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心理健康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Social Interaction, Ment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DOI: 10.12677/AAM.2022.118523, PDF, HTML, XML, 下载: 213  浏览: 517 
作者: 徐 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社会互动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中介作用Social Interaction Mental Health Subjective Well-Being Mediating Role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通过研究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根据CGSS2017的数据,通过OLS模型来探究社会互动,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心理健康在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与亲朋好友,邻里之间的社会互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有正向的影响。并且社会互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来提升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观念,引导老年人参加社会交往互动,在社交中获得满足感和存在感是提高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方法。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population,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By study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rural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CGSS2017, OLS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 elderly,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 elder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ural elderly and their relatives, friends and neigh-bors as well as maintaining a good mental health leve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Moreover, social interaction can improv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rural elderly by increasing their mental health degree to some extent.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helping them establish a healthy concept, guid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obtaining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existence in social interaction ar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文章引用:徐娴. 社会互动,心理健康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8): 4991-4999. https://doi.org/10.12677/AAM.2022.118523

1. 引言

老龄化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并成为众多学者探讨的焦点。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之比达14.2% [1]。政府通过开放三胎政策,推行渐性式延迟退休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等措施来解决老龄化问题。学术界也对如何走出老龄化困境做出了很多探索和讨论,但是多数是比较宏观的政策指导,对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回归到老年人自身角度。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级政府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幸福生活。随着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2022年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要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帮助老年人健康地衰老。那么农村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有什么影响呢?农村的房屋聚集性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交往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日常。社会交往互动会不会提高主观幸福感呢?通过使用OLS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交往互动,心理健康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综合的心理评价,它既是对生活事实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价值评价 [2]。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更是需要关心的对象,如何提升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人们日渐关心的问题。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人口特征,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地区特征。学术界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出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邓敏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老年人从自己的社交圈子中得到陪伴和认同,那么就会比没有社会关系的老年人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3]。梁远等认为社会互动能够调节家庭资产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农村居民参加的越多的社会交往活动,家庭资产越多就越能带来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4]。陈红艳认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影响心理的健康程度,老年人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关注,越能增加老年人内心的满足感,从而心理越健康 [5]。学术界已经关注到社会交往与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很少以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主体。

2.1. 社会互动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Durlurf [6] 说明社会互动由内生互动和情景互动组成。内生互动指在群体内成员相互影响。情景互动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成员的示范效应。农村老年人的社交环境比较简单,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熟人社会,老年人通过与其他老年人的交往获得情感反馈。与其他农民的互动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作用。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农村居民之间的互动。农村老年人与朋友进行互动可以让老年人融入到社会群体中,缓解孤独感。但也可能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出现攀比,意见不合,出现矛盾的情况,从而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的社会互动会显著的影响主观幸福感。那么就此推断,农村老年人参与社会互动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假设1:社会互动会显著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2.2. 心理健康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点已经有学者证实 [7]。健康水平又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农村老年人在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就会越来越重视精神追求,也就是会越来越注重心理的健康程度。《“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内容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青壮年会选择到城市去寻求发展机会,农村留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小孩。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它既是心理学领域,又是社会学问题 [8]。农村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老人的身边,孤独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老年人的性格比较开朗,通过自我的调节依然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有些老年人因为性格或者生活的重担导致心情比较郁闷,对生活比较失望。那么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会不会影他们对幸福感的感知呢,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心理健康会显著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2.3. 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以往的文献都是将健康状况作为控制变量,未放进中介变量。而且大多是对健康状况进行整体研究,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单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少。本文将心理健康放入中介变量中,通过实证分析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假设3:在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心理健康起中介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是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以及保持心理健康会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CGSS2017数据包含此研究需要的数据信息,选择CGSS2017数据中的农村户口并且年龄大于60岁的调查对象,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对回答为“不知道”和“拒绝回答”的变量进行缺失值处理,此次研究的样本量为2249个。

3.2. 变量选择

3.2.1. 被解释变量

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a36“总的来说,您觉得您的生活是否幸福?”比较适合用来表示主观幸福的程度。农村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的生活幸福的人有74%,总体而言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3.2.2. 解释变量

社会互动,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交往的活动主要是去邻居家串门或者走亲访友,问卷中的问题a311“您是否在空闲的时候社交/串门”比较适合老衡量农村老年人社会互动的频率。经常会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的农村老年人有54%,占到总人数的一半,总体而言农村的大部分老年人在空闲时间还是会选择和邻居,家人朋友进行交流互动的。

心理健康,将问卷中问题a17“在过去的四周,您感到心情抑郁或者沮丧的频繁程度是”来衡量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不太会感到心情不好的农村老年人为52%,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好与坏各占到一半。

3.2.3. 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有个人层面的性别,男性有49%,女性有51%;教育水平,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老年人为38%,农村老年人受过的最高教育为大学专科;老年人的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96岁。地区特征选取的变量为民族,汉族为92%,非汉族为8%。家庭层面选取的变量为配偶的情况,又配偶的老年人占比为71%,没有配偶的老年人为29%。社会层面选取的变量为社会公平,认为社会比较公平的农村老年人为60%,认为不公平的有40%。所有变量的具体赋值情况见表1

Table 1. Selection of variable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1.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3.3. 研究方法

3.3.1. OLS模型

本文的因变量是一个有序的分类变量,一般情况下会选择o-logit模型分析社会互动,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但是孙计领提出当样本量比较大的时候也可以使用OLS模型 [9]。实证模型公式如下:

Happiness = + β 1 interaction + β 2 mentalhealth + β 3 Z + e (1)

其中,happiness为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interaction为社会互动;mentalhealth为心理健康状况;Z为控制变量,其中包括性别,教育水平,年龄,民族,配偶情况,社会公平。 为常数项, β 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误差项。

3.3.2. 中介效应模型

为了探究心理健康是否发挥中介效用,本文使用温忠麟 [10] 的做法,中介效应的模型设定如下:

Happiness i = k 1 + a 1 interaction i + d 1 Z i + M i (2)

Mentalhealth i = k 2 + b 1 interaction i + d 2 Z i + i (3)

Happiness i = k 3 + a 2 i nteractioni + c 1 mentalhealth i + d 3 Z i + f i (4)

其中,k1, k2, k3为常数项,a1, d1, b1, d2, a2, c1, d3为待估参数, M i , i , ƒi为误差项。式(2)中系数a1是是社会交往互动对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系数。式(3)中系数b1表示的是社会交往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系数。式(4)中a2, c1分别表示社会互动,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系数。系数b1c1是中介效应。本文通过查看b1c1/a1的值来判断中介作用。

4. 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描述性统计的基本信息见表2。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均值3.799,中位数为4,说明5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很幸福。社会互动的均值为2.746,中位数为3,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参加社会互动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均值为3.492,中位数为4,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教育水平来看,平均的受教育年限是1.8年,但是最大值是5,说明农村老年人中还是有一部分专科学历的。配偶的均值为0.70,大多数农村老年人还是有配偶的。社会公平的均值是3.37,农村老年人对社会的信任程度还是很高的。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ariables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回归之前对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平均VIF为1.09,大于1.00,但是均小于5.00,所以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

4.2.2. OLS回归模型建构及其结果

本研究应用stata14.0软件进行回归。通过嵌套模型来研究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首先模型1中就只放入控制变量。将社会交往互动变量加入模型1中构成模型2。为了研究心理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心理健康变量加入到模型1中形成模型3。最后,研究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2个变量一起加进模型1中形成模型4。各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Table 3.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表3. 回归模型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系数标准误。

模型1的结果,从个人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性别不同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受,在1%水平上显著。农村老年女性主要负责家里的生活起居,挣钱种地等供养家庭的事情都是由男性承担,所以农村老年女性的生活压力相对男性而言会低很多,所以对生活幸福的感受程度会较深。就教育程度来看,教育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幸福程度。农村老年人因为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不普及,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教育越少的老年人感受到的幸福感程度越低。年龄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年龄越高老年人的幸福水平越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和事业都会相对的稳定,会在家庭中享受天伦之乐。从民族层面来看,汉族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是比少数民族高的。从家庭层面来看,有配偶的老年人生活上相互照应,家庭的凝聚力也会更强,子女会更加愿意回家探望父母,所以会比没有配偶的农村老年人更加幸福。从社会层面来看,农村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越强,认为社会的一切是比较公平的,那么就会更加的有包容性,对生活会充满信心从而幸福感会比那些对社会失望的老年人更强。

模型2结果显示,社会交往在1%的水平上显著。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互动的频率越高,主观幸福感就越高。农村老年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社会互动,就能增加0.07个单位的幸福程度。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主要是通过内生互动和情景互动,关联效用三种方式 [11],这里主要讨论内生互动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农村老年人通过与邻居,朋友进行互动获取信息,交流情感,产生信任感,获得满足感。农村老年人的社交范围比较的狭窄,彼此之间的社会经济条件差距不大,不会因为自卑或者经济地位的差距而产生不适感,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12]。因此在内生互动的渠道下,社会互动越频繁,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假设1得到验证。

模型3结果显示,在已经控制了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条件下,心理健康在1%的水平上显著。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每增加一个单位,那么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就会提升0.26个单位。老年人越不感到抑郁和心情不好,那么主观幸福感就会增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人会慢慢的衰老,身体的各项功能会出现退化的状态。他们的生活状态也会出现改变,他们从原来挣钱养家的顶梁柱变成了被家里子女照顾的角色。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有些老年人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会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性格比较开朗能够自我调节的老年人对生活会充满希望,因此会有较强的幸福感 [13]。假设2得到了验证。

模型4结果显示,将社会互动和心理健康两个变量都加入模型中。从结果可知,个人特征方面,家庭层面,地区特征和社会层面这些控制变量仍然是显著的在控制所有的变量之后,社会互动和心理健康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

4.3. 中介效应分析

模型5的结果表示,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满足中介效应的第一个条件。根据模型6的结果,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模型7的结果,社会互动和心理健康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b1c1的值为0.017。b1c1/a1的值为0.24,那么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是24%。中介效应是存在的,那么假设3成立。农村老年人在空闲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够满足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使得老年人的对生活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模型结果见表4

Table 4. Analysis of mediating effects

表4. 中介效应分析

注:***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老年时期是每个人生命周期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人口老龄化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在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帮助老年人维持良好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14]。已经有学者从不同的层次出发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很多因素会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但是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到老年人的自身层面,比如心理健康程度以及社会交往。本研究试图探究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互动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找到心理健康对社会互动与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

本文使用2017年CGSS数据,采用OLS模型研究了社会互动交往和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并对心理健康在社会互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并得到了验证。得到以下的结论:社会互动,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同时心理健康有中介作用。本文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选取的心理健康的变量维度比较的单一,仅仅选取了老年人心情抑郁程度,这不能全方面的衡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时社会互动变量也只是针对空闲时间,对老年人的社会互动内容考察不够全面。

5.2. 建议

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健康中国,为此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5.2.1. 政府层面

第一,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互动

加强对老年人社会互动政策的制定,农村基层政府制定相应活动,促进农村老年人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农村社区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的交友范围更加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使用,推动互联网的适老化设计,减少乡村地域限制为老年人带来的社交限制。积极引导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满足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感。

第二,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心理健康对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具有显著作用。在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农村青年进城打工,老年人在家里没有过多的家庭关怀,会出现抑郁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每年甚至还有很多老年人选择自杀,这对建设积极老龄化是不利的。所以政府要针对农村老年人制定精神慰藉的政策,帮助老年人缓解生活中的烦恼的情绪,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培养专业的社工,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和培训。

第三,推动健康老龄化

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福利,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背景,建设健康中国,推进健康老龄化。养老不是活着,而是要让老年人健康的活着。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定期安排老年人体检服务,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力度,健全新农合和养老服务保险。在农村进行宣传,开办一些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生活的理念,引导农村老年人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问题 [15]。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5.2.2. 家庭层面

为乡村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青壮年留在父母身边,亲情的互动可以减少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受。子女要定期地探望父母,有条件的可以与父母同住,给予老年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照。帮助老年人和社会建立连接,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比如跳广场舞,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与亲朋好友在网络上交流互动。

5.2.3. 个人层面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社会互动越频繁,心理越健康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强,所以农村老年人要学会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能把自己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和子女的照料上,要学会关注自身。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2] 彭开丽, 杨宸. 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基于文化消费行为中介变量的实证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6): 37-45.
[3] 邓敏. 社会关系、心理健康水平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改进——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发展, 2019, 25(3): 85-93.
[4] 梁远, 毕文泰, 滕奎秀. 家庭资产、社会互动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1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10927.2219.012.html, 2022-06-02.
[5] 陈红艳. 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生命意义和家庭关怀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3): 321-326.
[6] Durlauf, S.N. (2004) Neighborhood Effects. In: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4, Elsevier, Amsterdam, 2173-2242.
https://doi.org/10.1016/S1574-0080(04)80007-5
[7] 胡洪曙, 鲁元平. 收入不平等、健康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经验证据[J]. 中国软科学, 2012(11): 41-56.
[8] 周建邦, 党兴宏, 马宏, 赵凤. 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2, 24(2): 62-68.
[9] 孙计领, 王国成, 凌亢. 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基于FS模型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动态, 2018(6): 77-91.
[10]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 2004(5): 614-620.
[11] Manski, C.F. (2000) Economic Analysi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4, 115-136.
https://doi.org/10.1257/jep.14.3.115
[12] 郭铖. 贫困农民经济地位、社会互动与幸福感——以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 2020(2): 153-159.
[13] 王娜娜, 许腾, 刘红英, 孙滕滕, 吴善玉.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18(1): 105-108.
[14] 朱文娟. 健康、保障与社会融入: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0, 36(3): 38-47.
[15] 倪超军. 参保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5(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