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述评
A Cri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DOI: 10.12677/ML.2022.107190, PDF, HTML, XML, 下载: 244  浏览: 434 
作者: 饶 露: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语言社会化书面学术语篇第二语言Language Socialization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Second Language
摘要: 学术语篇社会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研究角度,本文从语言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着重分析第二语言书面学术语篇的社会化研究。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学术写作实践、二语书面学术语篇发展的影响因素、二语学术身份建构这三个方面对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内容和话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该方向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Abstract: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studies related to second language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The paper, by combing through the related studies,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based on three major research topics: academic writing practic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cond language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ademic writing. Beside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uture research possibilities in this field.
文章引用:饶露.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述评[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7): 1423-143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7190

1. 引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事关于语言社会化方面的研究。人类学家Schieffelin & Ochs将语言社会化定义为儿童或初学者通过语言形式的学习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并接收相应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习俗。不同社会群体都有一套属于他们的语言范式,这种语言表达的范式也反映了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背景 [1]。其中,学术语篇便是一种学者群体所使用的表达模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也体现了这个群体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对于新手学者来说,尤其是二语学习者,尝试采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学术写作并非一件易事,他们面临的挑战除了来自语言本身,还来自关于身份认知、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方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语篇社会化这一议题。“学术语篇社会化是新手渐渐融入并成为他所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的过程。” [2]。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从事学术研究的新手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社会、认知、文化、身份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新成员如何通过与学术共同体和其他社交网络中的成员进行交流来参与到各种学术实践中去” [3]。

目前关于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有着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本文梳理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议题和现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和成果

本文以Web of Science、Mendeley为检索平台,并以“second language socialization/socialization/language socialization”为检索主题词,通过筛选得到26篇研究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的论文。其中,大部分研究都采用了案例分析和民族志研究等定性的研究方法。同时,这些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话题可以划分为学术写作实践、二语书面学术语篇发展的影响因素、二语学术身份建构这三个方面,见表1

Table 1. Research topics i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表1.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问题分布

2.1.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与学术写作实践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研究了二语学习者在学术写作实践过程的社会化现象,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了二语学习者在剽窃、体裁意识、文献引用和文章发表这些实践方面的社会化过程。

2.1.1. 学术语篇社会化与剽窃

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观点来看,剽窃行为的认定常常与文化价值观念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对于剽窃行为的概念。胡光伟和雷军 [4] [5] 的研究发现有海外留学背景和无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在未标注来源的改写是否为剽窃这一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老师更容易识别出未标注来源的改写这种剽窃行为。他们认为,这种差异也验证了语言学习者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语言学习经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剽窃行为的认定。

2.1.2. 学术语篇社会化与体裁

采用不同的体裁风格进行学术写作常常会反映作者自身学术身份的建构以及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二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二语进行学术写作的过程中,这种体裁风格的转换常常也体现出他们在价值观念上的转换,比如在Goodman & Montgomery [6] 的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哈萨克斯坦某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和毕业生对于语言体裁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发现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在语言体裁风格上发生了明显转变。研究对象中,一个毕业生将之前使用的俄语中辞藻华美的写作风格转换成了英语中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他们指出,体裁风格的转换和选择是学生在受到老师和同伴影响下社会化的结果。

在使用二语进行学术写作的过程中,对于体裁风格的了解是有必要的,这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目标语言学术群体所倡导的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少学者发现体裁意识(genre awareness)对于学术语篇社会化有着促进作用,比如Hedgcocky & Lee [7] 在对学习外语教学的研究生进行研究后发现,体裁意识对于提高语言教学能力有一定作用。同时,典型的体裁对于学习者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传统的关注于专业内容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以及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使用正确的体裁这两方面来说是不够的,而注重体裁意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者的学术能力提升有潜在的好处。不过,基于体裁意识的学术指导方式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同时还需要研究这种指导方式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达到最大效率。除此之外,Conner Loudermil [8] 还研究了美国某大学的研究生学生的论文中的封闭式体裁(occluded genre),他发现,体裁意识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它会促进社会化,促使学生从一个新手转变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同时,题材意识不仅仅会促使学生使用正确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体裁,还会向他们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2.1.3. 学术语篇社会化与文献引用

文献引用是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手学者常常会在文献引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反映了他们社会化的过程。Friedman [9] 通过分析四个亚洲留学生的论文发现,研究对象在学术文献引用方面,呈现了一种局部的社会化。由于研究对象接触的社会交际中总是更多地强调格式而非本质,研究对象往往将文献引用视作格式要求而非观点支撑材料。因此,Friedman认为“环境背景会影响二语学习者在学术写作中对文献引用的掌握” [9]。与此同时,文献引用的学习也会促进新手学者的学术社会化过程,Eriksson & Makitalo [10] 的研究发现对文献引用的掌握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研究的写作体裁、研究视角和推理逻辑。

2.1.4. 学术语篇社会化与期刊发表

不少二语学习者常常会在国际期刊发表过程中面临挑战,但是在期刊发表的过程中,新手学者们也会渐渐融入目标学术群体并形成不同的身份认知。胡光伟和雷军 [11] 通过研究了6个护理学的中国博士生的期刊发表过程,发现引导博士生利用学术资源能够促进新手学者的学术社会化过程促使他们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者。在研究者看来,国际期刊发表的过程可以促进新手学者的学术语篇社会化,与此同时这种社会化也是多维度,Yongyan Li [12] 在2007年的研究中发现这种多维度的社会化包括了对研究数据的思考、写作的实践、对当地学术群体或国际学术共同体的融入,国际期刊的发表会促使研究对象逐渐注重国际研究背景并且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可以激励母语非英语的学生,使其开拓视野。

2.2.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除了对于学术语篇社会化在学术写作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有不少学者还研究了影响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因素。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众多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社会交际和教师指导这两大方面。

2.2.1. 社会交际与二语书面学术语篇

学术写作的习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二语学习者常常会受到来自社会交际的影响。Ferenz [13] 发现在以英语为外语的环境下,研究对象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和学习目标会影响他们的社会交际性质,而他们的社会交际性质又会影响他们二语学术能力的表现,因此带有学术性质的社交比非学术性的社交对学术能力的提升会有更大影响。

在关于社会交际这个影响因素上,有学者提出了个人实践网络这个概念,他们认为个人实践网络对于二语学习者的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Zappa-Hollman & Duff [14] 从个人实践网络(Individual network of practice)的角度探索了学生在实践群体中的社交网络和社交关系性质对于二语学习者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学习者的个人实践网络中,那些和他们联系最为紧密的人让他们在学术语篇写作社会化过程中受益最多。同时,Zappa-Hollman & Duff [14] 指出,个人实践网络分析,作为新的语言社会化研究视角可以对学习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提高更加全面的视野。但是,由于研究对象都为女性,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性别差异是否对结果有所影响。与此同时,Fujieda [15] 的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会通过课内与同学进行交流、课外建立社交网络来提升她的学术能力,这一研究也表明了同伴交流和互动对于促进学术语篇社会化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实践网络对于提升学术写作能力的影响。

在二语学习者的社会交际中,一语群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Deygers [16] 发现二语学习者与一语群体的交际往来会影响他们二语书面学术语篇习得,缺乏接触一语群体的机会会使大部分研究对象不能进行有价值的目标语交流;与此同时,一语群体和二语学习者之间存在的不对等关系对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与一语群体的交流对二语学习者的学术写作影响在Al Murshidi [17] 的研究中也有所体现。通过调查留学生的英语学术写作学习过程,研究者发现大部分的研究对象更喜欢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展示和项目写作,并且这种与一语群体的交流可以促进二语学生对英语学术写作的了解和掌握。

学者们还发现,在二语学习者的社会交际中,政策、种族和阶级也会对他们的学术语篇发展产生影响。Leibowitz [18] 的研究发现由于受到种族隔离的影响,学生们常常缺少在校外接触英语的机会,而这对他们的学术英语习得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

2.2.2. 教师指导对二语学术语篇的影响

在学习学术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会产生直接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促进二语学习者学术语篇社会化的重要媒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术写作过程中的话语构建会影响学生对学术写作的理解和掌握。Baffy [19] 通过研究学术英语写作课老师在课堂中的话语建构发现,这名老师常常通过构建“作者”和“读者”的话语从知识和社会因素的角度向学生传递有关学术写作和阅读过程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适应学术写作的社会认知特质,提升教学效果。

除了话语构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至关重要。Fujioka [20] 研究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的学术写作实践的关系。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影响学生的学术写作实践,而学生的学术写作实践又会反过来影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帮助老师改进教学策略。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对于提高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在Gilliland [21] 的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术写作学习过程,Gilliland [21] 发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影响学生在写作中对观点的建立和写作内容的建构,通过交流,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习符合论文写作要求的学术语言,这种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学术语篇的社会化。不过,研究发现这种交流效果的实现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学生要积极参与讨论,老师要给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以及给予正向反馈等。

与此同时,在学术写作实践过程中,老师给予的反馈和意见往往也会影响学生对书面学术语篇的习得。Kim [22] 在2018年的研究中发现存在于学术共同体交流之中的反馈可以反映学术写作的发展,同时基于这种反馈,会产生这个群体中特有的交流方式。Kim [22] 认为反馈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工具,它也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丰富的反馈可以满足特定学生的特定需求,为他们的学术写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这也为Kim在之前2015年关于博士生如何通过反馈来提升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的研究做了进一步补充 [23]。Gilliland [24] 也曾对老师在学生写作中给予反馈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这些老师在给予反馈时常常只是专注如何构建跟学科相关的内容,而没有注重如何让学生学习学术语言来用以写作,Gilliland [24] 认为教师在给予反馈时注重学术语言的传授以及考虑学生们多样的语言社会化需求对于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Hafner & Yu [25] 的研究发现,在通过Word软件进行协同写作的过程中,老师给予的反馈意见可以反映该类学术写作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将自己的写作方式适应于学科标准,促使自己在实施法律研究和阐述论点这些方面实现学术语篇社会化。基于此,Hafner & Yu [25] 指出,Word软件中的标注工具可以协助老师给予写作反馈并记录协同写作过程,并且这种记录可以直接观察语言现象并有助于语言社会化的研究。

除了对教师采取的指导形式这一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还有学者研究了教师指导所依托的教学制度这一影响因素,其中有不少学者通过英美大学常有的写作中心这一机构给予相应的研究和建议。Zhang Zheng [26] 研究了中国留学生在写作中心中的学习体验,研究对象大都认为老师的指导只关注于学术写作的通用技巧,却无法满足学术英语写作中特定的专业和文化需求。因此,老师对学术写作的指导可以采用一种将研究技能、学术社会化和学术素养三种模式进行嵌套的模式,这种嵌套模式(Nested Model)更加具有包容性,也更加灵活。除了Zhang的研究,Okuda & Anderson [27] 也发现了写作中心的指导对二语学习者的英语学术写作学习有很大影响,但是写作中心没有满足研究对象想要提高语言水平从而达到所在学术共同体要求的需求。因此,Okuda & Anderson认为写作中心对于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术语篇社会化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必须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帮助国际学生融入到学术共同体之中,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学生的需求并给予他们多样化的帮助 [27]。

2.3. 二语书面语篇社会化与身份构建

在学术写作能力的发展过程中,二语学习者常常会经历对自我身份认知的变化过程。在学术语篇社会化过程中,这些新手学者会渐渐建立一种专家的身份来塑造自己的学者形象。这种身份构建的过程在大部分的研究中都多多少少有所体现。Seloni [28] 对视觉文化硕士在读留学生的学术写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他如何在学术写作过程中建构自己的学者身份。Seloni发现,研究对象会采用与一些事件、人物和文本进行互文等语言和修辞策略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合格的视觉艺术家、一个艺术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从而展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身份 [28]。

同时,有研究发现学者身份的建构还常常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影响。Casanave [29] 以两个日本青年新手学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他们的英语和日语学术写作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的身份构建过程受到了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研究对象会将自己的身份与他们出版的学术作品相联系,而在日本,他们会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与他们所属大学和机构的地位相关联。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会促使学者采用不一样的身份建构方式。

此外,学术语篇社会化和学者身份建构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Starfield [30] 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术写作表现常常与他们通过文本对自己专业权威的身份建构有一定关联,那些不能建构自己专业权威的身份的学生常常会依赖于使用那些知名专家的话语以至于阻碍自身的发展,甚至将自己陷入“抄袭者”的风险之中。因此,学术能力的提升会影响学者身份的构建,而学者身份的构建也会反过来影响学术能力的提升。

3. 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趋势和未来展望

目前,有大量国际学者对二语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进行了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学术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总的来说,学术语篇社会化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目前研究的分析和归纳,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现有的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其中多见案例分析和民族志研究,有部分学者会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Hedgcock & Lee (2017)研究。虽然由于语言社会化研究的性质,定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定量分析可能会对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提供更多客观的证据支持。

此外,在实验对象方面,在大部分学者的案例分析中,研究对象往往较少,缺乏大量的样本,小样本的案例分析常常可能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性和主观性对其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虽然有的学者对更大样本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是其研究过程常常只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等研究方式,并未对研究对象实际的写作过程和学术写作文本进行详尽地研究。同时,研究对象的性别差异对于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Zappa-Hollman & Duff (2015)提出性别差异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女性学习者和男性学习者的社交网络之中存在的差异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学术成就和身份构建还需要更多的分析。

最后,在数据来源方面,目前有不少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研究中的研究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只有较少部分学者对二语学习者的学术写作论文进行了详细的历时研究。但是由于书面学术语篇的性质,研究实际的二语学生学术写作文本是必要的。同时,根据社会化研究这一历时研究的特点,学生的学术写作文本需要来源于较长时间段内的多次写作实践。这种写作文本可以弥补问卷调查和采访中可能存在的研究对象反映自身学术写作能力的主观性。

总的来说,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目前关于书面学术语篇社会化的研究常常很难兼顾大样本数据和对真实学术写作文本详尽的历时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在保证样本数量充足的同时,对研究对象真实的学术写作文本进行更为详细的历时研究。

参考文献

[1] Schieffelin, B. and Ochs, E. (1986)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620898
[2] Duff, P. (2010)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to Academic Discourse Communitie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0, 169-192.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10000048
[3] Duff, P. and May, S. (2017) Language Socializat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Berlin.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02255-0
[4] Hu, G. and Lei, J. (2016) Plagiarism in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and Stances. System, 56, 107-118.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15.12.003
[5] Lei, J. and Hu, G. (2015) Chinese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lagiarism. Higher Education, 70, 551-565.
https://doi.org/10.1007/s10734-014-9855-5
[6] Goodman, B.A. and Montgomery, D.P. (2020) “Now I Always Try to Stick to the Pint”: Socialization to and from Genre Knowledge in an English-Medium University in Kazakhstan.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8, Article ID: 100913.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20.100913
[7] Hedgcock, J.S. and Lee, H. (2017)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cademic Literacy Socialization: Building Genre Awareness in 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6, 17-28.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17.01.004
[8] Conner, L.B. (2007) Occluded Academic Genres: An Analysis of the MBA Thought Essay.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 190-205.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07.07.001
[9] Friedman, D.A. (2019) Citation as a Social Practice in a TESOL Graduate Program: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44, 23-36.
https://doi.org/10.1016/j.jslw.2019.01.004
[10] Eriksson, A.M. and Mäkitalo, Å. (2013) Referencing as Practice: Learning to Write and Reason with Other People’s Text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arning, Cult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2, 171-183.
https://doi.org/10.1016/j.lcsi.2013.05.002
[11] Hu, G. and Lei, J. (2019) Doctoral Candidates’ Dual Role as Student and Expert Scholarly Writer: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54, 62-74.
https://doi.org/10.1016/j.esp.2018.12.003
[12] Li, Y. (2007) Apprentice Scholarly Writing 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n Intraview of an NNES Graduate Student Writing a Research Article. TESOL Quarterly, 41, 55-79.
https://doi.org/10.1002/j.1545-7249.2007.tb00040.x
[13] Ferenz, O. (2005) EFL Writers’ Social Networks: Impact on Advanced Academic Literac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4, 339-351.
https://doi.org/10.1016/j.jeap.2005.07.002
[14] Zappa-Hollman, S. and Duff, P.A. (2015) Academic English Socialization through Individual Networks of Practice. TESOL Quarterly, 49, 333-368.
https://doi.org/10.1002/tesq.188
[15] Fujieda, Y. (2019) Academic Discourse Socialization in a Research Seminar Course: A Case Study of a Japanese EFL Undergraduate Learner.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8, 93-100.
https://doi.org/10.1007/s40299-018-0416-z
[16] Deygers, B. (2018) How Institu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Variables Impact International L2 Students’ Language Gains at University. System, 76, 91-102.
https://doi.org/10.1016/j.system.2018.05.012
[17] Al Murshidi, G. (2014) Emirati and Saudi Students’ Writing Challenges at U.S. Universitie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7, 87-95.
https://doi.org/10.5539/elt.v7n6p87
[18] Leibowitz, B. (2005) Learning in an Additional Language in a Multilingual Society: A South African Case Study on University-Level Writing. TESOL Quarterly, 39, 661-681.
https://doi.org/10.2307/3588526
[19] Baffy, M. (2018) Constructed Dialogue as a Resource for Promoting Students’ Socialization to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in an EAP Class.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46, 33-42.
https://doi.org/10.1016/j.linged.2018.06.001
[20] Fujioka, M. (2014) L2 Student-U.S. Professor Interactions through Disciplinary Writing Assignments: An Activity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5, 40-58.
https://doi.org/10.1016/j.jslw.2014.05.004
[21] Gilliland, B. (2014) Academic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High School Writing Conferences.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70, 303-330.
https://doi.org/10.3138/cmlr.1753
[22] Kim, K.M. (2018) Academic Socializ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 through Feedback Networks: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aduate Feedback Landscap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3, 963-980.
https://doi.org/10.1080/13562517.2018.1449741
[23] Kim, K.M. (2015) Negotiation of Feedback on Academic Writing at the Doctoral Level: A Contextualized, Qualitative Inquiry of Multilingual Studen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4] Gilliland, E.A. (2012) Talking about Writing: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Adolescents’ Socialization into Academic Litera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25] Hafner, C.A. and Yu, C. (2020)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Digitally Mediat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Evidence from Disciplinary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RELC Journal, 51, 14-32.
https://doi.org/10.1177/0033688220901347
[26] Zhang, Z. (2011) A Nested Model of Academic Writing Approaches: Chinese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Views of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Language and Literacy, 13, 39-59.
https://doi.org/10.20360/G27G6R
[27] Okuda, T. and Anderson, T. (2018) Second Language Graduate Students’ Experiences at the Writing Center: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 TESOL Quarterly, 52, 391-413.
https://doi.org/10.1002/tesq.406
[28] Seloni, L. (2014) “I’m an Artist and a Scholar Who Is Trying to Find a Middle Point”: A Textographic Analysis of a Colombian art Historian’s Thesis Writing.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5, 79-99.
https://doi.org/10.1016/j.jslw.2014.06.001
[29] Casanave, C.P. (1998) Transitions: The Balancing Act of Bilingual Academic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7, 175-203.
https://doi.org/10.1016/S1060-3743(98)90012-1
[30] Starfield, S. (2002) “I’m a Second-Language English Speaker”: Negotiating Writer Identity and Authority in Sociology One. Journal of Language, Identity & Education, 1, 121-140.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01JLIE0102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