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对比
Subjective Comparison of the Adverbs “You” and “Zai”
DOI: 10.12677/ML.2021.93105, PDF, HTML, XML, 下载: 333  浏览: 2,142 
作者: 邢莉莉: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主观性祈使句负极性Zai You Subjectivity Imperative Sentence Negative Polarity
摘要: “又”和“再”都是表示重复意义的副词,前者用于未实现的状态,后者用于已实现的状态。同时,副词“再”可以进入祈使句,但是“又”无法出现在祈使句中,这和二者的主观性强弱有关。本文从“进入现实句与非现实句”以及“负极性强弱”的角度来探究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最终发现“再”的主观性强于“又”。
Abstract: “You” and “Zai” are both adverbs 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repetition. The former is used for the unrealized state, while the latter is used for the realized 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adverb “Zai” can enter the imperative sentence, but “you” cannot appear in the imperative sentenc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wo.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adverbs “you” and “zai”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ntering reality sentence and non-reality sentence” and “strength of negative polarity”, and finally finds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zai” is stronger than “you”.
文章引用:邢莉莉. 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对比[J]. 现代语言学, 2021, 9(3): 781-78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3105

1. 引言

“又”和“再”都是表示重复意义的副词,二者在语义上极为接近,吕叔湘(1980)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副词“又”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两个动作(状态)相继发生或反复交替;“再”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重复或继续,多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 [1]。例如:

1) 当广播结束时,那个女批判手又来了。

2) 英国那个哲学家罗素就是这样,它一开始写数学原理的,写完以后他又开始写杂文,一路写到底。

3) 这些都写在《工作记录卡》上,然后归纳整理一下。下次再去拜访,再回来做工作记录卡。

4) 他说,“我已经66岁了,时间对於我很宝贵,我都懒得再去批评他们。”

例1)的“又”强调动作的重复,即女批判手之前来过一次,现在重复发生了该动作;例2)的“又”强调“写数学原理”和“写杂文”这两个动作相继发生;例3)中两个“再”分别突出“拜访”和“做工作记录卡”这两动作的重复;例4)的“再”表达“批评他们”这一动作的继续,且例3)和例4)中副词“再”修饰的动作都是未发生的。

笔者在考察语料时,发现副词“再”可以进入祈使句,但是副词“又”无法出现在祈使句中。例如:

5) a) “别‘喂’,崔小姐!请别再‘喂’了!”她抖着嗓子悄悄说。

*b) “别‘喂’,崔小姐!请别又‘喂’了!”她抖着嗓子悄悄说。

6) a) 你再去看一下爸爸回来了没有。

*b) 你又去看一下爸爸回来了没有。

例5)中重复副词“再”可以出现在否定祈使句中,言者禁止听者重复之前“打开窗户”这一行为,而“又”无法出现在否定祈使句中。同样,例6)中“再”可以出现在肯定祈使句中,言者命令听者多次执行某一行为,而“又”不存在这一功能。沈家煊(2001)提出了“主观性”的概念,他认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 [2]。沈家煊(2009)曾说“祈使句跟陈述句相比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3]。因此,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和二者的主观性强弱有关。接下来,本文将从“进入现实句与非现实句”以及“负极性强弱”的角度来探究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

2. 从现实性特征角度看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

吕叔湘(1980)将副词“再”和“又”进行对比,他强调“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用于未实现的,‘又’用于已实现的。”通过查找语料,我们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例如:

7) a) 我昨天又丢了把伞。

b) 我昨天丢了把伞。

8) a) 跟他强调了很多次要有时间观念,结果他今天又迟到了。

b) 跟他强调了很多次要有时间观念,结果他今天迟到了。

9) 如果明天他再欺负同学,您一定要狠狠地批评他。

10) 先不要发表观点,我们再听一遍。

张雪平(2009)提出“现实”指说话人认为相关命题所表达的是现实世界中已经/正在发生或存在的事情,“非现实”指说话人认为相关命题所表达的是可能世界中可能发生/存在或假设的事情。与此相应,表达现实情态的句子就是现实句,表达非现实情态的句子就是非现实句。非现实句的主观性比现实句强 [4]。

例7) a)句和例8) a)句中的“又”都是修饰已然发生的事情,属于“现实句”,兼具主客观性,一方面陈述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和例7) b)句以及例8) b)句对比,由于不好的事情多次发生,言者在陈述的过程中主观加入了自己消极的情感,但总体而言客观性强于主观性。例9)中“明天”意味着是未然的事情,属于“非现实句”。同样,例10)中“再听一遍”是利用祈使的语气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主观上要求听话人接下来立刻执行某一行为,也是尚未发生的事情。因此,从现实性特征角度考察,我们发现重复副词“再”的主观性高于“又”。

3. 从负极性角度看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

沈家煊(1999)提出语言中有些词语一般只能用于肯定句,有些词语一般只能用于否定句。如果把肯定、否定看作正、负两级,那么语言中有些词语属于“极性词”。有些词语本身并没有全称或周遍的意思,但在一定的句式中可以有这种意思 [5]。正如“恐怕 + 又/再……”构式中的副词“又”和“再”就体现出了这种极性特征。

“恐怕”作为情态副词,是说话人作出的主观推测,后面可以加重复义副词“又”和“再”,该构式都表示言者主观上担心某件事情再次发生或不再发生,且“恐怕 + 又/再……”构式倾向于出现在显性否定或隐性否定式中。例如:

11) 这五十几名学生,已经把新盖的两间房挤得满满当当,再增加学生,恐怕又得到树荫下上学了。

12) 至于第二项,恐怕又不免要引出一些新的问题。

13) 如果伤风,就朝床上一躺,吃饭也不肯起床,恐怕再着凉。

14) 诚然,社会发展到今天,恐怕再也不会发生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那样的愚蠢行动。

例11)中“恐怕又”后跟肯定式,但是该句隐含了一个否定义,即“这五十几名学生现在没有在树荫下上学”;例12)中的“恐怕又”后跟否定式,担心“不免引出一些新的问题”会再次发生。例13)“恐怕再”后虽然是肯定式,但是同样隐含了一个否定义“主体现在尚未着凉”。例14)“恐怕再”后添加否定式,突出如今不会重现当年的情形。

通过搜集语料,笔者发现,“恐怕 + 又/再……”后肯定和否定出现的频率有所差异。当副词“又”表示重复义时,CCL语料库中“恐怕 + 又”构式后接肯定式和否定式的比例为:4.7:1。由于“恐怕”具有推测性和不确定性,言外之意为“恐怕”后的事件是尚未发生的,即隐含一个否定义,因此“恐怕 + 又”是肯定式时,该句式为隐性否定,当“恐怕 + 又”是否定式时,该句式为显性否定。例如:

15) 如果这次改革不转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恐怕又会走到老路上去。

16) 你掌握的那几条,只限于你我知道,如果让有些同志知道了,恐怕又要揪住不放,就不要扩散了。

例15)强调由于“老路”是不可行的,言者担心这次改革如果方向错误,极有可能重新回到“老路”,隐含一个否定义,即现在暂时没有踏上“老路”,通过“恐怕又”的句式警惕听者找到正确的目标,以防出现不良现象,语气较为委婉。例16)“恐怕又”后接否定式“抓住不放”,语气十分强烈,用直接否定的句式警惕听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上文已述“恐怕 + 又”构式后接隐性否定的概率远高于接显性否定的概率,因此“恐怕 + 又”构式中副词“又”的负极性特征相对较弱。

CCL语料库中“恐怕 + 再”构式后接肯定式和否定式的比例约为1:17。和“恐怕 + 又”构式一样,“恐怕 + 再”后接肯定式时为隐性否定,“恐怕 + 再”后接否定式时为显性否定。例如:

17) 天已黑了,孙老汉出院里看了看天色,进来说:“天阴的墨黑,恐怕再下雨呀!”

18) 可是我何必多噜苏呢,从古以来恐怕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那样的坏蛋了。

例17)中“恐怕再下雨”隐含一个否定义为目前尚未下雨,但是有要下雨的趋势,言者提醒听者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例18)中“恐怕再”后添加直接否定,语气十分坚决,此时“恐怕”的意义不是担心,而是进一步突出主体的主观性,引起主体的深刻反思。根据CCL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上文已述)而言,“恐怕再”后添加显性否定的数量远大于隐性否定,这进一步表明“恐怕 + 再”构式中副词“再”的负极性特征极强。

综上,通过比较“恐怕 + 又/再”构式后出现显性否定与隐性否定的频率,我们得出结论:作为重复义的副词,“再”的负极性强于“又”。胡清国(2011)曾指出否定极性副词之所以要求和否定结构共现,是由于该类词具有凸显主观性作用 [6]。这意味着,副词的负极性强弱与主观性一致,即副词“再”的主观性强于“又。”

4. 结语

副词“再”和“又”都可以表示重复义,且意义相近,但是通过考察语料,笔者发现表示重复义时,副词“再”可以用于祈使句,而副词“又”无法出现在祈使句中。由于祈使句的主观性较强,因此笔者认为上述差异和重复义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有关,并从两个角度加以论证。

首先,从现实性特征角度看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由于副词“再”通常用于未然事情或状态,副词“又”常用于已然事情或状态,而现实句的客观性较强,非现实句的主观性极强。因此副词“再”的主观性极强,副词“又”兼具主客观性,但相较而言主观性稍弱。

其次,从负极性角度看副词“又”和“再”的主观性强弱。通过“恐怕 + 又/再”构式,比较二者出现在隐性否定和显性否定中的频率,发现“恐怕 + 又”常出现于隐性否定中,而“恐怕 + 再”后几乎都是显性否定。由于副词的负极性强弱与主观性强弱一致。这进一步表明副词“再”的主观性强于“又”。

综上,无论从现实性特征还是负极性角度,都论证了重复义副词“再”的主观性强于“又”。这和开头提出的“副词的主观性强弱限制了‘再’可以用于主观性强的祈使句,而‘又’无法出现”正好吻合。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642-644.
[2]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268-320.
[3] 沈家煊.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43.
[4] 张雪平. 非现实句和现实句的句法差异[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6): 25-32.
[5]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31.
[6] 胡清国. 否向副词的语义语用共性[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7(5): 22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