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 Costume
DOI: 10.12677/APS.2021.94069, PDF, HTML, XML, 下载: 380  浏览: 70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欣刚, 谢天赋*:武汉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文化特征发展研究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 Cloth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Research
摘要: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是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其重要的“外显文化”,它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武术运动竞赛规则的不断发展、完善而不断演进,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新派景象。文章通过对武术竞赛服装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加以探讨发现武术竞赛服装在图案、款式、色彩、面料、制作工艺等方面呈现出古典美与现代美相融合的文化特征,他不但能从另一个角度呈示武术运动的形体之美也蕴含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观念。
Abstract: 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 cloth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wushu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explicit culture”.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wushu competition rules, its development is constantly evolving, presenting a colorful new school sce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competition clothing and finds that wushu competition clothing present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ing classical beauty with modern beauty in patterns, styles, colors, fabrics and production techniques. It not only shows the physical beauty of wushu from another Angle, but also contains the Chinese nation’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and the aesthetic concept of harmony with nature.
文章引用:刘欣刚, 谢天赋.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1, 9(4): 458-463.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1.94069

1. 前言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完善。而武术套路服装也是随着武术的演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便于运动,同时装扮武术练习者自身的产物。其受哺于人类文化最早的物化形式之一的服装文化:她一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卓越的物质文化创造力,另一方面则彰显和渗透着我国传统的美学与哲学的精髓,逐步成为了标识性的武术文化“符号” [1] [2]。随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完善和不断演进以及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武术竞赛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的实施意见,助推了武术各个竞赛项目服装“民族性、规范性、标识性”的协调发展。探讨武术套路竞赛服装表层特征之下的文化根源,可以为今后武术竞赛服装的设计发展趋于规范性、文化性、美观性提供可实践性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关于武术套路竞赛服装与竞赛规则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与探讨。

2.2.2.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相关专家与运动员、教练员的实地走访,现场观摩等方法了解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3.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文化特征

3.1.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精神性特征

所谓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须是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精神性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服装,是人类生活的要素,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服装的质地、款式、颜色以及图案不仅代表了主人的地位和审美趣味,更能从中窥得其背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中国传统服装美学观念受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儒家思想讲究温、良、恭、俭、让,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要求人们着装造型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品质的气韵美相一致,体现了强化理想人格和提升道德修养的服装造型观念,把表里如一,内外兼顾的服饰特征融入整齐和统一;道家推崇朴素、飘逸、无为而治体现在服装形式上则为宽衣大袖,人的形体完全为衣服掩盖,充满了神奇的魅力。这种将人体隐于服装之中,不造成视觉上的感性刺激的含蓄性装扮,即削减了服装反映人体活动的敏捷性,又弱化了服装表现人体活动的程度,呈现出一种含蓄、自然的思想特征,这正与中国传统礼教所推崇的审美标准和精神特质相吻合。从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整体看,它的宽松离体使身心自由、无拘无束,穿着时油然而生一种休闲惬意、自在无为的舒适感,体现了融己于自然的脱俗境界。中国古人在审美的观察方式上喜欢采用仰观察、远近往还的散点透视,这种流动性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中国宇宙观的整体性与精神特征 [3]。因此,人们对服装的审美内涵要求服装的线条、形状或整体、轮廓,不管何种方式显现出来都必须具有动态的、连贯的特征。武术套路服装正与人体相得益彰,轮廓线条呈现出流动性、完整性、韵律性与其完全吻合,而它真的魅力所在是它美的有节制、有适度,美的恰如其分,是中华民族对它充满文自信的审美情趣,并欲借身体和内在的民族语言讲述着自身审美文化的精神特征。

3.2.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图案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特征

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民族性,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血统等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行为解读(点头微笑)等。服饰中的图案使服装具有展示板的功效,具有象征性功能,往往寓意着某种特定的含义和美好的愿望 [4],如古代官服的图纹就遵循“文禽武兽”之说,以示文武官员的文采和威武。武术竞赛服装在选择、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多采用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例如花卉、鸟兽、日月、祥云等美好寓意的美术图案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彰显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特性。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出现使得武术服装图案设计注入了新的灵感,武术运动员“身披祥云”举手抬足之间尽显潇洒飘逸,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元素。另外龙与凤也是武术服装中最常见的图案,特别是龙图腾代表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武术演练者身上正能完美的体现 [5]。龙图腾运用在武术服装增加了演练者的神韵,也折射出武术运动文化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生生不息的民族特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3.3.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样式、颜色呈现多样性特征

文化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无论从纵向历史看还是从横向空间看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古时汉民族服装款式多为宽袍大袖以体现士阶层的儒雅风范,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将宽大的服装改为窄衣小袖使人们行动更加灵活,便于作战。当今,武术竞赛服装根据运动员和表演者性别年龄以及拳术风格特点的的不同所采用的服装样式也有较大的区别,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othing styles for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表1. 拳术竞赛项目的服装样式对比

表1可以看出,由于各拳术技术风格特点的不同,所采用的服装款式也有较大的区别。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长拳的特点是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节奏分明,在服装的样式上就要突出其风格特点。在颜色,图案等方面多简洁明亮,也有颜色鲜明的情况出现。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沉桥硬马、拳刚势烈、气势威猛、灵巧绵密。为突出南拳的特点它的服装样式一般结构精简、颜色深沉,突出人体的力量和气势。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是快慢结合,舒缓连绵、刚柔相济讲究松静自然。在服装上要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服装裁体要显得宽松飘逸、淡雅豁达 [6]。综上所述,随着竞技武术的快速发展,武术服装不仅在款式、图样上进行较大的革新,同时也较大的反映出当下人们审美的需要和项目特色。

3.4.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集合性特征

集合性特征是指文化必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精神活动、行为或他们的物化产品。武术套路竞赛服装无论从材质和制作工艺等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同的精神活动和物化产品。

3.4.1. 材质

中国是丝绸古国,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武术竞赛服装的材质上延续了以丝绸为主的传统材质。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武术竞赛服装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作为单纯的用品更是对多种文化融合提出的新挑战。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桑蚕丝为主),的制造的纺织品 [7]。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丝绸材质的用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丝绸在原有材质上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使武术服装不但保持了质地柔软、宽松顺滑、便于运动的的特性,还拥有透气垂坠、轻薄飘逸、穿着舒适的特点以及抗褶皱、防虫蛀、更易保存等,体现了劳动者的智慧。

3.4.2. 刺绣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绩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苏、粤、湘、蜀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其各具风格、针法丰富。武术竞赛服装上的图案多采用刺绣的方式予以完成。动物、花卉、日月等图案通过高超的刺绣手法展现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为武术服装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为观众带来了审美和艺术的享受。

3.4.3. 盘扣

盘扣,也称为盘纽,是随着满族服装而兴起的,盘扣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一个符号。我国古代用长长衣带来束缚宽松的衣服。元明以后,渐渐用盘扣来连接衣襟,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称为盘花。盘扣的作用在中国服装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衣襟的功能,更称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生动地表现着中国服装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的装饰趣味。传统的武术竞赛服装基本上都选择的是一字盘扣,简单典雅并且大气,而且是纯手工制作纯手工缝嵌,每针都要整齐均匀,再加上盘扣是整衣的点睛之笔可谓重中之重。在制作过程中更是精益求精。此外,制作考究的明式立领;精致的镶边;舒适美观的接袖、对襟、开叉等物化产品精雕细琢的工艺背后体现的是武术竞赛服装的集合性特征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积淀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发展

武术服装是因武术的发展而发展,已经成为武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冷兵器时代的胡服、甲胄到明清时期的马褂再到中国服饰艺术的近现代发展,武术服装的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追求个性、审美、自由、创新等因素放在了首位。例如,除了太极类项目以外大多数武术套路项目服装都以短袖或半袖代替了长袖,在款式、图案和色彩搭配等方面也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和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体育强国”“武术进校园”等国家政策陆续出台,武术竞赛活动日趋增多, [8]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也随之产生变迁。

研究发现在现代武术套路竞赛服装发展变迁过程中,武术竞赛规则的演变和时代进步是武术套路竞赛服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表2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竞赛服装的要求不尽相同,武术套路竞赛服装随竞赛规则的演变而产生变迁。这种变迁也不仅仅是武术规则的需要,也是中国武术艺术性的转变,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9] 这种在竞赛规则的框架下的变迁保证了竞赛公平性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拳种套路的风格特点以及观众、运动员等的个性需求。

Table 2. Clothing requirements for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rules from the 1950s to 2019

表2. 上世纪50年代至2019年武术竞赛规则对服装要求

此外,时代的进步也从审美根本上影响着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发展。服装本身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外显特征。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审美水平、审美标准日益提高。同时劳动人民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手段更加发达。受此影响,武术套路竞赛服装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款式新颖、颜色亮丽、图案精美、穿着舒适等特点。可以说高质量的武术竞赛服装给与了运动员更好的运动感受,使运动员可以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竞技水平充分表现不同武术套路的神韵与风格特点。

5. 结论与建议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显现出中国传统服装精神性、民族性、多样性、集合性等文化特征。经过历史的发展、实践、在不断的升华、积淀和变迁。它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凝炼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从质地、颜色,到服装的袖口、扣子都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它随着武术竞赛规则的制订、完善以及社会的进步、而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而它的每一次变化和革新都刻有时代的烙印。武术竞赛套路服装在设计美观、新颖的同时,以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不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为基础。同时它的新派景象标榜着另一种传统的时尚美。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在的武术套路服装越来越偏向舞蹈服装的风格,过于注重舞台效果,出现了过于艺术化、舞台化,片面追求服装的新潮,盲目迎合西方竞赛体育对项目服装的要求,难免会弱化武术服装本该蕴藏的运动功能和实用性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武术套路竞赛服装的发展要遵循武术服装实用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审美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制作和使用。要继续挖掘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元素并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使武术竞赛服装向着蕴含民族特色,符合现代审美,利于推广和传播的方向发展。

基金项目

“武汉大学通识课程3.0”项目第二批25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赏析》。

参考文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毛逸伦. 女子南拳竞赛服饰的形式美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3.
[2] 武展, 曹海. 论武术服饰的继承和发展[J]. 搏击∙武术科学, 2007, 4(12): 22-23.
[3] 李桦, 丁希洲. 对太极拳竞赛套路服装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4(6): 135-137+140.
[4] 苗丛丛. 符号学视角下的武术表演服饰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2017.
[5] 王世杰, 刘智宇. 术、物、人: 中国武术“图腾文化”探析[J]. 武术研究, 2021, 6(8): 20-22+25.
[6] 吕福祥. 太极拳舞台表演艺术化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11): 65-68.
[7] 朱新予. 中国丝绸史[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
[8] 曾小芮. 武术套路比赛服装发展趋势探析[J]. 中华武术•研究, 2019, 8(3): 48-52.
[9] 杨若冰. 1959-2019年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服装变迁研究[J]. 武术研究, 2021, 6(6):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