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周易》之“德”观天人合一
The “DE” in Zhouyi Views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DOI: 10.12677/ACPP.2022.114135, PDF, HTML, XML, 下载: 242  浏览: 463 
作者: 扶风琴: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周易天地之德人德天人合一Zhouyi The “DE”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DE” of Humanity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摘要: “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中的关键命题,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哲学家都为之留下了注脚。《周易》便是其中较早地探讨了天人合一观的著作,《周易》的天人合一观可以从很多方面论证,从孔子识易、学易的过程中对于《周易》中“德”的重视,可从其中窥出《周易》之“德”的重要性,启示我们从《周易》之“德”来观其天人合一观。并且,在三才之道中,天地之德可下显于人道之德,人道之德可上贯于天地之德,天地之德与人道之德是一对可相互贯通,相互成就的关系。故三才之道由德贯通,天人合一由德实现。
Abstract: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has been a key proposit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many philosophers have left footnotes for it. Zhouyi is the earlier book discussing the concept of harmony, the harmony of Zhouyi view can be demonstrated from many aspects; from Confucius’s attention of the “DE”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Zhouyi, we can peep out the importance of “DE” of the Zhouyi, which enlightens us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to view its view of nature and humanity. In addition, in the Tao of the three talents, the "DE" of heaven and earth can be shown in the “DE” of humanity, and the “DE” of humanity can run through the “D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DE”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DE” of humanity are a pair that can b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chieve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way of the three talents is connected by “DE”, and the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is realized by “DE”.
文章引用:扶风琴. 于《周易》之“德”观天人合一[J]. 哲学进展, 2022, 11(4): 761-76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135

1. 引言

孔子学《周易》时,认为《周易》的内容包括了赞、数、德三种,其作用也可分为卜筮与德义教化,学《周易》的最终目的在于由通明赞数转向德之境界,进而实现仁义。《周易》之“德”论虽然不是其思想核心,但仍拥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学术界对于《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观多有论述,但并未指出“天”与“人”因何而结合。《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中,天地人三才,三者是可合于一的。而在其中打通天道与人道,沟通其二者的则为“德”,“天人合一”的结合点可落在“德”上,如此,便可对《周易》“天人合一”观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

2. 从孔子学易中探析“德”之重要性

孔子对于《周易》的认识与了解是逐步加深的,亦可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来概述。“学易,可无大过”是其后期的思想见地,在这之前,孔子对于《周易》与卜筮之术是保持着警惕之心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篇所载,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德行,亡者。大众不再去追随美好的德行,不再去修养美好的德性,而是纷纷趋之神灵,渴望得到其的护佑。人们相信神灵会护佑其平安,无论所行为善或为恶,只要能得到神灵的护佑,那一切便可无忧。因此,人们对于善果的信仰,不在于人们的善行,而是在于虔诚的信仰神灵。智谋,远者。事理之明达,人生之智慧,生命之真相,因这些艰难苦涩,人们宁愿舍去追随真正的智慧,而转身投入卜筮之术。这是早期孔子对于神秘主义的态度——基本反对。从这些当中,我们不难窥出孔子对于人们“自我放弃”之冷静审视与叹息。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1] 包羲氏能王之天下,因其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以此来创作八卦,感通万物之情,通达神明之德。八卦的创作来源如此之广,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如此之大,而主要阐述了八卦的《周易》,其能引发的影响,亦是可深思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篇后文所载,子曰:“夫《周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妄,渐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智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避咎,然后《周易》始兴也。”孔子后面接触并学易后,他向其弟子解释《周易》之用与《周易》之道:学易,使刚者知惧,阳刚强悍易折,唯知道畏惧,怀揣敬畏之心,才能做到不止刚强,亦拥有着刚强的反面——柔软;学易使柔者知刚,柔之并非弱之,柔之亦是刚之;学易使愚人为而不妄,即使是愚笨之人,学易之后,智慧之根开启,做事亦会不妄;学易使渐人为而去诈,善于使用权术阴谋之人,通过学易,可知道他所追求的权谋是如此的狭义,继而转向正道之路。学《周易》之道并非只在这些“实际之用”,它更重要的是在“德”上。

同文后面续载,子曰:“《周易》,我后其卜祝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疑丘者,或以《周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而后乎?”《周易》之卜祝术数要后之,而德义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

赞、数、德三者是对易之不同的理解与体悟,且为递进之关系。“赞”是明术数之理的手段,但其仍是停留在手段的阶段,需要通过其达到更高的“数”与“德”阶段。三者虽为不同层次的递进关系,但若要达到最高层次的“德”,便是不离不舍“数”与“德”。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唯有通达赞与数之后,到了德义的境界才是触到易的根本,而德义的根本则在乎于仁义,仁义不仅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情感,更是其行义者的道德原则。守仁者而行义,守仁与行义二者相辅相成,不离其二。赞而不达于数是巫术,为最低层次;数而不达于德则为史,其比巫术高一个层次但仍是低层次,“史巫之筮”对易的理解只是流于表面、表象,而未达到其深刻的本质。孔子后其祝卜,而是致力于“德”这一本体意义、智慧层面的悟解,避免沦为“史巫之筮”之流,孔子与史巫实乃同途而殊归矣。君子,一心求于德行修养,其福祉不用求于巫术占卜,自然而然便会拾得。同样,只要心有仁、行有义,其吉亦会自然而来,并不用从卜筮那里去获得。

3. 《周易》“三才之道”与其“德”的内在关联

“《周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1] 《周易》之书,广大悉备,正如上文所说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之己身,远,取之万物。于外,观察天地万物;于内,取诸己身;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怎能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所谓“三才”则为其中的“天”、“地”、“人”三者,“才”字亦可作“材”字,二者通用。而“三才之道”与之对应的则是“天道”、“人道”、“地道”。“昔者圣人之作《周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1] 其上是对“三才”的整体表述,这里则是对“三才”之道的具体解释。圣人顺应性命之理作《周易》,圣人立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为了顺应人的本性与天地自然的规律性。其中,“性”指人性,“命”指天给予人之命,谓之“天命”,即自然界的规律性与必然性。立天之道是“阴”与“阳”之气;立地之道是“柔”与“刚”之质,立人之道是“仁”与“义”之德。

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的关系并非是平面排序的,而是天道与地道为人道的指标范本,人道应该效法天道地道。顺应性命之理,是要人性与天命在不同层面而达到和谐一致,天地之阴柔与阳刚在人身上则是铸造出仁与义。阴阳、柔刚、仁义三者并非是完全独立不同的三种概念,而是同一含义在天地人三种不同层面的不同表达,究其本义而言,皆是同一的。

生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普及天地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断。君子法天,将仁的精神推广于天下,泽及万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周易》具有丰厚情感,因为它把“人道”与“天道”、“人生”与“世界”、“历史”与“自然”合在一起,赋予后者以活跃的生命性质,使本是自然的“天”具有了不断生长的、向前发展的积极乐观主调,即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2]

天地最大的德是孕育万物之生命,并使之传承、延续。亦可用“元亨利贞”来进一步解释这种“生”德,即自然万物的生成、周而复始的全过程。宋代大儒程颐在《程氏易传》说“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元者,万物资之以为始,当于万物在春时萌芽生长;亨者,万物资之以为长,当于万物在夏时滋养茁壮;利者,万物资之以为遂,当于万物在秋时结果成熟;贞者,万物资之以为成,当于万物在冬时结束收藏。“元亨利贞”四德体现了自然万物四季轮回生长的过程,且通过这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化,日新的勃勃生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1] “生生”两个“生”字的词性不同,前一个“生”字是动词,后一个“生”字是名词,“生生”表示生成生命,是自然界万物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在于“生”之德,万物之生即是天地之道。日新,日日更新之谓盛德,“生生”之实际含义与“日新”在一定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定循环内并向上发展。生生——不断地生成发展之路,这也体现了易之变易作用,永恒不断地创造、创生新事物,让万物及人的生命流转更新,生命之河长流不涸。

我们已知道人之道立于仁与义,探究人道的底层,即是探寻人道的思维逻辑,那仁义的逻辑证据来源为何。《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1] “乾道”即天道,大自然运行规律,它内在于人而存在,就是人之“性命”,即仁和义,人道之德源于天道,是天道之德在人道中的展开和延伸;或曰人道之“德”上求于天道。“正”犹定;性,是自然赋予;命,是各有差别。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 [1] 朱熹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 [3] “各正性命”其解释了“元亨利贞”中的“利”字,万物马上达到成熟,这时每一事物都在变化中获得了自己特有的性命,存在的价值以及应有的位置。万物各有各的性命,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位置,即各得其正。以乾道之变,来各正性命,换言之,就是天道始终处于不断流行的变化中,人要应对天道这种变化不已的情况,才能形成自己的性,成就自己的命。变化流行造就生生不息,变为生,生为变,天道运行不已,运动造就变化,造就新生。而人要与天道协调并进,努力达成使命,才是各正性命。《乾》卦象徵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1] 元亨利贞代表了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元”,为大、为始,引申义为善长;“亨”为通,引义为嘉会。“利”为美利,引义为义和,“贞”为正,引义为干事。在人事上,“元亨利贞”分别代表仁、礼、义、智四种德性,其中以仁为首,君子如果效法天道行此四德,就可以实现天人合德,可以参天地之化育,这也充分展示了《周易》“天人合一”的神韵与特点。

4. 《周易》之天人合德

上文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叫做“道”,其中的阴阳可用阴(--)与阳(-)这两种符号的形式出现,这两种符号与刚柔、乾坤一样是指一种相反相成的属性或者趋势。“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1] 乾坤两卦可为《周易》的门户,乾是阳的物象;坤是阴的物象。阴阳德性相配合而使刚柔有了具体的承载之体来外显,可用来体察天地的撰述营为,用来贯通神明的德性。“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1] 穷极神理,通晓变化,这是美德隆盛,自然所致的。阴阳合德即是相反相成的自然变化之道,以显发天地大化生生不息之德。人继承了这种天地之道的生德就具备了能化育万物、为众德之首的“仁”;人继承天所给予的命而成其所性,能把这种“生”德化为“仁”性,那么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秉承天命而化为已性这是毋庸置疑,但其中的关键之处,便在于通达天地人的“德”。“‘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1] “直”说明品性纯正,“方”说明行为适宜。君子恭敬不苟是促使内心正直,行为适宜宏大,不学习也未必不获利,说明美德充沛、一切行为都无须疑虑。“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1] 不须言辞而能取信于人,在于美好的道德品行。人所能具有这种善德,并非是静态不动的“拿来”过程,其实为一个动态修养的过程,在这动态修养的过程中,人是否继承这性,在何种程度上达成这性,人是有很大选择性与主体性的。这与《中庸》中所说的“天命之谓性”中的“性”,又有所不同,此性仅为天性,而并未成为人性,其需要人主动选择经过“德”的持续不断地修养,才能“成之者性也”。同时,这德不仅是一个动态的修养过程,其也并不局限于人,德与天地、四时、阴阳无所分别,始终流淌于其中,永不停息。“易之广大,变通,与其所言阴阳之说,易简之德,配之天道人事则如此。” [1] 易简之德,能配之天道,人事,其能贯通于中,承天命之德,而成功地成为己性,或可称为君子,或者是大人。“大”与“天”之间,相差一横,顶天立地者为人,人即是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5. 结语

于上文我们所知,《周易》占卜功用是其次之作用,而其更为重要的是其中之“德”。赞、数、德三者是对《易》不同程度的理解与体悟,只有通达了前二者来到德义之境界才算是真正触及了《易》之本真,通晓了《易》之道理。贯通了“天人合一”之德,分别赋予了天地之道与人道不同的含义,但究其二者而言,人道之德源于天道,是天道之德在人道中的展开和延伸,人道之德可上贯于天道之德,天道之德可下达于人道之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唯有“生生”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断,生机勃勃,这为天地之德。而君子效法天地之德,将人道之德——仁之精神,推广于天下,惠泽于万物,这便使天地万物与人合为一体,二者合德而进,圆融无碍。天人合一观始终是中国哲学的主题之一。自然科学是可进化的,人文却没有进化这一说法,人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并非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的精密而能更加欣赏天地之美,无论古时之人,今时之人,站在星空下的时候,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对天地之敬畏不减一分,对生的感激依旧热泪盈眶。

参考文献

[1] 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2]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3] [宋]朱熹, 著. 周易本义[M]. 李一忻, 点校.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