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批判视域下的共同价值教育
Common Valu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 Value Criticism
DOI: 10.12677/ACPP.2022.114098, PDF, HTML, XML, 下载: 218  浏览: 354 
作者: 汪冰莹: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普世价值共同价值意识形态Universal Value Common Value Ideology
摘要: 普世价值是假借民主自由宣扬资本主义本质的虚假言论,从普世价值出发,探析我国提出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哲学意蕴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存在重要价值。普世价值虽然已被识破本质,但在当今社会利用网络外衣对我国意识形态还存在着误导价值判断、解构政治认同和消解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从认清本质、加强教育和提升话语权方面对抗负面影响。
Abstract: Universal values are false remarks that use the guis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to promote the essence of capitalism. Starting from universal valu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asons why my country proposes common values. The connotation a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are of great value to our country’s ideological education. Although the essence of universal value has been seen, but in today’s society,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Clothes also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my country’s ideology, such as misleading value judgments, deconstructing political identity and elimina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or this, we should confront negative influences by recognizing the essence,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right to speak.
文章引用:汪冰莹. 普世价值批判视域下的共同价值教育[J]. 哲学进展, 2022, 11(4): 549-55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098

1. 引言

普世价值毋庸置疑已经是被揭露本质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其起源于宗教,是一种政治工具。我国提出共同价值是基于全人类共同的发展需要,与普世价值有着本质区别。

2. 普世价值的内涵

2.1. 普世价值的定义

普世价值,又被称作“普适价值”、“全球伦理”等等。关于普世价值的系统解释,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博爱之上,超越地域、种族、社会体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共秩序和价值观念。它以普遍必然性为命题,恒定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人。不带丝毫政治意图的考量,普世价值具有其独特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架构,并且在人文哲学方面存在相当的参考意义。当下学界对于普世价值,存在两种相对比较流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将这种价值观念,视为超现实主义在现今社会的客观依据,超脱于人的主观意识。即普世价值的形而上学。另一种观点则是通过强调不同国家、民族、人种之间差异性的难以统一,认为普世价值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从而试图由此全面否定普世价值。

2.2. 普世价值的本质

普世价值宣传的是自由、民主,推崇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其本质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主义价值观,而在这种价值观念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等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内容是截然不同的。然而盲目吹捧“普世价值”的人正是抓住了两者在字面上的重合,对外宣称两者的价值观念在某个程度上是相近的,因此可以用普世价值替代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满足他们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野心。

3. 共同价值的提出背景和内涵

目前国际希望有新的全球理念,打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构建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体系。中国现阶段提出来的共同价值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新理念,与世界面临的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理念相符合,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指导思想。

3.1. 共同价值的提出背景

人类对生存繁衍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望,常常有这样的想法浮现在脑海,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向何处去。古往今来,人类通过不断探索和追寻,揭开了宇宙的奥秘,弄清了人类的来源。共同价值是基于世界的多极化和时代变迁的发展提出的,并且世界的经济发展脚步趋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的构建共同价值的方案,就是为了更好地互融互通,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各国人民都十分关注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各国多元文化交流在相互激荡,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借鉴,相互完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 构建共同价值思想,是对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发展的全面思考,是以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为代表对世界发展趋势所面临的问题的思考,既遵循了客观历史发展规律,又凸显了我国对世界状况发展的预见性。特别是,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无论在哪个国家、信仰如何、有否意愿,实际上都是处在“命运共同体”的共识。毫无疑问,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为此,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共同建设幸福美满的“百花园”。共同价值思想为世界人民创造幸福家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提供了中国智慧的新理念。

3.2. 共同价值的内涵

共同价值最成熟的论证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及,涵义是指:人类世界慢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人类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人类应该团结合作,互惠共赢,实现国家间的共同繁荣。十九大报告又强调,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共创人类美好的明天。这是对世界共同发展大势把握的理论构想,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的实际战略。它包含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思想,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思想内涵。从十九大报告思想中充分表明,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五个方面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共同价值的哲学意蕴

共同价值具有深刻的哲学观。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共同体思想,是站在人类所面临的时代困难的角度上,在漫长历史进程和基于当前实际情况下,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深刻哲学思想。

4.1. 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社会”的界定曾指出“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的社会。”马克思反对社会是个体的简单相加,主张社会是个体相互作用的总和,是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离开社会关系的人是不存在的。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际是实践性的。”在实践的基础上直接而明确地建立唯物主义。马克思通过实践观点说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人们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特别强调,“社会不是由个体构成的,而是由这些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所构成的总和。”马克思还提到,有机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资本论》中写道:“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2] 因此,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系统,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构成其他子系统,各个要素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4.2. 基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物质生产对生产生活具有决定意义,系统阐述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神圣家族》深刻论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前进及其历史实践活动的意义,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唯物史观发展之前,唯物史观有两个明显的缺陷。首先,社会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不是在对进行历史活动时的动机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的。第二,人民群众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马克思的群众观是从人民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历史唯物论和客观性。探索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号召人民参与斗争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类追求的终极利益。马克思的群众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谨的逻辑性,马克思科学的论证了群众观。

4.3. 基于马克思主义联系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联系观的论述,联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是社会有机体的产物,通俗的说社会有机体的本质是人与人相互间各种交往联系的总和。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各种交往活动的不断发展形成的。包含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分工等领域,是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条件。各国人民逐渐意识到相互依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不可分。人类同处一个家园,同处历史与现实交汇的时空。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从环境、经济、国防和外交,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影响世界的经济走向,美国反倾销会改变世界发展趋势。这种“蝴蝶效应”表明:孤立存在、独自发展是不可能存在的,应该坚持利益共享,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5. 普世价值对共同价值教育的冲击

5.1. 误导价值判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目前已经能初步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伴随着疫情的常态化,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教育方式。线上教育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同时,青少年在接触网络的同时也会被虚假信息和西方思潮蒙蔽双眼。思潮的兴起并不会直接呈现和暴露其最终目的,而是以人们能够快速接受的方式混迹其中。普世价值常常以虚伪思想宣传西方资本主义,加之疫情混乱,不少青少年在获取片面的信息后就信奉其为真理。事实是疫情之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来换取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真正的民主。青少年尚未形成成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价值判断上还处于懵懂期,普世价值在容易选择青少年为目标对象进行思想蛊惑,以误导其价值判断。

5.2. 解构政治认同

思想的不断开化,使得学术交流包容万象,一个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会汇集不同学者的态度和意见,这些意见立足不同的学派,涵盖不同的思想,也能折射出不同国家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受疫情催化,不同的价值观念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裹挟着普世价值之类的不利信息,他们凭借碎片化特征,潜伏在人们身边,通过公共事件挑起群众的情绪,传播有悖于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疫情之下,大部分群众都能感知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将疫情压制在可控范围内,但这在西方思潮的渲染下,就是剥夺民主自由的象征。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能够自愿居家、配合防控,我们是出于对全体人民的负责,是真正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所谓的对于人权的剥夺。有部分反社会主义的人群借着网络隐蔽的特点,传播偏激言论,指责我国的疫情防控,甚至是出言诽谤。在此基础上,青少年有猎奇心理会浏览国外网站和私人博客时接触这类不实信息,认为党和政府的作为是不合理的,抱有怀疑态度,冲击了政治认同。

5.3. 消解文化自信

利用慈善机构、科研项目等等是普世价值混入教育领域的常用伎俩,以普世价值为例的西方思潮常常利用科研诱惑高校教师,培养学术精英作为其传声筒,将背离社会主义的思潮进一步传播给青少年。我国长远的发展背景下,优秀的文化数不胜数,但我们之前很少有发掘和保护的意识,缺乏文化自信。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渐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结合起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步上升。我国教育系统是鼓励教师多学习和吸收国外优秀思想的,但许多教师跨出国门时很难坚守本心,被繁华的物质和虚假的自由蒙蔽了思想,不自觉成为思潮传播的工具。尤其是高校思政教师,本应是拥护党和政府的最坚定的后盾,但不乏出现思政教师崇洋媚外、大放厥词的现象。例如在大学思政公共课上质疑南京大屠杀人数造假的教师,无论她是否要传达的就是磨灭南京大屠杀的苦难,但作为教师就有立德树人,传承教育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句话都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好奇的种子,如果反社会主义的种子生根发芽,我们致力培养的文化自信将没有土壤存活。

6. 应对普世价值对共同价值教育冲击的路径分析

6.1. 厘清普世价值和共同价值本质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国家大肆鼓吹的“普世价值”,是带有政治性的、目的性的,与传统观念下的普世价值并不相同。无论是哪种价值观,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抛开个性谈共性,单方面强调资产阶级所谓的“民主政治”、“人权主义”等片面甚至于极端的概念,对于不同经济体采用制裁、打压等胁迫手段,如此行径之下的“普世价值”,透露着霸权主义的蛮横和血腥。

所谓自由、民主等概念,其实并非资本主义的原创或独有的内容,而是在人类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带有自发性的文明观念。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建设,认清“普世价值”的内在矛盾,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粹,打好打赢这场思想政治战役。

其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建设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抵制西方资本价值观念的渗透具有重要现实意识,它能使中国人民深谙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败与无能,消解人们对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盲目崇拜。因此,建设好社会意识形态也有利于掌握意识斗争的主动权。党政部门要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这种前提下,将服务人民和引导人民有机结合。

6.2. 加强共同价值教育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站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推进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首先,是要实现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国民品牌华为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瞩目,我们对于5G技术的掌握处于领先地位,证明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具备和其他国家争夺第一的能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掌握信息,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网络空间中投射的现实意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对于网络核心技术的掌握,就是掌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新闻自由在我国突破了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区别,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公民权利已经基本实现。 [3] 要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不能因为不确定因素就强制管控网络空间,而是要筑牢空间安全防护墙。对于外来思潮的冲击及时分辨,进行抵御,对于危害本国安全发展的言论,加强管控,早发现,早解决。此外,要积极完善网络空间立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民众在自由发表言论的同时也要注重不能损害公众利益。

6.3. 不断提升中国话语权力度

发挥国家号召力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掌握国家话语权。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果的基础上,建设属于中国的话语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价值关系,展现中国话语权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导。

第二,要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人类价值共识。首先,面对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比如契约精神、科学精神等文明成果,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其优秀内容,结合实际国情,使其内容中国化。其次,面对能够切实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要理性筛选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关键问题并且要积极回应和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适当听取人民群众的看法与建议,从而能够对话语权的内容进行创新。

第三,减少官方和群众之间的话语鸿沟,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两者相融合,提升话语的传播力。一方面,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 ,话语过于官方会使一部分人民群众难以理解,导致话语传播的不够广泛。另一方面,加强媒体在传播中的正向引导作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的第一印象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让它成为能够阐释中国观点和中国特色的“最强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声名远扬。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75.
[2]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12.
[3] 张婷, 董育余. 全媒体时代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0, 22(4): 28-31.
[4] 韩升. 在普世价值的批判性反思中阐扬人类共同价值[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36(5):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