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民办高校历经三十几年的发展早已成为高等院校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而会计专业的建设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大量专业的会计人才。然而,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身处国内外对接频繁的背景下,就必须思考如何在扎根现实条件的前提下,全方位对接一流教育标准。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专业认证研究始于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随后,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高利芳(2016)对比探讨了国际认证标准与国家标准在会计学本科建设方面存在的异同,参照现阶段专业发展现状,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与师资配置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1]。刘新颖(2018)基于AACSB专业认证的运行机制与核心理念,实践运用AOL体系框架对会计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 [2]。张敏(2021)立足于智能会计(财务)高速发展的大背景,结合国际认证体系框架,运用AOL理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考核手段、收集数据以及报告反馈五个闭环步骤对搭建了智能会计(财务)专业建设框架 [3]。刘艳(2021)借鉴国内外OBE理念,参照专业认证标准从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新模式等多个层面提出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4]。其他学者们如贺晋秀(2021) [5],王向东(2022) [6],田腾飞(2022) [7] 等也研究了不同专业认证理念下其他专业建设的问题,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综观上述研究发现,专业认证驱动背景下各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然而,国内基于专业认证驱动下会计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研究明显不足,且研究对象多以公办本科院校或者是职业院校为重点,很少涉及到民办高校。鉴于此,基于专业认证驱动背景下探究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问题就是一个极具现实价值的课题,这对提升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办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以民办高校中的武汉工商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案例法对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在专业认证驱动下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的优化路径。
2.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现状——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
本小节以Cuaa.Net编制《2019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中湖北省民办大学排名非常靠前的武汉工商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六个一级架构对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展开分析。
2.1. 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导向有助于学生明确要掌握的技能和具备的素养。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既要遵循了国家专业建设标准,又要紧密联系了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以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为例,通过实地走访会计专业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结合会计专业最新版的大纲,发现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技术方法与理论知识,具备在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企业等从事财务、税务、内控以及会计的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用型人才,这一点与公办院校还是存在一点区别。在培养特色方面,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还开创性地引入了武汉合和(武汉)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全湖北省民办高校中第一家会计与审计行业学院,通过“校所联合”办院,深化产教融合和业财融合,为学生更好地从事会计实践工作提供实践平台。
2.2. 培养规格
会计专业建设的培养规格设置旨在更好地实现其专业培养目标。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每年都制定了详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与专业能力结构的培养规格方案,并对其课程模块与实现途径进行了详细描述,具体而言,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培养规格包括人文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步设置了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财务会计模块、管理会计模块、财务操作模块以及专业拓展模块一共七个课程模块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Training specification and content of accounting majorin wuh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表1. 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培养规格及其内容
2.3. 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设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正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武汉工商学院培养会计专业人才,为使学生具备优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开展了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国家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指出,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总和于140至160适中,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总学分设置165分,较高于应设置学分总计。武汉工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包含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设立核心课程拓展的专业选修课比重25.77%,同时着眼于学生通识教育知识均衡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计算机基础通选科目。会计专业在理论课程后开展相关实践环节,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到毕业论文,引领学生运用和检验理论教学成果,具备专业从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教学学分占据总学分37%,具体内容如下表2所示。

Table 2.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wuh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表2. 武汉工商学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
2.4.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质量的有力保障。国家专业认证标准指出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应当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其中拥有教授与副教授等学位比例不低于30%,专职会计学专业教师不少于10位,取得硕士学位以上教师不低于80%。武汉工商学院会计学师资队伍健全,教师具有专业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学习技巧。管理学院会计专业获得高级职称学位比例教师34%,会计学专职教师14人,硕士学位教师达到100%。参照国家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标准与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对照如表3所示。

Table 3. Comparison table between accounting faculty of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Standards
表3. 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与国家标准比照表
武汉工商学院规模完善、结构健全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会计学专业建设的保障,较高于国家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教师们近年来参与《会计学原理》等专业教材出版,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顾问,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指导学生完成多次科研项目,获得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及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资格证。
2.5.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的好坏、软硬件设施是否齐备很大程度会影响会计专业建设的效果。据实地调研发现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配备有7间中大型实验室,每间实验室的面积都大于100 m2,其中,专业实验平台有5间,综合创新实验平台配有2间,按实验室的生均配比来看,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的教学设施条件是符合国家专业建设文件所要求的“生均1平方米”的标准。于此同时,武汉工商学院还与各企业协同合作,建立了3~4个固定的实习基地,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内容如下表4所示。

Table 4.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sub-center laboratory situation
表4.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分中心实验室情况
2.6. 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支撑会计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与武汉工商学院会计专业系主任、专职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在质量保障目标方面,会计专业建设对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都有着清晰的目标,有经实践检验的人才培养方案,近三年毕业生的专业学位授予率将近98%;在质量保障规范方面,系领导每学期不定期地对专职教师进行五带(教材、教案、教学日历、课件和点名册)检查工作,学期末督导、学生等多主体对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在质量保障监控方面,会计专业配有规范的教学工作文件、督导机制、反馈机制等监控机制。
3. 优化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升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产科教协同育人平台
随着以新业态、新产业、新数字技术的加速渗透,会计专业正朝着业财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新经济时代赋予的变革也对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会计技能以及知识架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民办高校必须要升级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会计专业从核算型向管控型转型升级。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在遵照国家标准的基本前提下,重点为会计专业学生打造以“课证贯通”理念下的CMA、CPA以及CIA三类实用性极高的专业应用方向。于此同时,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要积极联系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建立会计产业学院,构建从高校到企业再到校内外实验基地多层次的产科教协同育人平台,这既为会计专业师生们提供了场景真实、丰富的教学场所,又极大地提升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执业体验。
3.2. 适应社会发展升级课程设置,强化会计专业思政教育
为了适应新科技革命和“立德树人”的双重新需求,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也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升级、重构,要强化对会计专业学生新数字技术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要融合智能会计、大数据会计相关技能,设置如《大数据与会计》、《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RPA财务应用》等新课程。于此同时,要强化会计专业思政教育,融合“诚信铸魂”的课程学习与实践理念,在会计专业建设中的关键课程和应用场景中融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审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核心课程过程中充分领悟到“诚信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持续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是会计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民办高校要适当引入具有较强数据分析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青年专职教师,要邀请名师指导、线上线下多元化培训,让专职教师能够运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沙盘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对于社会人才中数字化财务和会计需求的逐步加大,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也必须要掌握一些数字化会计工具,民办高校可以考虑依托各类大数据处理系统,对专职教师进行相关Python基础、数据挖掘以及Python爬虫和大数据会计分析、决策等相关课程内容的培训,增强专职教师在数据收集、处理、运用以及决策方面的实操能力。于此同时,也要持续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要让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真正走入企业实践,在企业中通过承担横向课题、参与企业会计实践等多种渠道,更快地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
基金项目
本文获得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认证驱动下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建设研究2020Y03”(编号:J20210023)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