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会计准则趋同的理解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是必然趋势。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益处与困难、进展、路线设想以及其对未来职业的影响等因素的分析,综合得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必由之路。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whether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benefits and difficulties, progress, route assump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future care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extremely essential and is the only way.
文章引用:杨玉英. 浅谈对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会计准则趋同的理解[J]. 国际会计前沿, 2022, 11(4): 173-176.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2.114025

1. 引言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发展与机遇,而企业正处在这样的巨大浪潮下,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势必会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会计国际趋同即将会像全球变暖一样成为行业共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贸易以及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广泛,这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并产生相互依赖的特点,随着跨国商品的不断扩张,我国的经济已进入全球化发展。

2005年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主任、全国准则委托书记长王军,同全球准则委托主任戴维泰迪爵士所签订的共同宣言,证实了我国会计准则同国外财务报告准则达成根本性共趋同 [1]。其由IASB正式提出,并且已经被世界各国不同的研究学者及专家所认同。所以,会计准则与全球趋同是当今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下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原因

各国会计标准委员会制订的最主要目标是从公众的共同利益出发,制订出一个既有高质量又有权威性的会计标准 [2]。高度趋同的全球性准则将会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为世界各国的市场管理者改革以及完善相关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性依据。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关系,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已不再适用。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后,为了建立一个全世界最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度,为了增强国际会计信息透明度,也为了稳定世界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世界审计规则的趋同步伐也在逐渐加速,由各州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审计规则与国际趋异性策略受到世界各国社会的普遍重视,变得十分重要。

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益处与困难

3.1. 获得的益处

首先,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跨国及国际贸易公司和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它有助于推进中国企业上市的进程,增强企业投资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推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会计准则的趋同使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们能够参考并吸纳国外标准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中国的立法和市场体系等。

最后,会计准则的趋同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司走向全球化,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投资人对公司的信任,进而留住更多的投资人,这样也会使公司管理变得更加简单。

3.2. 面临的困难

审计规范的弹性化,从实际上分解了对资本的审计监督,这种没有逻辑自洽的财务规范,为社会公众了解财务运行机制以及政府部门对资产市场财务风险地监督与管理带来了很多阻碍。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际社会才恍然发现财务会计规则多年变革带来的严重后果 [3]。不仅如此,对于实现会计国际趋同也是相当大的一个难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各国的会计环境差异决定了会计人员的文化差异。哈米德、克雷格和克拉克等人认为,各国的价值观念对各国的会计人员的文化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虽然各国的会计师都接受IASB的建议,但由于各国的会计师的文化差异,使得他们发表的报告不尽相同。换而言之,尽管来自不同国家的会计师都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的国际会计准则,但他们所拥有的不同的文化价值会导致其公布的财务报表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会计师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不仅会对会计职业的评判产生作用,也会对会计标准的一致性产生一定的制约。

其次,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决策也存在差异性。目前,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参加和推动各国的经济发展。但政府的干预,必然会影响到其准则实施地协调和融合。换句话说,参与程度愈高的一个国家,其实施标准就愈困难。一个国家的参与性越强,就越难执行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从而政府的经济政治政策也可能引发当地政府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冲突,最终使得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化与趋同更加难以实现。

最后,各国的社会影响也有所不同。各国政府设立的会计公营机构,其职业身份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也将制约其协调和融合进程。换句话说,负面的社会影响将极大地影响到国际会计标准的一致性。

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

4.1. 发展进程

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全球不断推动各国财务规范的变革,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多次提出构建世界共同的新会计准则,要求全球会计准则起草委员会完善全球财务报表标准 [4]。在此背景下,全球会计准则委员会推进了相关标准项目的发展,全球会计报表标准正在出现重要变化,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的趋异性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方面,已新公布或修改过的国际财务报告标准:2010年底,IASB公布了《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第9号资产种类与衡量》。另一方面,全球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开展工作:根据该计划在2011年底之前进行一些关键的标准项目的编制或修改,内容涉及收入确定、交易协议、保险合同和金融工具的项目等。但这部分计划的制订及修改,对现行会计准则和实务情况将会有很大的影响改变。为保证委员会有更充分的时间考虑,IASB于2011年7月26日推迟了该部分计划的进行日期。但总体来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仍未能按时进行原定的计划工作。

4.2. 路线设想

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在2005年完成了与国外财务报告标准的趋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提出了构建世界统一的新审计标准,并努力提高信息透明化程度,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2005年,在全面总结了几年来审计制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兵力编制并完善了企业会计规范系统,并获得了欧盟执委会的一致肯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全部企业、部门非挂牌金融公司以及中部特大型企业全面执行,并逐渐拓展了执行区域,目前范围已扩展至我国大部分中大型电动机企业;2008年5月,IASB又委派专人,对我国上市挂牌控股公司的执行企业会计法规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更证实了我国企业会计法规系统长期稳定高效执行的有利结果;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就我国准则的国际趋同与有效执行状况发表了评价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提高准则和实践品质的策略已形成优秀典型,并可供各国仿效”。

5. 会计国际趋同对未来职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投资规模日益扩大,跨国公司在快速发展与壮大,世界投资交易市场也在加快建立,中国经济必将高速成长;而财会业务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必要“卫士”之一,也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向往。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院校和有关教育组织不断响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预见产业的发展前景,中国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使得财会行业人数也成倍增长;因而我国政府在充分考虑了当前具体国情之上,合理地规定和引导了现阶段中国会计法规改革发展方向,即中国财务法规的持续与国际趋同发展,这就为中国财务管理和审计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挑战和机会。

6. 结语

建立全球通用准则标准并促进各国标准的全球趋同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危机及其他事故的教训对完善会计信息管理、提升财务数据品质的促进所产生的成果。

总而言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是我国需要牢牢把握住的有力工具。在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大环境下,不光要不断同国际接轨,还要立足自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得会计国际趋同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玉廷.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架构、趋同与等效[J]. 会计研究, 2007(3): 2-8.
[2] 杨敏.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新进展与我国的应对举措[J]. 会计研究, 2011(9): 3-8.
[3]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J]. 会计研究, 2010(4): 89-90.
[4] 汪祥耀, 骆铭民. 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原因和对策分析[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1):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