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对外显和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影响: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例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Contact on Explicit and Implicit Geographical Stereotypes: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P.2022.123085, PDF, HTML, XML, 下载: 261  浏览: 44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许正元: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周星辰*:复旦大学心理系,上海
关键词: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地域刻板印象群际接触寝室安排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Regional Stereotypes Intergroup Contact Dormitory Arrangement
摘要: 采用问卷法、刻板解释偏差法和访谈法研究上海高校本外地生混寝和非混寝两种寝室安排下的不同年级本地生和外地生对彼此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两群体间存在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大二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刻板印象水平且混寝一定程度上加深丰富了刻板印象;父母言传身教、学校寝室安排、社会宣传均对外群体刻板印象水平有一定影响;群体刻板印象一但形成较难改变,需进一步举办相关活动等,增强内心层面上的相互理解。
Abstract: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stereotyped interpretation devi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o study the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ades of local and non-local students on each other’s explicit and implicit stereotypes under the two dormitory arrangements of mixed dormitory and non-mixed dormitory for students in Shangha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tor, 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re are explicit and implicit stereotyp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ophomores show stronger levels of stereotypes and the mixed dormitory has deepened and enriched the stereotypes to a certain extent; parents’ words and deeds, school dormitory arrangements, and social propaganda a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level of stereotypes of external groups; once stereotypes are formed,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and further related activities need to be held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at the inner level.
文章引用:许正元, 周星辰 (2022). 群际接触对外显和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影响: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例. 心理学进展, 12(3), 721-73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3085

1. 引言

2008年,上海市首次将增加外地生源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外地生源总数首次超过了上海生源。随着上海高校生源的多元化,本地生与外地生之间的摩擦冲突也渐渐浮现。其中刻板印象是摩擦的诱因之一。刻板印象是指由知觉者对于某些社会群体的知识、信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Hamilton & Trolier, 1986)。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刻板印象愈发成为心理学研究重点。刻板印象的研究方法有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

Gardner (Gardner, Kirby, Gorospe, & Villamin, 1972)提出了一种测量社会群体刻板印象量化的方法,要求个体对目标群体的特征在两级评分量表中进行等级评定,将得到的平均分与量表平均分进行t检验,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即是否存在外显刻板印象。

相对于内隐联想测验,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是测量内隐刻板印象更有效的方法(杨治良,邹庆宇,2008),通过计算个体归因的数目及其性质(内归因或外归因)得到SEB值,从而确定个体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俞海运,梁宁建,2005)。这种数目与性质差异化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在对与自己内隐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时,人们往往会做出更多的解释,以达到其合理化的目的(Hastie, 1984)。同时,当与自己内隐刻板印象一致时,人们倾向于做出个人归因,而不一致时,人们倾向于做出环境归因(Kulik, 1983),同时会给予更多的解释(Hastie, 1984)。国外研究发现,SEB能够准确地揭示内隐种族刻板印象,并且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和显著的预测能力(Sekaquaptewa, Espinaza, Thompson, Vargas, & von Hippel, 2003)。

在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方面,有国外研究指出,越多接触目标群体,越可能显著地提高对该群体的喜爱程度(Lee, 2010)。此外,大量调查认为孩子可能从父母那里习得了刻板印象态度。研究者已经发现父母和孩子的种族刻板印象水平显著相关(梅月,2011)。从高校角度来说,寝室安排也对高校大学生的融合产生一定影响。Shook和Fazio的研究中将白人大一新生随机分配到白人或者非裔美国人的寝室,经过一学年的自然实验研究发现,虽然种族混合的同学对室友的满意度和卷入程度均比非混合的同学低,产生了更多的群际焦虑,但是混合寝室却自动产生了更积极的种族态度(Levin, Sinclair, & Van Laar, 2005)。刻板印象另一个社会文化来源是大众传媒,即间接接触。因为间接接触使人更少体验到直接沟通中的群际焦虑(Ortiz & Harwood, 2007)。间接接触中代理接触假说则认为,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群际接触的正面信息,也能够达到抑制刻板印象的目的(Gomez & Huici, 2008)。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表现在性别、职业、年龄、学科和种族等领域,但对地域刻板印象研究不多。仅有的研究也多止步于现状,以上的影响因素研究也鲜有针对地域刻板印象的。

综上,本研究首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和刻板印象偏差法研究两种生源对外群体的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现状。再对存在较强刻板印象的部分被试进行访谈来寻找这些刻板印象可能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心理学量表探究这些因素与刻板印象的因果关系,以期找到减少消极刻板印象,促进融合的可行方法。

2. 研究一:上海高校不同寝室安排情况下本地与外地生源相互间的外显刻板印象研究

2.1. 研究方法与程序

2.1.1. 被试

选取上海市两所不同寝室安排的学校,共353名有效被试(男性135名,女性218名),其中非混寝学校本地大一新生50名,大二学生50名,外地大一新生51名,大二学生45名,混寝学校本地大一新生26名,大二学生60名,外地大一新生29名,大二学生42名;用刻板印象的特征词表进行调查。

2.1.2. 研究材料

使用由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得到的《刻板印象的特征词表》调查两群体间外显刻板印象。分成两个版本以平衡顺序效应。之后,对所有词语的效价进行7级评分,1代表非常积极,7代表非常消极。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单样本的t检验,与中点(4)进行比较。

2.2. 实验结果

将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单样本t检验,与中点(4)进行比较,选出刻板印象特征词,结果见表1

2.2.1. 本地生对外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

表1可以发现这些特征中有33个词对与中点(4)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些特征是本地生对外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其中32个积极特征,1个中性特征,说明本地生对外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普遍是积极的。

Table 1. Stereo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ives versus foreigners

表1. 本地生对外地生的刻板印象特征

2.2.2. 外地生对本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

表2可以发现这些特征中有31个词对与中点(4)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些特征是外地生对本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其中28个积极特征,3个消极特征,说明外地生对本地生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以积极为主。

Table 2. Stereotyp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ocal students to local students

表2. 外地生对本地生的刻板印象特征

3. 研究二:上海高校不同寝室安排情况下本地与外地生源相互间的内隐刻板印象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程序

3.1.1. 被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54份(男性124名,女性230名),其中45名非混寝学校大一本地生,40名非混寝学校大一外地生;42名混寝学校大一本地生,50名混寝学校大一外地生;53名非混寝学校大二本地生,44名非混寝学校大二外地生;60名混寝学校大二本地生,43名混寝学校大二外地生。

3.1.2. 实验材料

材料由25个原因填空句子组成,其中16个句子是与所要研究的刻板印象相关,称为SEB项目,剩余的9个句子与主题无关,属于中性句。

在16个SEB项目中,主语包括两个社会群体,即本研究中的“本地生”和“外地生”,其中8个句子的主语需要涉及的地域背景为本地(上海),如“在上海长大的小王”、“一直在本地生活的小杨”,另外8个句子的主语,其地域背景为外地,如“外省的小李”、“家住在外地的小吴”。另外,为了避免性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主语只出现姓氏,而不出现具体的名字,如“小张”、“小李”、“小王”等。

在需要解释的行为上,16个SEB项目包括与刻板印象一致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以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从外显问卷结果中筛选符合本地人的特征词:见多识广、时尚、自私、排外,以及符合外地人的特征词:豪爽、成绩好、不文明、土气。因此在SEB项目中便构成了与刻板印象一致的8条项目,如“一直在本地生活的小杨不喜欢和外地同学同寝”、“作为寝室唯一的外地生,小刘觉得上海的室友们好时髦”,其中以本地生为主语的和以外地生为主语的各4句;同样,筛选出不符合本地人的特征词:豪爽、自立、不文明、土气,以及不符合外地人的特征词:见多识广、时尚、自私、小气,构成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项目也为8条,如“作为上海本地人,小孙很少穿新潮的衣服”、“自小生活在外地的小郭总是不愿意跟室友分享东西”,其中以本地生为主语的和以外地生为主语的同样各4句。

3.1.3. 实验程序

SEB问卷均采用纸质版,在校园中发放,被试完成立即回收。实验限时30分钟。为平衡顺序效应,所有题目顺序打乱;为了平衡疲劳效应,避免被试前面多写后面少写给实验带来的影响 ,将问卷项目按3种不同的顺序排列呈现给被试。

3.1.4. 数据处理

16句SEB项目中,存在四类解释:1) 主语为本地生,且符合本地生刻板印象,记为BF;2) 主语为本地生,但不符合本地生刻板印象特征,记为BB;3) 主语为外地生,且符合外地生刻板印象,记为WF;4) 主语为外地生,但不符合外地生刻板印象,记为WB。针对两类群体,每一个被试可以得到两个SEB分值:SEB1 = BB − BF、SEB2 = WB − WF。SEB分值越高,说明被试在不符合这一类刻板印象的情境中提供解释越多,那么便可以说被试针对这一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

另外,针对被试归因的性质,同样也可以得到4类解释,本地生为主语中不符合刻板印象与符合刻板印象的内外归因差,分别记作(SEB1 = BB − BF)内、(SEB1 = BB − BF)外,外地生为主语中不符合刻板印象与符合刻板印象的内外归因差,分别记作(SEB2 = WB − WF)内、(SEB2 = WB − WF)外。

3.2. 实验结果

3.2.1. SEB值分析

本地生与外地生SEB得分情况如下(见表3),利用SPSS23.0对SEB得分进行2 (年级:大一/大二) × 2 (地域:本地/外地) × 2 (寝室分配:混寝 × 非混寝)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外地生和本地生对主语为“本地生”的句子中,年级与地域主体间效应显著(p < 0.01),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不同年级的外地生对本地生的印象差异显著(p < 0.01),大二SEB1值显著高于大一(M大二 − M大一 = 0.67),可以看出大二年级学生对本地生有更强的刻板印象。同时不同地域的大二年级学生对本地人的印象差异显著(p < 0.05)。外地生源的SEB1值显著高于本地生源(M大二外地 − M大二本地 = 0.50),可以看出大二年级中,外地生源对本地生有更强的刻板印象。

外地生和本地生对主语为“外地生”的句子中,年级、寝室分配与地域三者之间主体间效应显著(p < 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表明:本地生在非混寝条件下不同的年级对外地人的印象差异显著(p < 0.01),大一SEB2值显著高于大二(M大一 − M大二 = 0.55);大二年级生源在不同寝室状态下对外地生的印象差异显著(p < 0.01),混寝下的SEB2值显著高于非混寝(M − M非混 = 0.63)其中,大二年级的上海生在非混和混寝的不同寝室状态下对外地人的印象差异更显著(p < 0.001)且混寝下的SEB2值显著高于非混寝(M − M非混 = 1.132)。可以说明,本地大一新生对外地生有更强刻板印象,混寝一年后,本地外地生对外地生的刻板印象均更显著。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EB values for local and foreign students

表3. 本地生和外地生的SEB值的描述统计

3.2.2. SEB1和SEB2的内外归因分析

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情境中“本地生”和“外地生”内外归因数量如下(见表4)对内外归因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地生对以“本地生”为主语的句子中,刻板印象不一致与刻板印象一致的情境内归因数目没有显著差异,t(200) = −0.92,p > 0.05,而不一致的外归因显数目著多于一致的情境,t(200) = 4.99,p < 0.001;以“外地生”为主语的句子中,刻板印象不一致的内归因数目显著多于刻板印象一致的情境,t(200) = 11.44,p < 0.001,而不一致的外归因数目显著少于一致的情境,t(200) = −14.65,p < 0.001。说明本地生将与内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将与外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

外地生对以“本地生”为主语的句子中,刻板印象不一致的内归因数目显著少于刻板印象一致的情境,t(177) = −2.09,p = 0.04,不一致的外归因数目显著多于一致的情境,t(177) = 3.08,p = 0.002;对以“外地生”为主语的句子中,刻板印象不一致的内归因数目显著多于刻板印象一致的情境,t(177) = 9.32,p < 0.001,而不一致的外归因数目显著少于一致的情境,t(177) = −12.62,p < 0.001,说明外地生将与外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将与内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

Table 4.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ttrib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tereotype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表4. 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情境中内外归因数目的描述统计

4. 研究三:基于结构化访谈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程序

4.1.1. 访谈对象

筛选出在研究二的对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中,对外群体的SEB值大于等于1的36位被试。其中非混寝学校大一本地生5人,外地生4人,大二本地生5人,外地生5人。混寝学校大一本地生5人,外地生6人,大二本地生3人,外地生3人。

4.1.2. 研究设计

为了定性研究本地生与外地生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本研究首先釆用结构化访谈的方法,让访谈对象描述外群体在生活习惯、学习、言行、性格、外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积极与消极特征和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以及通过接触对外群体的印象是否有所改变。具体问题如下:

1) 您认为本地生/外地生具有哪些特点?请具体描述一下积极的特征和消极的特征(生活习惯、学习、言行、性格、外貌、经济条件等)。

2) 是什么原因或者有哪些具体事件让您产生如此看法吗?

3) 您觉得经过一年/两年的接触,您对本地生/外地生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吗?如果有,是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出于什么原因?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利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升华提炼,总结出刻板印象的关键维度。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我们要求访谈对象自由得回答预设的问题,并且尽量的提供具体的实例,根据被访谈者的真实经历,我们会请其深入思考,引发他们产生看法的背后原因。

鉴于道德伦理考虑,告知访谈对象本次访只做学术研究用,关键信息会做处理,以便使其安心接受采访并说出最真实的想法。访谈内容依照访谈提纲展开,但不拘泥于这几个问题,会根据不同回答做一定的扩展,使访谈信息更丰富。

4.2. 实验结果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非混寝学校学生对外群体印象的产生较多是通过父母的灌输、媒体宣传、他人口述以及观察外寝室的或班级的外群体学生等间接方式,有些被试也提到了“因为不是同一个寝室,对外群体没有深入了解。”混寝学校学生对外群体了解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室友,有被试提到:“通过接触改变了之前父母灌输的观念。”因此学校的寝室安排也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两群体的接触。由此,我们从自身群际接触、父母言传身教、学校寝室安排以及社会媒体宣传四个角度研究两群体间地域刻板印象影响因素。

将被试对外群体的SEB值和外显刻板印象值,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前三分之一计为高分组,后三分之一计为低分组,分数越高刻板印象越强。结果发现,不论外显刻板印象(t = −21.74, p < 0.001)还是内隐刻板印象(t = −12.54, p < 0.001),高分组都显著高于低分组,M外显高 = 57.31,SD外显高 = 6.26,M外显低 = 29.50,SD外显低 = 4.44;M内隐高 = 2.14,SD内隐高 = 0.90,M内隐低 = −1.28,SD内隐低 = 1.37。将高低分组数据做以下处理,探究刻板印象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

4.2.1. 自身群际接触

分别求SEB值和外显刻板印象值的高低分组对应的《群际接触量表》的四道题结果的做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后两道题的结果求平均值代表与外群体的亲近程度。结果发现,外显刻板印象角度上高分组与外群体亲近程度显著低于低分组,t = 3.09,p = 0.003,M = 5.00,SD = 1.27,M = 5.81,SD = 0.91,即与外群体越亲近,对外群体的外显刻板印象越低;内隐刻板印象角度上高分组的外群体朋友个数显著低于低分组,t = 1.91,p = 0.06,M = 9.28,SD = 8.42,M = 16.53,SD = 21.22,即外群体朋友越多,对外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越低。

4.2.2. 父母言传身教

筛选出54位SEB值大于0即对外群体存在刻板印象的被试,将其自身对外群体的感觉温度值与分别与其父亲和母亲对外群体的感觉温度值求相关。并分别求SEB值和外显刻板印象值的高低分组对应的自身以及父亲和母亲对外群体的感觉温度结果的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与父亲感觉温度值的相关系数为r = 0.43,p = 0.001,与母亲感觉温度值的相关系数为r = 0.43,p = 0.001。此外,从外显角度上,不论大学生自身还是父亲或母亲对外群体的感觉温度值,高分组都显著低于低分组,t = 5.59,t = 4.34,t = 4.47,p < 0.001,M高自 = 63.33,SD高自 = 16.22,M低自 = 82.86,SD低自 = 13.30;M高父 = 50.39,SD高父 = 22.60,M低父 = 72.11,SD低父 = 19.74;M高母 = 48.61,SD高母 = 24.89,M低母 = 72.25,SD低母 = 19.73。

4.2.3. 学校寝室安排

将53位混寝被试和56位非混寝被试的寝室关系量表中各题目结果做t检验,并将SEB值和外显刻板印象值的高低分组对应的寝室关系量表中各题目结果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从外显角度上,高分组对室友整体满意度显著低于低分组,t = 2.68,p = 0.009,M = 7.86,SD = 1.92,M = 8.83,SD = 1.03,即对室友整体越满意,对外群体外显刻板印象越低;从内隐角度上,高分组对寝室活动的参与度(t = 2.16, p = 0.035, M = 6.25, SD = 1.84, M = 7.17, SD = 1.76)和在寝室外与室友相处时间(t = 2.27, p = 0.026, M = 6.08, SD = 1.90, M = 7.19, SD = 2.24)均显著低于低分组,即参与越多的寝室活动,在寝室外与室友相处的时间越多,对外群体内隐刻板印象越弱。但将外地生与本地生混合寝室安排来增加群际接触是否会进一步减少刻板印象呢?将前期的外显、内隐刻板印象值进一步按照寝室类型和年级处理,结果发现,非混寝学校大一学生外显刻板印象方面,本地生对外地生有普通话不标准的消极刻板印象,外地生对本地生有挑剔,争强好胜的消极刻板印象,其余均为积极刻板印象;非混寝学校内隐刻板印象方面,本地生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均存在刻板印象。本地生将与本地生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大一学生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t(44) = 2.76,p < 0.05,大二学生多归于内部因素t(52) = 2.72,p < 0.05,大一本地生将与外地生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t(44) = 2.23,p < 0.05。混寝学校学生外显刻板印象方面,两群体间存在的均为积极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方面,大一学生两群体间不论是与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的数量上还是内外归因角度均不存在明显的刻板印象,大二外地生对外群体在数量存在刻板印象,t(42) = 2.19,p < 0.05,对内群体在内外归因上存在刻板印象,倾向于将与外地生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在因素,t(42) = −2.19,p < 0.05。大二本地生对外地生在内外归因上存在刻板印象,倾向于将与外地生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t(59) = 2.25,p < 0.05。深入访谈发现非混寝学校学生对外群体的形成多通过间接了解,混寝学校多为直接接触,接触后更容易改变旧有刻板印象而形成积极印象。

4.2.4. 社会媒体宣传

结果显示,近八成(77.06%)大学生认为媒体对外群体的报道是片面甚至过于极端的。在问到印象最深的媒体关于外群体的报道,虽然卡方检验显示,外显刻板印象高低分组报告的正负面报道的数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χ2 = 0.012, df = 1, p = 0.91),但高分组(41.67%)提起的负面消息比低分组(38.89%)更多,低分组提起的负面消息与中性消息同样多。在这些新闻中提到的最多的则是外滩踩踏事件、外地人不文明行为等。近半(41.66%)的高分组大学生表示在看到这些信息后仍会继续将其传播下去(口头与亲友分享22.22%、继续寻找相关报道11.11%、通过网络渠道与亲友分享8.33%)。而低分组则仅有36.11%会继续传播,超六成(63.89%)仅仅浏览而已。此外高分组有72.22%会继续选择媒体的方式关注外群体,而低分组则只有55.56%。

5. 讨论

5.1. 两群体间地域刻板印象:外显和内隐均存在

本研究发现,本地生与外地生之间的外显刻板印象特征以积极为主。结果可以说明在外显层面上,本地生与外地生对外群体印象偏向积极,但外地生对本地生的态度还是存在一定的消极印象,如有城府、挑剔、争强好胜。刻板印象特征词大部分均为积极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更加进步,包容性更好。但根据社会期许效应,可能因为被试在做问卷时用社会认可的方式去反应使自己或别人看起来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种偏向(李亚红,2005)。

然而内隐的角度上,本地生将与内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而将与外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本地生对自己所处的群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爱,而对外群体的态度则表现出更高的刻板化。不少本地生认为如果内群体产生一些消极行为,大多是由于外部条件,而非自身的个人因素。这可能与基本归因偏向有关,即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有一种高估内在倾向的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即个人归因多于或强于情境归因的偏向(Metalsky, Abramson, & Seligman, 1982)。此外,归因者与他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也会影响归因的结果,如果双方存在利害关系,则归因者倾向于把他人失败归为个人因素,如果双方没有利害关系,归因者则倾向于把他人失败归于情境因素。不少本地生可能将外地生来沪视为其职业发展中的潜在竞争对手,并且认为由于外地生的存在使自己失去了某些就业机会或外地生来沪会分配自身作为本地人的一些资源,因此他们更可能将外地生的消极行为结果,即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归于个人原因。由此可见,上海高校本地生和外地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刻板印象,从而影响了两大群体更好的融合。

5.2. 促进融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第一,群际接触程度是影响外群体刻板印象水平的因素之一。若想与外群体成员和谐相处,首先要学生自身要尝试改变思维模式,接纳对方。可以多关注学校举办的活动,为自己寻找与外群体接触的机会。

第二,学生对于外群体的刻板印象与其父母的有中等程度相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自身应该客观地看待外群体,同时加强他们对于自身态度对孩子重要影响的意识。

第三,学校寝室安排也可以影响两群体间的刻板印象。从外显角度看,对比大一大二两个年级,明显发现非混寝学校大二外地学生表现出对本地学生的更消极的刻板印象,总体印象是一个下滑趋势。从深度访谈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寝室安排并未给双方创造一个彼此接触的机会,外地生离家在外来到陌生的城市更容易结成老乡党来抱团取暖,因此更不愿意与本地生群体相互了解,刻板印象也更加明显。而混寝的大二本地外地学生对双方的印象都更加积极了,总体印象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很多外地生在深入访谈中都表示,经过接触发现本地生并未像原来听说的那么排外,而本地生也表示外地生的生活习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融合,而且更加理解外地生只身在外的辛苦,还发现了他们身上讲义气等以前不知道的优点。从内隐角度看,大二年级对外群体存在更显著的刻板印象,这也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然而混寝学校的学生在大二均出现了SEB得分上升,同时也出现了大一并未出现的刻板印象。经过深入访谈和分析发现,两大群体经过密切接触,在抛弃部分旧有印象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印象,而且这些印象的形成基本上以其寝室内的外群体个别成员的特点为基础来扩大到整个外群体。但对比混寝学校的外显和内隐结果,我们发现,这些刻板印象在外显程度上并未显现出来,仅在内隐程度上存在,说明这些刻板印象在日常交往中并未显露,不会对其造成太大影响。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若想彻底消除两大群体间的刻板印象,仅从寝室安排上着手给两大群体创造接触机会并不能完全解除其内心的隔阂,还需进一步举办相关活动等,让双方彻底在内心层面上相互理解,消除内隐刻板印象。

第四,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群体对外群体的态度,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的。媒体报道的片面性,甚至带有地域标签,也不可避免的会阻碍两群体融合,媒体也应意识到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

6. 结论

外显测量出的刻板印象多为积极特征,非混寝学校存在消极刻板印象。内隐测量结果发现大二年级有更强的刻板印象,且混寝情况下刻板印象更强。

外地生将与外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将与内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多归于个人的内部因素,一致的结果多归于外部情境因素。

外群体朋友越多,对外群体的内隐刻板印象越低。父母言传身教、学校寝室安排、社会宣传均对外群体刻板印象水平有影响。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较难改变,仅通过寝室内接触,并不能完全解除其内心的隔阂,还需进一步举办相关活动等,增强内心层面上的相互理解。

致谢

感谢贺雯老师、瞿霞、王亚、杨莉为本研究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编号:gxbjZD2020002)。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李亚红(2005). 人格测量中社会期许式作答问题的研究与进展. 中国临床康复, 9(8), 119-121.
[2] 杨治良, 邹庆宇(2008). 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30(6), 1314-1320.
[3] 俞海运, 梁宁建(2005).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 心理科学, 28(1), 42-44.
[4] 梅月(2011). 共情对大学生地域刻板印象的影响(pp. 3-4).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5] Gardner, R. C., Kirby, D. M., Gorospe, F. H., & Villamin, A. C. (1972). Ethnic Stereotypes: An Alternative Assessment Technique, the Stereotype Differenti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87, 259-267.
https://doi.org/10.1080/00224545.1972.9922520
[6] Gomez, A., & Huici, C. (2008). Vicarious Intergroup Contact and the Role of Authorities in Prejudice Reduction.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 103-114.
https://doi.org/10.1017/S1138741600004169
[7] Hamilton, D. L., & Trolier, T. K. (1986).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An Overview of the Cognitive Approach. In J. F. Dovidio, & S. L. Gaertner (Eds.), Prejudice, Discrimination and Racism (pp. 127-163). Academic Press.
[8] Hastie, R. (1984). Causes and Effects of Causal Attribu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4-5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6.1.44
[9] Kulik, J. A. (1983). Confirmatory Attribution and the Perpetuation of Social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171-118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4.6.1171
[10] Lee, A. Y. (2010).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An Uncertainty Reduction Explanation Revisit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 1255-1266.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12710002
[11] Levin, S., Sinclair, S., & Van Laar, C. (2005).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Roommate Contact on Ethnic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 329-345.
[12] Metalsky, G. I., Abramson, L. Y., & Seligman, M. E. P. (1982). Attributional Styles and Life Events in the Classroom: Vulnerability and In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ve Mood Reac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 612-61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3.3.612
[13] Ortiz, M., & Harwood, J. (2007).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pproach to the Effects of Mediated Intergroup Contact on Intergroup Attitud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1, 615-631.
https://doi.org/10.1080/08838150701626487
[14] Sekaquaptewa, D., Espinaza, P., Thompson, M., Vargas, P., & von Hippel, W. (2003). 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Implicit Stereotyping as a Predictor of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75-82.
https://doi.org/10.1016/S0022-1031(02)00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