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马鬃苗族乡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Taking Mazong Miao Township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SS.2022.115248, PDF, HTML, XML, 下载: 370  浏览: 887 
作者: 陶芳丽: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关键词: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Rural Vitalization Rural Tourism Industry
摘要: 马鬃苗族乡在发展乡村观光旅游文化产业结构形态和旅游产业发展链条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推进文旅多元融合实现乡村旅游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乡村文旅多元融合意识层次浅、品牌化和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匮乏以及产业政策支持和文旅资本投入不足等困境。在文化游旅多元融合的重大背景下马鬃苗族乡应更加注重发挥乡村文化游旅驱动引导作用,深化推进乡村文旅多元产业融合;着力打造文化游旅产业品牌,提升乡村文旅产业核心品牌竞争力;重点培育文化游旅领域专业人才,强化文化游旅产业智力人才支撑;提出加强文旅产业政策支持供给,创新文旅资本主动引入的政策建议,多措并举大力深化乡村文旅多元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Abstract: Mazong Miao township has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developing the 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chain of tourism industry. However,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o high quality, it is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such as shallow awareness of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weak branding and competitiveness, lack of professionals, insufficient industrial policy support and capital investment in culture and tourism. Under the important background of cultural tourism diversified integration, Mazong Miao township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giving play to the driving and guiding role of rural cultural tourism and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cultural tourism diversified industries; strive to build the brand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core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focus on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intellectual talents in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put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policy support supply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novate the activ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capital, take multiple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vigorously deepen the diversified integration of rural cultural tourism, and help rural tourism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陶芳丽.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马鬃苗族乡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5): 1814-182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524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马鬃苗族乡是苗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例如:苗族的刺绣、蜡染、长桌宴、芦笙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等。交通便利,使得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优势。通过自身发展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本文以马鬃现代苗族乡村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两个视角深入分析马鬃苗族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的转型发展、取得的重要成绩,和乡村文旅多元融合意识层次浅、品牌化和竞争力意识不强、专业人才资源匮乏以及产业政策支持供给和文旅资本主动投入能力不足的困境 [1]。笔者旨在探索其发展的新路径,对深入研究以苗族乡村文化旅游驱动发展助力苗族乡村全面转型振兴进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马鬃苗族乡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其在发展文旅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马鬃苗族乡的文旅融合向高质量发展,希望对马鬃苗族乡的文旅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2.2. 研究意义

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鬃苗族乡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且马鬃苗族乡的文旅融合研究符合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利用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促进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1.2.3. 国内关于文旅融合的概况

关于文旅融合的协调度研究。主要以梁君、陈显军、杨霞(2014)为代表,他们用测量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测量后,发现该区域的文旅和融合度并不高 [2]。随后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融合度低的原因主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总量不大、融合方式单一且融合水平不高。政府对文化和旅游方面下达的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是文旅融合度低的主要原因;关于文旅融合关系的研究 [3],郭志敏(2014)在新增长理论的指导下,从游客在旅游中的文化需求、旅游的体验以及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方面进行探析 [4]。乔丽(2015)通过分析我国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文旅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5];关于文旅融合动力机制的研究,兰苑、陈艳珍(2014)认为,文旅融合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外部环境和市场供给 [6]。关于文旅融合路径的研究,姚战琪、张玉静(2016)提出,实现文旅融合的基本思路:以文促旅,拓展文旅链条上的产业链;以旅兴文,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交融;完善旅游的管理与作用,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等创新发展 [7]。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以及理论已经在不断地丰富,这也将有利于文旅融合发展较缓慢的偏远地区进行学习与借鉴。马鬃苗族乡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而这样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文旅融合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并为文旅融合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8]。

1.3. 研究方法

文献法:在知网检索关于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博硕士论文和核心期刊,进行深入地阅读和分析,从中了解当前文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文旅融合的路径等。以此增强自己关于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针对文旅融合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检索马鬃苗族乡党政网和各类党政网站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文件和数据材料,加深对马鬃苗族乡文旅发展支撑条件、取得成果以及存在问题等的了解。并通过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各方面了解马鬃苗族乡目前文旅融合的状况,并为后文撰写文旅融合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关于文旅融合

2.1. 文旅融合的内涵

文旅产业融合产业发展主要指我国原有的文化产业、旅游观光产业所涉及的各领域各要素之间打破原有的结构壁垒,通过资源的交叉重组、资源链接与整合、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通过多方面的组织、合作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1]。在2019年9月全国旅游政协在会议上指出了文旅融合的总体路径为“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 [1]。而在马鬃苗族乡在发展文旅融合的规划上也要以此为指导方针。

2.2. 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

我国国内乡村文化旅游快速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大约是在2017年,2019年当时我国国内乡村文化旅游收入总人次达到为30.9亿次,人数达到占当年乡村旅游收入人数的一半,收入规模达到1.81万亿元 [1]。但是这样的增涨确在2015年转入进入一个转择点,且持续到2017年都处于一个下行通道。乡村游与旅游文化发展融合发展的三大现实优势要求。城市乡村文化旅游真正的发展优势与一些重要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城市居民和工人需要释放生活压力、放松心情、乡愁、寻根等消除愁绪与其他情绪的主要途径。通过文旅旅游融合发展充实城市乡村文化旅游的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成为中国特色城市乡村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重要时代趋势。

2.3. 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

文旅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是必然选择 [2]。中国人独特的念乡情结,文旅融合的打造刚好符合中国游客独特的心理需求。所以,乡村文化旅游将旅游与文化有机的结合打造符合中国人的心灵家园,这将有利于满足各类人群旅游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

2.3.1. 文旅融合有利于助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在乡村文化旅游中,文化元素的加入丰富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增强了它的创意互动性和广大游客的乡村文化旅游的体验感。这将有利于我乡实现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和全区域覆盖,使得我乡旅游资源更合理、资源分配更优化,推动我乡的乡村文化旅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2.3.2. 文旅旅游融合利于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突破了曾经大道文化和传统旅游的特殊边界,通过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在大道实现文化的产业传承与文化传播,拓展了当前大道文化的产业发展应用空间,也弥补了当前的旅游文化缺失、文化认同较低的困境。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促进乡村观光旅游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其他社会效益,为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持续高质量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3.3. 文旅旅游融合是我乡实现特色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文旅融合有利于我乡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3. 文旅融合背景下马鬃苗族乡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

3.1. 乡村文旅融合层次浅

3.1.1. 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当前马鬃苗族乡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待加强,停留于理论的层面较多,虽然旅游与文化有合作但未深度融合,尚有发展的空间。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开发不足。例如当地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苗族刺绣就已经可以进行深度的开发。但是当前对于刺绣的知识还还停留于技术表面,当地所售卖的少数民族服装大多都还只是在服装市场上直接买来在商场进行批发售卖,价格昂贵还不能真正好的体现我们真正的文化,体现我们的苗数风情文化。其次,还有我们的刺绣蜡染和苗族民歌等,都可能存在“只闻其声,不见其痕”的特殊状态,只是停留在要如何去做。有了一些理论基础,却没有得到真正实践开发。景区旅游景点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景区观光旅游服务项目上,且观光的景点又比较少且不新颖,没有创新性可言,没有吸引眼球的地方,导致游客少。

3.1.2. 文化内涵和价值挖掘不够、文化体验差

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以及文化旅游价值挖掘不够充分,旅游者的文化参观以及体验感差,无法满足外地游客在旅游中深入体验我乡的民族文化以及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 [5]。文化游旅融合产业旅游融合集聚点少,产业生态链条延伸不够,民宿、地方特色美食、特色传统文化、旅游商品零售店等作为文旅融合产业旅游融合点的业态少,特色传统节庆文化表演等对游客的文化参与度低,感官感受冲击小,未能良好的融合我乡地方传统文化,通过旅游食宿、购娱方式留住外地游客,无法用地方文化旅游体验的休闲空间的不断延长来延长游客的驻足时间。从而延伸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的生态产业链 [2]。

3.2. 乡村文旅品牌竞争力不强

当前马鬃苗族乡在在政府的支持下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大力开发旅游项目,当地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里的游客主要就是方圆100公里的人,还有每年的夏天,重庆的游客回来度假,其他方的客源较少,偶尔来几个其他地方的游客。导致马鬃苗族乡,只有在第一年打造的时候,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去看的人比较多,后来政府宣传的力度减弱,又加上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不够,导致没有亮点能留住游客,这几年比较低迷的状态。所以正因为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和市场营销上的诸多短板,马鬃苗族乡近年多以来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对市外外地游客的品牌吸引力一直不强,形成一个空有优质旅游资源却始终没有最具竞争力旅游品牌的尴尬竞争局面。

3.3. 乡村文旅融合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特别的就是旅游文化和专业旅游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是目前推进文旅旅游融合的重要关键,马鬃苗族乡目前缺乏比较专业的旅游人才队伍,特别的就是目前缺乏比较专业的综合旅游文化方面和专业文化旅游方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3.1. 缺乏专业文旅人才

虽然通过改革将两个部门结合在一起,但长时间的工作分割,使得文化和旅游两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真正的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工作当中依然会存在各自负责的模式,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所以导致没有这方面专业的人才队伍。

3.3.2. 缺乏打造与运营的文旅人才

马鬃苗族乡在我国文化和休闲旅游产业品牌融合打造和旅游产业融合运营中也非常缺乏文化游旅产业融合的相关专业人才,在一个整体的品牌打造上面也缺乏一个整体的文旅产业融合,且大多数的运营模式都是照搬哪些办的好的运营模式,而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出符合当地发展的旅游模式。因为旅游经营者对传统文化与休闲旅游专业知识掌握的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初期打造经营出来的各类旅游景点价格落差较大、体验差,回头客少,这使得我乡的旅游项目在初期面临着缺乏新鲜感而后期在发展红利过会又面临着难以继续经营的窘境 [9]。

3.4. 乡村文旅融合政策供给和资本投入不足

政策和社会资本投入是当前促进我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投入推动力,但是由于地方财政有限,马鬃苗族乡在这两个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一是这方面,马鬃苗族乡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管理乡村文化旅游文旅,这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此外,缺乏有效的旅游政策支持供给,缺乏文化与旅游资料的分类与整理,我乡缺乏文旅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对公共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管理措施不到位,且满足游客区域公共旅游文化需求的服务设施也有限。由于各个景点的旅游交通信息沟通不畅,限制了马鬃苗族乡整体的发展。政府的网站整体宣传营销不够,虽然一二年开始各地政府在各级政府网站官网个别的宣传媒体上已经制作了一部乡村生态旅游宣传专题片,发布了旅游专题报道,但是这种基于官方的媒体宣传方式是不具有一定时效的,且受关注的有限,不是每个人都会在上面去浏览信息,对他进行关注。所以难以与当地人们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景点的分散、宣传工作形式简单、内容单薄,影响了一些精品旅游线路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文化之旅旅游产业对外资本市场投入较大方面,缺少外来大规模项目的有效投资,都是依靠当地的公司来打造,资金很难保证,造成资金断裂,不能继续发展的情况。资本市场支撑支持能力弱,开发用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压力较大,难以有效撬动我省乡村生态旅游重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4.1. 发挥文化驱动作用,深化文旅多元融合

1) 打造出以文化旅游为首要主题的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在开展活动的很多时候,主要以当地的民族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宣传活动为主,以此方式形成主要的一种吸引外地游客的新方式。

2) 在谋划打造民族旅游特色路线和重点项目时候还要充分突出当地的优秀民族特色旅游文化,并以民族文化旅游为骨干来设计一批精品特色旅游重点线路,以民族文化为其灵魂谋划建设特色旅游重点项目。

3) 在综合开发当地的区域旅游观光资源时,要特别注重综合开发当地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旅游元素,例如:当地的传统刺绣、蜡染、苗族传统山歌和古芦笙和傩舞以及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等,以这些文化关联性强且文化观光旅游价值高的区域旅游观光资源重点进行综合开发,并研究设计出使旅游观光资源和当地文化元素深度有机融合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总体方案。

4)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项目奖的形式激发当地的旅游企业主动深化和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4.2. 擦亮游旅产业品牌,提升特色文旅产业核心品牌竞争力

4.2.1. 擦亮品牌

擦亮旅游品牌,我们首先需要从深刻练好品牌内功和切实做好品牌营销两个关键方面结合着手,以提升苗族文旅旅游核心品牌竞争力 [1]。一要练好品牌内功,从苗族全乡文化旅游特点出发,形成一个三到两个鲜明的旅游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以马鬃苗族乡丰富的特色苗族传统刺绣、苗族传统舞蹈和少数苗族的宗教祭祀生活习俗文化为重要主题,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苗族乡村文化旅游擦亮品牌和练内功。

4.2.2. 加强营销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更加善于把庞大网络流量转化为广大游客群体流量。通过采取政府共建共享政治资源共享发展模式,打造各级政府与各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打造中国乡村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精心设计品牌营销广告文案、制作乡村文化品牌营销短片和视频,与各大微信、抖音、快手等热门品牌app网络平台及众多当红知名网络美女主播、热门乡村旅游话题博主加强合作,以宣推平台大直播数据视频推送、主播与网络博主互动直播、软文博主推荐的直播方式有效吸引用户流量、营销关注热点,打造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界的网红直播品牌。

4.3. 大力培育文化经旅旅游专业人才,强化文化经旅专业智力人才支持

4.3.1. 培养乡级文旅主管部门的专业干部人才

可以适当增加专业干部队伍的建设数量,将加快建设现代文化艺术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专项工作计划内容,并有一定的培训经费。采取举办专题单位培训、委托单位培养和各地派出机关挂职学习锻炼的多种形式,培育出一批专业眼界开阔、专业技术素养水平较高、具有一定机关工作实践经验与管理能力的机关专业中层干部技术人才,在当地的高等院校、专科院校等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这方面专业的人才队伍。

4.3.2. 培育和挖掘本土文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营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

政府每年计划安排一个专项资金,对专业的人才进行奖励,不断建立和完善文旅人才的奖励、培育机制、推广工作等,培养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精英,扶持高学术、有潜力、有突出成绩、有发展前景的乡村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人才队伍,借助专项政策“借智”推动发展,通过政策建立文旅人才库,举办文化游旅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乡村文化旅游专业设计人才大赛,等项目推动我乡文化旅游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吸引高校本科教授、硕士生和研究生等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积极投入队伍到这一产业模块中去起来,共同为了促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献言设计献策。

4.4. 加强文旅政策供给,创新文旅资本引入

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文旅旅游融合的产业发展,从顶层政策设计等多层面为推进乡村文旅旅游融合产业发展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政策支持供给。光依靠一个乡政府的财力肯定是不能够很好发展的,还需要上级政府的鼎力支持。

4.4.1. 将乡村文旅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我们建议可以将推进乡村文旅旅游融合发展纳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各项工作当中,对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和休闲旅游资源的分类整理民俗传承和文化保护,将是对全乡的文化村庄资源进行分类梳理,摸清目前全乡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的总数,并将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梳理挖掘出来,做好文化相关的资源分类,以逐步充实当下中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景点位和内涵。

4.4.2. 做好全乡的规划

对于在全县内以及乡镇的各个景区乡村文旅旅游景点产业融合文化旅游景点发展生态规划也要做好一个大的全面规划,形成各个旅游板块之间旅游主题文化特点比较突出、板块之间文化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又可以优势互补的融合发展生态格局,并努力做到使各镇以及乡内的各个乡村文化旅游景点产业可以通过组团发展融合旅游发展,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生态格局。在创新投资模式方面,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产业资本经营合作社的形式,走农村城乡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即实施“共建招商”投资模式,采用外来产业投资 + 本地产业资本 + 文化农旅产业合作社的投资形式,让外来产业投资者、本地产业投资者、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经营者和当地的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资本合作,在双方现有合作基础上共同进行一个融合提升,建设一批既具有乡村文化旅游内涵,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新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带,并积极联合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形成一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合力。

5. 小结

综上所述,文旅乡村旅游文化融合战略发展路线是着力推动我国乡村文化生态旅游融合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新历史战略、发展历史路线、发展战略方位,是着力推动我国乡村区域文化生态旅游融合产业持续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的全新历史战略发展路线。在新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政策和大环境下,政府或者企业部门应在政策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提供精准的旅游制度服务供给,且共同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链,丰富当地乡村的旅游产业发展生态 [10]。并利用各方力量,利用好当下的各种网络媒体做好宣传营销,擦亮品牌特色。培养好一批专业的乡村文旅旅游人才队伍。主动从旅游供给侧角度思考,提供一批符合当地游客自身喜好并同时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旅游体验的乡村旅游景点,提高品质,提高乡村旅游文化产品的历史文化使用价值,让好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

致谢

这篇文章得以顺利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吴声军、牟羡老师不辞辛苦的给我指导,给予我学习得方向,并一次又一次的在论文撰写上给我帮助,教会我如何收集一手资料,分析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真的分常感谢能在自己读研的路上遇到的恩师,并能够成为他们的学生,这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研究生的生涯中,因为有你们的存在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饱含着诸多的可能,是你们的存在让我的研究生生涯熠熠生辉。其次,要感谢我的老师李鹏,是你给我上的研究生第一课,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教会我写作逻辑,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生活中敏锐的发现问题,并用专业的视角去看待,找到写作的灵感,并如何利用理论去解释提升自己论文,提升文章高度。再次要感谢马鬃苗族乡镇府给我这样的一个实践的机会,给我提供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一个人群,收集到他们的资料,并完成这篇论文的撰写。最后感谢我的其他科任老师、同学、家人以及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才让我得以安心的学习,并在学习上获得一定收获。

参考文献

[1] 杨创.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W县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1(35): 60-62.
[2] 梁君, 陈显军, 杨霞. 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3): 28-32.
[3] 林作祯. 泰顺县文旅融合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咸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4] 郭志敏.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J]. 商业时代, 2014(8): 131-132.
[5] 乔丽. 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15, 31(3): 144-146.
[6] 兰苑, 陈艳珍.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例[J]. 经济问题, 2014(9): 126-129.
[7] 姚战琪, 张玉静.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战略目标及重点领域探讨[J]. 学习与探索, 2016(7): 123-126.
[8] 徐翠蓉, 赵玉宗, 高洁. 国内外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启示: 一个文献综述[J]. 旅游学刊, 2020, 35(8): 94-104.
[9] 梁吉云, 黄小丹, 谢和成. 乡村民宿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2): 40-41.
[10] 苏玉卿, 陈秋华, 赖启福.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均衡研究——以漳州龙佳森林人家为例[J]. 中国林业经济, 2014(6): 1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