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资源转化
Resource transform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ban Public Art
DOI: 10.12677/ARL.2021.101002,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576  浏览: 1,280 
作者: 袁艳青:广东东软学院,广东 佛山
关键词: 非遗文化城市公共艺术资源转化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rban Public Art Resource Transformation
摘要: 建筑大师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知道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化,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各地区域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细节部分,不仅成为艺术家进入城市环境创作的主要通道,更是国家形象战略和宣传导出的必要产物。非遗文化介入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生活,本文就是将非遗文化作为独特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资源转化,分析两者结合的现实意义,探究文化与艺术融合的可行性策略与资源转化形式,力求通过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城市文化建设的相关战略政策,提升整个城市建设的艺术和文化魅力,传承与活化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资源在公共艺术空间转化应用,打造城市形象IP,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感染力。
Abstract: As the architect Saarinen once said, a city is an open book. Let me look at your city and I will know what cultural inhabitants are seeking?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ystem,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accelerated, and regional culture has also profound changes. As a key part of urba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ublic art is not only the main channel for artists to enter into urban environment creation, but also the necessary product of national image strategy and propaganda. This article is to transform the culture of non-cultural heritage as a unique national art resource into urban public art resources, and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o explore th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forms of resource transform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art, and strive to enhance the artistic and cultural charm of the whole city construction by actively responding to and implementing the relevant strategic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 Urban Cultural Construction, to inherit and activat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ransform and appl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public art space, to create the city image IP,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ity, and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appeal of the city.
文章引用:袁艳青.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资源转化[J]. 艺术研究快报, 2021, 10(1): 7-11.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1.101002

1. 研究背景

从古至今,中国对艺术的追求一直都存在,无论是中国诗一般的传统山水画还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无一不透漏出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公共艺术作为大众艺术,一般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具精神指向的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公共艺术造型物。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来看,公共艺术最初强调的是开放性和公共性,甚至带有强制性美学色彩的开放,比如徽派建筑群、西方经典雕塑群,这些公共艺术品虽具经典魅力,但远不符合时代审美和地域接纳度,所以公共艺术在当下已不再是停留在满足日常所需的艺术造型品,更应该作为一种理念的变革,是鲜活的有生命张力的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1] )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表现的是各人类群体世代相承的深层文化结构和文化底色,是民众自己创造和共享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国家最大的精神文化宝藏,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借助城市公共艺术建设,非遗文化传承将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原则——一种通过艺术改善和转换环境的原则。它以一种人文载体的形式呈现某种理念,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大众看法,同样的,也是增强社会与人活动交流一种媒介,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相处,基于以上两者发展有共同的目标特征,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探究其在新时代进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可行性策略与措施方法。

2. 非遗文化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上指出,2020年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济上,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公共艺术已不再主要为装饰和宣传作用,更需将“创新文化引领、彰显地域优势、多元方式联动、资源绿色持久”的产业体系特征转换为自身发展的根本方向。城市公共文化上,建立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深刻反映时代特色,有效引导时代风气。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元素和主题选择上,应当力求体现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展现中国特有的诗情和意境。因此,坚持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非遗文化的传承和转化作为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品的价值追求,将会包含以下现实意义:

1)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艺术名片;

2) 传承地方精髓文化和公共空间人文精神;

3) 讲述动人非遗故事,增强城市活力;

4) 营造城市宜人文化空间,增进城市社区认同。

3. 非遗文化与公共艺术结合的策略分析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城市魅力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形式来引领大众的意识与精神追求。2016年习大大就曾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会议中特别提出,“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然而,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从1949年的10%城市化,到2020年达到近70%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一方面带来城市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也在公共环境中折射出更大的社会公共性问题,比如资本利益的驱动、传统文化的蔑视、艺术审美的缺失、低俗趣味的泛滥、奢靡消费的倡导……目前国内的公共艺术还多局限于形式美和艺术家个人化的创作中,虽独具个人特色与艺术魅力,但要被大众认同与欣赏,甚至产生共鸣还差距较远 [2]。因此,城市公共艺术亟待从“有没有”的社会物化层次中提升为“好不好”的社会精神品级上,将非遗文化引入公共艺术将会意义深远,具体结合策略体现在:

1) 艺术走进生活,城市建设介入文化特征

艺术本无贵贱之分,今天的艺术早已不再是为贵族、宗教服务,而更多归于服务民众,但不可避免,艺术仍然好像只是一小群艺术家及其作品“自娱自乐”的代名词,一直高高在上,难接地气,与大众生活似乎有着无形的屏障和不可逾越的代沟。在当下,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和落实,艺术不仅在专业层面被认可,更是在城市建设层面也提上了规划进程,艺术介入乡村,带动相关衍生产业,如文旅小镇、民宿及艺术集市概念成为一种社会流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世界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大平台,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融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视野,必须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必然能够使人们在被动普及的形势下主动接纳并积极参与。因此,在现实城市建设中,应积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弘扬,全方面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觉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2) 公共开放,促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

从文化视角下 [3] 看公共艺术的空间发展,由开始的城市空间中一些简单的点缀布置,到后来经济增长下,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继而利用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设计,从街头装扮精美的橱窗,琳琅满目的精致小手工艺品,街道地铁两边色彩张扬的涂鸦、墙画,甚至在城市大型空间——城市文化广场、滨水绿地走廊设计中,公共艺术无不在处处传达着城市的魅力气息。结合装置艺术展览、纪念文创产品、数字媒体融合等多种手段,非遗文化得到普及宣传,挖掘在地文化遗产资源,转化城市形象IP定位,在整体发展城市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传承与保护源远独特的非遗文化;

3) 回归个体,促进非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在创建自由国际大学时曾说“一个人的存在和行为,首先是通过艺术来决定的。”他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4]。而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美育环境,更应该突破限制,唤醒个性,使人找到自我,回归自我。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最重要核心要素,在公共艺术中融合非遗文化,既可以引入传承人的主动参与,又可以激发个体参与的艺术灵感和体验感受。目前我国的非遗文化大多都位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考验,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度不高;目前从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大多是老年人,我们应积极响应并参与非遗文化认知和科普,积极参与或投身社会公共事业,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创造延伸,从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而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4) 资源在地转化,升级城市公共精神面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文化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基本可以归为五类:民间文学;民俗表演;曲艺舞琴、手工艺技能和节庆文化。大量在地文化资源涉及文化自觉、文化价值以及相关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传统文物和当代衍生品,其传播形式,既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更倾向于时间上的纵向传播 [5]。因此,非遗文化不只是形象活化与融合,更是一个衍生变化的资源。通过城市公共装置,将有形资源如民居、服装、风俗崇拜等传统符号图形视觉化,更要体现特定空间特定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精神共享,联结民众生活话题参与互动,最终成为城市共有文化,提升城市公共精神面貌。

4. 非遗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资源转化形式

如马克思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当下的信息社会,文化产业意味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再一次革新。非遗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资源,其传承和保护绝不是照搬和简单复制,更不是小空间小区域范围的延续保存,必然会需要通过创意表达和资源转化将文化要素融入功能与实用性中 [6],成为可供使用和欣赏甚至深入灵魂引起公众共鸣的优秀作品。具体资源转化策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 “形”的转化

非遗文化因其本土性、独特性、历史性等特点,往往表现出自身形态精美、或相关衍生产品形式多样,造型别致等美感。其表达要素离不开点、线、体、色等多种构成形式。这些形式构成关系的艺术性能与欣赏着内心深处的节奏、韵律、比例、尺度、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相统一,多体现在在公共艺术的小品造型、构筑物表面图样以及文创产品源图案中,从而再现非遗文化,以多次重复的频率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普及,营造视觉冲击效果。

4.2. “象”的转化

象征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它通过使用象征符号来实现象征意义的表达。有些非遗文化并无明显的表征特点,比如民间传说、语言文学以及一些动态的有时间间歇性的节庆或手工技能操作等,这类文化资源的表达很难定格在某一具体形象,需要借助神似或象形的手段抽象表达,并且一定经验积累下还会转化为特定符号来表达某种文化意识下的形象嫁接。因此在公共艺术资源转化上,表现为一系列元素和符合的组合应用,类似于套装包装的概念,用特定标记对同类事物或动态定义与表达。

4.3. “意”的转化

非遗文化的魅力除具体的可看可参与外,还表现在一种强烈的情感吸引与时空记忆。所以“意”的表达多体现在场景空间,材料肌理触感,体验参与等多种感官形式的效果,在公共艺术中的形式模糊化,个性化,多元化,甚至跨界融合——结合多媒体、动力、声光等能源装置,创造独一无二的体验环境,带来千人千感的特殊意韵。这种“意义共享”的表达模式的形成,促使非遗文化艺术更贴近生活,更是在精神超越、文化传承、人文关怀之间谋求稳定与平衡。只要把握好公共艺术资源转化的规律,再造或形塑出一个既有“民间底蕴”,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又包含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的公共精神,成为传统文化艺术转化生产和活化传承的重要途经之一。

地域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形成的特定产物,是一种“记忆”和“文脉”,当人们重新审视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时,必会将其注入到某类产品或作品之中,成为抚慰或唤醒人们记忆的纽带。公共艺术也必将承载着地域历史与时代使命在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浪潮中源远流长地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满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变迁·传承·发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54-60.
[2] 刘永涛. 公共艺术是不是“学术泡沫” [J]. 美术观察, 2008(5): 26-28.
[3] 周秀梅. 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13.
[4] 王强著. 走向生活的艺术——艺术市场解密[M]. 北京: 中国馆建筑共有出版社, 2018.8: 10-11.
[5] 陈炯.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9: 120-124.
[6] 文婕. 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公共艺术景观的探析[J]. 美与时代(上), 2014(12):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