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多音节动词重音移位现象分析——以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单词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Stress Shift Phenomenon of English Multi-Syllable Verbs—Taking the Words with Inflections -ed and -ing as Examples
DOI: 10.12677/AE.2023.131054, PDF, HTML, XML, 下载: 169  浏览: 360 
作者: 陈丽章: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英语多音节动词重音移位English Polysyllabic Verbs Accent Shift
摘要: 在英语语用、节奏、句法、语义中,重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存在忽视语调、重音等超音段特征现象,仅仅重视音段特征。为有效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单词重音认识,本文将我校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语音过关考试情况,对带曲折后坠-ed和-ing多音节单词重音移位实施分析,明确移位产生原因,以期为教学提供启示作用。
Abstract: Str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pragmatics, rhythm, syntax and semantics. However, in or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learners ignore the super segmental features such as intonation and stress, and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egmental feat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word stress, this paper takes the first-year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ccording to their phonetic passing exams, analyzes the stress shift of multi-syllable words with twists and turns -ed and -ing, to clarify the reasons for the displac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eaching.
文章引用:陈丽章. 英语多音节动词重音移位现象分析——以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单词为例[J]. 教育进展, 2023, 13(1): 332-33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54

1. 前言

语言具有着独特的发音规则与语音系统,且语言结构由超音段结构、音乐结构组成。在音段结构中,音段音位为最小单位,包括辅音、元音;超音段结构中又被称为语调系统,由语调、音度、声调、重音等组成 [1]。国外学者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发音问题进行分析,共包含七类,而单词重音移位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分析英语多音节动词重音移位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有关研究

国外关于英语单词重音有关研究是在1950年开始,在1960~1970年蓬勃发展。Halle、Chomsky学者在1986年发表了《英语语音模式》,是使用形式分析法对重音现象解释的标志。自此以后,更多学者深入研究重音参数设置、重音理论、重音规律。国外英语单词重音有关研究主要为英语单词重音习得,包含理论研究、实证研究。

1) 理论研究

理论家在早期便开始寻求重音结构表示方式,而单词重音理论模型也由线性理论向非线性理论发展。Halle学者 [2] 在1968年提出,单词重音可采用语音参数表示,使用线性模型特征对单词重音想法进行表示。Prince学者首次提出重音并非语音特征,属于线性理论假定,并提出音韵语音学,提供了不同重音模式初步方法。音节表示音节上方与词下方核心组成部分,特征为弱音节与强音节各一个。可见,相比于单词内另一个音布,强音步更突出。Jensen学者以量度音系学框架为基础,提出英语单词规则,包括强回缩、去重音、度量外、长元音重读等。

2) 实证研究

在2010年,Khamkhien [3] 学者以感知角度分析,选取泰国学习者90名作为对象,识别教科书中40个单词,完成个人信息简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英语发音存在限制。在2014年,Anna [4] 学者选取中国、俄罗斯、英语参与者作为对象,分别完成重音双音节单词的重音识别,结果可见,中国参与者的感知表现类似于母语使用者。在2006年,Aungcharoen [5] 学者以感知、生产角度对高三学生单词重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音偏向母语者与中国学习者发音相似。

2、国内有关研究

早在1980年,我国学者针对英语单词重音开展研究,如桂灿昆学者、王洪军学者、马秋武学者等,其中桂灿昆 [6] 学者发表了《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高霞等学者在2005年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语料库,调查重音移位现象,提出四类语言错误中单词重音错误占比约为4.98%,尽管占比不高,但其情况复杂,应当深入研究。有学者 [7]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研究,利用朗读录音样本、口语语料库,分析单词错误,结果显示,中国学习者的多音节次重音移位发生率较高,且第二音节倾向明显。另外,该学者表示,在多音节单词的重音位置中,单词后缀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词重音分析,后缀有三类组成,即不影响重音位置后缀、固定重音位置后缀、吸引重音后缀,第二音节发生重音错发概率较高。

3. 研究过程

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问题为我校大一学生在朗读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多音节动词时,重音移位特征有哪些?多音节动词发生重音移位原因是什么?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我校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100名学生,均为一年级学生,所有学生在2022年5月参加语音过关考试,并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中完成单人录音。

3、实验材料

笔者搜集了20个常用多音节动词,包括motivate、liberate、isolate、segregate、separate、originate、operate、nominate、investigate、generate、eliminate、elevate、educate、congratulate、celebrate、assimilate、appreciate、advocate、activate、accommodate。以上多音节动词中,含三个音节单词共13个,含四个音节单词共7个。所有试验者使用带-ed、-ing后缀造句,均是简单句式,用词是常用单词。在朗读材料中,均表明正确重音位置。

4、研究方法

由100名学生对多音节动词重音移位进行朗读,人工统计,与统计结果相结合,随机选取学生访谈,共10名,其中重音正确学生1名;全部移位学生6名,其余学生存在不同程度重音移位。

4. 结果与分析

1、重音位移基本特征分析

100名学生中,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单词移位出现2132次,平均每人是21.32次,错误率约为59.12%。对比两种单词后缀,-ing单词重音移位发生率更高,共1312次,平均每人13.12,错误率约为65.45%;-ed单词重音移位发生820次,平均 每人8.20,错误率约为53.81%。所有学生重音移位中,外地位像曲折变化词缀前音节移动。第三音节为动词原型的单词,第一音节为正确的位置,添加-ed、-ing后缀以后,属于四音节单词,学生往往将重音转移在第三音节。对于四音节单词,第二音节为正确的重音位置,在添加-ed、-ing后缀以后属于五音节单词,学生往往将重音转移在第四音节。

2、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单词重音移位产生原因分析

1) 英语与汉语的语音体系存在差异

单词重音表示单词中某音节与其他音节更突出。与非重读音节相比,重读音节的发音持续时间长,且更加响亮,更加突出。单词重音属于超音段音位,为英语重要语音特征之一。有学者 [8] 提出,英语词重音存在辨义功能与语法功能。汉语属于典型声调语言,在词语中重音不存在辨义功能。汉语通过延长持续时间、扩大音域突出重音,英语是通过将增加响度与力度摆在首位。英语在轻读音节与重读音节存在强弱对比明显且重要,而汉语则无明显对比。中国英语学习学生不重视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间区别,且对英语单词重音重要性不了解,在英语朗读中极易出现重音移位现象 [9]。

2) 受到汉语重音模式影响

在汉语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且占一拍。有学者 [10] 提出,现代汉语词汇主要为双音节,重音模式少,且规律简单。本文选取三音节、四音节英语动词分析,添加-ed、-ing后缀,变为四音节单词、五音节单词,增加学习难度。有学生受到母语规律影响,在无意识下后移重音至倒数第二个音节。

3) 受到英语同根名词重音影响

在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提出-ed、-ing后缀多音节动词受到动词对应名词的影响,出现重音移位。本研究所选动词在添加-ion后缀以后,可衍生对应名词,而-ion为典型吸引重音后缀。如nominate在添加-ion后缀以后,是一个名词,重音向第三音节转移。由此可见,英语同根名词的重音对英语动词的重音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可造成移位现象 [11]。

4) 未充分认识到英语单词重音重要性

英语教师往往会提出英语单词添加词缀以后,重音位置发生变化,但关于动词添加-ed、-ing后缀以后,重音位置不变。然而,此规则并未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本文针对学生进行访谈,学生表示在学习应用时并未意识到该问题,往往是按照语感对重音位置进行判断。例如,一名学生说,教师往往会水命派生词词性变化,例如动词在变为名词时,重音位置发生改变,但动词添加-ing后缀或-ed后缀以后,重音位置并未强调 [12]。

5. 总结

我校大一学生在朗读带曲折后坠-ed和-ing的单词时极易发生重音移位现象,其产生原因包括英语与汉语的语音体系存在差异、受到汉语重音模式影响、受到英语同根名词重音影响、未充分认识到英语单词重音的重要性。当前,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成人英语学习者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汉语语音系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仍存在语音输入不足现象,对英语发音产生影响。由于本族语结构影响着第二语言结构,与其他方面相比,语音方面明显更多,因此,全新语音系统的学习就意味着需要学习全新的听觉模式与发音模式,此模式是语言生理方面,相比于认知方面、语言行为方面,人们需要调整与改变。因此,英语学习时,教师需向学生讲述英语单词重音,强调重要性,并针对性开展发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发音规律、重音规律,对重音的位移现象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 浦丽萍. 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中多音节动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以带曲折后缀-ing和-ed的单词为例[J]. 现代英语, 2020(11): 92-94.
[2] Yang, L., Zhang, M., Hou, B., et al. (2020) Improved the C-V Curve Shift, Trap State Re-sponsiveness, and Dynamic RON of SBDs by the Composite 2-D - 3-D Channel Heterostructure under the OFF-State Str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67, 4808-4812.
https://doi.org/10.1109/TED.2020.3020293
[3] Tbmei, G., Cheiubini, E., Ciarrocca, M., et al. (2006) Short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of Subjective Stress in the Municipal Police Force at the Start and at the End of the Shift. Stress and Healt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22, 239-247.
https://doi.org/10.1002/smi.1093
[4] Stenzel, O., Wilbrandt, S., Kaiser, N., et al. (200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echanical Stress, Thermal Shift and Refractive Index in HfO2, Nb2O5, Ta2O5 and SiO2 Layer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Layer Porosity. Thin Solid Film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in and Thick Films, 517, 6058-6068.
https://doi.org/10.1016/j.tsf.2009.05.009
[5] Wirz, L., Wacker, J., Felten, A., et al. (2017) A Deletion Variant of the alpha 2b-Adrenoceptor Modulates the Stress-Induced Shift from “Cognitive” to “Habit” Memory.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37, 2149-2160.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3507-16.2017
[6] 张寒梅. 重音-语调交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感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大学, 2020.
[7] 余蕊利. 粤语母语者朗读英语主语从句语调模式的实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17.
[8] 王明, 彭家法. 古汉语变音名源动词探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 17(4): 112-119.
[9] 丁雪扬. 哈尔滨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篇章朗读中的重音产出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 吉林大学, 2020.
[10] 王立宾, 刘亚芳. 二语水平对英语词重音产出影响的实验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113-118.
[11] 王巍. 英语复合词重音指派与句法结构关系[J]. 现代英语, 2021(2): 112-114.
[12] 李佳楠.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 现代交际, 2021(13):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