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若干思考
Thoughts o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Geography Knowled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DOI: 10.12677/AE.2023.131064, PDF, HTML, XML, 下载: 187  浏览: 293 
作者: 陈小锋:武汉第19中学,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新课程提高地理知识能力思考New Curriculum Improvement Geography Knowledge Ability Reflection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知识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为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特点,明确学习地理知识的最佳方法,培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打通地理知识与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关节,才能帮助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真正理解到学习和掌握好地理知识与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geography knowledge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ety. For this reason, we must guide stud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clarify the best way to learn geography,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learn geography, and get through the joints between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point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elp students stand at a higher level and tru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nd mastering geography knowledge and the early realiz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文章引用:陈小锋.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若干思考[J]. 教育进展, 2023, 13(1): 395-39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64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地理高考历经了从有到无,再到2000年的重新恢复,地理教材也历经了多次几乎脱胎换骨般的改版。面对国家教育改革的一次次发展和变化,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地领悟和学习,迅速地适应这些改革变化,以尽快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更新的视角、更高的目标。在新一轮的教改浪潮中,大多数教师都经历了从疑惑到理解到顿悟的心理过程,随之会感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就是要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新课程改革的方案理念目标更好地推行并落到实处。

2.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地理能力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是面对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未来国民素质和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教育部制定的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新课程进一步明确,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地理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1]。

很明显,新课程改革在传统教育目标基础上,强调对学生人格品质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机融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特别强调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着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的资源、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所以,高中地理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学会应该知识;还要教导学生站在更高层面理解地理与国家未来发展的密切关系。地理学科小到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可以涉及经济环境社会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发展。例如: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 的治国理念,就是地理学科思想的高度体现。它揭示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密切关系的规律性,阐释了生态保护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学科道理,也让学生更坚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又如:中国现在在航天领域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的强国方向和水平。航天器发射地点应该怎么选择?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和高度以及周期是怎样的?航天员们出舱后看到的舱外景象是如何的?我国积极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是什么?等等。这些疑问如果学生能够联系到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原理来进行探讨研究,是很容易得到解决的。所以,引领学生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就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更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觉学习的动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坚定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的信心。这些收获对学生、对国家意义更深远。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2],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设计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特点来明确学习方法和方向

高中地理就是很多学生望而却步的学科。而近几年的新高考中,却又逐渐侧重和加大了地理知识能力考察的比重。地理为什么“难学”?问题在于:好多学生甚至到了高三都没怎么入学习地理知识的门,从而就根本无法应对现在灵活多变的高考地理试题了。其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所以对它的庞大知识体系不知道怎么把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高一到高三,都要自始至终地强调和灌输给学生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地理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地理学科就是研究关系的学科”!地理知识的核心思想是揭示和研究“人地关系”和“地地关系”。学生通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可以充分认识到:

1、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所有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在其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发展和变化,而绝非孤立独自地存在。例如:新疆为什么会形成干旱的气候和沙漠广布的自然景观?其成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地理位置,加上周围高大地形阻隔海洋水汽的双重影响而成。又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北非沙哈拉沙漠处在相似的纬度地带,但却呈现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前者是湿润的季风气候,后者则终年高温少雨,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这种差异的产生,是与东西岸位置差异,大气环流系统差异,洋流影响程度差异有关。以上这种种紧密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关系,就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中心思想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2、人类的生存发展中,无论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还是衣食住行文化传统,其类型、特征分布和组合方式,无一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本人在教学中,凡是涉及人类活动,在分析其影响区位因素时,都非常强调这些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如:我国东部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会有“南米北面”的不同;为什么不同环境下,传统民居的用材结构形态会各有特色;为什么平原和山区在修公路时,山区的公路过去多呈“之”字型、而平原地区的路则尽可能走直线,等等。以上种种类似的案例分析,就是在表明紧密的“人地关系”,说明人类与自然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这种慢慢的渗透式影响,逐渐增强了学科素养品质,当他们碰到很多成因过程和影响的问题探究时,都能准确地去寻找“关系”来解决问题了。同时学生也能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充分认识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与环境和谐相处。

由于正确地认识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地理学科的方向和方法了。

4. 用简单易懂的方法使概念准确化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高中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点十分庞杂,而且很多是全新的概念,有些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从未接触的东西。因此对于每一个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对整个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前后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有机联系,关系到考试题目中背景材料有效信息的读取,关系到学生在做选择题时能否有正确选择判断。所以每当开始新的章节学习时,都要强调对新概念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可以把这些概念用数学等式的方法来呈现。例如,大气环流 = 风带 + 气压带 + 季风环流;地质构造 = 褶皱 + 断层;锋面 = 冷锋 + 暖锋 + 准静止锋;聚落 = 城市 + 乡村等等。在这些概念的教学中,每个等式的左边都是全新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不容易接受,而到等式右边的内涵组成时,学生就明显觉得具体了熟悉了,感觉到相对好理解、好记忆了。这种等式学习方法,在对一些问题成因条件分析时,也有很大的帮助意义。例如:锋(锋面) = 冷气团 + 暖气团,表明锋的形成过程或必要条件必须是冷暖气团相遇;又如:降水形成条件 = 物质条件 + 动力条件,表示降水形成时必定是充足的水汽和足以让水汽冷凝的过程同时具备,这两者缺一不可,等等。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直观明了,特别易于学生掌握。按照这样的训练方法,能够较好地记住主干知识,能够较准确地找到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完整回答问题。因为它既显示出了地理概念的内涵,组成或分类;又揭示出了该概念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掌握新知识点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了。因此学生在平日试题的完成中,比较善于从大量信息材料里,找出关键词与核心概念,并能够准确地理解到位后再来完成题目的要求。最终使学生会举一反三地用“物质条件 + 动力条件”来阐述很多地理事项的机理过程。如:河流泥沙含量为什么有季节变化?沙尘暴天气是怎样产生的?等等。

5. 打通知识点之间的关节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化

高中地理教材体系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区域地理等,其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内容广泛体系庞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章节是独立存在的,知识的前后呼应和关联性非常紧密。尤其现在一些研究性问题的设置,会揉合大量信息、涉及众多知识点。所以学生除了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外,还要把握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体系化。教学中,注重立足当下、纵观全局。尽可能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各章节之间、知识点之间的关节打通。特别是在复习过程中,这种做法尤其重要和有效。这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繁杂的知识掰开、揉碎、嚼烂了再进行整合,用一种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例如:围绕“沙”的问题,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了一个小专题研究。启发性地给学生设置了如下问题: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有哪些“功”与“过”?作用于它的外力都有哪些?学生积极地展开了讨论和研究。研究的结果是:1) 强劲的西北风将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新疆等干旱地区大量的沙尘吹送搬运到我国,受秦岭太行山脉阻挡,风力减弱,大量沙尘堆积在山脉以西以北,形成今天黄土高原上世界最大最厚的黄土分布区;2) 黄土的成因导致其具有明显的松散特征;3) 由于北方夏季多暴雨,强降水冲刷了本身就松散的黄土,形成罕见的水土流失和沟谷地貌;4) 长期的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被地表径流带进黄河,黄河中游泥沙剧增;5) 然后黄河水携带搬运泥沙,冲出两山挟持后发生堆积,为华北平原形成奠定了基础;6) 黄河下游流速变慢,搬运的泥沙大量在下游河床底部沉积,使黄河下游成为特有的“地上河”。分析结果出来后,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在以上过程中,“沙”有哪些“功过是非”。同学们经过再次讨论后,就不难得出“功”与“过”的正确结论:“功”表现为:1) 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形成的物质条件;2) 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3) 便于陕北一带民居“窑洞”的开挖。而“过”即表现为:1) 是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的物质准备;2) 导致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而这种高于两岸地面的悬河,就像定时炸弹一样成为安全隐患;3) 黄河中下游水质变差,使沿岸地区水资源更紧张。以上作用于“沙”的动力条件,在黄河中上游以风力的搬运,堆积和侵蚀为主,黄河下游则以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为主要形式。

这个专题研究中,将前后许多章节里的重要知识点集中在设置的情景里,其中涉及到我国北方好多重要的区域和地理现象,关联度很高,综合性很强。它揭示了“风、沙、水、土”之间既有密切的逻辑上的联系,又有时间空间上的关系。就“沙”而言,成也在它,败也在它。所以仅从这个角度而言,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分为二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6. 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知晓“地理即生活”

生活中地理现象随处可见,地理原理无处不在。如果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角度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热点问题,并习惯性的用地理学科的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学生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从近些年高考地理试卷中的考题来看,大量的信息材料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研究考察的考题也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典型事例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入手,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与基础知识之间的结合点,用专业基础理论分析解答问题,并且要求学生一定要在类似问题上举一反三,并不断地巩固这种能力。

虽然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会运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但怎么运用?怎么联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平日里的引导帮助和反复的训练很重要。如:在我国气候特点的形成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威夷高压分别在冬夏季节起着重要作用。就这个知识点的掌握而言,首先要求学生先从一般规律入手,理解并熟知两个高压的强弱进退会带来怎样的天气。然后以“08年冬季我国南方为什么会形成大雪灾?”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自然原因:冬季高压势力强大,持续控制南方地区,导致冬季风频频南下,加上南方河湖面积广大给干燥的冷空气加湿,再加上多低山丘陵分布,被加湿的冷空气在山地迎风坡被抬升,而形成长时间的降雪天气。这个过程的分析理解完成后,再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今年夏季我国出现大面积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特别是长江流域更为集中的自然原因?”。此时的学生很快就会用夏威夷高压这个理论知识进行原因阐释:即今年该高压异常强大,我国广大地区处在它的中心控制下,所以长时间高温少雨且蒸发旺盛,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由于以上极端天气的出现,学生们都能够分析清楚其成因,那么他们今后遇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一次天气现象或者变化,也都可以用相应的地理知识去解析其成因和过程了。

像这样贴近生活又与地理相关的问题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城市的人行道为什么要铺设透水砖?房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朝向哪个方向利用价值最大?为什么现在很多蔬菜都不是“时令菜”而是反季节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对所有类似问题的探讨研究,都很好的巩固了学生们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变为能力。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出学生们较好的学科品质素养,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系统知识能力,并使学生们能够成为终身学习的人,更好服务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
[2] 本书编写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0.
[3]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辑(中)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