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DOI: 10.12677/NS.2020.96069, PDF, HTML, XML, 下载: 521  浏览: 1,69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群, 张 瑶, 郑旭娟*:深圳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广东 深圳
关键词: 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影响因素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 Humanistic Caring 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 目的:调查我国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844名本科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为186.04 ± 16.62,认知、勇气和耐心的各维度得分分别为69.34 ± 8.61,56.44 ± 9.73,59.24 ± 4.64;均低于美国常模,且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生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与父母的关系、学习成绩、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护生人文书籍阅读量和报考志愿是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低,建议我国教育者根据影响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提高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In total, 844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the socio-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s and the 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Results: The total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score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186.04 ± 16.62; and the scores on the dimensions of cognition, courage and patience were 69.34 ± 8.61, 56.44 ± 9.73 and 59.24 ± 4.64, respectively; totally lower than the United States norm,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were whether the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terested in nurs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whether their parents supported them to be a nurse, the amount of humanistic books they read and their voluntary application for nursing. Conclusion: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had low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and Chinese experts were suggested to develop target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humanistic care ability.
文章引用:王群, 张瑶, 郑旭娟. 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护理学, 2020, 9(6): 420-426. https://doi.org/10.12677/NS.2020.96069

1. 引言

美国学者Leininger认为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够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1]。国内学者也提出,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是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更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和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2]。而本科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是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先决条件 [3]。近几年,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护士和实习护生 [4] [5] [6],对本科在校护生的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小或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 [3] [7]。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针对性地提高我国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3月至12月对山东省和广东省六所院校的护理本科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入选标准:1) 全日制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2) 学历为本科;3) 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 中途休学或退学者;2) 有精神疾患。

2.2. 方法

2.2.1. 调查工具

1) 护生的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护生的性别、生源、报考意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是否经常阅读人文书籍、学习成绩、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生、与父母的关系等。

2) 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

本研究选择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权威性较高的人文关怀能力测量工具——CAI量表。该量表由美国学者Nkongho编制 [8],国内学者马芳等 [9] 进行翻译修订。共有37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认知(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耐心(10个条目) [10]。评分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同”,分别赋值1~7分,其中13条需反向评分。总分为37~259分,其中认知为14~98分,勇气为13~91分,耐心为10~70分,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0.84,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0.70~0.81,内容效度:0.78 [8]。本研究中,CAI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0。Nknogho认为:CAI总分>220.30分为人文关怀能力较高,203.10~220.30分为人文关怀能力为中等水平,<203.10分为人文关怀能力较低 [8]。

2.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取得学院同意后,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说明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所需时间,在征得其同意后,现场发放纸质版或手机发放电子版(问卷星)调查问卷。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完毕后提交问卷,要求学生对各个项目如实填写。共发放纸质或电子问卷900份,回收860份,其中有效问卷8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78%。研究过程符合伦理要求。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描述性统计,不同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844名本科在校护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

Table 1. Social-demographic data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 = 844)

3.2.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各维度得分及国外常模的比较

我国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及认知、勇气和耐心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美国常模,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Table 2. The average scores of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nd its three dimension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2.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与各维度得分( X ¯ ± S D ) (n = 844)

3.3. 不同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护生,如生源、报考志愿、是否对护理工作感兴趣、学习成绩、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及与父母关系,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n = 844)

表3. 不同特征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n = 844)

3.4.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的全部变量为自变量,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护生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与父母关系、学习成绩、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人文书籍阅读量和报考志愿是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4)。

Table 4.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4.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 = 844)

注:R2 = 0.320,F = 49.037,P = 0000。

4. 讨论

4.1. 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

本研究中,我国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总分为186.04 ± 16.62,其中认知、勇气和耐心的各维度得分分别为69.34 ± 8.61,56.44 ± 9.73和59.24 ± 4.64;低于美国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杨支兰等 [7]、郭慧芳等 [10] 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原因为:首先可能与国内外文化差异有关。研究显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关爱体验和关爱行为,其中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对个人关爱意识的形成和关爱行为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11]。其次可能与国内外人文关怀的教育差异有关。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国家最早提出的。美国护理教育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AACN)在1998年已明确将人文关怀列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 [12]。当前西方国家的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和科研已发展较为成熟与完善,注重从课程设置和实践中进行人文护理的教育和关爱能力的培养 [7]。而我国人文关怀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相对缓慢 [2] [7],目前尚缺乏完整的护理人文关怀课程体系,相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时安排较少等。

Simmons等 [13] 的纵向研究表明:护生在校期间的关爱能力能够较强地预测护生工作后的关爱能力。因此目前我国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较低的问题应引起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建议学校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和提高专业教师人文关怀的能力,构建完善而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将人文教育贯穿和渗透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实践中加强护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注重人文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微课、慕课的应用,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2] [10] [14] [15]。

4.2. 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本科在校护生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和是否自愿报考护理专业是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因素,与顾娟等对实习护生的研究结果一致 [5]。其原因为:护生自身的兴趣与否导致其在护理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中存在主观能动性和感情投入量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人文关怀能力上会有显著的主动关怀理念和行为的差别 [5]。目前许多护理本科生因被调剂进入护理专业或因为好找工作而填报,这些学生不了解护理专业,更谈不上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和热爱。因此培养在校护生对护理专业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实践体验,是提高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16]。另外,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也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该结果提示,家长对护理职业认可度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培养学生自身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爱,还应加强学生家长对护士职业的认同与尊敬。

此外,在校护生的学习成绩与人文书籍的阅读量同样也影响其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者已表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教育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17]。学习成绩好或经常阅读人文书籍的护生,掌握的人文关怀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对扎实,因而其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也会相对较强。最后,与父母的关系也是本科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与Simmons等 [13] 研究结果一致。王盈等 [4] 对肿瘤科护士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家人对其的关心程度影响其人文关怀行为。可能的原因为:与父母关系越融洽的护生越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社会学认为关爱具有模仿性 [18],父母对孩子细致的关怀照顾,会潜移默化的成为子女学习的榜样,进而加强子女关爱他人的能力。因此,学校应注重护生家长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合作 [2] [5]。同时,本研究结果也暗示了环境氛围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是人文关怀能力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薛成芳等的研究也强调,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

5. 小结

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这一问题应引起我国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建议教育者根据影响在校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构建完善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注重护生家长对护士职业的认同及重视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等;来提高本科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为临床培养优质的护理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基金(A2018335)和深圳市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JCYJ20180305163459491)提供支持。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Leininger, M. (2003) Founder’s Focus: Transcultural Nursing Care Makes a Big Outcome Difference. 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 14, 157.
https://doi.org/10.1177/1043659602250650
[2] 薛成芳, 王贵桃, 韩新荣.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 35(1): 11-13.
[3] 张儒涵, 淮盼盼, 薛俊琳, 金瑞华.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 2018, 10(6): 538-541.
[4] 王盈, 强万敏, 沈傲梅, 吴琼. 肿瘤科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24): 1094-1097.
[5] 顾娟, 王薇. “90后”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大学, 2016.
[6] 金晓欢, 林征, 尚星辰, 谢晓峰, 顾则娟, 方曙静. 400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 2018, 25(10): 45-49.
[7] 杨支兰, 裴俊丽, 孙建萍, 乔永丽, 李春莲, 麻晓玲.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20): 2584-2587.
[8] Nkongho, N.O. (1990) The 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Springer, New York, 3-16.
[9] 马芳, 朱丹. 四川省护理本科生关爱能力调查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四川大学, 2006.
[10] 郭慧芳, 刘启贵.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14.
[11] From, M.A.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ing Nursing Stud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No. 52, 3526-3528.
[12]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 (2018) The Essentials of Master’s Education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http://www.aacn.nche.edu/education/pdf/MasEssentials96.pdf
[13] Simmons, P.R. and Cavanaugh, S.H. (2000) 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 and Graduate Car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chool Climate.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16, 76-83.
https://doi.org/10.1016/S8755-7223(00)80019-8
[14] 刘婉卿, 王阿凤. 1+1产教融合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改革对护生人文关怀的研究[J]. 科技资讯, 2018, 16(14): 262-267.
[15] 刘芹, 叶萌, 沈小平, 彭幼清. 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8, 32(23): 3664-3667.
[16] 王瑞, 由天辉. 本科护生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及关怀教育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15): 2301-2303.
[17] 杨依, 蒋晓莲. 实习中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同理心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 26(34): 3185-3188.
[18] 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 社会认知论(上册) [M]. 林颖, 王小明, 胡谊, 等,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