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论”视域下的夏目漱石《心》汉译本——以杜勤译本为中心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Natsume Soseki’s “He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nciple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Focusing on Du Qin’s Translation
DOI: 10.12677/ML.2021.91014, PDF, HTML, XML, 下载: 374  浏览: 1,366 
作者: 韩婉茵: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三化论研究视域杜勤译本Principle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Research Perspective Heart Du Qin’s Translation
摘要: 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行为已屡见不鲜,在各种翻译理论的辅助下,翻译行为得以在各国间顺利展开。本文以许渊冲主张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翻译理论中的方法论原则,即“三化论”为研究视域,以夏目漱石的《心》之杜勤译本为主要研究文本,通过文中例句分别对“三化”进行分析解释,探究其在文学翻译中体现的作用,以期能够为译者提供不同的翻译视角。
Abstract: It is not uncommon to use translation theory to guide translation behavior. With the help of various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behavior can be smoothly carried out among countr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Beautification is the art and creation resembles the rivalry” advocated by Xu Yuanchong,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takes Duqin’s translation of Natsume Soseki’s “Heart” as the main research text,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Three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sentence examples in the text, and explore their rol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hoping to provid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for translators.
文章引用:韩婉茵. “三化论”视域下的夏目漱石《心》汉译本——以杜勤译本为中心[J]. 现代语言学, 2021, 9(1): 88-9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1014

1. 引言

纵观世界格局,不难发现目前人类处在一个资源共享化、信息传递化、文化交融化的状态。而中国近年来,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重视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华文化的精华很大程度地传播至国外,更好地带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而中国优秀学者通过译著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以此方便本国人民了解异国文化同样也是文化“引进来”的重要表现。

中国翻译学有着悠久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具特色,迄今为止翻译学史上经历了五次翻译高潮,沿着历史轨迹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译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时期 [1]。在五大高潮中也孕育了中国数位著名的翻译家,如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科技文翻译家徐光启、西学翻译家林纾和严复、多领域翻译家鲁迅、傅雷、许渊冲等,他们虽然在所属领域有着各自独特不同的翻译理论主张,但就整体而言都对中国翻译事业做出深层次、多样化与广泛化的影响。

2.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许渊冲的“三美论”在翻译界影响深远,成功地将中国古典诗词推送到外国友人的眼前,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显著贡献。国内相关学者也以“三美论”为研究视角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在CNKI上以“三美论”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共有665篇相关学术论文。“三化论”作为“三美论”顺利指导翻译行为的重要方法论,在倡导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笔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鲜少有学者专门以“三化论”为切入点进行学术研究,在CNKI上以“三化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发现14篇与之有关的学术论文。内容主要以“三化论”视角分析中国诗词歌赋英译本为主,其中周方衡以“三化论”视角赏析许渊冲的《江城子·记梦》英译本 [2],罗青梅对《葬花吟》英译本进行研究 [3],刘安军通过解析《长相思》和《春怨》的英译本内容着重诠释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与三化论 [4]。从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来看,大都集中于英语世界,用“三化论”视域分析日语世界领域的学术研究却鲜有学者关注。因此,本研究试以该理论分析其在夏目漱石作品《心》的汉译本中的具体体现。

其次,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心》凭借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刻揭露了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冲突的现实性,全文营造一种理智与情感背后的无奈与悲情的氛围,引起国内外读者共鸣,由此该作品被国内外学者研究和翻译。以中国为例,以“夏目漱石《心》”为关键词在CNKI上详细检索篇名,共得到75篇相关学术论文,研究内容多是叙述文本本身的人物形象以及超出文本之外的思考。就汉译本而言,该部作品至今大概有二十多个译本出版发行,其中林少华译本较受读者欢迎,但本文选用的夏目漱石的《心》之杜勤译本为主要文本,原因在于杜勤译本是迄今为止的最新译本,于2018年第一次出版,该译本中的很多词汇较林少华译本更为贴近当今生活,如:“发小”、“啃老族”等当下流行词汇 [5]。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着眼于日语世界的文学作品—夏目漱石《心》的杜勤汉译本,并以“三化论”为切入点,与文本进行有机结合,试分析其在文学翻译中体现的特殊作用,并通过文中例句分别对“三化”进行分析解释,以期能够为译者提供不同的解读视角。

3. 许渊冲及其“三化论”

许渊冲是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之久的翻译大家,擅长中、英、法等语种,是使用英语、法语译诗的译界奇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翻译作品主要集中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理论,并高度概括总结出“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为中国乃至世界翻译学做出卓越贡献。

那么“三化论”该如何理解呢?从许渊冲发表的论文《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了解到该理论得益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钱钟书指出“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6]。许渊冲在其出版的《文学与翻译》一书中对“三化”做出定义性说明,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二为一等译法;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 [7]。许教授用“三化论”分析了《诗经》、《楚辞》、《论语》以及《唐诗三百首》中的英译策略,为不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提供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为中华古典文化更好地传播至海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 夏目漱石《心》的概述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心》是其后期三部曲之一,朝日新闻在1914年3月至8月11日对该部著作进行连载,同年9月份在岩波书店正式出版发行。在2014年,在距离首次连载正好百年的时机,朝日新闻再次重新连载。据新潮文库统计,截止到2016年共出版《心》718万本,是同文库中最热卖的书。

该部作品讲述的大概内容是:“先生”在经历父母双亡,叔父背叛之后在一次偶然中结识房东母女,随着日常生活的交往,和房东母女俩人关系渐行渐近,不知不觉中“先生”爱上了房东家的女儿,同时“先生”不拘小节的性格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先生”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时常对他人持戒备之心,不肯向外人吐露心声,以至于造成性格优柔寡断,怯于表白自己的心意,因此“先生”一直将那份爱意久久地守在心底。后来,“先生”安排好友K也住进了房东家里,K的性格更为孤僻,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K也在消无声息中爱上了房东家女儿,当爱意无法自制时,K向好友“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相思之苦,“先生”犹如遭受晴天霹雳,虽然在表面上假意批评K“不求上进”,其实内心无比痛苦,好友和自己同时喜欢上一位女生,并且自己也抑制不住内心对房东女儿狂热爱恋。“先生”长时间挣扎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希望允许将女儿嫁给他,没想到房东太太欣然答应了“先生”的求婚请求。“先生”无比激动开心,但却无法向好友K坦白真相。一次偶然的机会,房东太太把这件“喜事”告知了K,K知道一切真相之后,在悲痛绝望中选择了自杀,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始终活在K自杀的阴影下,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与孤独,最终为获得精神的解放,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这部作品深刻描写了当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冲突时,当时的日本人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去解决,善与恶,转变只在一瞬之间;罪与罚,一错竟酿成终生解不开的执念。内容彰显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面对进退维谷境遇时痛苦、矛盾、孤独的精神世界,同时又提出让人深思的人生课题,这也是该作品如此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5. 许渊冲的“三化论”在译本中的体现

自许渊冲提出“三化论”翻译方法论后,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英汉互译作品中,并被多位学者加以引用与研究,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中,笔者以许渊冲的“三化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对照中日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该理论在《心》杜勤译本中的具体体现及意义。

5.1. 深化层面

“深化”主要指把抽象化的语言具体化、一般性语言特殊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引经据典,采用意象等手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保持原文的意境美。有具体化、特殊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依据不同内容选用不同译法。

例1:海水着を持たない私にも持ち物を盗まれる恐れはあったので、私は海へ入るたびにその茶屋へ一切を脱ぎ捨てることにしてした。(P006)

译文:我没有泳裤,也怕东西被人偷走,所以每次下水前都去这家茶棚把衣服脱得只剩一条裤衩。(P005)

例1中,“海水着”本义是“游泳衣”,译者译成“泳裤”,体现了深化中的“特殊化”原则。在人们的正常认知领域,对于男生泳衣来说,通常指的只是“泳裤”。第二处是“深化”中的“加译”现象:日语“一切を脱ぎ捨てることにしてした”,直译不免让人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杜勤则用“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弥补了这一现象,并使读者想象合乎正常的画面。

例2:やがて若葉に鎖されたようにこんもりした小高い一構えの下に細い道が開けた。(P112)

译文:走了一会儿,前方出现一座树木葱茏的小高楼,像是完全笼罩在树叶之中。楼房下面有一条小路。(P113)

例2中的“若葉に鎖されたように”字面意思是像被新叶锁住一样,是一种比较难理解的状态,但杜译本中用比喻句“像是完全笼罩在树叶之中”来表示这一状态使之具体化。其次日文原文是一句话,而译文是两句话,这是因为原文中定语过长,译者采取一分为二的译法使读者更清晰其中的逻辑关系。

例3:私はその一言でKの前に横たわる恋の行く手を塞ごうとしたのです。(P418)

译文:我要用这句话把K的恋情封杀在摇篮之中。(P419)

例4:青空の色がぎらぎらと目を射るように痛烈な色を私の顔に投げつけた。(P012)

译文:天空湛蓝如洗,灼热的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睛。(P013)

例3中原文和译文变动较大,首先可以看到译文把“横たわる恋の行く手”直接凝练成具体的“恋情”二字,再者译文中的“摇篮之中”并未体现在原文中,是译者加译现象,实现译文的意美;例4同样也属于加译,“ぎらぎらと目を射るように痛烈な色”应该是阳光的照射并非“青空の色”,译者在翻译时加上“阳光”,使句子顺理成章,此外,译者也采用了一分为二的译法,分成两句话表达,使修饰关系一目了然。

例5:けれどもその疑いは一時限りどこかへ葬られてしまった。(P042)

译文:不过这种疑虑如昙花一现,很快消失踪影了。(P043)

例6:道のためなら、そのくらいの事をしても構わないということです。(P322)

译文:为了自己前途,这又何足挂齿?(P321)

例7:その時私はしきりに人間らしいという言葉を使いました。(P372)

译文:当时我频频使用“人情味”这个词。(P373)

这三个例句都体现了深化中的“特殊化”,即把一般性的语言或事物特殊化。例5中“一時限り”表示一时性、暂时性,译者采用成语“昙花一现”更具体生动表达出疑问的短暂性。例6中“道”本是日语中的简单词汇,指具体的道路、方法、路程以及抽象的道义、道德等含义,但在此处译者把它特殊化为“前途”,符合上下文语境及人物角色。例7中的“人間らしい”直译为具有人类某些特征,但似乎找不出具体的中文词描述,译者直接特殊化译成“人情味”,便于读者理解。

5.2. 等化层面

所谓“等化”指能够直接传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一般通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反互译、主动被动相互转化等译法实现。

例1:両方とも世間から見れば、生きているか死んでいるかわからないほど大人しい男であった。(P098)

译文:在世人眼里,两人都是无足轻重的老实人。(P099)

例2:私は若かった、けれども全ての人間に対して、若い血がこう素直に働こうとは思わなかった。(P014)

译文:我虽然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不会对所有的人都率真地倾洒一腔热血。(P015)

以上两个例句体现了等化中的“词性互换和句子成分互换”;例1中“生きているか死んでいるかわからないほど”整体作为程度副词修饰“大人しい”,二者又同时作为定语修饰“男”,译文中把程度副词的部分变成了形容词,属于等化中的词性互换。例2中“若かった”原文是做谓语,译文中变成定语;“若い血”原文中做“働く”的主语,译文中作“倾洒”的宾语。

例3:私は女らしかったのかもしれません。(P298)

译文:也许我缺少阳刚之气。(P299)

此例体现了等化中的“反说”;原文中“女らしかった”意思是具备女性的某种特质,但译文采取反译“缺少阳刚之气”,更富有表现力和突出人物性格。

例4:私は永久彼に祟られたのではなかろうかという気さえしました。(P404)

译文:我甚至觉得自己永远摆脱不了他的魔咒。(P403)

例5:私はその感じのために、知らない路傍の人から鞭打たれたいとまで思った事もあります。(P478)

译文:由于怀着这种负罪感,我甚至恨不得让素不相识的路人鞭笞我一顿。(P479)

这两个例句中很明显看出体现了等化中的“被动主动互换”,了解日语的读者可能会知道,日语中经常使用被动句,而汉语较习惯使用主动句。例4中译文的主动式表达彰显出原文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例5中“知らない路傍の人から鞭打たれたい”直译是“想被路人打一顿”,译文中把被动句译成主动句“我甚至恨不得让素不相识的路人鞭笞我一顿”,这种主动式的表达更能突出原文作者内心深处的负罪感。

5.3. 浅化层面

“浅化”与“深化”相对应,主要用到了一般化、抽象化、减译和合二为一的译法。通常是在“等化”和“深化”无法妥善处理的时候,才会发挥其作用,使文章内容便于读者理解。

例1:先生の顔には深い一種の表情がありありと刻まれた。(P046)

译文:先生的脸上透着一种凝重的神情。(P047)

例2:私はそこでビールの泡のような彼の気燄を聞かされた。(P154)

译文:听他高谈阔论。(P155)

例3:その時の私は恐ろしさの塊と言いましょうか、または苦しさの塊と言いましょうか、何しろ一つの塊でした。(P396)

译文:我当时可以说是惊恐万状,也可以说是痛不欲生,总之惊讶得呆若木鸡。(P397)

例4:私は腸に染み込むように記憶させられていたのです。(P482)

译文:让我刻骨铭心,念念不忘(P483)

这四句体现了浅化中的“抽象化”;例1中“深い一種の表情”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译者译成“凝重的神情”,生活化场景,便于读者想象;例2中“ビールの泡のような彼の気燄”直译是他如啤酒泡沫般的气焰,但是放在句中很难理解,于是译者用“高谈阔论”使之抽象化,更好地呈现“他”酒后年轻气盛的样子。例3中“塊”辞典中的意思是块儿、群、堆之类,若直译就变成了“恐惧的堆积、痛苦的堆积、整个堆积”其实读者也能理解的通,但总感觉缺少点美感。译文用“惊恐万状、痛不欲生、呆若木鸡”来表达,用形容词代替了原文的名词,使“我”当时的状态抽象化,化难为易,生动形象。例4中将“腸に染み込むように”抽象化“刻骨铭心”,既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又将句子简单化,便于理解。

例5:私は鉛のような飯を食いました。(P442)

译文:这段饭我实在难以下咽(P443)

在此例句中译者对“鉛のような飯”体现了浅化中的“减译”,像铅一样的饭会让人很费解,是饭呈现铅一样的颜色还什么呢?汉语中形容心情沉重时会说“像灌了铅似的”,此处译者正是采用此种含义,译文中省略译出铅和饭的修饰关系,而把“鉛のような飯”进行减译处理。只是指出(因心情沉重),故这顿饭难以下咽。

6. 结语

本文以夏目漱石的《心》杜勤译本为文本,以许渊冲先生的“三化论”为研究视域,通过杜勤汉译本中的实例分析深化、等化、浅化的具体体现以及各自所带给译文的意义。夏目漱石的《心》读者群、译者群广泛,不同的译者对于翻译会呈现不同的风格,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无论译者风格如何,翻译策略如何,其主要目标也是希望读者能够读懂并能消化作品。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三化论”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美论”,并能够带给读者生动形象的想象空间。在当下世界各国文化交融的时代,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与传播在文化沟通的桥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译者用不同的翻译理论全方位解读异国文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许钧. 翻译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 周方衡. 从“三化论”看许渊冲的《江城子•记梦》英译本[J]. 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8(11): 54-57.
[3] 罗青梅. “三化论”视角下霍版《葬花吟》的英译简析[J].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 2018(7): 374-375.
[4] 刘安军. 从两首诗的翻译看许渊冲的三美论与三化论[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4): 76-78.
[5] 夏目漱石, 著. 心[M]. 杜勤, 译.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
[6] 许渊冲. 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 中国翻译, 2012(4): 83-90+127.
[7]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