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比较与展望
Comparison and Prospec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Driving Force Research
DOI: 10.12677/SD.2020.105102, PDF, HTML, XML, 下载: 507  浏览: 2,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作者: 张 豪, 林锦屏*, 周美岐, 冯佳佳, 韩雨婕, 钟竺君: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旅游驱动力比较与展望国内外Tourism Driving Force Comparison and Prospect At Home and Abroad
摘要: 本文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学术论文为基础,对1985~2020年间的325篇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比较国内外年度载文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等。研究发现:国外的研究已进入提升阶段,表现为研究时间早,基础理论扎实,以构建模型研究为主的特征;而国内的研究正处于扩展阶段,起步较晚,刊文波动量较大。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均经历了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历程,国外研究热衷于构建理论模型与因子分析的定量分析,国内研究则在提出系统的理论模型之后结合案例地进行量化分析,部分学者还运用了复杂数理建模方法。目前,旅游驱动力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之一,避寒旅游驱动力、城市旅游驱动力及乡村旅游驱动力研究已全面展开,研究与比较不同类型的旅游驱动力,展望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发展趋势,建议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量化的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优化研究体系,提升旅游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articles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ourism collected by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we combed, concluded and summarized 325 articles from 1985 to 2020, and compared the annual paper volume, types of source journals, the distribution of cases,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hotspots at home and abroad. We found that: The foreign research has entered the promotion stag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arly research, solid basic theories, and focusing on building model. But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the expansion stage started late with large fluctuations in publication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experienced a research process from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eign research was keen on constructing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oretical models and factor analysis, while domestic research put for-ward systematic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n carried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cases. Some domestic scholars have also used complex mathematical modeling methods. Tourism driving force resear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es on cold tourism driving force, urban tourism driving force and rural tourism driving force have been fully launched. Researching and comparing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driving force,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driving force research trends, we finally suggested that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innov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search content should be enriched, the research system should be optimized,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level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hould be promoted.
文章引用:张豪, 林锦屏, 周美岐, 冯佳佳, 韩雨婕, 钟竺君.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比较与展望[J]. 可持续发展, 2020, 10(5): 857-866. https://doi.org/10.12677/SD.2020.105102

1. 引言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旅游业市场规模巨大,旅游人数剧增,促进旅游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业作为绿色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当前旅游正朝着大众化、多元化、品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特别是新兴的避寒旅游丰富了当前旅游活动的类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旅游驱动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驱动力概念一词出自于物理学中,指发动机产生动力推动轮子转动,从而对地面产生作用力,地面对轮子又产生反作用力叫做驱动力。就如人们常见的蒸汽机是将高压蒸汽产生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等。

对于旅游驱动力,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大多研究者则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对其界定(表1)。总的来说,就是驱使旅游者(旅游主体)通过旅游媒介前往旅游目的地(旅游客体)的无形的力,其中包含了各种因素,吸引了许多学者来研究与分析。

国内著名学者彭华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了旅游驱动力的概念 [1],第一次阐明了旅游发展机制、动力系统等概念,并围绕旅游驱动力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2]。王函、林锦屏2019年提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是驱动或促使游客进行旅游的内在动机与旅游地所具备的外在吸引力等各种作用力。

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重视旅游驱动力的研究,并备受他们的关注,而我国学者对旅游驱动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实际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旅游驱动力的探讨已有三十余年,

Table 1. Some domestic scholars differentiate the concepts of related tourism driving forces

表1. 部分国内学者对于相关旅游驱动力概念辨析

相继发表大量论文,本文基于比较国内外研究热点、年度载文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研究方法等,最终提出旅游驱动力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2.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文献基本情况比较

2.1. 文献数据来源

本文英文文献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电子期刊数据库平台,文献检索选定“Web of Science所有数据库”,以“英语”为限定语种,文献类型选择为“Article”,检索年限为“1985~2020年”(截止于2020年10月1日),以“Tourist Driving Force”为主题进行检索,最终检索到1985~2020年间英文文献292篇。中文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以“旅游驱动力”为主题检索词,以“全部期刊”为期刊来源类别,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截止到2020年(截止于2020年10月1日),共检索到1985~2020年相关文献33篇,检索结果见图1。因此,本文共获取了325篇关于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相关文献。

2.2. 年度载文量比较

年度载文量时间变化能够反映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从年度载文数量(图1)可将国内外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中国:20世纪90年代;国外:1985~2008年)

国内学者在旅游驱动力研究领域晚于国外学者,20世纪90年代才将旅游驱动力纳入研究视野,最早的论文发表于1998年,此阶段的论文刊发总量少,研究水平较低。国外学者在旅游驱动力研究领域起步较早,但文献量甚少,年均发文量为3篇/年,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

2) 拓展阶段(中国:1998~2006年;国外:2009~2014年)

国内学者开始初步探讨旅游驱动力,研究水平逐步提升,重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了论文质量。国外年度载文量增至12篇/年,处于稳步拓展阶段。

3) 提升阶段(中国:2007~2020年;国外:2015~2019年)

国内刊发量增长缓慢,关于旅游驱动力研究的硕博论文仅有8篇,但量化研究方法增势明显,深入探讨旅游驱动力的相关概念、动力机制、系统结构模型、城市与乡村旅游驱动力等。因此,开展关于旅游驱动力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景。国外刊发量在该阶段明显增加,载文量为27篇/年,说明旅游驱动力研究备受国外学术界的重视,且该领域的研究已逐渐趋向成熟。

资料来源:2020年10月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检索。

Figure 1.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driving forces at home and abroad

图1.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载文数量年度分布图

2.3. 来源期刊类型及载文量比较

从来源期刊类型及载文量(表2)得知,国内外有关旅游驱动力文献主要刊发在200种期刊上,且多数仅刊1篇论文,总体来看,本文统计到研究旅游驱动力的国外旅游学术期刊达60余种,载文量前9位的期刊中有4种为旅游学术期刊,另有79种环境科学生态学类、43种地理类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类也刊载了较多与旅游驱动力相关论文,可反映出旅游驱动力研究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程度较高;国内载文量第一的期刊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刊登了3篇,《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和《旅游论坛》三种旅游期刊共刊出4篇,另有8篇硕士论文研究旅游驱动力。

Table 2. The names of the main source journals and the percentage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表2.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主要来源期刊名称及载文量占比

资料来源:文献资料整理所得。

总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旅游学刊》、《人文地理学》3种国内期刊和《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Sustainability》、《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4种国外期刊载文量位于前列,且《旅游学刊》、《Tourism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三种期刊均为旅游相关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期刊,反映出国外旅游驱动力研究领先于国内。

2.4. 国内外研究方法比较

梳理、归纳与总结旅游驱动力相关文献,将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见表3)。国内外研究方法均经历了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历程。学者运用最多的定性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运用最多的定量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多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实现,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总体来看,国外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早于国内,且使用频率高,建立的模型更具代表性与科学性;国内学者常提出系统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案例地量化分析,注重借鉴国外的定量研究方法,但研究缺乏深度。

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ourism driving forces at home and abroad

表3.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统计

3. 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研究比较

3.1. 国外旅游驱动力研究

3.1.1. 旅游驱动力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旅游驱动力的相关基础理论较为丰富。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者亚伯拉罕·马斯洛(Mannell R C)提出五级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内在需求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人类个体的动机需求 [28]。欧–阿荷拉(ISO-Ahola)提出了内在旅游驱动力理论(Intrinsic Motivation),他认为刺激引发并直接造成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因子就是内在动机 [22]。驱动力模型中采用逃逸和逐求两大因子,划分能够解释人们旅游动机的四个象限,为后续学者提供理论研究框架。约翰·克朗普顿(John L. Crompton)提出了动态平衡、心理失衡和好奇心理论以及两个一级定义——“动态平衡”和“不均衡” [29]。闻名全球学术界的“推–拉”动机模型指出:在理论研究中,推力因子与拉力因子相互依存,且推力因子还强于拉力因子 [30] [31]。

冈恩(Gunn)于2002年将修改后的模型划分为两个子系统:供给和需求子系统,其中供给子系统包括,吸引物、促销、交通、信息和服务5个要素,它们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 [32]。丹麦学者 Anne-Mette Hjalager建立了旅游业创新及创新知识传递机制系统模型,突出旅游驱动力的综合、整体理念 [23]。以上学者构建的模型侧重于旅游业发展的多个子系统,而弱化驱动力机制研究,旅游需求驱动力研究更鲜见,目前的模型难以科学地阐述旅游驱动力机制,亟待加强。

3.1.2. 旅游驱动力实证研究比较

理论研究为旅游驱动力实证研究给予指导,催生大量研究成果。国外学者的旅游驱动力研究重点为某一特殊旅游活动、特定人群或旅游目的地。最初,学者的实证研究只是简单总结、列举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如Eagles P. F. J. [33]、Jeffrey D. [34]、Ryan C. [35] 等学者将参与加拿大生态旅游的旅游者、中国入境旅游的英国籍旅游者、英国度假旅游者等的旅游动机分别概括与列举。随着后续研究不断深入,学术界采用量化方法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揭示了旅游动机的结构并划分多个维度,每个旅游驱动力因子维度包含多项旅游动机,如Backman, K. F. [25]、Formica, S. [26] 和Choongki L. [27]、Uysal M. [36] 等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深入研究了地方传统节日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动机,划分出5~7个大类公有因子,即动机因子。Kozak M.以国籍差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这些旅游者前往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机 [37]。

3.2. 国内旅游驱动力研究

3.2.1. 避寒旅游相关研究及避寒旅游驱动力

1) 避寒旅游相关研究

a) 避寒旅游研究地域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主要避寒区域包括两大地区:① 华南–海南地区。尽管我国冬季因西伯利亚强冷气流频频南侵,但是我国在北纬25度、以及北纬25度以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仍能达10度以上。我国西沙及以南的南海诸岛冬季与夏季的环境相似。② 西南–云南、广西地区,我国西南地区虽海拔都在500~1000米以上,但除了高山寒冷区外大多低纬地区气温舒适,这些地区适合冬季避寒。国内避寒旅游研究地域集中在西南–云南广西地区和华南–海南地区,如表4所示。

Table 4.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heltering tourism

表4. 避寒旅游研究文献地域分布

b) 避寒旅游具体研究内容

中国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避寒旅游。如陈谅闻以北雁荡山为案例点,分析了该地区发展避寒旅游的可行性 [8]。郭来喜划分了避寒旅游地的级别及确定了主要避寒旅游目的地 [15]。在研究内容上,学者们主要关注以下研究热点:

① 分析避寒旅游地的气候舒适度与避寒旅游气候条件,如黄宇宸 [17]、罗松英 [18]、李忠燕 [38] 等采用指数评价法、加权评价法,分析避寒旅游地的气候舒适度,夏兆林等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赤水市的避寒旅游气候条件 [11]。

② 评价避寒旅游资源,如李健 [7]、冯琼兰 [41]、林锦屏与郭来喜 [43] 运用指数评价法、比较分析法与描述性分析法,分析与评价攀枝花仁和、广西梧州、以及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等地的避寒旅游资源,并提出各地区避寒旅游的发展策略。

③ 研究避寒旅游的最佳时段,如罗菊英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常规统计方法研究恩施自治州冬季避寒旅游的最佳月份和适宜游览时间 [20]。

④ 探究避寒旅游地潜在的发展潜力,如林锦屏等以中国人口老龄化为切入点,运用描述性统计法,比较分析不同旅游城市所具备的避寒气候条件来研究西双版纳避寒旅游的发展潜能。

⑤ 将避寒与疗养度假、养老旅游相结合,提出阳光避寒度假旅游开发模式和避寒养老产业开发战略,如李建提出攀枝花市的四种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模式 [7],李鹏坤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将避寒与养老旅游结合研究,最后提出其发展策略 [39]。

⑥ 从人们的行为特征出发研究避寒旅游,罗赟敏以前往西双版纳避寒过冬的青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研究老年群体在异地避寒养老的行为特征 [10];李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来探讨避寒旅游是否会对海口市居民产生影响及其对这一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进而为海口市发展避寒旅游提供切合实际情况的对策建议 [9]。

⑦ 谭益民等详细探讨了避寒型生态旅游区的7大类型,并提出各种类型生态旅游区的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21]。

2) 避寒旅游驱动力

王函在《旅游者的避寒旅游消费需求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西双版纳为例》的硕士论文中,提出影响旅游驱动力的五个因子,分别是:避寒旅游资源因子、避寒旅游地接待能力因子、旅游者健康状况因子、供暖导致环境污染与巨大的能源消耗因子、媒体宣传与口碑推荐因子。同时,她认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的差异导致旅游者的避寒旅游消费需求驱动力迥然。因此,她将避寒旅游驱动力定义为:驱动或促使游客进行避寒旅游的内在动机与避寒旅游地所具备的外在吸引力。筛选出旅游者进行避寒这一特殊旅游活动的驱动力因子及其组成要素,并划分出一级、二级、三级驱动力因子与驱动力要素。

3.2.2. 旅游发展驱动力机制研究

上世纪末中国学术界初次涉及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内学者提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并以旅游驱动力为主题展开研究。彭华教授深入论述并分析了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以及动力结构系统等 [1] [2],并根据丰富研究经验探究驱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将已建立的旅游驱动力系统模型应用到汕头市旅游驱动力系统。目前,国内基本采用经验性和实证性等定性方法研究旅游发展驱动力。张立生于2004年提出行政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型,以解决目前旅游业中不当的行政执行权利与管理、政府领头发展与各地区间旅游协作发展阻力突出导致地区旅游分块分散等问题 [44]。刘德谦教授于2006年全面探讨中国旅游发展趋势,旅游者需求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闲暇时间、经济收入、会议学术与技术交流、奖励与福利等个人、社会因子影响。鲍艳杰深入剖析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并建立旅游发展动力之源这一概念模型 [45],这是在之前的研究模型基础上第一次加入旅游者需求因子。

3.2.3. 城市旅游驱动力研究

现今,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定位,依据城市的区位、产业及城市形象进一步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与规划布局,进而设计并确定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城市旅游系统结构等 [46] [47] [48]。保继刚为珠海市未来旅游的发展制定了符合珠海市实际情况的旅游驱动模型 [5]。彭华以汕头市为案例地,探究出汕头市旅游发展的可持续驱动机制为旅游者需求与旅游地资源的吸引力共同发挥效能组成一个需求内在驱动,资源与产品服务外在吸引的互动连结型动力结构系统 [2]。接着保继刚又为广东省发展海外旅游出谋划策,首次采用量化方法探究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子及转化模型,推进城市旅游驱动力研究 [5] [49]。陈德广从出游动机、促成和限制因子三个变量出发构建旅游驱动力模型 [3],从微观层次上阐明城市居民每个个体的出游驱动力。刘立平采取权重评价和比较方法探讨攀枝花市旅游驱动力的主要因子,划分旅游发展驱动力三大系统:需求子系统、吸引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并评价每个系统下的各个驱动力指标的权重,最终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4]。丁金胜基于刘立平学者划分的三大系统,增添保障与决策子系统共同组成青岛市城市旅游动力系统,评价与分析所有子系统优劣势,最终提出青岛市改进旅游动力系统的策略 [50]。

3.2.4. 乡村旅游驱动力研究

杨军认为中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中的8个驱动因子之间的冲突必定会影响到整体体系发展,提出优化系统的对策 [6]。刘苏衡利用因子分析法剖析了武汉乡村旅游的12项驱动力指标,认为武汉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因子是经济与接待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应调动当地农民从业的积极性,增加收入等建议 [12]。陈小春将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力概括为五类因子:行政、市场、经济、社会及资源驱动力,每类要素又包括若干相关的驱动力因子,以此进一步优化中国传统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结构 [51]。罗正琴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在建立乡村旅游驱动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分析出影响四川省乡村旅游的3大驱动力为:政府推广力、乡村旅游吸引力、游客需求力等 [52]。陆书建,黄永兴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方法,得出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主要驱动力是经济驱动、城市环境驱动和健康卫生驱动的结论 [13]。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驱动力相关文献的归纳、梳理与总结得出,国外学者的研究领先于国内。在此,提出国内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与深化旅游驱动力研究:

① 加强对旅游驱动力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旅游驱动力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但对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分类以及对旅游驱动力的认识尚未达成学术共识,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应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旅游驱动力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实践是检验理论可靠性的绝佳工具,案例研究是实践的最好呈现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还应不断加入具体案例地的实证研究内容,在理论基础上加强对案例地的解释与剖析,实现旅游驱动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

② 完善旅游驱动力的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形成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思路。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量化方法,并叠加旅游驱动力相关结构模型。而国内学者采用量化方法的研究频率较低。所以在未来研究中,国内学者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逐渐走向细化、深化与科学化。

③ 丰富旅游驱动力研究内容,优化旅游驱动力研究体系,推进旅游驱动力研究进程。随着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在国内旅游驱动力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总体研究成果偏少,研究主题不够丰富。因此,旅游驱动力研究的潜力与价值巨大,譬如避寒旅游驱动力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应加强对旅游活动主体的研究,特别是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特征,剖析各驱动力因子及其组成要素的驱动力强度,以此丰富旅游驱动力研究内容,优化旅游驱动力研究体系,带动旅游业健康与蓬勃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老年人群消费需求驱动下冬季避寒旅游地生态适宜度研究”(41561031)。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彭华. 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 旅游学刊, 1999, 14(6): 39-44.
[2] 彭华. 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15(3): 75-81.
[3] 陈德广. 旅游驱动力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07.
[4] 刘立平. 旅游资源非优型城市的旅游驱动力系统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5] 保继刚, 刘雪梅. 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 旅游学刊, 2002, 17(1): 44-48.
[6] 杨军. 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J]. 旅游科学, 2006, 20(4): 7-11.
[7] 李健. 内陆山地河谷亚类阳光避寒疗养度假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 生态经济(中文版), 2009(9): 116-119.
[8] 陈谅闻. 北雁荡山建为避暑兼避寒胜地的探讨[J]. 科技通报, 1998(6): 408-412.
[9] 李宁. 海口市居民对避寒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大学, 2017.
[10] 罗赟敏. “避寒”养老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4): 32-34.
[11] 夏兆林, 谢辉钰, 黄翠仙, 陈茜茜. 赤水市气候避寒地评价分析[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 42(1): 77-80.
[12] 刘苏衡, 刘春. 基于因子分析的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驱动力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4(24): 148-150.
[13] 陆书建, 黄永兴. 基于精准扶贫的安徽省乡村旅游驱动力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7): 219-225.
[14] 钟韵, 彭华, 郑莘. 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初步研究: 概念、结构、要素[J]. 地理科学, 2003, 23(1): 60-65.
[15] 郭来喜. 冬天了, 去哪儿避寒?[J]. 中国国家地理, 2007(12): 36.
[16] 罗成德. 仁和避寒旅游资源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5): 59-61.
[17] 黄宇宸. 中国避寒旅游目的地城市气候舒适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18] 罗松英, 陈东平, 陈虹宇, 周耀萍. 1986-2016年湛江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8(6): 147-153.
[19] 林锦屏, 陈丽晖, 徐旌. 消费需求驱动下的特定区域发展机遇探析——西双版纳的避寒旅游潜力[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 25(1): 59-64.
[20] 罗菊英, 闫永才, 李灿, 潘汉标. 恩施自治州气候资源分析及旅游适宜性区划[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s1): 39-45.
[21] 谭益民, 吴楚材, 吴章文. 生态旅游区分类分级指标体系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5): 20-28.
[22] Isoahola, S.E. and Century, L.S.P.F. (1999) Mo-tivational Foundations of Leisure. Leisure Studies: Prospect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3] Hjalager, A.-M. (2002) Repairing Innovation Defectiveness in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23, 465-474.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02)00013-4
[24] Uysal, M., Gahan, L. and Martin, B.S. (1993) An Examina-tion of Event Motivations: A Case Study. 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1, 5-10.
[25] Backman, K.F., Backman, S.J., Uysal, M. and Sunshine, K.M. (1995) Event Tourism: An Examination of Motivations and Activities. Festival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3, 15-24.
[26] Formica, S. and Uysal, M. (1998) Market Segment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Historical Event in Ital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 16-24.
https://doi.org/10.1177/004728759803600402
[27] Choongki, L., Yongki, L. and Wicks, B.E. (2004) Segmenta-tion of Festival Motivation by Nationality and Satisfaction. Tourism Management, 25, 61-70.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03)00060-8
[28] Mannell, R.C. and Isoahola, S.E. (1987) Psychological Na-ture of Leisure and Tourism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4, 314-331.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87)90105-8
[29] Crompton, J.L. and Mckay, S.L. (1997) Motives of Visitors Attending Festival Event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 425-439.
https://doi.org/10.1016/S0160-7383(97)80010-2
[30] Dann, G.M.S. (1977) Anomie, 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4, 184-194.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77)90037-8
[31] Dann, G.M.S. (1981) Tourist Motivation an Appraisa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8, 187-219.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81)90082-7
[32] Gunn, C.A. and Var, T. (2002)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4th Edition, Routledge, New York.
[33] Eagles, P.F.J. (1992) 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 3-7.
https://doi.org/10.1177/004728759203100201
[34] Jeffrey, D. and Xie, Y.J. (1995) The UK Market for Tourism in Chi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2, 857-876.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95)00025-9
[35] Ryan, C. and Glendon, I. (1998) Application of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to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5, 169-184.
https://doi.org/10.1016/S0160-7383(97)00066-2
[36] Uysal, M. and Jurowski, C. (1994) Testing the Push and Pull Factor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 844-846.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94)90091-4
[37] Kozak, M. (200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urist Motiva-tions by Nationality and Destin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23, 221-232.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01)00090-5
[38] 李忠燕, 吴战平, 张东海, 段莹. 贵州省气候舒适度及旅游潜力分析[J]. 贵州科学, 2018, 36(1): 38-44.
[39] 李鹏坤. 浅谈元谋冬季避寒养老旅游产业开发策略[N]. 云南经济日报, 2016-03-18(B04).
[40] 陈莹, 林锦屏, 黄助群. 消费需求驱动下避寒旅游地生态文化透视实证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生态传统文化传承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4): 61-63.
[41] 冯琼兰, 梁键锋. 对梧州避寒旅游资源的思考[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8): 71.
[42] 吴长春, 杨超, 曾广宇, 王光波, 陈飞霖. 阳江避寒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18: 4.
[43] 林锦屏, 郭来喜. 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疗养气候旅游资源评估[J]. 人文地理, 2003, 18(6): 26-30.
[44] 张立生. 行政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旅游论坛, 2004, 15(4): 10-12.
[45] 鲍艳杰, 龙江智. 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J]. 中国西部科技, 2006(4): 54-56.
[46] 秦学.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01, 16(2): 73-78.
[47] 宣国富, 陆林, 汪德根, 章锦河, 杨效忠. 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特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04, 23(1): 115-124.
[48] 范今朝. 试论中国旅游地域类型的演进模式[J]. 地理研究, 2000, 19(1): 22-29.
[49] 保继刚, 龙江智.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 地理研究, 2005, 24(2): 274-282.
[50] 丁金胜. 青岛市城市旅游驱动力机制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6): 53-59.
[51] 陈小春.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力研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6): 69-75.
[52] 罗正琴. 基于精准扶贫的四川省乡村旅游驱动力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6): 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