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of Study on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OI: 10.12677/SSEM.2023.121008, PDF, HTML, XML, 下载: 183  浏览: 76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邓绍云: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彭享教育基金大学学院,马来西亚 关丹;邱清华*:北部湾大学,广西 钦州;维萨亚斯大学,菲律宾 宿务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发展历程文献综述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Literature Review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对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宽广的赋予。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检索及分类和归纳总结,对我国海洋的探索研究的历史做出了详细的回顾,对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进行了历史性回顾,指出了目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遗漏点和局限性。最后,乐观地展望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未来,为后续研究指明了切入点和展开方向。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concept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d been accurately defined,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d been broadly endowed.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retrieval and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history of Ocean exploration in China has been reviewed in detail, and the research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d been reviewed historically. And the missing poin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d been pointed out. In the end, the future of research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d been prospected optimistically, a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follow-up research on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had been looked forward to also.
文章引用:邓绍云, 邱清华.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综述[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3, 12(1): 63-72.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3.121008

1. 引言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是大陆面积的2.45倍。

海洋中有大量的动、植物,有鱼、虾、贝类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和海藻、海带等植物,这些动、植物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所以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承载体。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相并列,是文明形式类型的一种,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其特点在于,首先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二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

海洋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广义的角度讲,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广义的海洋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第一,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第三,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明也是海洋生态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所居住的大地,东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祖国悠久的海洋生态文明。

2. 研究文献归纳

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资料较多,从文献的查找来看,以“海洋生态文明”为主题或关键词等检索,在中国知网上能查找到872篇文献(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16日);其中,期刊文献581篇,硕博论文106篇,会议论文34篇,报道类文献152篇,成果4项。现将它们统计如下。

Table 1. First of induc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documents

表1.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一

表1分析可见,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最为集中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态保护三个方面,而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研究极少,几乎没有。

Table 2. Second of induc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documents

表2.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二

表2统计归纳分析,可见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较晚,只是在2005年开始有人研究我国海洋生态文明问题,相关文献的数量太少,所以没有统计在表格中,且只是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才开始较为踊跃地研究我国海洋生态文明问题,报纸新闻的报道也只是始于2009年,证明我国大众心中的海洋生态文明概念的树立非常晚且淡薄,我国媒体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问题的关注也是非常淡薄且行动太晚,且只是在2015年曾经呼吁了一段时间,2016、2017、2018逐年提升,而2019年开始呈现缓缓下降的趋势,又趋于冷淡的态度,这种趋势是很不好的一种现象,跟海洋强国战略的热度的下降相吻合,也可能跟这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有关,疫情的持续导致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导致研究热情下降。

Table 3. Third of induc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search documents

表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三

从上表3分析可知,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出自于重点大学的研究人员所占据比例近50%,特别是硕博论文的比例,从而可见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精英阶层,还没有大众化,没有完全铺开,走向研究的平民化。从专业特性来看,出自于涉海高校的文献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可见研究我国海洋文化的学者还是具有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基础,这是好现象,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没有全面铺开,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度不大,需要进一步加以宣传和鼓动。

3. 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起步极晚,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才开始有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且成果极少,只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才开始有所增加,现在从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3.1. 研究方法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众多,有些研究文献采用一种研究方法,有些研究文献采用的是两种或数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早期的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文献主要采用定义性的研究方法,定义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赋予,告诉人们海洋生态文明是什么,它表达的内容有哪些,其有什么特征。如文献 [1] 中刘家沂详细阐述了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并呼吁构建海洋生态文明,且提出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及思考了一些具体方法与措施。

陈述性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将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性质和状态如实性地用陈述性语言加以描述,并从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和结果,以供人们参考。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陈述性研究主要是陈述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现状、特征等,如文献 [2] 中丁德文等对我国沿海县市的海洋生态文明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陈述了其海洋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特征,并通过青岛胶南市海洋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海洋生态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及技术方法。指出城市海洋生态建设不仅仅是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建设,还应包含经济和社会的内容,涉及生产方式、管理、观念、宣传、教育、文化、政策、体制、法制、规划等各方面。陈述了只有通过实施城市海洋生态化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

评论分析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些情况、特性、状态及性质进行评论,分析得到某些结果或结论,其应用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中,则是我国或某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的具体情况经调研后,详述其状态、状况、特征和性质及特点等,并加以叙述、评论和分析得出需要的结论以便让人们对我国或某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现状是否满意、提出建设的依据和建设方法、措施及手段等等。例如文献 [3] 中李强等对江苏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述,并从生态文明及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生态治理的内涵切入,在调查分析了连云港市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反思与实践后,进而依据区域治理的理论对构建海洋生态治理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推进连云港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实证分析研究法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人们所需要的结果或结论,其应用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中,则从我国或某地区海洋生态文明的现状、实例、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有利于人们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进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方法和方式等等。例如边启明等在文献 [4] 中以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北海市为例,运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其建设评估工作进行示范应用,分析了北海市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加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效、进一步规范海洋统计数字等建议,为北海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文献综述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在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搜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缺陷、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或指明后续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等等。应用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也是如此,例如陈斯婷等 [5]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成果,指出说目前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国外学者很少直接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只是多是一些相近的概念和思想。强调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陈述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在引进国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从生态文明理论、实践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即指标体系方面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原因分析研究法,这种方法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详尽的剖析,分析出发生该事件的机理、原由,以及其避免或预防的对策、措施及方法等等。该研究方法应用于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或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的原因分析,例如文献 [6] 中刘明分析了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指出我国海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5个问题,包括海洋资源退化、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权益形势严峻、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海洋产业布局缺乏系统性。它们是中长期内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又如文献 [7] 中包特力根白乙分析了辽宁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态势,指出其主要体现在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陆源污染、养殖污染和油类污染导致的海洋水体环境污染以及填海造地和海岸侵蚀等导致的海岸生态系统弱化。

数据挖掘研究法,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将已有的相关研究对象某些方面的数据,通过各种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推演演算,得出某些人们所需要的结论。这种方法较为特殊,需要应用到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海洋生态文明领域的某个方面的问题或某一特征属性,如王印红 [8] 利用该种研究方法估算了中国海洋环境拐点,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发现:(1) 从衡量海洋环境质量的个体指标而言,如生态系统亚健康占比、劣于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形态,且具有良好的显著性,同时,印证了海洋环境拐点发生的区间为人均GDP 6000~8000美元。(2) 衡量海洋环境质量的个体指标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亦呈现明显的EKC形态,但其相关性相比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而言,强度上并不具有显著性。

预测研究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的一些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和发展动态可能性进行一定性具有某种发展趋势和依据性的预测和憧憬的研究方法,其应用于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主要体现在海洋生态承载能力的预测,或海洋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预测等,例如文献 [9] 中朱念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广西北部湾与珠三角的海洋经济生态文明程度进行预测性评价,得出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生态文明为达标,珠三角海洋经济生态文明为良好的结论,从而提出调整北部湾海洋经济结构、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与保障机制、提高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比比较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通过对所要研究对象的整体或某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或性质或状态或过程等等,并从对比分析中得出某些结论或结果。对比比较研究方法应用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中一般体现在我国不同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水平的好坏、优劣、高低等的比较分析或定性判断方面。例如文献 [10] 中孙剑锋等从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制度管理五个层面选取29项具体指标,建立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6年中国沿海53个地级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依据评价值大小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低水平5个等级,并对其空间分异进行了对比比较分析。

此外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也常用到,例如李岚 [11] 通过对新加坡、日本以及北欧等国在生态城镇建设、生态治理方面的建设成果显著,注意到这些国家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其规划、发展以及管理的各个层面。且通过对一些典型成功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的介绍和分析,进而探讨了对横琴新区示范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其他一些研究方法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中也有应用,但不典型且不多,故本文不再介绍。

3.2. 研究内容

3.2.1. 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研究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的内容较多,首先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赋予,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的界定和其内涵的赋予是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是一个动态过程,花了较长的时间才给予清晰地界定。海洋生态文明有模糊如文献 [12] 中金娟在其硕士论文中没有很清晰完整地界定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不过其提及到开放型海洋生态文明和封闭型海洋生态文明的两个海洋生态文明类型。鹿心在其博士论文 [13] 中对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进行较为准确全面的界定,将海洋生态文明归属于海洋文明的五个方面(海洋物质文明、海洋精神文明、海洋制度文明、海洋政治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之一,也是生态文明局限于海洋范围内的一个概念,在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为海洋生态文明为遵循人、海洋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规律,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促进人海和谐,形成和谐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在海洋和谐发展上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她认为: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崭新的、和谐的文明形态,是较之工业文明更为复合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体现的是协调的生态观、平等的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对海洋世纪的积极回应和奉献。习总书记的海洋强国战略中提出的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得非常全面,其内涵的赋予也非常宽泛和内容丰富,如文献 [14] 中王越芬引用的那样。

3.2.2. 海洋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研究

海洋生态文明内容的研究是对我国海洋生态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在该方面的研究我国科研工作者也是不断推进和完善的,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提出和丰富同期于海洋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经过不同时期诸多学者 [15] - [20] 的努力,至今基本确定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包括:1) 海洋生态文明意识;2) 海洋生态文明行为;3) 海洋生态文明经济产业;4) 海洋生态文明道德;5) 海洋生态文明制度;6) 海洋生态文化。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将海洋文化、海洋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海洋文化、海洋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被提升到海洋权益、海洋生态环保、海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区域社会和谐发展、强国梦、强军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认识高度上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社会特色理论的一部分 [21] [22] [23] [24] [25]。

3.2.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史研究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历史状况和现状的研究及发展历史是海洋生态文明研究的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历史从属于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它与我国历史的发展相适应,海洋文明史伴随有海洋文化发展历史,中国的海洋文明史、海洋文化史,海洋生态文明史有个起落、高潮和低潮、发展和滞后、领先和落后的发展过程,曾经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创建有辉煌的海洋文明史、海洋文化史,在唐、宋、明某一时期达到那个时代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期间也起起落落,跌宕起伏,在明末年间因为海禁而大大落后于西欧一些海洋强国,到清末和民国则是出于世界低落水平状态,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则是近二十年的事情,只是当中国改革开放,过度发展经济,没有节制地开发滥用资源造成了生态危机,造成了海洋生态危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制约和危及之后,中国国民才开始醒悟过来,才有所提及海洋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文献 [26] [27] [28] [29] 在某些方面阐述了这一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艰辛发展历史。

3.2.4.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研究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的赋予,及研究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历史、历程,其最终为了建设好我国海洋生态文明,为了发展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使之沿着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使之能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的状况。故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研究才是研究者们最应该和实际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内容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从文献 [30] [31] 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有:(1) 陆地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让人们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的视野转向于海洋,海洋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要点和热点及争论点以及资源的抢夺区域。(2) 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遇到很多问题,发展过度,经济过热,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生态失衡,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遇到挑战和威胁,经济发展目光和触角已经伸向于海洋,对海洋短时期的过度索取引发了系列的海洋生态问题,问题一时突现,引发危机感。(3)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的强国梦、强军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一些新的发展理论的提出和改革开放发展数十年的反思,提出了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2)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从文献 [31] [32] [33] 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有:(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3) 可持续发展理论;(4) 建设和谐社会理论;(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强海、强军和强国战略思想。但我们还应该大胆加入目前文献所没有提及的三点理论:(1)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2) 道教思想天人合一理论;(3) 佛教因果报应理论。

3)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从文献 [34] [35] [36] 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有:(1)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海洋生态意识,构建全体民众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体系;(2) 推动海洋生态文化建设;(3) 加强全民的海洋生态文明行为的规范;(4) 发展相应的海洋生态文明经济产业;(5) 培育相关海洋生态文明道德准则;(6) 加强相关海洋生态文明法制建设;(7) 加强海洋生态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

4)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从文献 [37] [38] 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为:开放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以人为本;海陆统筹;政府主导,民间策应;循序渐进,有序推进。但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太少,较为片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加强。

5)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从文献 [39] [40] 的研究归纳总结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于:(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部分且为关键的环节;(2) 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必要保障和重要途径之一;(3) 是人海和谐,海洋资源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和必然结果;(4) 是我国海洋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5) 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利支持。

3.2.5.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

一种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我国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更是如此,习总书记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理论意蕴及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和精准的阐述。习总书记以其丰富的阅历和独到的见解,在其从政和管理历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博大精深的海洋生态文明观理论。

我国很多学者 [41] [42] [43] [44] [45] 对习总书记的海洋生态文明观进行了解释和宣传,习总书记指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完整理论体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生态文明观,其主要包括海洋生态战略地位观、海洋生态系统治理观、海洋生态绿色发展观、海洋生态法治建设观及海洋生态全球合作观五维理论意蕴,从根本立场、实践方法和价值目标三个角度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41]。马红认为 [42]: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吸取了其以往地方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逐步形成其海洋生态文明观理论,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人海和谐共生、海陆统筹发展、全球海洋生态文明观建设和增进民生福祉共享碧海蓝天等。深刻把握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翟勇 [44] 提出,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确立,生态环境法从以规范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和局部生态问题为主的法律功能,向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方向拓展,向适应国家生态、资源、能源、海洋发展战略方向拓展,这使生态环境法的战略属性和自然属性得以充分显现。方世南 [45] 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海洋生态文明观,对于我们增强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价值的认识,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更大成就,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2.6.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示范区的建设是一种工作社会实践的最典型的表现,示范区的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伟大作业,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是秉承党和政府对习总书记海洋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实践指导的延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沿海一些海滨城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习总书记的海洋生态文明观理论和实践指导精神,纷纷建立起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并取得相应的成果。一些学者 [46] [47] [48] [49] [50] 对我国近年来建设各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意义及建设作用等等进行了陈述、论断和分析及思考与建议。章红等 [46] 认为:我们应该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来促进蓝色经济发展;学者张一 [47] 研究倡导应将“系统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到发展日程上,构建以制定建设规划为主体推动建设内容调整,以创新制度体系为主体推动约束激励机制完善,以营造海洋生态文化为主体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建设框架,以期给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带来新的活力。张丽婷等 [48] 认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海洋环境保护或海洋经济发展,而应该是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的合作共建,其目的是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成效如何是需要评估的,建设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是需要进行反思和思考的,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增强实效。欧玲等 [49] 研究采用国家海洋局发布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对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的整体现状进行评估,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计算公式值得参考。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是分等级分步骤的,示范区的等级不同,要求不同,当然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不同,不同等级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作用也不同,层次越高,作用越大,牵涉面越广,战略地位越高,党和政府越重视。郇庆治等 [50] 研究强调:自2013年初正式开始的“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评选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与引领角色,尽管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作为学术理论体系和政策话语体系的完备性以及它的现实实践的成效还不宜做过高估计。

4. 结语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虽太晚,成果较少,这与我们经济建设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理念的构建太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随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切,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和伟大的海洋强国、强军、强国梦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让我们后来者居上,迅速填补了许多空白,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后来研究者大胆提及和探索及呼吁。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的缺失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在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不能只是停留在政府层面,应该普及化大众化社区教育化;第三,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研究方法方面缺乏一个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总之,对于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研究还存在空白之处,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填补。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独立学院转设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723);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校园校舍规划及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1ZJY1999);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BMCC01)。

参考文献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家沂. 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 2007(12): 44-46.
[2] 丁德文, 杨建强. 沿海县市海洋生态建设规划的总则目标及技术方法[Z]. 山东生态建设研究, 2004-06-30.
[3] 李强, 邵翔.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研究[J]. 学理论, 2010(35): 60-62+137.
[4] 边启明, 申友利, 陈旭阳, 等.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示范应用研究与思考——以广西北海市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34(7): 9-12.
[5] 陈斯婷, 陈凤桂, 李青生, 等. 关于生态文明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 42(5): 27-30.
[6] 刘明. 扼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根源[N]. 经济日报, 2015-08-17(016).
[7] 包特力根白乙. 辽宁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的经济学阐释[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34(10): 60-63.
[8] 王印红. 中国海洋环境拐点估算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8): 87-94.
[9] 朱念, 劳燕玲, 李伊, 等.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法的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生态文明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应用系列论文之四[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 47(7): 285-291.
[10] 孙剑锋, 秦伟山, 孙海燕, 等. 中国沿海城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与水平测度[J]. 经济地理, 2018, 38(8): 19-28.
[11] 李岚. 国外典型案例对横琴新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启示[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7): 296-297.
[12] 金娟. 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3] 鹿红.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8.
[14] 王越芬, 孙健. 习近平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三重维度[J]. 改革与战略, 2018, 34(9): 22-26.
[15] 刘炜宝. 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16] 杨国祯. 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第1-1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7] 苏文青.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18] 李彬, 高燕. 海洋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6.
[19] 关道明, 马明辉, 许妍.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体系研究[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6.
[20] 袁红英.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21] 胡波. 2049年的中国海上权力[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
[22] 刘新华. 中国发展海权战略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23] 中国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4.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25] 中共中央宣传部. 十九大报告单行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6] 崔凤, 陈默. 论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5(4): 105-111.
[27] 张海峰, 李惠生. 海洋文明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9(3): 72-76.
[28] 李国强. 中国海洋文明史学术研究的开拓与创新——评《中国海洋文明史专题研究》[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7, 27(1): 171-174.
[29] 王小东. 薪火: 中国海洋史学的发展历程[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2): 74-80.
[30] 李嘉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财经大学, 2017.
[31] 张子玉.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6.
[32] 范俊浩.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东师范学院, 2017.
[33] 易慧芳. 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34] 王苧萱, 李震. 我国海洋生态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J]. 生态经济, 2018(4): 228-231.
[35] 方春洪, 刘堃, 王昌森. 生态文明建设下海洋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7, 34(12): 89-93.
[36] 许妍, 梁斌, 洛昊, 等. 关于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J]. 海洋经济, 2017, 7(6): 3-10.
[37] 张俏. 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8] 刘健. 浅谈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基本问题[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2): 29-32.
[39] 杨传霞. 我国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初步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 33(6): 109-112.
[40] 叶冬娜. 构建给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海洋生态文化[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1] 王茹俊, 王丹.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理论意蕴及价值取向[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20(3): 1-10.
[42] 马红, 张庆伟.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学理论, 2021(8): 17-19.
[43] 柳逊.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观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科技大学, 2022.
[44] 翟勇. 我国生态环境立法重要进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 45(6): 20-21.
[45] 方世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海洋生态文明观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8(1): 1-13.
[46] 章红, 杜玉超. 以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促进蓝色经济发展[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 41(31): 63-64.
[47] 张一.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内涵、问题及优化路径[J].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6(4): 66-71.
[48] 张丽婷, 段康弘, 刘婷婷, 等. 区域共建模式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探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31(10): 20-22.
[49] 欧玲, 龙邹霞, 余兴光, 等. 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思考[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 31(1): 88-93.
[50] 郇庆治, 陈艺文. 海洋生态文明及其建设——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例[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1): 11-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