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丛林法则的思政教育理论框架及其运用——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例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Law of the Jungle—Taking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Value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2.1210594, PDF, HTML, XML, 下载: 207  浏览: 36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蓝裕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关键词: 思政教育丛林法则发展经济学需求层次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Law of the Jung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Demand Hierarchy Theory Socialist Values
摘要: 在当前的思政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急需创新和改革。本文认为,丛林法则作为生物学的最基本法则,同样适合作为理解和讨论人类社会诸多重要问题的基础;历史分析的方法是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思政教育中也会有很好的效果;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成熟理论只要使用方法适当,同样适用于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有必要根据受众情况作内容调整,要淡化意识形态的色彩。本文按照上述思路,尝试构建一套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包括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看待世界万物的基本法则、讨论经济问题的基本逻辑、理解人类行为的理论指引等,还以思政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例,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做解读。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novation and reform.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law of the jungle, as the most basic law of biology, is also suitable for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ing many important issues in human society;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analyze economic problems, and it will also have a good effec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long as the mature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other social sciences are used properly, they are also applicabl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audience and weaken the color of ideolog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idea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uil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ideological method of thinking, the basic rules of looking at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he basic logic of discussing economic problem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etc., it also takes “socialist value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o interpret it within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文章引用:蓝裕平. 基于丛林法则的思政教育理论框架及其运用——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例[J]. 教育进展, 2022, 12(10): 3895-390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0594

1. 绪论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包括专门的思政教育课和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对于引导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国的长治久安,持续稳定意义重大。现有的思政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不尽如意。不少学者呼吁要进行思政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从改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寻求改善和提高。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本文拟以生物学的底层逻辑——丛林法则为基础,主要以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尝试构建一套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供有关方面做参考。作为一个应用案例,本文尝试在这个理论框架内,对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价值观,做深入解读和理性分析。

2. 文献综述

关于现有思政教育的状况,以及如何提高和改善思政教育的效果,得到教育专家及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研究。赵长永(2019) [2] 认为,在当前网络时代,包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以及煽动性言论。学生们接触到后,容易被带入误区,甚至产生偏激思想,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近几年在疫情以及俄乌军事冲突中,网络宣传,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被美国等西方国家用作武器,对他国抹黑造谣,制造混乱,以达到打击他国的目的。国家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也非常有必要。不过,相对于这么迫切和重要的要求,思政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温国强、赵晨渤(2021) [3] 认为当前学生的思政课程普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们死记硬背,以标准答案得到的高分,并不等于他们心底下接受了相关的观点。其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吕春宇、吴林龙(2020) [4] 指出:一些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授课,照本宣科,强制灌输,引导缺乏灵活性,教育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相关理论无法合理解读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学生认同接受的重要性也不够重视;有些思政教育重形式、轻内涵,为吸引学生而增加了课堂的娱乐性,却没有提供应有的思政教育内容。笔者认为,以上主要强调的是思政教育的形式,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黄道军等(2019) [5] 指出,思政课程效果不理想,部分原因是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思政教育方式传统且落后,僵硬死板,形式老套。石玉霞(2016) [6] 发现,学生对思政教育课有一些负面态度:其一是课程讲大道理时内容太“空”;其二是学生缺乏“思维思考”参与,只是被动地“应考式”学习。作者建议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进行“供给侧改革”,结合人文科学理论对授课内容做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张舰月(2021) [7] 也建议,按照“供给侧改革”思路推动思政课内容的改革,通过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效果。上述论者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思政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要全面解决上述问题,更需要的,是对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做重大的创新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和改善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笔者尝试设计一套主要包括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的理论框架,供有关方面做参考。

3. 思政教育中的思想方法与理论指导

根据2021年全国人大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其中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上述法规清楚界定了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和“供给侧改革”,也需要围绕这个要求来进行。

思政教育,需要考虑到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态度以及认知基础,并据此建立思政教育的逻辑体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应包括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看待世界万物的基本法则、讨论经济问题的基本逻辑、理解人类行为的理论指导等。以下就这几个方面提出改革创新建议,作为一套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供有关方面做参考。

3.1. 承认丛林法则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法则

任何科学,都有一些公理。以此为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达成对另一些复杂问题的解释,甚至得到另一些新的发现。思政教育涉及的话题,也必须符合某个公理,否则很难让受众接受。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生物学进化论:在生物界,所有的物种都是会进化的,只有能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继续生存 [8]。这一理论可高度概括为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花费了数十年时间,完成历史巨著《世界文明史》(十一卷,共十五本),晚年写下了《历史的教训》。他认为,丛林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他进一步将其细化成“三大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 [9]。以这“三大教训”为假设前提,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各主体(国家、文明、宗教、机构以及个人等)的行为、存亡、进步与发展等等,都可以很容易理解。笔者认为,“三大教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丛林法则的分析方法——任何个体,都面对竞争的环境,而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经常做选择,而选择,必然有选择的机会成本。丛林法则提醒人们,需要正视生活环境的残酷性:来自大自然灾难的威胁;来自可能的食物短缺、失业、疾病等等方面的威胁;来自其他国家军事侵犯以及经济制裁等形式的威胁等等。在思政教育中,强调丛林法则,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让他们知道美好生活的存在并不是必然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创造,而且,由于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紧密相关,每个人必须要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在讲述这个分析方法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以及当前的俄乌军事冲突中老百姓的生活,说服力是很强大的。

遗憾的是,在国内学术界,却似乎普遍把“丛林法则”当成一个贬义词。选择此话题作为思政教育或思政研究切入点的,更是空白。比如,在知网上搜索这个关键词,鲜有对这个主题做正面的讨论的。例如,田野(2005) [10] 认为,由于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丛林法则成为西方国家行为的基本法则,与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和谐的中华文化精神不兼容,甚至是对立的。这种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者们提到丛林法则时,多数是用于批评某些行为或者现象,比如杨海泉(2019) [11] 在批评美国在国际上的霸凌行径时使用了这个概念。

作为外交辞令等情况下,站在道德层面以此谴责国际霸凌行为,是没问题的。不过,千万不能把丛林法则放到中华文明的对立面,尤其在思政教育中,否则会误导学生。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的文明,就是因为本身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兴衰,基本上也体现了丛林法则的有效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丛林法则的有效性,可以更加激发起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让他们更加珍惜当前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更强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3.2. 要重视历史分析的方法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指出:经济分析有三种方法,“经济史、统计和理论”的方法,“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我愿立即指出,我就选择经济史” [12]。笔者非常赞同在经济分析中对历史分析方法的重视,因为对历史有足够了解以后,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现实的情况,并能较合理地预测未来;统计的方法,通常是依靠历史数据,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数量研究再得出结论,与历史分析方法是类似的思路;而理论分析中所使用的“理论”实际上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总结。历史分析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传统智慧。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多维度地考察事件发生的情形,了解前因后果,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历史分析的方法,可以避免在实证研究中人们容易犯的错误:照搬理论做现实分析,但却忽略了任何理论都有假设前提的事实。例如,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市场机制可以更有效率地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有些学者据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包括产业政策和发展国有经济等,主张所谓“完全的”自由竞争。这种观点容易得到一些涉世不深年轻人的认同。事实上,在现实中,完美市场条件下是不存在的。从历史来看,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参与度非常高,如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从事正常的贸易投资活动外,这还是一家集外交权、战争权于一身的超级公司。现在的西方国家所实行的经济制度,也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普遍有较深的参与。因此,西方经济学家普遍称之为“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

恩格斯说:“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13] 这句话,也概括了历史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指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14] 这句话也为思政教育内容的改革提供一个方向。

3.3. 要重视受众的需求和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单独说丛林法则,似乎令人感觉这个世界缺乏温情。结合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一切都会显得很自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且逐步上升的,自下而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的需求层次提升以后,会变得更有同情心、更有帮助他人的善心、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等优良品质。需求层次理论给人们认识人类的行为,以及各人群行为的差异提供给了一个重要的指引。穷人的行为与富人通常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一个经济发展层次较低的国度,贫穷往往带来较多的假恶丑。这个认识的结论不是去鄙视贫穷,而是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以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帮助穷人脱贫,消灭贫穷的重要性。同时,社会也应该倡导物质文明提高之后,精神文明要跟着提升;先富帮后富;发达国家应该帮助贫穷国家,而不是掠夺他们。

对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没有真正帮助欠发达国家,反而经常以霸凌方式掠夺其他国家的行径。基于道德和国际法的角度和层面,他们这些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同时,国际霸凌行径也提醒我们,丛林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国际上。因此,每个国家都需要自强自立。不能把国家的命运交给别人,期望他们的善良和怜悯。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免受国际霸凌。

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改革也提供一个思路:需要在内容上做减量: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淡化意识形态的色彩。思政教育要符合《教育法》的要求,教育学生爱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做一个好公民等,并不一定要让他们同时接受一些距离太遥远的理想。当前的思政教育内容,类似于“捆绑销售”,效果自然受到影响。现有针对普通学生思政教育的一些内容,转移到“团课”或者“党课”中或许是更合适的,受众作为组织成员,或者打算加入组织,本来就需要了解组织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

3.4. 应该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有相容性

思政教育的话题,基本上都会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如何看待这些理论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理论,也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以经济学为例,学术界有两种极端思想,第一种认为中国现有经济制度不符合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市场经济原则,主张中国“全盘西化”;第二种则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不适合中国,需要提出自己的理论来解读中国经济。这两种极端思想都可能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其一,任何被普遍认可的理论和方法,在其基本假设前提之下,通常是自洽的,具有科学性。但每一个理论,都有假设前提,在运用于现实经济分析时必须高度重视。源于美国的所谓“华盛顿公识”,鼓吹“经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思想。被国内一些学者视为经济发展“秘诀”,积极鼓噪中国经济体制应该完全市场化,并据此批评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取消产业政策,主张国企退出市场。他们无视现实市场竞争状态的不完全性。这种偏激的观点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一种错误概念:完全的市场经济才是好的,既然现实不是那样,就应该去改。这种错误的认知甚至可能会上升为“反政府”(认为这个政府不愿意改革)和“反制度”(这个制度妨碍了向完全的市场经济改革)。

其二,如果认为现有主流经济学理论没法解读中国经济,更不能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岂不是要自我孤立,拒绝与世界的对话和交流?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学习经济学,学生们被告知,这些理论和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会有什么感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会让他们对现实产生不良的看法,当然也会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蓝裕平(2020) [15] 主要使用了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保罗·罗默、罗伯特·卢卡斯、西蒙·库兹涅茨等)的经典理论,解读新中国七十余年经济发展历程,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在逻辑上与主流经济学理论并不冲突。这样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得到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是符合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其次,经济学确实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再次,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目前中国的社会制度,毕竟中国在这样的制度下取得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在思政教育中如果适当地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经济状况作分析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可让学生们更客观地认识经济社会。

从维护中国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国家利益出发,在包括思政教育的社会科学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禁忌,比如,不准反对中国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事实上,历史的发展历程看,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存在最好的社会政治制度。各国运行何种政治制度取决于各自人民的选择,而当前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而且运作良好;中国执政党带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证明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对的。从尊重科学的角度,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支持当前的制度。

科学技术都是在现有成果基础上不断提高的,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如果拒绝现有的社会科学理论,从头再建立一套理论体系,不仅是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民族,中国应该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丛林法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之一。以丛林法则为基础,以“竞争、选择和繁衍”这“三大教训”作为假设前提,再结合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较合理和客观的认识并解读现实事物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在第四部分,笔者尝试运用上述理论框架,解读“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4. 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十二个词(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思政课程或者课程思政教育中,都经常涉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解读和宣传。

4.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几乎包含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所有方面。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将目标做出轻重缓急的判断,以寻求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蓝裕平(2020) [16] 用一个式子表达决策者

应有的思路: V = M A X i = 1 12 W i R i ,其中,V代表社会的总利益, R i 代表各项追求目标(共12项), W i 代表

各项追求目标的权重,MAX代表决策者需要通过选择确定各目标的权重 W i ,追求总利益最大化。这个公式表明: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诸多目标的追求,存在着抉择的难题。对于各目标权重的选择,体现出决策者对于个目标轻重缓急的判断。例如,在国家面临国际竞争过大的压力时,为了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在国内各类媒体上较严格地限制某些偏激言论,是有必要的。

4.2. 解读“富强”与“爱国”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的大多数时间是世界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可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数次在西方国家侵略战争中落败,积贫积弱。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超过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美国打压中国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人也没有选择,必须接受竞争。

“富强”包括富有和强大。作为中国人,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支持国家建设强大的国防,以保护我们的和平生活。

杜兰特从历史分析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也受到丛林法则的考验,而“如果我们当中有人避免了这种竞争与考验,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族群保护了我们,但这个族群自身也必须经受生存的考验” [17]。爱国是人的一种天性,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与本国命运紧密相关。中美博弈,已经是当前世界百年大变局的重要主题。作为中国人,必须站在中国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应该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的利益。

4.3. 解读“自由”与“法制”

“自由”与“法制”之间是存在冲突的。每个人都希望有充分的自由,最好不受任何限制。可是,极端的自由很可能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因此,需要法制,限制人的一些自由,以维持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国人,应该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以输出“颜色革命”作为一种打击敌对国家的手段。每个中国人,需要警惕这种危险,主动地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4.4. 解读“平等”与“和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在经济社会中个体(个人和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可获得更高的效率,让经济保持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是好东西,这一点必须毫不犹豫地承认。可是,绝对的效率,很可能导致绝对的不平等。可是,如果最低生理需求没法得到满足,人容易铤而走险。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出现不稳定甚至混乱的不和谐状态。杜兰特指出:这时候“历史对此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或者通过立法,用和平的方式重新分配财富;或者是通过革命,用暴力的方法强行分配贫困” [18]。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措施,进行第二次分配,以降低不平等的程度,帮助社会重新获得相对和谐的状态。中国政府显然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尤其是最近十多年,通过扶贫政策等强有力的措施大幅度减少了贫苦人口,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课程使用历史数据,对比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近几十年的经济数据,学生们对中国的成就会更加深刻。不过,如何兼顾效率与平等,让社会保持和谐和稳定,对于任何政府来说,都是长期的挑战。

4.5. 解读“民主”与“公正”

民主,就是民众当家作主,有机会表达诉求,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的体现,涉及政治体制。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如果讲解不合适,要么政治上不正确,要么难为学生所接受。

从历史来看,没有一种政治制度是完美的。任何制度,都不能仅靠制度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雅典,实行所谓的“民主制度”,被认为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可是,在与实行被称为“寡头政治”的斯巴达进行长达数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打败了。一个制度是好是坏,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国家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改善老百姓的福利,而且要有公正性。

民主制度并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等同于“一人一票”的制度。西方国家中,选举方法也有差异,如美国就是实行“选举人制度”。

民主制度也不等同于多党制。从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情况看,这种体制至少有如下缺点:容易造成社会撕裂;每个政党以其支持者的利益为优先考虑,大大降低其执政过程的公正性。

中国的民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老百姓有发表意见和参加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力。中国实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执政党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她才更有可能团结全国人民一起,为了实现国家最高利益,去做出最佳的政策选择。中国实行这套制度至今,运作良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姓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执政党内仍然存在竞争以及轮换制度,避免权力结构固化。有人说,一党政治可能走向独裁。这个说法缺乏根据,反观历史上著名的独裁者希特勒,恰恰是典型的多党制选举中产生的领导人。

中国这套政治制度就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从历史分析来看,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如果有的话,一定存在于将来,它代表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执政党反复强调的一个词,就是“改革”,说明她积极面对未来,随时准备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保持生命力。

公正,是保持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保障。公正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至少包括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进入政治权力中心。让最优秀和最合适的人领导这个国家,符合国家整体利益。中国需要建立确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力,确保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的制度,以保持人才在阶层间流动的可能性。

4.6. 解读“敬业”

杜兰特所指的三大教训之一“生命必须繁衍”,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在思政教育的逻辑框架中,不应该,也不必否认人性自私的一面。人性的自私性,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研究在稀缺资源和无限需求的矛盾中如何做出适当的选择(人性的自私性决定了资源需要有效率地配置);而管理学研究如何让一群自私的人在为各自利益努力工作的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如果在思政教育中,忽略人性的自私性,过分强调无私奉献等等,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要把道理讲清楚的是,每个人的自私性与社会的整体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必须通过劳动和创造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同时为自己及其家人获得生活所需并争取实现富裕,相信这也是“敬业”所要强调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创造价值,意味着所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符合社会规范,不能伤害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4.7. 解读“文明”、“诚信”与“友善”

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要鼓励和发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获得启示,整个社会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逐步上升,而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进入较高层次需求的人们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自觉和主动地以诚信待人,友善待人。一般来说,一次分配讲究效率——让多才多得,多劳多得;二次分配讲究公平——让弱势群体得到适当的照顾;三次分配讲究社会责任——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们有责任去主动帮助弱势群体。十四大以后,政府提倡和宣传三次分配,就是鼓励整个社会兴起助人为乐、乐于行善的风气。

同样的逻辑,在国际上应该提倡,发达国家应该主动关怀和照顾发展中国家,以维持国际社会的和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盘剥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动不动以经济制裁甚至军事干预侵略等强权欺负其他弱小国家,应该受到谴责。

5. 总结

作为一种教学创新改革探讨,本文提出了思政教育的理论框架:为丛林法则正名,承认其作为看待世界和分析问题的底层逻辑;思政教育要重视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教学内容上要做增量,也要根据受众的需要和接受程度做减量,要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色彩;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保持兼容性。笔者认为,在这个框架下讨论相关思政问题,可以让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符合尝试,符合逻辑,并容易被受众接受。本文尝试在这套理论框架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了解读,希望有助于提高改善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9年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92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 2020(17): 4-16.
[2] 赵长乐. 网络时代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9(23): 146.
[3] 温国强, 赵晨渤. 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 2021(2): 57-60.
[4] 吕春宇, 吴林龙.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3): 22-24.
[5] 黄道军, 张占余, 胡洁. 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与方法研究[J]. 党史博采, 2020(12): 62-63.
[6] 石玉霞.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需“供给侧”改革[J]. 华夏教师. 2016(8): 44.
[7] 张舰月. “供给侧改革”思维下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6): 188-189.
[8] (英国)迈尔森.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M]. 侯静, 译.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9] 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 历史的教训[M]. 成都: 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出版社, 2015.
[10] 田野. “丛林世界”中的西方精神及其危机——兼论中华文化价值观[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 22(3): 1-4.
[11] 杨海泉. 世界经济不能让“丛林法则”替代多边贸易体系[N]. 经济日报, 2019-12-12(012).
[12] 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31.
[1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03.
[14]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N]. 新华日报, 2014-10-14(01).
[15] 蓝裕平. 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 47-77.
[16] 蓝裕平. 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0: 16.
[17] 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 历史的教训[M]. 成都: 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出版社, 2015: 18.
[18] 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 历史的教训[M]. 成都: 中国方正出版社/四川出版社, 2015: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