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步连词“不假”及其语法化
Concession Conjunction “Bujia”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DOI: 10.12677/ML.2021.93086, PDF, HTML, XML, 下载: 324  浏览: 420 
作者: 俞梦倩: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关键词: “不假”让步连词语法化“Bujia” Concession Conjunctions Grammaticalization
摘要: 本文探讨了正处于语法化过程中的让步连词“不假”,阐述了它的语义特点和结构特点,并结合语义虚化和语音弱化的分析得出当“不假”位于前一分句句尾,带有既轻又快的语音特点时,就虚化成了让步连词“不假”。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ssion conjunctions “Bujia”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expounds its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s the analysis of semantic virtualization and phonetic weakening to conclude that when “Bujia” is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sentenc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light and fast pronunciation, it becomes the concession conjunction “Bujia”.
文章引用:俞梦倩. 让步连词“不假”及其语法化[J]. 现代语言学, 2021, 9(3): 626-63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3086

1. 引言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部分实词经过语法化虚化为连词的现象,如动词短语“不说”“不过”分别虚化为递进连词和转折连词,还有如“即使”虚化为让步连词,“无论”虚化为条件连词等。“不假”作为形容词性短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当作一个实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均无找到关于它的释义,但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可以看出它正在经历一个语法化过程,当它位于前一分句句尾,带有既轻又快的语音特点时,就虚化成了让步连词“不假”。

2. 让步连词“不假”的特点

2.1. “不假”表让步关系

本文所讨论的连词“不假”指的是下面的句子:

1) 铁路是国家垄断不假,但一直是压低价格,而不是提高价格。(微博)

2) 我是消费者不假,但我也是生产者啊。(2017年8月3日《人民日报》)

上面句子里的“不假”表示的是让步关系,我们可以用“虽然”“尽管”等让步连词代替,且句子意思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1')尽管铁路是国家垄断不假,但一直是压低价格,而不是提高价格。

2') 我虽然是消费者,但我也是生产者啊。

虽然替换后句子意思相近,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虽然”“尽管”只能放在让步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句首或句中,而“不假”只能位于前一分句的句末。除了连词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之外,用于复句中所表达的句义也有所不同,我们将在分析“不假”的语义特点时进行具体阐述。

吕叔湘认为“让步”是姑且承认之意,让步复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容认句,即承认实在的事实,另一种是纵予句,即承认假设的事实 [1]。“不假”的意思为“确实,真的”,表明它所说明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这里我们把含有“不假”这一让步连词的复句看作是容认句。如例1)中“菜谱上有价钱”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例2)中“我是消费者”也是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事实。

2.2. “不假”的语义特点

虽然“不假”和“虽然”“尽管”可以相互替换,但在整体语义表达上还是存在差别,如下面的句子:

3) 《香港商报》评论认为,开拓“一带一路”中,香港拿了一手好牌不假,但最重要是把好牌打好。(2015年07月16日《人民日报》)

3’) 《香港商报》评论认为,开拓“一带一路”中,香港虽然拿了一手好牌,但最重要是把好牌打好。

4) 他们确实是文物不假,但此时的文物对所有人而言,只是一组汉字。(2019年8月2日《光明日报》)

4’) 尽管他们是文物,但此时的文物对所有人而言,只是一组汉字。

这两个例句中“不假”表达出笔者对所说事实的认同,例3)中“不假”表明笔者对“香港拿了一手好牌”这一论断的肯定,例4)中“不假”表明笔者对“他们是文物”这个已然事实的认同,而用“虽然”“尽管”却没有这些意味,只是在已有论断和已然事实上进行让步。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出“不假”这一词带来的主观性比“虽然”“尽管”更强。

2.3. “不假”的结构特点

“不假”作为句尾让步连词,连接的是两个分句,它的典型格式为“X不假,但Y”,其中“但”可以被其他转折连词替代,如“可”“不过”“却”等。前一分句中的X通常是完整的主谓句,如:

5) 沿河居民深受黑臭水体之害不假,可某种意义上说,水体黑臭,沿河居民也是主要污染者。(201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6) 他说,那天夜里大月明儿不假,满天星星不假,可……就、就、就是没有人,那楼后面根本就没看见人。(李佩甫《金屋》)

7) 社会关系重要不假,但还是踏踏实实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最实际。(2010年8月5日《人民日报》)

例5)“沿河居民深受黑臭水体之害”是一个动词性谓语句,例6)“那天夜里大月明儿”是一个主谓谓语句,“满天星星”是一个名词性谓语句,例7)“社会关系重要”是一个形容词性谓语句。在以上几种类型的主谓句中,偏多的是动词性谓语句。

X不可以是非主谓句,如:

8) 就在人们担心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时候,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便做出处理。快刀不假,乱麻却谈不到,因为事实清楚,一切都明摆着,几乎无需调查取证。(2006年1月28日《人民日报》)

9) 通过此次增发,华润股份将继续稳居万科大股东宝座。增发不假,但万科的“夫家”还是华润。(2006年7月21日《京华时报》)

当X只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充当时,如例8)中的“快刀”和例9)中的“增发”,此时分句中的“不假”就成为一个形容词性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

X内有些时候会出现“虽然”“尽管”等让步连词,与X后的让步连词“不假”共现。如:

10) 虽然“大人物”决定命运不假,但往往他们说的话,都是言不由衷的假话套话,标点符号都不要信,信了你就输了一辈子。(微博)

11) 从这件事不难看出,尽管学生课业压力大不假,但问题的核心恐怕更在于家长的越俎代庖和儿女的“拼爹”习气。(2013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后一分句Y通常会带有转折连词“但(是)”“可(是)”“不过”“却”等,一般放在分句句首,偶尔也会出现在句中。当先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时,转折连词放在后一分句句首,当主语不一致时,则放在句中,如:

12) 中医是宝库不假,但其中也有大量的糟粕。(2016年3月7日《人民日报》)

13) 纵横比较具有客观意义不假,可解决不了自我认知的偏差。(微博)

14) 小伙子被砍了手臂不假,砍人者却不是抢劫的,而是前女友。(2016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例12)和例13)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句均相同,分别为“中医”“纵横比较”,因此后一分句的转折连词放在句首,例14)前一分句的主语为“小伙子”,后一分句的主语为“砍人者”,因此转折连词位于后一分句的句中。

3. “不假”的语法化

3.1. 虚词“不假”的判定

虚词在句子中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因而删去虚词并不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如在下一例句中删去“不假”,句子依然成立,且句子意思基本不变。

15) 我有毛病不假,但把毛病和农名扯到一起则没道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城市人的偏见。(2001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15’) 我有毛病,但把毛病和农名扯到一起则没道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城市人的偏见。

如果“不假”作为一个形容词性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那么删去“不假”后句子本身不成立,句子意思也不完整,如:

16)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困惑很自然。这话前半句不假,我们害怕的不是有问题,而是不把问题当回事。(2016年5月4日《人民日报》)

16’)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困惑很自然。这话前半句,我们害怕的不是有问题,而是不把问题当回事。

3.2. 语义的虚化

“不假”的意思是“真的,确实”,是对句中所指对象的真实性进行判定,重点在于所指对象本身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如:

17) 这消息迅速传迸了洛阳城中,证实了李闯王“只杀官,不杀平民”的传闻不假。(欧阳山《苦斗》)

18)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并不假,但是如今这两大主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世界并不太平。(2006年1月28日《人民日报》)

例17)中“不假”说明“李闯王‘只杀官,不杀平民’的传闻”是真的,例18)中“不假”表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作为虚词的“不假”,它的重点在于表达说话者对所述情况的认同,所述情况符合客观现实,其真实性已确定。如:

19) 木兰纸业不再制浆不假,但是该厂却把制浆用的蒸球出售给附近村民,由村民在极为简陋的环境下收购麦秸制成草浆,再返销给木兰纸业。(200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20) 中日间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存在争议不假,可无论依据何种国际法或惯例,中日海上界限都远在日本目前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以东。(2015年07月25日《人民日报》)

21) 孙老元摊着手说:“老马,冤枉啊!李村长近日死了不假,可并不是我家人害的!老马你是明白人,孙李两家,历来有仇,这是栽赃陷害呀!”(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

以上三例中“木兰纸业不再制浆”“中日间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存在争议”“李村长近日死了”都为客观现实,并不存在真假问题,在分句句尾加上“不假”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立场,认同这一客观现实。

3.3. 语音的弱化

汉语在虚词的产生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语音弱化的现象,语音弱化可以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等在发声上不同程度地减弱,甚至脱弱,有时还会产生合音等 [2]。虚词“不假”的语音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弱化,就是所谓的轻声。“不”原本声调的调值为[51],弱化后声调的调值变为[53],“假”原本声调的调值为[214],弱化后的调值变为[21],形成一种又短又快的发音。

虚词“不假”的语音弱化与其语义虚化密不可分。一个语言单位在语义表达中的重要性与其语音形式成正比,虚词“不假”在句子中的信息负载量较小,并不在句中承担实在意义,致使产生语音弱化。

4. 结语

现代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往往着重研究已经完成语法化的词,忽略了一些正处于语法化过程中的词或短语,就例如正处于语法化过程中的让步连词“不假”,它并没有完全虚化,结合它位于句子中的位置、语音特点等,我们可以看出“不假”正走在语法化的路上。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6: 430-440.
[2] 李小军. 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以汉语语气词为例[J]. 语言科学, 2011, 10(4): 35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