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转向与实践面向:近年来大陆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
Theoretical Turn and Practical Orientation: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bculture of Mainland Youth in Recent Years
DOI: 10.12677/ASS.2020.98178, PDF, HTML, XML, 下载: 490  浏览: 2,002 
作者: 胡祯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理论实践Youth Subculture Research Summary Theory Practice
摘要: 青年亚文化是现代社会中极具活力、贴近时代脉搏的重要文化板块之一,它不仅及时体现突出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症候,也昭示着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社会生活的流行与变迁。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既具有较为长远的学术历史和理论积淀,也具有贴合当今社会的平稳发展趋势,笔者选取近年来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其基本议题的梳理和研究动向的观察,对近来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
Abstract: Youth sub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important cultural sectors in modern society. It not only reflects prominent social problems and cultural symptoms in a timely manner, but also reveals the ideological dynamics of youth groups and the prevalence and changes in social life. The research on youth subculture not only has a long-term academic history and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but also has a stable development trend that fits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author select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youth sub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o analyze, and trie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its basic topics, observe research trends, summarize and comment on recent related research.
文章引用:胡祯珍. 理论转向与实践面向:近年来大陆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8): 1268-127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0.98178

1. 引言

广义的青年亚文化是指青年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涵盖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征、语言风格、消费方式等等,是一种独立于主流文化的附属文化。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漫长的研究历程和深厚的理论积淀,该理论在青年文化愈发蓬勃发展的大陆具有充分的用武之地,考虑到该理论应用对象的时兴性、学术研究规律的周期性以及笔者架构能力的有限性,本文谨选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为样本,对其研究近况进行总结与反思。

青年亚文化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历经了芝加哥学派时期(1920~1960年代)、伯明翰学派时期(1960~1970年代)和后伯明翰学派时期(198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系统,成为国际学术界极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并于中国互联网与新媒介兴起之时适时传入国内,催发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意识。2008年之后,以马中红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进一步将研究视线聚焦于青年亚文化,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大型学术研讨会的开展到第一个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青年亚文化研究在国内进入学术话语领域并引发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活跃起来甚至一度呈现井喷态势。

近年来青年亚文化研究热度回落,整体上研究数量趋于平稳,研究范式固化常态化,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几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总结与反思,为其实现新的理论转向和学术面向、寻找新出路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2. 退守与进路:青年亚文化的理论阐释和宏观解读

有关青年亚文化理论层面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与基础,一方面是国内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引介与阐释国外理论,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在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的现阶段,对经典理论的回归是一种“退守”;另一方面是适应时代发展从新的理论维度对青年亚文化进行更新与充实,从时代与现实的命题对其进行呼应,这是亚文化理论研究的一种“进路”,退守和进路两相结合,才能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

近年来代表性的理论层面研究有2018年崔家新和池忠军发表的《青年亚文化概念解析——基于青年亚文化历史流变的发展性考察》,该文首先通过对西方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的梳理提出青年亚文化概念的发展性——其内涵处于不断扩展与修正之中;然后提出在中国想新媒介网络环境中,青年亚文化在存在地位、表现形式和价值认同三个层次上发生的转变 [1]。魏晓冉和平章起发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一文,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青年亚文化进行阶级和阶层矛盾分析的传统范式对新时期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宏观解读。文章既分析了网络青年亚文化所折射出的社会矛盾,同时也分析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矛盾结构特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部落化”和“异质化”的特点 [2]。陈磊的《认同政治与伯明翰学派的学术论域》一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切入,侧重于理论论争背后的社会政治语境,分析其学术范式兴起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处于社会运动中的伯明翰学人的历史背景 [3]。

关于对经典理论的继承一直在继续,但由于早期青年亚文化经典理论的大量引入使其已经达到相对饱和状态,近年间相关理论阐释呈现减弱趋势,但这也对理论层面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相关研究从更新的角度和切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阐释。关于青年亚文化的概念大概已经有很多中外学者在很久远的时候便做过相应界定,在青年亚文化理论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理论体系的今天,崔家新和池忠军再次提出对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辨析并不是多余或倒退,恰恰是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关注与思考的前沿问题。这是因为在青年文化理论的漫长继承与其实践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这个包罗万象的术语被赋予了太多内涵,甚至有西方学者已经在质疑在主流文化被逐渐分解成多元文化的当代亚文化存在的意义;其次,在国内青年亚文化理论被广泛运用至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研究,不乏泛化套用之嫌,只有更清晰准确地理解青年亚文化随着时代衍生的新内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如果说《青年亚文化概念解析——基于青年亚文化历史流变的发展性考察》一文试图在对传统概念和理论进行突破而实现现实话语的创建,那么《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一文则是力图将经典理论与现实创新进行结合,以传统的社会阶层框架作为理论依托,对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结构性分析,兼具理论和现实关照。两篇文章一进一退,分别演示了理论研究层面的“进路”和“退守”,新命题的提出和旧理论的回归。

3. 表征与具化:亚文化现象的多元展现和多维分析

青年亚文化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层出不穷的多样化文化现象的分析,对某一现象或个例进行亚文化解读也是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占比突出的一种研究议题,随着青年亚文化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对于一系列或成熟或新兴的亚文化现象,不同研究者会从不同的路径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3.1. 对亚文化生成或流行动因的分析

学者董子铭在《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一文中,针对当前盛行于青年群体的“丧”文化,从社会经济、群体心理和新媒介技术三个维度分别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4],从多维视角对“丧文化”形成动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卜建华等人的研究《“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对“佛系”文化的流行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在当前社会认知下青年群体的价值观由传统的集体主义变迁为更倾向自由和个体的个人主义,且网络社交等网络行为推动了青年群体从众心理的激发 [5],这些都成为促使“佛系青年”一时大热的社会心态因素。夏春秋的《单身亚文化:青年亚文化景观的多维透视》一文也侧重于对青年亚文化形成原因的研究,他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其进行了分析 [6]。

对亚文化形成动因的分析,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着力点,但总体来说缺乏视角的创新性,比较常见的是从社会心态、群体心理等角度进行分析,这一类更多的关涉社会学、社会心理以及群体动力等理论方向;董子铭提出的“技术催发”即技术维度分析是比较新颖的一个角度,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亚文化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 对亚文化传播机制的研究

李展和陆旖婷在《弹幕亚文化的传播机制》中对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弹幕文化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弹幕亚文化圈通过贬义词语的标签化运用建构起话语权力,并通过话语权力体系强化全体成员的团结意识,实现对他们的控制和规范 [7]。林徐的《亚文化背景下鬼畜文化的传播机制》一文从鬼畜文化的形成、传播路径以及风靡机制三个层面对其传播机制进行了研究 [8]。唐杰选取2018年大火的网络女团选秀综艺《创造101》作为研究对象,他以其中的一个成员王菊的意外走红为例,分析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审美的抵抗和亚文化再造;并指出这一亚文化狂欢现象的背后是以消费为母题的推动 [9]。

3.3. 对亚文化传播主体的分析

特定亚文化现象中的传播主体是对其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考察部分,但由于青年群体的广泛性和分散性,研究难度也比较大,只能对有着特定亚文化圈层属性或参与到特定亚文化活动的主体进行研究。《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中的女性青年——从女性游戏角色、女玩家到游戏女主播》一文关注到在由男性主导的数字游戏亚文化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通过对她们存在其中的多重身份的考察和分析,研究指出“在数字游戏的亚文化实践中,女性依然是男性注视和消遣的对象 [10] ”,作者关注到数字游戏中的边缘性女性主体,并探讨了其在亚文化实践中的地位。再如《从“迷妹”到“小粉红”:新媒介商业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一文以“帝吧出征”这一亚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为对象,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再现民族志和生活史访谈,探讨在新媒体和流行文化工业环境下复杂的文化和集体身份生产机制 [11];研究既分析了他们作为崇拜偶像的“迷妹”,又分析了他们作为“出征”成员的民族主义者,双重身份中都包含着特定的集体身份生产。

3.4. 亚文化现象的其他解析

还有很多其他关于亚文化现象的研究并不是截取某个研究断面,而是借用青年亚文化的理论视角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如李其名和黄薛兵的《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全民直播”现象解读》,他采用参与式观察、在线民族志等方法,对直播元年2016年的直播现象引发的青年亚文化症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直播是以兴趣为纽带形成“社群”文化,满足了青少年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心理需求;直播也是技术赋权下文化资本的获取,直播场域通过文化符号的生产创制了新的文化空间,对文化权力进行重新分配 [12]。景瑶在《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吸猫”文化》一文中对青年群体的“吸猫”行为以及“猫文化”的传播进行了探究,并对这一亚文化的商业收编现象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猫文化背后暗藏的消费主义玄机使其相互依存、唇亡齿寒 [13]。

亚文化的多元文化现象与呈现既是青年亚文化具体而丰富的表征,也成为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多样化对象,总体来看,对于青年亚文化特定现象的研究通常采取中观视角分析,以具化的文化现象或案例为对象,集中表现为对传播动因、传播机制和其他相应角度的研究,比较局限于常规性的研究范式;但不同的亚文化现象具有自身不同的实践特点和传播机理,特别是随着新的传播环境应运而生的新兴亚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之处需要不同的研究范式去进行挖掘。

4. 技术与生态:新媒体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转变

当今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集中表现为网络亚文化,而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生态的发展和演进,在新的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研究会产生新的特征和转变,这也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一个议题。

对于新媒体催生下青年亚文化展现出的全新景象及与之对应的研究现状,武静在《新媒体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反思》对此进行了总结与综述,指出了新媒体空间中青年亚文化研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和警醒作用。首先,作者指出近年来有关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文本分析法被当作主流方法,但这种研究方法也存在需要警惕的弊端——研究文本与亚文化群体的分离。由于新媒体空间中的文本表演成分极大,根据文本中的“身份展演”进行“亚文化群体”界定很容易产生谬误,这种网络与现实、亚文化风格和亚文化群体的错位可能误导研究走向错误的方向。另一方面,文章指出,“在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转向中,普遍缺乏对‘新媒体’这一重要变量本身的关注” [14]。这篇文章对整体的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展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目前仍尚不清明的该研究领域尽快转入到清晰、明确的方向,尤其是其中文本分析方法潜在的弊端和新媒体在亚文化研究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值得所有相关研究者的注意。

其他研究者有从不同维度对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进行考察的,新媒体或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技术或作为一种媒介生态对青年亚文化存在着或技术层面或场域层面的影响。杨小柳和周源颖的《亚文化资本: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解释》一文,在综述了经典伯明翰学派和后亚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独辟一条蹊径,引入桑顿的“亚文化资本”概念用以解释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互动中既凸显自身逻辑又与商业达成和解的新现象。这篇文章开创新地将“亚文化资本”概念引入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并以新媒体时代的突出文化现象网络游戏为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两者的结合,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理论的选择在相关研究中都具有创新性,而其结论关于亚文化商业逻辑和内部资本的思考超出了既有的理论框架,比较具有突破性。

总体来说,新媒体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首先这是现实所趋,现实语境中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已有的亚文化形态并孕育出新的亚文化现象,对新生亚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其生成的新媒体场域和背景;另一方面,这一议题的研究也是理论所需,青年亚文化的理论发展较为停滞,局限在现有的经典理论中,而其理论发展若想长久地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就需要进行创新,而新媒体的新语境、新技术和新生态既为亚文化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式,也为亚文化的理论转向提供了新的路径。

5. 研究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近年来青年亚文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总结出以上四个大致的研究方向和议题:“青年亚文化的理论阐释和宏观解读”、“亚文化现象的多元展现和多维分析”、以及“新媒体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转变”,在每个大方向之下,不同议题的亚文化研究又有不同的展开方式和路径,其中不乏有创新之处,但也有许多落于已有研究套式、理论框架的窠臼之中。

5.1. 近年来青年亚文化研究总结

从研究对象来看,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层出不穷为研究提供了多元的研究对象;甚至因为近年来影视作品的青年群体面向,使影视传播也成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也造成对青年文化的研究过于分散、量有余而质不足,研究大多流于表层,注重对亚文化景观的建构而缺乏对其发展、变迁背后的深入思考。丰富多元的亚文化形成与生产固然值得众多研究者欣喜,但如果只是对现象进行堆叠,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也只会成为无效研究成果的堆砌,不能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青年亚文化研究方法仍较为单一,大多停留在质化的描述性研究阶段;此外用得较多的文本分析法则存在一定需要警惕的问题,在前文提到的武静的文章《新媒体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反思》中有所提及;还有一些学者用到了线上民族志、访谈等方法,总体占比也并不高。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亟需研究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实证主义的研究匮乏,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泛泛而谈,缺乏经验材料。

从研究范式看,近年来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中有少数研究结合了跨学科的视角和理论进行分析,开拓了亚文化研究视域,这种研究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现实意义上都更具创造性。但这类研究仅占少数,大多研究依然囿于传统的单一理论视角和模式中,其结论和学术论调就免不了旧调重弹。

5.2. 青年亚文化研究展望

5.2.1. 理论研究的转向

青年亚文化理论从起源到引入都是以西方亚文化发展和理论为模板,国内研究大多是对西方理论的继承和借用,而批判和反思之处只占边缘性的少数。但事实上,无论是从社会环境、青年群体还是亚文化形态来看,大陆的青年亚文化和西方理论起源的亚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年代的发展与变迁,中国的青年亚文化研究需要立足于切合大陆语境和实际的本土化理论,在继承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和时代化转向。因此,今后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理论研究应该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西方与大陆的辩证中发展出一套基于中国亚文化发展现状的系统理论。

5.2.2. 注重实践面向

青年亚文化理论的起源深根于亚文化实践之中,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的开展最终也要运用于实践中指导亚文化实践。所以,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应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不能为了理论而理论,而丧失其实践面向的基础。西方学者保罗·威利斯在做青年亚文化研究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而不仅仅依靠对经典理论的沿用,这种实证和经验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可行性模式和开放性视角。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一味借鉴其田野调查的方法,方法的运用需要根据研究对象和议题进行恰当的选择,他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应注重回到实践中、回到经验中、回到问题本身中。我们要深入研究青年亚文化,就要回归到亚文化实践中研究青年,而不是停滞在理论层面的泛泛而谈。

参考文献

[1] 崔家新, 池忠军. 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解析——基于青年亚文化历史流变的发展性考察[J]. 学习与实践, 2018(11): 134-140.
[2] 魏晓冉, 平章起.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 云南社会科学, 2018(6): 147-153+189.
[3] 陈磊. 认同政治与伯明翰学派的学术论域[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9(5): 81-92+113.
[4] 董子铭. 情绪释放与技术催生: 新媒介环境下的“丧”文化解读[J]. 新闻界, 2017(11): 45-51.
[5] 卜建华, 童静谣, 唐新建. “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7): 31-33.
[6] 夏春秋. 单身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景观的多维透视[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 34(6): 35-39.
[7] 李展, 陆旖婷. 弹幕亚文化的传播机制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8, 31(1): 48-52.
[8] 林徐. 亚文化背景下鬼畜文化的传播机制[J]. 青年记者, 2016(26): 34-35.
[9] 唐杰. 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机制探析——以《创造101》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17): 113-114.
[10] 梁维科, 杨花艳, 梁维静. 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中的女性青年——从女性游戏角色、女玩家到游戏女主播[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3): 13-18+61.
[11] 王洪喆, 李思闽, 吴靖. 从“迷妹”到“小粉红”: 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的国族身份生产和动员机制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16, 38(11): 33-53.
[12] 李其名, 黄薛兵.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全民直播”现象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 18-22.
[13] 景瑶.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吸猫文化” [J]. 视听, 2018(10): 147-148.
[14] 武静. 新媒体空间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反思[J]. 青年记者, 2017(2):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