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英汉对比分析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摘要: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是美国南方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所著的经典短篇小说。本文以《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及仲召明所译的汉译本为文本,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三方面对两个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个版本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从总体来说,仲召明的汉译本基本忠实原文,翻译准确。通过对比分析《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及其汉译本,可以得出二者的异同点,为运用三大纯理功能来分析研究外国短篇小说的汉译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Abstract: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is a well-known short story written by Flannery O’Connor, a southern American writer. This thesis compares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with its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Zhong Zhao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Metafunctions—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to identif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thus to further explore reasons for discrepancies. Generally speaking, Zhong’s version is faithful and accurate. By analyzing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and its Chinese versi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an be concluded, and it also offers a practical way to investigat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short stories with Three Metafunctions.
文章引用:黄歆.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英汉对比分析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0): 2261-226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0306

1. 引言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被认为是“一位成就非凡的短篇小说作家” [1]。《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收录在弗兰纳里·奥康纳撰写的同名短篇小说集——《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2]。它被公认为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是对1960年代初期蒙哥马利巴士抵制之后美国南方种族问题的艺术再现。

本文选择由年轻但经验丰富的翻译家仲召明所译的《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3] 进行分析。仲召明的译本目前流传甚广,更能代表当今翻译的发展。通过对《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最新译本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对奥康纳作品深奥主题的新见解。

2. 文献综述

三大纯理功能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点有三个方面。首先,它已被应用于外语教学,可以作为处理教学内容的指南,例如方琰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了衔接理论 [4];王初明将功能语法应用于阅读实践 [5]。其次,不仅是三大纯理功能,它的其他子系统,也被应用于文体分析。1971年,韩礼德发表了题为《语言功能与文学风格:威廉·戈尔丁<继承者>语言研究》的文章,标志着功能文体分析的开始。第三,许多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和汉语研究。黄国文分析了《清明》一诗的英汉翻译并提出了他对诗歌翻译的独到见解 [6]。《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是奥康纳最有生命力、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在她的作品研究中经常被提及和分析。然而,很少有学者单独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从奥康纳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来看,康建秀认为朱利安的母亲是“狭隘白人女性的典型代表” [7]。至于奥康纳对种族歧视的态度,曾艳钰在讨论黑人妇女和黑人孩子的描写时有提及到,认为谴责奥康纳为种族主义者是不合理的 [8]。《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写作技巧和文学分析,导致对其汉译研究的缺乏。因此,本文基于三大纯理功能理论对《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英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3. 理论框架

韩礼德提出了语言本质功能的理论。在理论上,他将形态学分为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一种与经验理论的建立和维护有关的语言,包括逻辑功能和经验功能。韩礼德将逻辑功能描述为在一个子句单元和另一个子句单元之间建立逻辑语义关系的系统 [9]。概念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来实现的。及物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过程本身、过程的参与者和与过程相关的环境。根据汤普森·杰夫的《功能语法入门》,交流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与他人互动,交流本质上是双向的 [10]。人际功能是指语法选择,使说话者能够形成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语言不仅构成了经验,还表明了对我们生存至关重要的人际交流。允许这两种方式的意义自由组合,是第三种不同意义方式的代求,称为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可以通过主位 + 述位结构、语篇衔接和信息结构来实现。本论文着重于主位结构和语篇衔接。主位是作为信息出发点的要素,而述位是信息的其余部分,在述位中主题会进行扩展 [11]。

4.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英汉版本对比分析

4.1. 从概念功能角度出发的对比分析

汤普森将术语及物性描述为根据动词是否有宾语来区分动词的一种方式( [10], p. 94)。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说,及物性系统将经验世界解释为一组可管理的过程类型( [11], p. 170)。物质、心理和关系过程是主要的,而行为、言语和存在过程是次要的。两个版本的过程类型详细分布如表1所示。

Table 1. Distributions of process typ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1.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英文版过程类型分布

根据表1分析,两个版本的六种过程类型的分布有很多共同点。首先,两个版本的物质过程占据主导地位,均超过50% (英文版为51.9%,中文版为50.21%)。尽管在《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朱利安的心理描写和他母亲与他的对话占了整篇文章的关键部分,但经过仔细的计算,其中存在大量“做”和“发生”的过程。物质过程出现在对话的简单句子中,同时也出现在背景描绘和心理描绘的复杂长句中,甚至以嵌入成分的形式出现。因为物质过程不一定是表达具体动作的动词,也可以用表达抽象意义的动词来体现,比如文中的“struggle”、“permit”等。正如胡壮麟所说,人类既然是在物质世界中生存和生存的,那么“做”就是最本质的、最根本的 [12]。在物质过程的基础上,其他的人体生理特征过程也随之而来。此外,英文版本的过程总数为1106,而翻译版本的总数为1189。六个过程的比例和数量都相似,只有很小的差异,这表明语言在构建现实世界的心理图景和理解周围环境及内心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方面具有基本相同的经验方式。在翻译《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时,仲召明采用了中国读者更容易、更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然而,即使由于表达习惯的差异,某些过程发生了变化,过程的类型也基本保持不变。

直接参与过程的参与者与过程一起构成了句子的核心部分。参与者做某事、感知某事、谈论某事或存在补充成分。它与事件直接相关,而不是依赖介词作为中介。为了考察中英文版本的概念功能,下面列出了两个版本参与者的详细分布和分析。

表2可以看出,中文版中的动作者和目标数量略高于源文本。中文版中的物质过程更多情况下可能是解释,因为从源文本到目标文本的过程总数的增加可能会增加参与者的数量。就行为过程而言,只有一个参与者行为者参与其中,行为者需是一个有意识的生物或物体。在表2中,中文版本的行为者数量少于英文版本。仲召明在翻译原文时,为简洁起见可能会在长句中省略一些主语。主语省略是汉语使用中常见的现象。就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而言,与行为过程不同的是,参与心理过程的参与者必须是两个,即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需是一个人或拟人化的参与者。现象是可以感觉到、思考和看到的目标,可以是一件事。除了言说者和言说内容之外,还有其他参与言语过程的参与者,例如接受者、对象等。在《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言说者和言说内容占主导地位,因此被选为研究对象。参与存在过程的存在者通常反映在“There + be”结构中。这三个过程中英译本的参与者数非常接近,原因是仲召明在翻译这些句子时采用直译,导致参与者数量变化不大。就关系过程而言,句子有属性式和识别式两种。如果某些品质特性归因于某个实体,则该品质特性将被称为属性,而该实体就是一个载体。当一个实体被用来识别另一个实体时,这两个参与者就被称为被识别者和识别者。如表2所示,与翻译版本的参与者相比,英文版本中关系过程的参与者总数更大。 可能是因为当一些包括几个关系过程的长难句被翻译成中文时,为了更好地理解,仲召明将关系过程转换为其他类型的过程。汉语词类的灵活性有利于仲召明进行关系过程的转换。

Table 2. Distributions of participan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2.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英文版参与者数量分布

4.2. 从人际功能角度出发的对比分析

就语篇而言,不仅要考虑相关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基本表现,还要考虑其组织过程和方法。本文主要从词汇层次和篇章组织两个方面探讨英汉译本的异同。首先,从词汇层次分析,词汇层面表示情态和语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英语情态助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其次,语气附加语;第三,评论附加语;第四,带感情色彩的名词(包括呼语)、实义动词和形容词。本文重点考察前三个方面。

根据表3,可以明显看出英文和中文版本的共同点和差异。就相似性而言,无论是哪种语言,文本中肯定的情态操作词和低程度的能愿动词出现频率最高,英汉分别为41.75%和56.32%。而且,中等程度的否定情态动词在英汉两个版本中的使用最少,均未超过9%。朱利安和他母亲的对话以及朱利安微妙的心理活动占据了短篇小说的重要部分,奥康纳将朱利安描绘成一个自以为是、拥有民主思想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对过去的荣耀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使用更肯定的情态操作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隐含的冲突和斗争。中文版通过更多使用低程度的肯定能愿动词和更少使用中等程度的否定能愿动词成功地再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心理。至于两个版本的差异,英文版中低等程度和高程度情态操作词的缺失与中文版不同。在中文版本中,低程度否定能愿动词10.34%,高程度否定能愿动词占12.64%。此外,肯定的英语情态操作词的比例远远超过中文版本。在原文中,否定含义大都不是由情态操作词来表达的,而在译文中,仲召明使用了更多的否定能愿动词来表达情感意义。汉语的委婉、含蓄之美体现在于将英语中等程度的肯定情态操作词转变为汉语中低程度的肯定能愿动词。

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modal operators in English version and modal verbs in Chinese version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3.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英语情态操作词和汉语能愿动词的比较

除了情态操作词,从词汇层面表示语气和情态的第二个要素是情态附加语,包括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下面两张表格从情态附加语的角度比较了《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两个版本。

语气附加语和评论附加语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如表4所示,表示“归一度”“或然性”“意愿”“强度”的语气附加语在英汉两版中的比例几乎相同,有力地证明了汉译本翻译的相对准确性。至于两个版本差异,首先最明显的是,中文版中表示“程度”语气附加语的比例大约是英文版的两倍(英文版为6.87%,中文版为13.54%)。可能原因是汉语中有大量的“程度”语气附加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所体现的从众心理。另一个原因是仲召明在翻译中利用了更多的表示“程度”的语气附加语,细腻地刻画了朱利安心理的微妙转变和母亲遭受的严重精神冲击。其次,根据表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文中的评论附加语比译文中的要少得多,这可能与本篇小说的叙述视角和朱利安长篇的内心独白有关。中文版本中表示“见解”、“愿望”、“效度”和“评价”的评论附加语较少,而表示“承认”、“保留”和“预料”的评论附加语出现得更多,这中国人秉持中庸之道的结果。

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mood adjun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4.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英汉版语气附加语对比

Table 5. The comparison of comment adjunc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5.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英汉版评论附加语对比

4.3. 从语篇功能角度出发的对比分析

语篇衔接是指说话者可以通过语言手段来表达文本的体验和人际连贯性,因此它是一种语篇现象( [10], p. 215)。它是表达连贯流畅意义不可或缺的语言资源。韩礼德和哈桑认为,在一篇文章中实现语篇衔接一般有五个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英汉文本的衔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的。

在省略、替代和词汇衔接方面,省略是指省略文本中的某个组成部分,以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与省略密切相关的是替代,即用替代词来替换文本中的某个元素。《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的省略数量和替代数量几乎相同。然而,在翻译版本中,省略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替代数量几乎减半。译文中省略较多的原因可能是仲召明将这种衔接手段运用到人物之间的对话中,尤其是在对话中省略了代词,可以减少多余的信息。至于替代的减少,在背景描绘和心理描述的段落中,仲召明选择重复之前提到的信息,而不是用“这样”、“这么”来替代。词汇衔接,例如重复和使用同义词,在两个文本中出现得最少。整体来看,两个版本在语篇衔接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根据表6,英文版的衔接方式有1520个,而翻译文本中只有897个,且差异主要在于连接和照应的应用。

Table 6. Overview of cohes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6.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英文版的语篇衔接

根据韩礼德的说法,连接标志着一种关系,其中一个文本跨度阐释、延伸或加强了另一个之前的文本跨度( [11], p. 540)。从表7中可以看出,英文版中阐释的连词数量与中文版有很大不同。原文中13个“and”,仲召明只翻译了一个。那是因为在汉语中,不需要用连词(比如“并且”)来连接两个有意义的句子。只要这两个句子有逻辑关系,就可以用逗号连接起来。而且,翻译中过度使用“并且”可能会使文本冗长繁琐。

Table 7. Distributions of conjun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表7.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中英文版的连接分布

5. 结论

本论文选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作为语料。从三大纯理功能理论的三个角度——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及其中文版中的三个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原文和翻译文本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探讨差异的原因。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首先,从概念功能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两个版本中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总的来说,两个版本的共同点大于差异。两个版本中六种流程类型的分布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物质过程的百分比和数量最大,这反映了“做”的流程是两种语言的基础。然而,及物化过程的转变导致了参与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的参与者的差异。

其次,本文还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了两篇文章,从语气和情态上比较英汉两个版本。中英文版本在最多的和最少的英语情态操作词和汉语能愿动词的种类上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且,语气附加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评论附加语在这两个版本中几乎都找不到。然而,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并不难发现。在翻译的文本中出现较少的语气附加语,但更多的评论附加语。

第三,从语篇功能的角度对两个版本进行了研究,主要从语篇衔接方面着手。由于是“意合”语言,中文版中阐释的连词要少得多。为简洁起见,也省略了许多人称照应、指示照应。这些特点反映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内在差异。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三大纯理功能理论的角度对《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的英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以洞察英汉文学文本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参考文献

[1] Scott, R.N. and Streight, I.H. (Eds.) (2009) Flannery O’Connor: The Contemporary Review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 37.
[2] O’Connor, F. (1965)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ing, New York, 4-31.
[3] 仲召明.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M].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2: 3-24.
[4] 方琰. 衔接与英语写作教学[J].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89(2): 21-29.
[5] 王初明, Bill Winsor. 从系统功能语法看阅读[J]. 现代外语, 1996(4): 25-29.
[6] 黄国文. <清明>一诗英译文的人际功能探讨[J]. 外语教学, 2002, 23(3): 34-38.
[7] 康建秀. 奥康纳和她笔下的妇女群评说[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1): 70-72.
[8] 曾艳钰. 人的异化与拯救——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探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2): 95-98.
[9] Halliday, M.A.K. (2003) On 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 Language. In: Webster, J., Ed.,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ume 3), Equinox Publishing, Sheffield, p. 17.
[10] Thompson, G. (2014)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Routledge Publishing, London, p. 45.
[11] 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Arnold Publishing, London, p. 64.
[12] 胡壮麟. 功能主义纵横谈[M].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