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Value Realization Path of Ecological Products
DOI: 10.12677/ASS.2021.107263, PDF, HTML, XML, 下载: 465  浏览: 90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罗 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Ecological Products Value Realization Path
摘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两山”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两山”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打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冲突的传统观念约束。通过对“两山”转化路径分析,提出五条路径探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深刻理解绿水青山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利用绿水青山;发展健康产业,以“生态+”引领产业化;完善“绿水青山”恢复保护机制;设立生态公益性创新岗位实现绿水青山为民造福。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is the core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achiev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has rich connotations and value implica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formed by Comrade Xi Jinping in his long-term work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t ecological concept, which break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constraint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paths to explore: solve the problem of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deep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use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develop health industry and lead industrialization with “ecology+”; improve the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restora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set up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innovation posts to realize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文章引用:罗琼.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7): 1909-191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7263

1. 引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经过长期实践、深入思考所得出的重要科学论断。这一理念提出了实现保护和发展相互协调的方法论,同时也找到了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方面,并且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难点,各地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敢于创新,深入挖掘提炼“两山”转化路径、模式,寻找转化突破口,才能真正推动“两山”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经过了十数年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完善,逐步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同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绿色发展的提出是源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是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们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 [2]。国际上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掀起了以环境主义(1952~1972年)、可持续发展(1972~1992年)、绿色经济(1992~2012年)、生态文明(2012年以来)为主题的四次绿色发展浪潮 [3] [4] [5]。2012年以来的第四波绿色发展浪潮以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6年5月23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高度赞扬了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高度赞扬了该理念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6]。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围绕着“两山”理念展开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两大领域。

一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哲学意蕴、“两山”关系辨析、理论实践意义的阐释研究 [7] [8] [9] [10]。黄承梁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思想论断之一,深刻表明了习近平同志对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高度关注,其经历了历史的、自然的孕育、诞生、发展和成熟过程,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形象最生动的完全原创性表达 [7] [8]。赵建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个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很好比喻,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将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思想得到了扭转。发展经济不可以忽视生态建设,人类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生态建设 [9]。刘海霞、王宗礼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顺应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要求。首先,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经济发展,而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则是不可取的;其次,环境保护本身就是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两把抓,都不可废 [10]。

二是对于“两山”转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研究。杜艳春等认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需要两手抓,不存在取舍关系,而是需要相互转化。“两山”论的中心在于“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而“金山银山”又是“绿水青山”的重要保障 [11]。胡咏君、谷树忠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即是生态资产价值化与市场化,其中生态要素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关键 [12]。然而,生态要素一旦成为了单一要素,无法兼容到生产经营当中时,就必然会让经营者面临经济与环境的取舍抉择 [1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亦受限于诸多制度技术条件,只有在某种生态资源较为稀缺,并且产权明晰,能够转化为生产要素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经济效益作用 [14]。Wunder认为,最佳状态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是一种对市场的保护,需要有几下几个构成要素:一是自愿;二是定义明确;三是有消费群体;四是有服务提供者 [15]。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于产品的认知度较高,对资源认知度较低,不认可环境价值和资源价值,森林、绿地等自然资源的价值难以得到有效体现,其极大的掣肘和桎梏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实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16]:一是未能打破狭隘的资源观,没有认识到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二是局限于国家和上级的生态保护补偿,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简单地等同为“等靠要”;三是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不力的理由;四是借经营生态产品开发利用搞过度生态产业化。因此,诸大建、胡鞍钢等学者提出要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完善绿色发展规划、强化绿色投入、突出绿色政绩考核,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7] [18]。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大幅提升 [19]。但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环境治理影响经济发展的声音,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被动治理、被迫治理,不利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不利于进一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共识与合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研究不够、探索不深、运用不足,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尚未充分转化为切切实实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哲学意蕴、形成过程、关系辨析和理论实践意义的阐释研究较为充分和深入,而对“两山”转化路径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和细化,特别是针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研究较少,在“绿水青山”的范围内容和生态价值、生态资源增值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

3. 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民生民情,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引性作用。“两山”理念的提出对于解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两山”理念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相生相存,人类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够持续稳步的发展下去。而人类社会发展也充分表明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维护自然环境,才能够维持人类的长治久安,才能够保证人类免遭自然灾害的侵袭;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处,才能够让人们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长久的生存下去,走出一条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的康庄大道。

首先,“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成果。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掣肘和桎梏。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生态破坏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其必定会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品质的过程。习近平的“两山”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未来的绿色发展方向。人类既要拥有物质文明,也要享受精神文明。除此之外,还要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供人类长久持续发展下去。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一场扭转人类固有思想观念的绿色革命。其次,“绿水青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好,则人丁兴旺,生态环境恶化,则各种自然灾害将接踵而来,人类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再次,“绿水青山”中含有大量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如食物、水资源、氧气资源等。很大程度上讲,绿水青山就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并且,绿水青山中本来就贮藏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些资源能够给农民直接换来颇丰的经济收入,对于实现低碳环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4.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利用“绿水青山”

目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潮流。“绿水青山”的价值不在于杀鸡取卵,而在于可持续的发挥其价值。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利用“绿水青山”,其价值才能够发挥到最大。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为人类提供经济财富,而在人类活动经济财富的同时,人类也必然反哺给“绿水青山”,这才是互利互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地缘因素,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缘特征,发挥“绿水青山”的地缘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科学的规划,将各种优势最大化的展现出来。自觉遵循“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倍的呵护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青山绿水”长存,源源不断的为人类提供“金山银山”。

一方面,要严把开采关,杜绝过度开采;严把产业准入关,严格禁止高污染项目落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杜绝过度开采对生态造成的不可逆伤害。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生态补偿,让资源有偿使用。坚持谁利用,谁补偿的基本原则,提倡绿水青山的多功能利用,尽可能的节能减排,保护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大补充绿水青山,形成补充与开采的良好循环。另一方面,要提升科学创新力。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用最小的开采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完善相应的共建共享机制,加大维护和修复资本投入,采取合理的定价以及有偿赔偿策略,让开采者有偿的进行开采,让保护者获取相应的回报,激励人们参与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健全相关保护体系,权责清晰,提升保护青山绿水的源动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大成果转化效率,为“两山”转化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推动全社会为建设绿水青山凝聚更多力量。

5. 以“生态+”引领,坚持生态产业化之路

“两山”理论的核心就在于“两山”之间的转将生态资本向着实际资本转化,实现生态产业化。将生态保护的内生力由原来的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价值的源动力,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两山”间相互转化的内生动力。因此,要将健康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融合发展,以康养产业、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为抓手,找准自身精准定位及优势,抓住重点,集中突破,最终铸就“金山银山”。

结合共享发展理念,狠抓健康产业。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占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挖掘人口老龄化市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老年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通过医养结合路径,探索“医中有养”的新型模式,打造集医养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加快各种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开发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各种老龄化服务,如老年公寓、适老小区等,积极打造养老类衍生服务,实现银龄康养的整体布局,将健康与长寿进行有效融合,这也是把两山进行相互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紧扣绿色发展理念,狠抓休闲旅游。要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首先要抓住自然及人文方面的优势,缺少这两方面的优势,旅游发展将举步维艰。比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较低,可以通过冰雕等特点来吸引南方游客。而南方的海景以及气候优势,则可以吸引北方游客驻足。而一些地缘特征较差的地区,其本身不具备天然的地缘优势,如果要发展旅游业的话,就需要特别的谨慎。有很多人,通过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缘,开发自然景观和乡村旅游,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失败的案例也很多。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一是该区位是否具备足够的购买力,二是地缘优势不足。因此一定要结合地域优势、特点,重点打造品质旅游项目,通过各种鲜明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基础。另外,在住宿、餐饮方面重点提升服务品质,农家乐、农家客栈、特色民宿有机结合,以便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紧扣协调发展理念,狠抓“特色小镇”。“两山”转化,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需要发挥地域比较优势的带动作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中,与城市相隔较远的农村,其经济一般都很难发展起来。那么,发展城市周边的特色小镇也是一条可探索的途径之一。沿海地区之所以经济发达,这除了其地缘优势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其环境保护和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因为诸多优势集合,其更能够吸引到资源集聚。城市之所以比农村发展的快,也主要是因为其政治地缘等优势的集聚效应。所以,地区要实现有效转型,首先就要将各种地缘、政治优势有效的集聚,通过细化分工,实现产业的有效转型。小城镇的发展要靠非农产业支撑,建设各镇围绕各自特色元素,推动产业发展。另外,通过什么样的招商手段,树立什么样的招商目标,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招商结果。这其中除了有政府方面的牵头作用外,各种企业的发展愿景,企业产业规划也起到了很大的导向性作用,特别是高尖端产业,其很大程度上也会将环境问题,人的居住条件等因素考虑其中。把握“两山”理念的内生动力,紧紧抓住创新的这一核心要素,通过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转型步伐,一方面通过打造企业自身的健康产业目标,一方面通过这种目标来吸引人才驻足,通过这种手段吸引人才加入,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做大“金山银山”。

紧扣创新发展理念,狠抓“外生型产业”。该类型产业是由“绿水青山”衍生而来,但又跳出了完全依仗“绿水青山”的限制。譬如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银行就推出了很多的关于绿色环保的相关金融服务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推动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拓宽绿色产业市场。再比如某些地区的创业园区,通过与自贸区的积极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些案例都能够为该类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6. 完善“绿水青山”的保护修复机制

首先,政府方面要加大对“绿水青山”的修复和保护力度,通过各种补偿性措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绩效考核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的约束手段,应用“绿色GDP”核算体系,探索“两山”发展指数,代入到生态考核的具体范畴当中,进而提升地区领导干部推动保护生态的决心。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多元化的创新补偿机制。其次,要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在做生态文明的宣传方面,要加大力度和投入,加大政府干部、广大市民等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氛围;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硬约束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监管制度,通过法治建设,营造法治环境维护绿色发展,推动公检法等关于环保的相关配套立法执行体系,对该类案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管理和惩处力度。所以,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7. 设立生态公益性创新岗位,实现绿水青山为民造福

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项人才做支撑,势必产生更多相关工作岗位,这无形中解决了剩余人口就业问题。在解决区位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必定会刺激地区消费,带动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例如贫困地区出现的“生态公益性岗位”,这些岗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扶贫问题,一方面解决了当地人口收入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当地的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更非一夕之功。就目前来看,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够强化人民群众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性,才能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真正实现“两山”之间的相互转化,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山银山”。

基金项目

2020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津实践”(课题编号:TJYJ20XSX-02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2] 胡鞍钢. 中国创新绿色发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 (美)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M]. 吕瑞兰, 李长生,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4]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我们共同的未来[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5] 盛馥来, 诸大建. 绿色经济——联合国视野中的理论、方法与案例[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5.
[6] 中国环境保护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R]. 肯尼亚内罗毕: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16.
[7] 黄承梁. 以人类纪元史观范畴拓展生态文明认识新视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 31(2): 123-126.
[8] 黄承梁.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自然的形成和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12): 1-8.
[9] 赵建军, 杨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31(12): 104-109.
[10] 刘海霞, 王宗礼. 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3): 29-33.
[11] 杜艳春, 王倩, 程翠云, 葛察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展脉络与支撑体系浅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18, 44(4): 1-5.
[12] 胡咏君, 谷树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资产的价值化与市场化[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22-25.
[13] 黎元生. 生态产业化经营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4): 84-90.
[14] 曾贤刚, 虞慧怡, 谢芳. 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7): 12-17.
[15] Wunder, S. (2005)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 Services: Some Nuts and Bolts. CIFOR, Jakarta.
[16] 虞慧怡, 张林波, 李岱青, 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启示[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3): 685-690.
https://doi.org/10.13198/j.issn.1001-6929.2019.08.13
[17] 诸大建. 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5): 40-47.
[18] 胡鞍钢, 周绍杰. 绿色发展: 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1): 14-20.
[19] 于法稳.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5):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