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公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Public Management Compound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DOI: 10.12677/VE.2022.115078, PDF, HTML, XML, 下载: 255  浏览: 46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欧 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新文科公管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New Liberal Arts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mpound Talents Training Path
摘要: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为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其目标和使命是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本文归纳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点:培养目标“异中有同”、课程体系设置紧扣培养目标、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分类式实践教学。目前人才培养面临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待完善、专业分流难兼顾、实习实践待提升的问题。在新文科背景下,应通过完善分类培养、改革课程体系、改进培养手段、创新实践教学的途径,提高公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public management-related majors, and its goal and mission are to provide society with high-level compound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train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re “different and similar”,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general enrollment, classified training” and classified practice teaching are implemented. At present, talent training is faced with tha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obviou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professional diversion is difficult to take into account, and the practice needs to be improv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compound talents should be improved by improving classified training, 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training methods, and innov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文章引用:欧艺. 新文科背景下公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 职业教育, 2022, 11(5): 499-505. https://doi.org/10.12677/VE.2022.115078

1. 问题的提出

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启动标志着新文科建设正式推进。新文科建设以人才为导向开展学科调整与改革,对“教育目的、课程选择、教学组织等问题进行反思,继承传统‘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 ”。国家开展新文科教育部署,是为满足哲学社科建设的需要,培育新时代哲学社科人才。当前学界对新文科建设的讨论集中在基本内涵、宏观导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2] [3] [4]。对学科创新性培养的具体探索聚焦于新闻学和语言学两个领域,涉及教学改革、多学科协同、课程调整以及人才培养路径等内容,鲜有学者把眼光置于公共管理学领域。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和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公共管理学应用于复杂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关系时,需要借助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来解决问题,展现出来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特性与“新文科”建设的理念相契合,新文科建设战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机遇与要求。本研究从中观层面的教育模式出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过程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整体研究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公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 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培养目标“异中有同”

新技术和数智化时代,对“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内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既对标教学人员和政策分析者等学术型人才,又对标行政机关等应用型人才 [5]。通过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梳理(见表1),发现公管类各专业培养目标虽具体细分到更具专业性的知识技能,但落脚点均为培养具备扎实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多领域从事各种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Table 1.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professional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表1.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 课程体系设置紧扣培养目标

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课程类型中,必修课分为通识必修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分为通识选修和拓展选修课,实践课分为实验教学和其他实践课程,占比依次减少。第二个特征是课程比例注重专业教育。专业必修课和拓展选修课占比较大,反映出人才的培养强调专业性,提供多样化的自主选择。第三个特征是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是“管理学 + 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模式。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集中在养老和社会服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土地管理展开。综上可知,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都与其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2.3.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高校贯彻大教改的思路,一改单一专业培养的传统,全面实现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2020年,有占比85.82%的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 [6]。目前已有高校对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在入学时采取按大类招生,以第一学年(1~2学期)学分绩点为依据,结合学生的专业志愿,在第3学期让学生进入分流后的专业学习。在课程与教学管理上,分为行政班和专业班进行管理,一般的班级事务由分流前的行政班管理,与专业课业相关的事务由分流后的专业班进行管理。在国际化建设上,积极提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与多国大学保持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在学业学风建设上,增强各年级学生交流,树立榜样模范,推动学风传承;在日常管理中,完善辅导员制和导师制,严格执行请假审批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调研和创新训练活动;在考试环节,强调预警教育,严守考试纪律。公管类专业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机构等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

2.4. 分类式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目前高校各学院一般设有科研平台、研究机构、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践示范教育基地,集课程与实践于一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方法软件课等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二是通过外出学习参观,与工厂企业结合等实践教学,了解专业实践实况,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问题意识,尝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融合;三是聘请校外教师和专家教学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四是集中实习课程,学生通过深度实习完成特定的研究和学习任务,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五是创新创业课程,搭建创新创业培育基地,对学生项目提供指导与支持。

3. 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3.1. 专业特色不明显

公共管理是与社会经济密切关联的一门学科,专业涉及政府、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集合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强调“通才”,课程内容“大而不精”。且大部分高校没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中,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公共性较强的专业由于特色不明显,在就业时易受较大的竞争,工作与专业匹配度不高。

3.2. 课程设置待完善

与大趋势相同,公管类专业内部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热门专业和边缘专业在师资、平台和学术活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教学培养和就业情况上体现明显。新技术的发展促使科技融入人文学科建设,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对工具也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较好的高校开设了一些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课程,但大部分高校尚未开设或课程覆盖面不广,导致公管类学生还缺乏对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契合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

3.3. 专业分流难兼顾

大类招生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自主选择权。在专业分流时学生除考虑自身学习兴趣外,也会兼顾专业的强弱、冷热程度。而高校在分流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基于第一学年考试成绩排名来分专业,容易导致马太效应。优质生源扎堆热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强弱学科的生源差距,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分流到意愿专业。另一方面,学生的培养质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就业率,公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整体情况较好,但部分专业就业波动情况较为明显。毕业生对公共管理部门以及热门行业的求职需求,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政府对人员聘用权的不完全掌握,也限制了公管类学生的发展。随着毕业生的增多,社会公共部门不仅对管理类人员有专业知识类的需求,同时也注重对技术的需求。“技术 + 管理”型人才逐渐占据市场,增加了传统以“管理”为导向的公管类专业人才在就业和择业中被替代的风险,给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4. 实习实践待提升

公管类专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单向度的理论培养偏重、双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不足等问题 [7]。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多,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快速变革的环境,使得专业实习难度加大。一方面,学校在专业实践中的重视不够,实践基地建设滞后,缺乏长期合作的固定实践单位,导致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对公管类人才的培养长期是脱节的。另一方面,学生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大多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毕业任务,各自分散联系实践单位,最后形成单一的实践报告作为实习的总结与考核,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得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实习实践质量与效果不高。

4. 新文科背景下公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4.1. 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分类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归宿,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由社会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决定。国内外高校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性,培养模式变革的创新过程是人的“跨界培养”与组织制度的“交叠构建”并行 [5]。公共管理专业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与多个学科专业交汇融通。在专业规划上,要围绕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学校特色,积极筹划开办面向国家重点需求领域的“新型公共管理专业 [8] ”,如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发展专业,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的应急管理专业等。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要革新学科间的跨界理念,要加强公共管理专业与文科以及应用型专业的交叉融合,鼓励跨学科共建人才培养项目,实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但面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需求时,需要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制定以提升分类人才为重点的职业规划。国内学者根据近四十年中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提炼出三种选拔培养机制和三类教育责任主体管理特征 [9]。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性质,对于蓬勃发展的学科,应以实体化的精英学院或专业院系为依托采取“强选拔–封闭特区式”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快速提升能力;对于适用性最广的学科,应采取“强选拔–半开放式双重培养”模式,保留学生学习自主权;对于跨专业的学科,应借助校级育人平台采取“开放–闯关式”培养模式,着眼于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总之,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区别本、硕、博三级人才的培养模式,搭建多样性的学习成长平台 [10]。

4.2. 强化专业特色,改革课程体系

公共管理类专业覆盖面比较广,但受管理类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限制,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比较欠缺,应对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为了提高公管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依托学校资源,兼顾“通识课、专业课、职业拓展课以及实践课‘四位一体’的课程模块 [11] ”。一是以培养综合素质,开设思政课、技能课等基础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开设前沿通识课程。二是塑造专业能力,打造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三是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与其他学院联合培养。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设情景模拟实践、公务员考试模拟实践、创新创业培训、毕业实习等课程。通过主修、辅修和选修等方式提供多样的选择,同时支持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充分听取学生意见想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研究生教材还较为欠缺,应注重对专著和教材的选择与使用,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出发,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为提高人才市场核心竞争力打基础。公共管理各专业要建立课程模块和教材库,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实现专业教育因材施教,为就业做准备。

4.3. 优化培养过程,改进培养手段

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教学体系息息相关。大类招生伴随着培养范围的扩大,应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合理构建专业布局,改善专业冷热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咨询和职业发展规划引导,统筹各项资源合理管理,守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大类招生与分类培养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最终目的。一方面,要突破传统学科间的界限,突出优势特色学科,辅之以相关学科,促进学科交融,保障各专业在资源上的均衡与公平,重视热门专业的创新提升,注重边缘专业的反思进步,为大类招生与培养奠定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对跨学科教师队伍的补充。农业类院校的公管类专业应以乡村振兴社会服务为抓手,开展“送教下乡”、“定向培养”、“半农半读”等活动形式,扎根中国大地,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在资源利用和环境创造上,要促进教师科研产出与教学行为之间的“顶端互促效应”,破除传统唯学术标准的人事评估和激励制度,实现教学科研协同促进。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的高质量。

4.4. 联动校企资源,创新实践教学

社会的快速进步对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质量要求。高校应贯彻现代化的教育方针,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和知识竞赛,在实践和活动中实现教学;同时学校要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硬件设施建设,开设校级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真正深入到管理岗位中去。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国方针的推进与实施,许多高校都在逐步开展建设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校和校企资源链接与共享,实现人才的直接输送,解决学生实训场所难、技能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校企共创达到人才共育。目前高职院校或理工科专业与企业合作的情况较多,从就业意愿和实际就业类型来看,毕业生向企业流动的意愿逐渐加强,企业对公管类人才的需求和评价也较高,开辟公管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通道是大势所趋。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学校应搭建产教融合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的桥梁,与企业建立双元双向的教学管理和沟通机制,提高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实践能力 [12]。

高校人才培养在教育的功能和特点上表现出系统性、稳定性和正规化,其效益作用的显现呈现出滞后缓慢的特点 [13]。高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用人部门三方组成的闭环,公共管理类是应用性很强的文科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虽不能与岗位要求一一对应,但在后期的个人发展与成长中会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应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应用,采取实际表现、课外论文等多样的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合理完善校内校外评价机制。在校内评价上,完善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考核机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构建“交叉学科学业评价支持系统 [5] ”。校外评价上,依托办学主体多元化实现社会参与,建设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队伍,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视野下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反馈就业需求,设置就业力评价量表,以就业力为导向提升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协调多方的评价尺度,加强评价反馈,提高公管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2022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指出,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14]。公管类专业是为社会储备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应抓住新文科建设背景打造文科人才培养新路径,优化提高人才质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团队”(项目编号:zlgc20032);2020年度广东省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团队”(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20] 19号);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两融三制四链”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00068)。

参考文献

[1] 唐衍军, 蒋翠珍. 跨界融合: 新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进路[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2): 71-74.
[2] 王铭玉. 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8(1): 19-22.
[3] 吴岩. 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19, 2(2): 3-7.
[4] 姜智彬, 王会花.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J]. 外语电化教学, 2019(5): 3-6.
[5] 马立超, 蒋帆. 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案例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21, 15(6): 104-113.
[6] 谭颖芳, 张悦. 大类招生与培养: 历程、方案与走向[J].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41(Z1): 81-91.
[7] 刘波.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13(15): 120-122.
[8] 权培培, 段禹, 崔延强. 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7(1): 280-290.
[9] 陆一, 史静寰, 何雪冰. 封闭与开放之间: 中国特色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体系与特征研究[J]. 教育研究, 2018, 39(3): 46-54.
[10] 宁琦. 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8(2): 13-17.
[11] 王小春.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6): 60-75.
[12] 万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9(15): 32-38.
[13] 葛秋萍, 李淑芳. 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2): 53-5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8/content_5676110.htm, 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