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Relief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DOI: 10.12677/ASS.2022.1110594, PDF, HTML, XML, 下载: 377  浏览: 70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 双, 向吉爽, 邱 韵, 高 洁, 李 穗, 程婉琪, 李 茜, 徐梦妮, 李 芳, 望梦琦: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关键词: 文化传播学中华传统文化困境纾解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ilemma Relief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此文考察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近况,以更加宏观和科学的文化传播学角度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将无法预测,但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当代国家战略,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自信”、“新发展理念”等,将会伴随着国家战略的提出而得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也将会使得其熠熠生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的孕育下,中国的国家战略也会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related to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rom a more macro and scientific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ll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the fate of countries and nations will not be predicted, bu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national strategy, such as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ultur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will be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pread will make its shining, and under the bir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will shine in the world.
文章引用:陈双, 向吉爽, 邱韵, 高洁, 李穗, 程婉琪, 李茜, 徐梦妮, 李芳, 望梦琦. 文化传播学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与纾解[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0): 4350-435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0594

1. 研究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工作要求 [1] [2]。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文化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实的国家博弈、社会经济生活、个人的思想也起着不可更替的作用。

从文化传播学视角来看,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系统工程,能够确保中华传统文化永续流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和底色的中国发展战略,也将会让世界看见中国发展的浓厚底蕴和光明前景。中华传统文化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引领一带一路倡议、筑牢文化自信、夯实新发展理念的文化底蕴上,起到了最基本、更深层和更加持久的作用,在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依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正是其在实践中和历史长河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结果,在未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之路上,它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引领中华民族向前发展。

2. 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是指夏、商、周以来至1919年“五四运动” [4]。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其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远不能用这三种思想来概括。

对此薛明扬教授在其学术专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写到。“其实,存世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伦理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我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忠孝观、义利观,无不留有传统文化的烙印,潜移默化,落脚生根” [5]。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无法分割,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每个这个人的血脉,其影响力已经无法用简短的文字来概括。

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而言。梁国楹教授和王守栋教授所著《中国传统文化精要》却对其精神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学术界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看法,但归根结底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也就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效法上天,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大地宽阔而厚实,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心胸宽广,包容万象,能承载万物。这样的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宽以待人的处世精神。

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有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道家更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心与物的统一;而禅宗则更多强调人与人心和谐,追求心灵的澄静,“即心即佛” [7]。正是这情与理、心与物、人与人心的和谐统一,成为了永世长存的历史文化,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精神支柱。

3.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文化传播学困境

文化传播环境有大、小之分。大环境指与传播相关的各种状况与条件分布在较大的空间领域,其作用比较隐晦、间接 [8]。文化传播的大环境多指全球性文化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其形成是在历史背景下发展形成的,研究其传播问题,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宏观且清晰地把握,对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1. 全球性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冲击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就被迫打开大门,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此时,清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完全落后于西方国家,在经过一系列的政权更迭之后,共产党终于带领无产阶级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此,中华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在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终于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真正地“富”了起来。而中华民族最终要实现的是民族富强。2012年,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9] 这个梦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迄今为止,中华民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0]。外国学者同样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汤因比指出,中国的童年时期就显示出了它们天生的智力和政治才 [11]。亚当·弗格森也认为:“中国的政策是普通政府改良所希望达到的部署的最完美的榜样 [12] ”。

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无与伦比的,这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是种族中心主义的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忽视的问题,清朝的为了维护统治,所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正是种族主义的表现,只相信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合理的,这种思想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是没有的,但是崇洋媚外的情况还是会时有发生。这正是全球性文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全球性的文化缺少文化认同,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全球文化的侵蚀。

3.2. 各类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文化与未来涉及到人类的发展问题,这是文化的最终归属,各种文化的碰撞必定带来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3.2.1. 种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冲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全球性的文化的影响已经遍及全世界的每一个社会,这不仅是因为经济的影响,而且是因为传统文化已经无法适应变化巨大的环境。而种族中心主义却相信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合理的,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就如亚马逊印第安人一直坚持传统的文化生活,而当外国侵略者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时,他们因为恪守传统,而不能适应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最终导致文化的衰亡。而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原因不仅是种族中心主义的问题,还是全球性文化缺少文化认同,导致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不能和平共处。

3.2.2. 结构性力量对文化的塑造

在人类社会中的权力有几个层次。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指出,理解宏观层面上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给出了结构性力量这个说法,即组织并指挥社会的系统互动的力量,一方面,它指引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它也指引了意识形态力量,而后者塑造了公众思想、观念和信仰 [13]。结构性力量不仅适合一些区域性的组织,而且也适合代表了重构和改变世界的每一个新兴国家的文化。

政治科学家、国际安全专家约瑟夫·奈把两大世界舞台上的互动称为软实力和硬实力 [14]。硬实力是由经济和军事支撑的强制性力量,软实力是通过外国援助、新闻媒体、娱乐和学术交流等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信仰。而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超过其盟国或敌国。

3.2.3.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紧迫

人类本身和地球资源制约着人类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如人口过剩与贫富不均、饥饿与肥胖、污染和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到目前为止全球人口已到达75亿8千万人,而且人口还将在未来继续保持增长,非洲以及一些新兴国家的人口增长较快,而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已经是负增长,这就表明,一些国家人口过剩且经济水平较低,世界各国家的贫富差距也原来越大,一些非洲国家的孩子忍受着饥饿,而发达国家的孩子却面临这肥胖问题。人类的发展不仅面临这这些问题,还有污染和全球性的变暖,发达国家把工厂转移到新兴国家,导致其地区污染严重而难以治理,工厂不仅会带来产品,还会带来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的排放,这就是全球变暖的诱因,而全球变暖带来的旱涝灾害却只能有不发达国家自己买单。正如乌干达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在2007年于埃塞俄比亚召开的非洲峰会上所言:“我们在此要向这些(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传达一个信息——你们使得全球变暖,就相当于对我们造成了侵略 [15]。”

4. 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发展的纾解之策

“文化传播学研究证明,人类各种不同文明之间具有相融相通的本质特征 [16]。”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与世界其它文化相互共享的相同特征,这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和合”精神,也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种“和合”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所在,其精神也诠释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谐共处而不相害的智慧,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所出之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承载了中国5000年来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烙印,是中华民族永不可磨灭的象征。它包容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存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智慧源泉。而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引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奋进的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大国外交的重要思想引领,而在当前这个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最新发展目标。习近平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7]。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要复兴中国,还应该有一套复兴世界其它国家的体系,这套体系的建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也和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豁达精神,“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等思想完全吻合。其思想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谋福利,而是为了世界人民共同繁荣为出发点,构建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的一体化思想。

而对当前这个“地球村”来说,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世界全体人民手中,世界的一体化进程已经十分明显,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世界性问题也是全球所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如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以及全球新冠肺炎带来的全球治理问题。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当前世界命运是一体的,并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的。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是在实践的检验下不断探索出来的中国智慧。

4.2.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2013年习近平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中国与东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18]。由此,“一带一路”建设拉开序幕,其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理念,立足高远,构思精巧,运作模式成熟,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一带一路”倡导“和合”精神,“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多元生存哲学,也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共赢理念,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其例证之一。现代化的发展不只有一种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还有充满中华传统智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合主义”是一种多元和平共存的方式,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哲学,是全球治理的一种新思路和伦理价值取向 [19]。《易经》中的“和合”讲究和而不同,和而共生。孔子以及儒家思。《易经》中的“和合”讲究和而不同,和而共生。孔子以及儒家思。《易经》中的“和合”讲究和而不同,和而共生。孔子以及儒家思想也倡导“成己成人”,既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而牺牲别人的利益,而是讲究和而共赢。以“仁爱”思想处世是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处,而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是牺牲别人的利益而成就自己资本积累,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思想和“仁爱”思想完全背离,从2008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能够看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已经趋于劣势。

“一带一路”构建的经济共享平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舞台,经济的交融伴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其思想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的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的生存智慧,其思想不仅适合应用与中国,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其思想内涵也能够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共享。

4.3. 文化自信筑牢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20] ”。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源泉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充分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2015年11月,习近平指出,“四个自信本质是能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 [21]。”这道出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不可替代的属性,在2016年的7月,他强调文化自信的特点是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 [22]。十九大报告也有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3]。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自信力量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4]。这也说明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塑造中的文化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其自身的思想和文化价值的,还为文化自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4. 新发展理念底蕴夯实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基石

新发展理念是党在十九大之后提出的又一治国方略,是新时代时期中国发展的理念指引,它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对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它代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成果与“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成熟 [25]。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分不开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底蕴,彰显中国发展的生命力与中国文化的创造力 [26]。

1) 在新时代下,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的科学和客观的指引。“创新”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穷则思变”和“革故鼎新”的思想,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修昔底德陷阱”、“中美贸易战”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困境之中,只有创新才能够引领中国的向前发展,在困境中求“变”才是解决当前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问题。

2) “协调”和“绿色”发展是对当前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是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举措,也是中国解决协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与“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的体现。在道家的思想中,“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探究了万物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的道理,其长久存在的道理在于其自然地运行着,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经济经济效益。这就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依照自然之道而行,也就是“绿色”发展。

3) “开放”的发展理念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56个民族文化交融的集合体,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形成了能够包容外族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特质。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在与西域人民物质交换的同时,也让外邦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优秀文化的体现,其开放的理念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4) “共享”的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大同思想的具体体现。“大同”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以及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景,也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礼记·礼运》认为“天下为公”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治国、齐家、平天下”也是中国仕族阶级对天下人民都安居乐业的天下大同思想的体现。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更是对天下人民绝对平均的不懈渴求,希望天下人民都能够“共享”美好生活愿景的追求。

当下,嵌入文化自信对象性基础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为新发展理念落地开始了新一轮的价值建构与路径选择 [27]。由此可知,新发展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新发展理念的文化底蕴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仅使文化自信得以筑牢,也使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施有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孕育。

5. 结语

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是传播学领域下的一个重要论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兴衰,研究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是在研究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当前“共享”与“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与价值体现在国家实施的战略之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文化自信的塑造和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这些国家战略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的支撑,正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涵养使得当前中国的发展披荆斩棘,而当前中国攻坚克难的同时,又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延续,也向世界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重点项目“师范院校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基金:2022SZA02)、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一流师范英语人才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0527) (项目编号:2020607)、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开放基金项目“高中英语教学融入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TEY04)和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智能时代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044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蔺叶坤. “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实践路径[J]. 传媒, 2022(7): 59-61.
[2] 刘琦. 借力跨国企业讲好中国故事[J]. 青年记者, 2022(2): 79-80.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4] 曾长秋. 中国传统文化[M].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6.
[5] 薛明扬.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
[6] 梁国楹, 王守栋. 中国传统文化精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27.
[7] 彭吉象.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我见[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2): 14-22.
[8] 陈晓莹. 文化传播学[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7: 33.
[9] 习近平.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2.
[10] 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1.
[11] [英]阿诺德•汤因比. 文明经受考验[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5.
[12] [英]亚当•弗格森. 文明社会史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252.
[13] Wolf Eric, R. (1999) Envisioning Power: Ideologies of Dominance and Cri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4] Nye Jr., J.S. (2003)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https://doi.org/10.1093/0195161106.001.0001
[15] Change, I.P.O.C. (2007) Report of the Nineteenth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Geneva, 17-20 April 2002.
[16] 周宇豪. 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 新闻爱好者, 2018(10): 12-15.
[17]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央视网. http://news.cctv.com/zhibo/tuwen2016/jnszsdcdh/index.shtml, 2022-09-20.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93.
[19] 李娜. “一带一路”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智慧[J]. 人民论坛, 2019(1): 134-135.
[20]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002).
[21] 人民日报. 让理论永远跟上时代[EB/OL]. http://www.moe.gov.cn/s78/A21/A21_ztzl/ztzl_sjdjs/sjdjs_qwjd/201710/t20171025_317487.html, 2022-09-20.
[2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3.
[2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3.
[24] 刘林涛. 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4): 21-24.
[25] 顾海良. 新发展理念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发展[J]. 经济学家, 2016(3): 5-7.
[26] 顾海良. 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与中国特色“经济学说的系统化”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1): 20-28.
[27] 项久雨. 新发展理念与文化自信[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6):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