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摹状副词“死命”与“玩命”的异同
An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escriptive Adverbs “Sǐmìng” and “Wánmìng”
DOI: 10.12677/ML.2021.96208, PDF, HTML, XML, 下载: 323  浏览: 509 
作者: 蒋 莹: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死命玩命描摹性副词Sǐmìng Wánmìng Descriptive Adverbs
摘要: “死命”与“玩命”都是以“命”为词根的同义词,但实际使用时,两者有时不能互换,本文首先说明“死命”的历时演变,并比较“死命”与“玩命”两者在语义区别、语体色彩、表义侧重和搭配选择上的异同,最后对“X命”类描摹性副词的虚化做简要分析。
Abstract: “Sǐmìng” and “Wánmìng” are synonyms with “life” as the root, but in practical use, they cannot be interchanged sometime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Sǐmìng”, and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ǐmìng” and “Wánmìng” in semantic difference, stylistic color, semantic emphasis and collocation choice, and finally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virtualization of descriptive adverbs of “X life”.
文章引用:蒋莹. 现代汉语摹状副词“死命”与“玩命”的异同[J]. 现代语言学, 2021, 9(6): 1521-152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6208

1. 前言

“死命”和“玩命”是一对同义的双音节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了“玩儿命”,解释如下:<口>动词,表示不顾一切,拿着性命当儿戏;对“死命”的解释为:1) 名词,必然死亡的命运;2) 副词,拼命 [1]。百度百科中对“死命”和“玩命”的一项解释也是“犹言拼命”。由此可见,“死命”和“玩命”是一对同义词。但在实际语境中,我们发现,“死命”和“玩命”两者并不能互换,例如:

1) 他说,可是亚非国家是不可能受它们的欺骗的。“我们知道,这是帝国主义死命企图破坏我们的运动”。(人民日报1959年02月12日)

2) 专门到山里搜罗八岁至十一岁的穷苦小男孩,进行训练,找一条从山上通往山脚的捷径,让孩子玩命地飞奔而下。(青年文摘2003人物版)

例1)中“死命”更强调“持续性”,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例2)中“玩命”强调“不顾性命”,两者不能互换。

可见,“玩命”和“死命”存在一些细微差异,前人关于“玩命”和“死命”的个例研究较多。

方艳(2020)发现“玩命”在具体使用中出现了和动词本义不一样的用法,对“玩命”的副词化过程和虚化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将“玩命”和“拼命”本义进行对比,并对“玩命”作状语的现象进行考察,分析了“玩命”由动词向副词演化的过程,对“玩命”与“拼命”作副词的共现关系以及“玩命”作为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探究 [2]。

赵姝雯(2020)发现“拼命”进入现当代其句法功能和表达功用等方面已经有了变化,分析了副词“拼命”的句法分布和组合功能;并对状位“拼命”的表达功用进行考察,主要可以分为危险语境下的方式和脱离语境的情状刻画,最后总结出动词“拼命”副词化的动因和发展 [3]。

目前关于“死命”和“玩命”的对比分析还未出现,本文将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对“死命”和“拼命”进行考察。

2. “死命”的历时演变

方艳(2020) [2] 指出“玩命”在现当代语料中使用较多,在历时语料中较少。通过语料库检索发现清、民国时期有7例语料含有“死命”,其中只有1例带“地”作状语。因此,“玩命”的副词化是现当代汉语共时语境的语法化,此处不再对其进行历时来源的分析。

“死命”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副词,张谊生(2000)指出被归入副词的双音节词当中,有相当一些主要用于描摹情状和方式的,主要表示词汇意义的就是描摹性副词 [4]。

现代汉语中,“死命”常用作情状副词修饰动词,表示拼命地做某事。本节将从历时角度对“死命”的历时来源进行考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死命”的解释如下:1) 名词,必然死亡的命运;2) 副词,拼命 [1]。《汉语大词典》中对“死命”的解释如下:1) 生死;2) 拼命;3) 效死,献身;4) 犹死罪;5) 必然死亡的命运 [5]。

“死命”第一次连用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种意思分别是“生死”和“为……而死”,例如:

3) 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春秋战国《管子·权修》)

此处的“死命”是一个并列名词性短语,表示生死。

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死命”表示“为……而死/效命……”也开始出现,例如:

4) 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春秋战国《孙子·非攻》)

这句话意思是“搬走其宝器,终至进而支持战斗,(对士卒)说:‘为皇命而死的为上,多杀敌人的次之,身体受伤的为下。’”

由此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死命”的结构比较松散,语义临时组合性强。

汉代开始“死命”用例变多,同时也出现了“死罪”“拼命”“死亡”等新的释义,结构逐渐紧凑,词义相对凝固,例如:

5) 其约法,违大人言死,盗不止死。其相残杀,令都落自相报,相报不止,诣大人平之,有罪者出其牛羊以赎死命,乃止。(东晋《华阳国志》)

6) 於是去者感悦,愿留与战,往者愤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北宋《资治通鉴》)

元明清时期,“死命”数量增多,“死命”主要有三种使用情况:一是作为副词使用,这种用法在元明清时期数量较多;二是作为偏正短语,表示“必死的定数、命运”,常以“制……死命”的形式出现;三是并列名词性结构,表示“生死”。例如:

7) 住持知已赘闵为婿,百倍奉承,摆设茶点,极其丰盛;连素臣也作敬起来,死命拉去同坐。二人无奈,只得领情而散。(清《镜花缘》)

8) 自祝、秦败后,一时抚按人人自危,谓属吏皆能制其死命,一切取用赎鍰,票上俱写缴回。(明《三国演义》)

9) 虞公之死命制于晋而已矣。(明《春秋明经·晋人执虞公》)

对元明清这一段时期的语料进行调查发现,作为状语使用的“死命”占比最大,其中“死命”做副词的用法在明代开始出现,这说明最晚在明朝时期,副词“死命”形成。

民国时期,“死命”继续发展成熟,和“拼命”意思接近,表示“竭尽全力(做某事)”,例如:

10) 穴外白骨堆积得甚高,怪物死命抵住穴口,某等竟无可如何。后来章商氏、犁娄氏从地底攻进去。(民国《两晋演义》)

民国时期,“死命”作名词的数量相对有限,大多也是以“制……死命”的形式出现,例如:

11) 因为江南大宫一溃之后,贼方各地的声气灵通,很使我们难以四处兼顾。若将金陵团团围困起来,真正可以制他死命。(民国《大清三杰》)

发展到现当代时期,“死命”做副词已经完全稳定,并大量出现,例如:

12) 之二:也是他和姐姐,并肩而立,姐姐一只手死命抓着他,而他,则极力想挣脱束缚,朝镜头外跑去。(人民日报,1996年6月)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描摹性副词“死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死命”第一次出现,用作名词或动词性短语。到了汉朝,“死命”仍作为名词或动词性短语使用,不过出现一些新释义,此时“死命”的结构逐渐紧凑;元明清时期,“死命”有三种使用情况,其中作状语的次数较多,可见“死命”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副词形式。到了民国乃至现当代,副词“死命”用例增多,表示“竭尽全力(做某事)”。

3. 表义的侧重与特色

3.1. 语义区别

“死命”和“玩命”虽然都表示“拼命,竭尽全力”摹状表达功用,但“玩命”还可以表示主观的程度量,强调程度。

正如方艳(2020)指出“玩命”用来形容某个性状具有高程度,似乎这个性状是有生命的主体,带有较浓的情态义,是一种主观性高程度 [2]。例如:

13) 这座城市虽然冬天玩命冷夏天玩命热。(新浪微博)

14) 怎么我一到冬天腰玩命的疼!(新浪微博)

例13) 14)中“玩命”带有一种主观高程度义,着重强调的是程度深,类似于程度副词“非常”、“很”。

我们在搜索“死命”的相关语料时,并未发现表示主观程度量的用法。副词“死命”一般表示“努力、坚持”摹状表达功用。例如:

15) 那天晚上和以后几天,他死命压制自己要想去看她的愿望。(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

16) 由于群众没有受到适当的教育,虽然新生活已向群众招手,而旧生活却死命揪住他们的衣襟不放。(人民日报1955年01月30日)

“死命”“玩命”虽然都是描摹性副词,但是在修饰动词时仍有区别:“死命”常用来修饰各种具体行为动作,但“玩命”可修饰动词的范围更大,既可以修饰具体行为,也可以修饰某些特定状况。例如:

17) “怕的。这个建筑不能抵挡死亡——没有什么能抵挡死亡——但它抵挡了对死亡的恐惧。你呢?你挺能冒险。”“怕。所以我冒险,我赚钱,玩命地冒险,玩命地赚钱。”(《城与夜》乔雪竹)

18) 后来在公园里,我把她抱在怀里时,她也承认自己是存心整我们,理由是:“眼看一群小傻瓜,死命念着傻功课,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小波《东宫·西宫》)

3.2. 语体色彩

“玩命”口语色彩相对浓一些,口语中常读作“玩儿命”。《现代汉语》(第七版)中也只收录了“玩儿命”,我们在读“玩命”时,也会不自觉地将其读为儿化音,常常有一些戏谑意味。例如:

19) 石匠们不知被什么力量催动着,玩儿命地干活,钢钻子磨秃了一大批,堆在红炉旁等着修理。(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根据语料发现“玩儿命”多出现在口语中,尤其是北方的文学作品和相声居多,因此本文认为“玩儿命”可能是北方方言词。例如:

20) 于:一年四季烧暖气。郭:玩儿命的往里蓄煤。(郭德纲《相声集》)

21) A:你想当还当不上呢!B:我现在不干,也是花我自个玩儿命挣的钱,你不干活吃什么?(1994年报刊精选)

而“死命”的口语色彩没有“玩命”那么强,例如:

22) 那只大黑猫站在墙头,朝屋子死命地叫,叫声穿过耳朵往心里扎。(冯骥才《三寸金莲》)

3.3. 表义侧重

根据语料发现,“玩命”更侧重“不顾自身安危,尽最大的力量”,而“死命”更凸显“不间断,坚持到底”。试比较:

23) 斯捷潘眫巴眼睛,举起两个拳头抵住他的双鬓,头也不回地往院子里走去。他回到马房里,倒在长凳上,拿起枕头来压在头上,死命咬他那只打人的手。(契诃夫《太太》)

24) 周江疆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死命擂门,还有两名员工尚未逃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人民日报2012年08月07日)

25) 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战斗在纪委办案第一线的李友星,由于长年累月“玩命”工作,身体终于垮了下去。(科技文献)

26) 有人认为,在对手受伤时还玩命打,有违体育精神,也挺没风度,就算赢了比赛也不占理。(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7日)

例23) 24)中“死命”侧重于强调动作的持续性,“咬”“擂门”都是指不停歇的行为;而例25) 26)中“玩命”则是指竭尽全力、不顾自身安危、努力去做某些事情。

此外,随着语言发展,“玩命”还可以用于诙谐、调侃或戏谑的情感色彩,例如:

27) 别逗了,这人要追求甚麽真实?真实是啖子玩艺?五毛钱一颗的枪子,得了,这真实要你玩命来写?埋在土里发霉的那点真实,烂没烂掉且不去管它,你就先完蛋去吧!(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

28) 厨子和裁缝战场上当军医,真是玩命恶搞,沈腾刘涛爆笑不断。(新浪微博2018-01-07)

3.4. 搭配选择

前文说到了“玩命”在口语中使用相对更频繁,因此,在语料搜索中,发现了“玩命”的连用现象,表现为两个“玩命”并列使用;“玩命”和“X命”并列使用两种情况。例如:

29) 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就是踢足球,一大帮人跑来跑去,可能整场都踢不进去一个球,但还得玩命踢,因为观众在玩命地喝彩,打气。(王朔《顽主》)

30) 当代中国,处和平年代,越是玩命地训练、拼命地建设、舍命地奋斗,虎兵、虎将、虎狼之师越多,敢于短兵相接、智取力胜、在强者对抗中善于夺冠夺气夺得先机的能力越强,我们的强军梦、我们的中国梦就能越早实现。(人民日报2013年03月21日)

综上所述,“死命”“玩命”虽然是一组同义词,但是由于构词以及发展的不同,在表义和语体色彩方面还是存在细微差异。

4. “X命”类描摹性副词的虚化

“死命”和“玩命”都是以“命”为词根组成的双音节词,现代汉语中“X命”类的词使用频率较高,例如:要命、拼命、死命、玩命、没命、致命、舍命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了这些词,其中对“要命”“玩命”“没命”都只标为动词,但是“玩命”“没命”“要命”都已经副词化了,成为动词兼摹状副词。例如:

31) 飞雷的浓烟一散,刘大顺看见敌人没命地乱哄哄地向前逃去,精神为之一振。(魏巍《东方》)

32) 他说,疮上糊上牛屎后,钻心要命地痒,一会儿工夫,钻出了一些小黑虫,痒也轻了。(莫言《丰乳肥臀》)

李宗江(2007)讨论了几个含“死”义的动词虚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动词“死、拼命、抵死、没命、死命、要死、要命”具有相同的虚化轨迹,分别描写了其虚化过程和虚化机制 [6]。但其中只是着重讨论了“V得要命”的虚化轨迹,而根据语料发现“要命”不仅仅可以作补语,也能够作状语。

此外,“舍命”“致命”在字典中都标为动词,但“舍命”也已经开始副词化了,而“致命”也开始有了形容词的用法,例如:

33) 炮震乱了音波,一会儿清楚,一会儿喑哑。他修理机器,他舍命地喊呼。他把嘴角喊破,流出血来。(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34) 有人告诉我您在就在一瞬间,布莱里奥突然脸色变得苍白,似乎他知道现在是致命的、恐怖的时刻。(帕特里克·拉佩尔《人生苦短欲望长》)

“X命”类描摹性副词数量较多,内部语义多样,词义上的共同点是“和生命有关”。但随着语言发展、演变,各自虚化的程度也存在差异。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死命”“玩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死命”的历史发展过程,发现“死命”的副词用法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接着从表义倾向、语体色彩、表义侧重和搭配选择四个方面总结了同义副词“死命”“玩命”的区别,最后对“X命”类描摹性副词的虚化简要分析,发现“X命”类描摹性副词虚化程度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方艳. “玩命”的副词化探析[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2): 240-245.
[3] 赵姝雯. 副词“拼命”的功能、搭配与发展[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2): 112.
[4]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0.
[5]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6] 李宗江. 几个含“死”义动词的虚化轨迹[J]. 古汉语研究, 2007(1): 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