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创新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Precise Financial Aid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2.1210576, PDF, HTML, XML, 下载: 148  浏览: 230 
作者: 王茹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三全育人高校资助Three-Wide Education University Financial Aid
摘要: 在“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必须要具备人性化和针对性的特征,同时要将实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优化学生生活作为导向,不断解决当前机制不完善、队伍专业性差、监督体系缺乏等问题。明确精准资助的目标,注重对学生展开学情调查,分析当前已经出现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打造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将资金扶助与思想扶助相结合,构建长期有效的脱贫体系。基于此,本文对“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价值的体现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高校精准资助“三全育人”视域内育人的创新策略。
Abstract: The work of precise financial ai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vision of “three-wide education” mus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zation and targeting while taking the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actual needs and optimization of students’ lives as the guide, and constantly solv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mperfect mechanism, poor professionalism of the team and lack of supervision system. We should clarify the goal of precise financial assistance, focus on launching academic surveys on students,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have emerged, create a precise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educ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 combine financial assistance with ideological assistance, and build a long-term effective system for poverty eradic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embodiment of the value of precise financial aid nurturing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vision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nurturing in the vision of “three-wide education” of precise financial aid in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王茹萌.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创新探讨[J]. 教育进展, 2022, 12(10): 3775-377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0576

1. 引言

“三全育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对高校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促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为国家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实现高校精准资助是保障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以经济扶贫为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对贫困生进行教育,进而达到精神扶志的效果,是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目的。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开展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应当使资助工作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将“三全育人”精神融入到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当中,不仅可以推动大学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也可以真正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价值体现

2.1. 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精准资助工作是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资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落脚点。使贫困生能够产生守公德、严思德、明大德的正确理念,引导学生产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正确素养。做一名有大爱、大德、大义的时代青年。在精准资助工作当中培养贫困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强化贫困学生的奋斗精神,磨练其在困难当中的意志,让贫困生都能够成为有担当敢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因此做好精准资助育人工作,能够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2.2. 促进教育公平实现

精准资助育人工作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的同时,脱贫攻坚战也逐渐走向胜利,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生也开始走进了大学校园当中。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其原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且家庭成员残疾等问题,影响了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程度,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开办的初衷。因此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能够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深入到学习当中去,进而体现了教育公平。在校期间为贫困生提供经济帮助和精神帮扶能够为贫困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进一步实现教育过程当中的公平性。

2.3.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精准资助育人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在开展精准资助工作时,可以加强发放奖金的仪式感,帮助受资助人员感受到资金来之不易,并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学子的关怀,让学生都能够产生感恩之心。而那些助学贷款的学生,如果不能按时还款还会影响个人征信,甚至还会影响未来贷款情况,可以借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问题与不足

3.1. 信息收集手段单一,无法落实精准资助

贫困生的确定是高校资助的首要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贫困生的认定是否准确,将影响后续资助工作的进行。当下多数高校采用学生自主申报的方式进行家庭经济信息的采集,采用此种方式首先很难确定学生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在家庭经济信息审核时,不同审核者的审核标准不同,在判断是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目前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精准的为贫困生提供资助。

3.2. 教育形式单一,资助育人效果不佳

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良好品质,提升综合素质。是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但当下多数高校的资助仅注重对于学生经济上的资助,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怀以及对学生的感恩诚信教育,无法达到最终的育人目的。

4.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工作路径

4.1. 创新资助手段,落实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挖掘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所涵盖的育人功能,据此扩大精准资助工作的范围,利用多样化的资助手段,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落实到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去。在开展具体资助工作期间,通过多样化的资助形式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推动学生全面和自信发展 [2]。

第一,当前新媒体手段可以成为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辅助工具。在新媒体时代以信息技术开展精准资助工作,能够搭建多样化的精准资助服务平台上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利用信息平台接收到有关资助工作开展的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帮助学生做好资金补助的申请工作。此外在信息平台还可以对学生资助数据进行管理,为需要资助的学生建立信息化资助记录和信息档案,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进行宣传通过短视频、微博等其他社交类软件积极宣传受资助学生的先进事迹,在学校学生内部产生正确的心理导向,扩大先进学生事迹在学校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其他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第二,应当不断延伸受助学生,目前大部分高校精准资助的群体相对比较单一,甚至大部分高校的受资助条件为学生的贫困证明,这就造成了高校的精准资助工作无法进一步拓展。因此要想促进资助工作扩展就必须要扩大受资助的学生范围,在精准资助工作过程当中,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在校学习期间应当不断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价值。而辅导员也可以转变传统单向服务理念,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相结合,进一步拓宽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范围。

4.2. 三位一体,实现全员育人

所谓全员育人就是要做到齐抓共管,做到全员资助育人的大局面。全员资助育人要求要发挥不同人员的育人价值,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形成全面资助育人系统。

第一,要做到校内联动。高效精准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要求校内所有工作者,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作为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的直接主体或间接主体。高校校内应当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校内专任教师管理部门、专职辅导员、后勤人员的力量,将精准资助育人理念融合到管理服务教学工作当中。比如勤工助学工作部门不仅要考虑让学生完成岗位日常工作,还要在日常工作当中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精神,才能够真正发挥育人的价值 [3]。

第二,校企合作。社会捐款资助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当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慷慨捐赠成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大学在精准资助教育人的工作当中。应当将这一部分社会关怀纳入到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理想信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发挥爱心企业的平台优势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利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手段,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

第三,开展家校互动。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平台,与在校大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和联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互动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当中的育人价值,高校可以利用假期集中开展“关爱无限”的走访活动,向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温暖,同时,还要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反馈给家长。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反馈平台,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并针对相关问题寻求家长的建议与支持。

4.3. 精准资助,实现全程育人

学生在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这一段时间会经历不同的成长时期,各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挑战,而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也会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同特点。因此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必须要将育人作为主线,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准确把握学生校内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实现精准资助与精准育人的有效结合。

所谓全程育人指就是“三全育人”资助模式的横向扩展,能切实解决怎样育人的问题,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也就是高校精准救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与学生成长发展阶段。从一方面来说,资助工作运行过程需要将精准资助育人贯穿于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在校时、毕业时、毕业后的整个资助工作过程中。将精准资助工作的关键环节渗透育人资源。另一方面从学生校内成长发展阶段来讲,围绕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经济扶助和精神扶助,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的教育效果 [4]。

比如在学生入学之前,学校可将国家相应的资助政策向学生进行宣传。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渠道,向学生普及国家资助政策。入学时应当为学生提供心理和身体上的帮助,比如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学生制定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推动学生健康成长。而在校期间则应当保持按需资助和动态管理的原则,真正做将资助给有需要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当为学生提供就业援助,对于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学生,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毕业之后学校要做跟踪回访工作,保证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够有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的资助和育人应该是基于全程育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找准关键点。开展有规律的育人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面临的困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结论

综合以上观点能够发现,在目前高校精准育人工作当中融入“三全育人”精神,能够推动精准资助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把精准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最大化发挥精准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与作用。因此,高校在精准资助工作模式上要不断创新。通过分析当前精准育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将“三全育人”精神融入到精准资助工作当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提高精准育人工作的质量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令狐蓉, 谭丽琼. 基于大数据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的策略研究——以“三全育人”为视角[J]. 林区教学, 2022(8): 42-45.
[2] 宋佳玲, 肖琪. “后扶贫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模式创新研究[J]. 教师, 2022(5): 3-5.
[3] 尹彩霞, 冯梅.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智库时代, 2022(18): 85-88.
[4] 崔岩岩. 新发展理念下高校发展型资助刍议[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2(2): 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