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下沉花园是通过逐层下降或整体下降的地形处理方式,使园地或部分园地低于周围地面一定高差的花园。最具代表性的加拿大布查特花园,以生态修复的建园理念、高超的造园艺术、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成为加拿大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一个历史性花园 [1]。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是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集山崖、深潭、山坡、台地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园,在国内的矿坑改造工程中,知名度比较高 [2]。“樱落花谷”位于玉渊潭公园南门内,是由废弃的水上乐园改造而成,与前两个案例相似之处在于均为生态修复性下沉花园,区别之处在于后者以樱花为特色,通过引进丰富的品种、结合不同的地形和品种习性选择合适区域,营造樱花林、樱花坡、孤植樱花和台地樱花等多种樱花特色景观。除了春季樱花烂漫,其它三季以不同主题花卉营造四季花海景观。
2.“樱落花谷”景区建设背景
“樱落花谷”景区位于玉渊潭公园南门内(见图1),前身为废弃的水上乐园,据《玉渊潭公园志》记载:水上乐园是玉渊潭公园和城市河湖管理处合资兴建的一项大型水上游乐设施,于1992年6月1日建成,占地面积18,500平米,最低点与周边高差在5米左右,九十年代末,由于游乐设施的老化,进行了主体拆除,场地一直处于荒芜状态。2013年至2017年公园响应全民冰雪运动号召,每年冬季在这里举办小型雪场,其他时段场地仍处于闲置状态。
2017年,结合公园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玉渊潭公园西南部南山观樱景区设想。位于南山观樱景区最东段近两万平米的“樱落花谷”建设区域由此展开。
3. “樱落花谷”樱花缘起
3.1. 40余年栽培历史成就樱花发展壮大
玉渊潭公园水阔林丰,以樱花闻名全国。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180株大山樱花树苗栽植在公园西北隅,拉开了公园栽种樱花的序幕。1990年至1991年樱花园建立,使不足2000平米的樱花观

Figure 1. Location of Cherry Drop Valley in Yubitan park
图1. 樱落花谷在玉渊潭公园的位置
赏小区扩大成为22公顷的樱花专类园,之后樱花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栽植区域逐渐从樱花园发展到全园范围。目前园内现有樱花40个品种,总数达3000余株,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樱花专类园,国内知名的赏樱胜地。
3.2. 樱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攀升
随着樱花的发展壮大,樱花节逐渐成为玉渊潭公园一年一度最具特色的游园活动,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樱花园的樱花持有量、品种丰富度、历史厚重感和景观成熟度都处于领先地位,樱花节期间游客分布主要集中在樱花园。

Figure 2. Location of Sakura Valley in the park landscape zoning map
图2. 樱落花谷在公园景观分区图的位置
3.3. “樱落花谷”营造樱花景观分散游客
“樱落花谷”在公园总体规划景观分区中位于樱花林地景观区(见图2)。拟通过大规模增加樱花种植数量,丰富品种和种植形式,营造花谷观樱和山地观樱的特色景观效果,从而吸引游客,有效疏解樱花园游客承载压力。
3.4. “樱落花谷”顺应公园樱花发展规划
按照公园“营造中国知名的樱花公园”的规划目标,樱花总体数量到2035年从现有的3000株增加到5000株。应用品种从目前的40个发展到60个。真正实现北方樱花品种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樱花公园。
4. “樱落花谷”景区植物选择
4.1. 丰富的樱花品种
经过三年的引种驯化,目前花谷已经成功引种和栽植19个品种樱花(见表1),按照公园樱花景观发展规划,近五年将陆续增加新品种,真正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公园最具特色的樱花品种展示园。

Table 1. Application list of cherry blossom varieties in “Cherry Blossom Valley” scenic spot
表1. “樱落花谷”景区樱花品种应用情况一览表
4.2. 植物多样性与节水型地被的应用
“樱落花谷”坚持丰富植物种类,营造生态园林的理念,除了引进新优樱花品种,也注重乡土植物和节水型地被的应用及发挥植物改良土壤的作用 [3]。不足两万平米的面积,应用乔灌木30余种,其中常绿乔木4种、落叶乔木20种、花灌木10余种,草坪地被5种,各种花卉几十种,其中包括有银红槭、挪威槭等优良的秋色叶树种和大量的北京乡土植物。坡度较陡区域大面积应用优良的节水地被崂峪苔草和麦冬草。与樱花联展的羽扇豆除了赏花观叶还具有良好的固氮改良土壤的作用。
5. “樱落花谷”植物景观设计
5.1. 利用下沉式花园地形高差丰富植物景观层次
花园最低点与周边高差5米左右,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强调“空间设计”,形成错落有致的丰富植物空间体系(见图3)。

Figure 3. Vertical view of Cherry Blossom Valley
图3. 樱落花谷竖向图
5.1.1. 边界林、背景林、高大点景树、遮阴树为顶层
花园边界以高大乔木形成边界林:西北部迎风向以雪松、桧柏等常绿树做屏障阻挡冬春季寒风,南部与河道有高大的染井吉野进行界限分割,东部油松、白皮松做樱花背景;中间主视觉焦点有雪松点景,地形主峰和次峰有银红槭、挪威槭、丛生元宝枫等秋色叶树种,主环路沿线自然式布置国槐、栾树等落遮阴(见图4、图5)。
5.1.2. 中间层景观特色
以樱花为景观特色的中间层整个花园因地制宜地应用多品种小乔木樱花、老桩梅花;遮挡墙体的早园竹、丁香、风箱果;道路拐角或台阶边缘搭配的平枝栒子;分割主入口与无障碍坡道的金叶女贞片篱;以及不同高度挡土墙垂落的迎春等,都在中间植物层发挥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见图6)。
(A)
(B)
(C)
Figure 5. Top floor planting landscape (A: Border background forest, B: Tall point of view trees, C: Shade trees)
图5. 顶层植物景观(A边界背景林、B高大点景树、C遮阴树)
(A)
(B)
(C)
Figure 6. Intermediate plant landscape (A: Cherry Blossom Piece forest landscape, B: Windbox fruit weakening wall, C: Flat cotoneaster with steps)
图6. 中间层植物景观(A樱花片林景观、B风箱果弱化墙体、C平枝栒子与台阶的搭配)
5.1.3. 宿根花卉、观赏草形成四季景观底色
中间区域一年四季形态各异的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结合山石搭配的各种观赏草,坡度较大处大面积节水型地被麦冬、崂峪苔草以及其它草坪地被因其低矮的特点充当着不同时段的景观底色(见图7)。
(A)
(B)
(C)
Figure 7. 四季景观底色(A: Laoyu Tundra, B: Lupin Flower, C: Collard greens)
图7. 四季景观底色(A崂峪苔草、B鲁冰花、C羽衣甘蓝)
5.2. 植物景观视线分析
5.2.1. 峰回路转的游线
地形变化丰富,构建花园骨架根据不同的观景点和视觉轴线,形成高低错落的峰谷变化,完美解决原池底与岸肩5米以上高差,通过峰回路转的游线增加景观层次,视觉上解决一览无余的单调(见图8~10)。
5.2.2. 景观平台俯瞰全园
充分利用西北角保留下来的管理用房和现有3.5米的高差,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景观化装饰,在其顶部搭建观景平台,形成该区域的制高点,增强俯视观景体验。道路的蜿蜒、地形的变化、植物的层次、花卉的色彩,游客步入景区,就像一幅画卷铺展开来,美景尽收眼底(见图10) [4]。
5.2.3. “师法自然、巧于因借”
充分运用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手法,东入口借景电视塔,主视轴线突出。整个园区为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90米的长形绿地,从东入口随着游步道的进入,多节点、多角度、多元植物景观与电视塔呼应,形成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图11)。
5.3. 樱花品种丰富特色景观
充分利用下沉花园形成的小气候,应用丰富的樱花品种,打造特色樱花景观。
5.3.1. 不同品种樱花的应用形式
樱花在北京属于边缘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和Ph值5.5~6.5的微酸性土壤环境,而北京为北温带季风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以及Ph值8.0以上的土壤条件都不利于樱花的生长,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品种尤为重要 [5]。
樱落花谷正是利用临水、背风、向阳的优良小环境,增大了品种樱花引种和栽植规模。从布置手法上有早樱中高大舒展闻名世界的“染井吉野”边界林,局部迎风处布置了树势强劲适应性强的山樱,重要节点孤植婀娜飘逸、色彩靓丽的“八重红枝垂”,主入口对景的普贤象与关山的色彩搭配,坡地片植花期整齐的“阳春”,点景树“美利坚”;北侧背风向阳的小环境应用了奖章、飞寒樱、大渔樱、红华等相对娇气的品种(见图12)。
5.3.2. 樱花与其他植物群落
樱花不同品种间的搭配:花期相近的不同色系之间搭配,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比如东入口处晚樱粉红色关山与普贤象和一叶的粉白就是很好的对比 [6]。
中央区域孤植樱花与大面积花卉的搭配,不同季节都有不一样的底色。樱花与小灌木的搭配:南北两侧以迎春、连翘、金叶女贞等小灌木沿路设置,丰富景观层次 [7]。樱花与常绿树的搭配:西端迎春樱花期早,大多数落叶树种尚未展叶,以雪松和桧柏为绿色背景衬托樱花的洁净和飘逸(图13)。
(A)
(B)
(C)
Figure 13. Plant community (A: Solitary cherry blossom with ground cover, B: Matching of small shrubs such as forsythia, C: Cherry blossom patch forest with evergreen tree background)
图13. 植物群落(A孤植樱花与地被、B连翘等小灌木的搭配、C樱花片林与常绿树背景)
5.3.3. 樱花赏花时序
为了延长花谷整体赏花期,有“报春第一枝”美誉的杭州早樱拉开赏花序幕,有中花期的“一叶”和轻盈柔美的“思川”串联早晚樱时序,有晚樱中的主打品种“关山”和花期超长的“普贤象”。除此之外还重点引进了中国原生品系的飞寒樱、大寒樱和中国樱桃等,整个花谷近20个品种200余株樱花,以片林、孤植和新优品种展示等植物配置方式,营造多种景观模式和赏樱体验,赏花时序长达一个月(见表2),该景区已成为公园南部区域又一个赏樱新亮点。

Table 2. “Cherry Blossom Valley” scenic area cherry blossom species flowering time sequence list (average value of the last 3 years)

Table 2. “Cherry Blossom Valley” scenic area cherry blossom species flowering time sequence list (average value of the last 3 years)
表2. “樱落花谷”景区樱花品种赏花时序一览表(近3年平均值)
5.4. 北方“四季花园”的实现
“樱落花谷”实现樱花主景区扩容,有效缓解早春游览高峰期公园核心景区游客压力,也通过不同季节的花卉变化营造四季各异的花海景观。
5.4.1. 春享浪漫樱花
“樱落花谷”有19个樱花品种200余株樱花,春季次第花开,美轮美奂。染井吉野,树形高大,花期整齐,花量大,如云似雪;红枝垂,随风摇曳,如痴如醉;晚樱中“一叶”白里透粉,花团锦簇;普贤象,具有超长的花期和变换的花色……整个花谷持续观赏樱花时间大约三周到一个月 [8]。
5.4.2. 初夏赏多花紫藤和鲁冰花
花谷主环路沿线是观赏性廊架,种植引自上海的多花紫藤40余株,包括开东阁、熊野、中山、森津、伴岛五个品种,紫藤花期与樱花无缝衔接从4月中旬到五月上旬,花穗平均长度九十公分左右,颜色从粉色到紫色,飘逸而梦幻。樱花鲁冰花联展在玉渊潭公园已成功举办四年,与紫藤花期相接的是数万株鲁冰花,红、黄、蓝、紫、粉、白,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很有一种地中海的异国风情。
5.4.3. 盛夏鲁冰花叶和一二年生草花
鲁冰花不仅花美,掌状叶片也很有观赏价值,花后一个月的赏叶期,也是鲁冰花的另一种奉献,通过根瘤菌固氮有效改良土壤,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紧接着便是一二年生草花海,从整地播种到花开不足一个月,但观赏期长达数月,为国庆营造红红火火的热烈景象 [9]。
5.4.4. 冬季观抗寒羽衣甘蓝
北京四季分明,园林景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在樱落花谷,当百花凋零,抗寒明星羽衣甘蓝便隆重登场,不同品种集中展示,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俯视的大效果,实现了在北京冬天室外赏花的愿景。花谷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规律中寻求变化,该区域成为公园花卉最为集中、单位面积内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景区 [10] (图14)。
(A) (B) (C)
Figure 14. Landscape with flowers in three seasons (A: Winter Kale landscape, B: National Day Flower landscape, C: Late Spring Lupin Flower landscape)
图14. 景观三季有花(A冬季羽衣甘蓝景观、B国庆花卉景观、C晚春鲁冰花景观)
6. 结语
“樱落花谷”作为一处拆废建绿的生态修复项目,经过三年的后期维护,樱花已经花繁叶茂,下沉花园的四季景观特色分明,随着乔灌木生长形态和植物层次的逐步形成,中心花卉展示区将陆续增加观枝干的灌木和宿根花卉的种类和数量,形成自然式花境的稳定景观,减少季节性换花量,构建节约型花园维护模式。在樱花新品种栽植方面还将继续加大中国原产樱花的品系的引进,扩大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数量,真正把樱落花谷景区打造成名动京城的赏樱好去处和四季靓丽的风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