看作是实践的基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指人类有意识的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一种行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感性的对象性活动。

2.1.2. 实践是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手稿》向我们阐释了实践的含义,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实践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实践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1]。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单纯出于本能而进行的,由于动物只是出于本能的去进行实践,而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却是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当然,前提是尊重自然。人的劳动并非简单的从自然界索取物品,而是有目的地按照人类的需要或者是习惯,让自然界被人所了解和掌握,这便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不仅如此,实践的主体永远是处于一定社会状态之中的,并且其实践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完成的,所以我们说实践是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2.1.3. 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桥梁

实践作为有意识的活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这也是实践最为突出的作用。生产活动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意味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起来,使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各自不断形成和完善。自然之所以能够被打上人的烙印,成为带有人的印记的自然,获得了人的属性,是因为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人类一边改造自然,一边也让自己人性的本质得到了凸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是实践活动将原本只是抽象的东西即人的本质特性呈现在了劳动产品中,换句话说,人在自然界中进行有意识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的烙印,也使得人的价值得以体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和完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实践活动。

2.2. 实践的本质是对象性活动

所谓对象性,指的是一种客观事物总是与它身边其他事物互为对象,这是所有客观事物都具有的性质,对此,马克思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对象性活动进行了阐述。

2.2.1. 实践自身具有对象性特点

并非只有劳动实践结果才具有对象性特点,劳动生产过程中也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对象性活动还包括劳动本身,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劳动本身的对象性特征凝结在了劳动产品的对象性之中。劳动作为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里的对象性不仅说的是人的劳动实践总是针对某一个对象进行,使其成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还表明人之所以进行实践就是为了自身发展。人将人的本质投入到劳动实践活动中,从而生产出劳动产品以满足其生活需求,此时的劳动反过来对人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完善自身才是人进行实践的最终目的。

2.2.2. 实践主体是对象性存在物

“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1]。对于劳动实践活动主体的对象性存在,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阐述。也就是说,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只有作为这样的存在的人才能称之为现实的人,此时的人既是受动的亦是能动的,所谓受动的就是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也就是说,劳动者将自身的生命投入到对象中使其获得生命,与此同时,劳动者又通过实践从中获得劳动产品从而使自己得到提升。

2.2.3. 实践客体与结果也是对象性存在物

“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 [1],换言之,如果我们认为某种物质是对象性的和感性的,无非就是表明该物质在它自身之外有对象和感觉,等同于说它之于第三方而言是对象、感觉。实践的客体在马克思看来也是对象性存在物,一个物只有具备了感性条件才可能成为实践客体,因为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感觉的对象,才会有自己的感性对象。另外,劳动产品也是对象性的存在。劳动主体利用资源和技术生产出产品,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将自身的能动性凝结到劳动产品中去,完善了自身。

2.3. 实践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基础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1],换言之,马克思认为实践作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在人和自然之间起到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对此,马克思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3.1. 人的自然化

实践可谓是人同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键一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着自然界,不但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得到塑造,而且人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2]。作为主体的人在与自然界的联系中将自身的力量倾注于活动对象即自然界的身上,使其人的属性得到了凸显。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在与人的联系中,本身的一些功能也借以实践的契机反作用于人,起到了丰富内涵,提升能力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当然,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天然生成的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除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之外,自然也在束缚着人的实践。在这样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人与自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从此,自然界牢牢把握住了实践的对象这一地位,伴随着相互影响的过程,自然界也发展至更高阶段。而人则在人化自然的实践中获得了自身感性生活的全部基础,从而达到自身的完善。人在与自然界的联系过程中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其对象化的劳动一方面影响着自然界,使得自然界不断得到重塑和改变,一方面又影响着自己本身,使其能力逐渐提高、知识逐步丰富,有利于全面发展。

2.3.2. 自然界的人化

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向来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界原本的自在状态从此被烙上了人的印记,成为了人化了的自然界,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孤立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还说到,人对自然界进行的一系列改造即自然界的人化,实则更多的表现在自然科学、工业等劳动实践的成果中。长时间的劳动活动使得人们在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彰显了人的本质在自然界的发挥和创造。在马克思看来,工业既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出的成果,是人的本质的发挥,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则通过工业进入到人的实践生活并对其加以改造,促进人的发展。由此可见,科学与工业的存在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得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更加顺利、更加全面。

3. 《手稿》中实践观的出场特点

《手稿》实践观的形成十分具有特色,即通过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以及对国民经济学家们思想的批判而逐步形成的。

3.1. 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提出

劳动其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一种是按自身意愿和需要进行选择的劳动,另一种则反之,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被逐渐扭曲的劳动,我们将其称之为异化劳动。《手稿》中马克思对这两种形式进行了清晰的辨别,并对后者进行了批判,随着他对异化劳动四重规定性的解读,实践观也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从工人与劳动自身的异化中揭示出了实践自身的对象性特点。“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 [1],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进行劳动并非出于自我的意愿,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活动,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劳动折磨着工人的身体,摧残着他们的健康,这样的劳动带给他们的不是快乐而是折磨。马克思从中指出,人进行劳动活动应该是出于自愿的、是为了自身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进行的劳动活动,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却成为工人的催命符,不断压迫和折磨着工人的身体和精神。

第二,从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中揭示出了实践结果的对象性存在。通常来说,人们必定认为自己生产的产品越多对自己的生活越有好处,而被笼罩在资本主义阴影下的工人们命运显然与此相悖。“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 [1]。可以看出,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人与劳动产品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对象性关系,人们通过实践生产出劳动产品,应该使其对自身有益,而不是反过来对劳动者产生威胁和迫害、产生排斥和消极影响的异化关系。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作为实践的果实也是具有对象性的,它在形成过程也对劳动者产生了有益的反作用,使劳动主体的能力得到展现和提升。

第三,从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中揭示出了实践是有意识的感性活动。所谓“类本质”即劳动,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异化之前的自由的劳动。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丧失在了资产阶级趋利本性的阴影之下,从此,劳动成为强制性活动,工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也变成了如同动物一般的生存。针对此种情形,马克思指出,意识和感性原本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但在资本主义的重压下,人丧失其本有的特性,致使他们的劳动实践几乎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所差无几,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不再是有意识的和感性的。

第四,从人与人相异化中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及消灭途径。人与人相异化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和人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敌视的一种状态。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是协同发展的,这种敌对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基于私有制背景下,生产资料全都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人们没有土地,没有劳动资料,一无所有的他们只得靠出卖劳动力以维持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而由于资本家们就像贪婪无比的吸血鬼一样,无情的榨取工人的时间和体力,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形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马克思在此揭示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就是私有财产,要想消灭异化劳动,必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断将科学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懈奋斗、一步步实践出来的。

3.2. 在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批判中提出

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可以说这是其劳动观的最积极的一个方面,可问题恰巧也在于此,由于他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所以仍有很大局限性,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的态度有肯定亦有否定,他对这一观念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批判,从中阐明了自己的实践观。

第一,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积极方面,马克思则认为劳动是具有两面性的。黑格尔混淆了劳动的对象化与外化,他设定人等同于自我意识,使得人自身获得了现实性,从而确证自身,此时的异化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是积极的。马克思则认为,工人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完全侵占,导致本该是回馈于工人生活的劳动产品不再为工人谋利益,反倒是为了生活资料不得不被迫服从于资本家,最后只是换取了动物般的生存等等,这一点却被黑格尔忽略了。由于黑格尔看不到劳动的消极一面,自然对现有的不合理、不公正的劳动制度大力支持,这一点,黑格尔与国民经济学家们立场颇为一致。

第二,黑格尔只看到了劳动的抽象方面,马克思则认为劳动是具有现实性的。“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1]。这句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对黑格尔忽略了劳动的现实性这一做法是极其嘲讽的,所以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这才使得劳动的概念从抽象走向了现实。黑格尔将劳动当作是抽象的行为,忽视其现实性,这就导致他一同忽视了异化劳动的现实性。在黑格尔的认知中,异化不过是意识同对象间的关系,他认为异化中的人并非人的自我意识而是自我意识的人,致使他漠视现实中的对象和主体之间的现实性关系,所以他看到的异化劳动也只是停留在意识与劳动间的关系,而不是工人在现实中所亲身经历的不公平对待。

3.3. 在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中提出

国民经济学家们看到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不平等,但却仍将工人看作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工具,将工人看作只需要不断劳动的存在,他们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而非工人的生活。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们的看法极其不合理。

第一,国民经济学家们的观念对于工人并不公允。国民经济学家们看到了资本家与工人间的不平等地位,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人和人之间就是不公平的,需求也是不平等的;资本家贪婪地渴求利益最大化,却要工人为他们的欲望买单,工人对于自身生存的微小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工人的需求被搁置最底层。“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当做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 [1]。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尊重劳动者的人性,只是将工人当作劳动的工具,工人的劳动在国民经济学眼中只是谋生的一种形式,这也说明在国民经济学们眼里,工人地位极其低下,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工人为自己赚取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在为资本家谋取利益,反之亦然,二者本应是相互需要和共同发展的,绝非是极度的不平等状态。

第二,国民经济学家们的言论与现实不符。国民经济学家们一边说所有的东西都能以劳动进行购买,一边又认为工人不仅不可以这样,并且还得出卖自己的人性。国民经济学家们自相矛盾的言论绝不仅仅只有这些,他们认为工人的利益从不会与社会利益对立,然而事实上社会却总是与工人的利益对立,并且一直以来,社会对于工人们的压迫有增无减,他们将工人看作利益的附属物,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国民经济学家们只关注财富增长,从不关注工人的生活。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们的各种言论不是自相矛盾就是与事实相违背,漏洞百出,既不能自圆其说更不具有说服力。

4. 《手稿》中实践观的理论地位

《手稿》的问世使得马克思的实践观正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同时还为无产阶级的奋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它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作了铺垫,另一方面,它还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4.1. 为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埋下伏笔

《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与矛盾的分析,使得实践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对于实践的认识也更加确切和深入。在《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从前的全部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做了非常明确的区分,也是出于《手稿》的影响,他在深化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的同时还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他从实践的角度更深层次的阐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1],换言之,马克思认为脱离自然界,人类社会难以生存下去,人的生产生活都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马克思在此批判了将思维与存在关系颠倒的说法,马克思还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论述,他认为思维和存在虽相互区别但也有统一之处。“一个存在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1],可见任何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隶属于某个特定社会且不断进行生产活动的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类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且使得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生成了对各现象与事物的认识,但检验这样的认识是否准确,还需要依靠实践,毕竟让认识去检验自身是否正确确实有些荒谬,于是实践成为连接认识与真理的桥梁。实践的发展对于认识的丰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人们一边改造着客观世界,一边也在丰富着自我的认识。马克思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论述有利于科学实践观的发展,这对于《提纲》中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有着决定性作用。

4.2. 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十分漫长,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对于唯物史观作了阐述,但最终得以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践观的发展。

唯物史观得以创立,有赖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的批判继承,及其对《手稿》的深入分析,马克思一开始是深受黑格尔思想影响的,在《手稿》中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但随着他认识的深入,他从深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转变到逐渐意识到其思想的缺陷,并且对黑格尔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从对黑格尔的批判中也逐步形成了人的本质思想,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其实践的思想为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根基。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其实就是人通过其实践而形成的一个过程,显然在他的认知中,劳动才是看来人的本质,是劳动创造了人以及人类社会,只有基于劳动这个现实,才得以形成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和实践就是人的本质,是它创造出了人类社会,马克思不仅用实践的观点来了解和探析历史,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来阐释历史,还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述来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行,这便是对唯物史观的一大理论贡献,促进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25-211.
[2] 王晓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实践观新探[J]. 东岳论丛, 2006, 27(4):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