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研究——以《淮南子》的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Terms Based on Construal Theory—A Case Study of Zhai Jiangyue’s and Major’s Translations of Huainanzi
DOI: 10.12677/ML.2023.112048, PDF, HTML, XML, 下载: 337  浏览: 605 
作者: 栾玥慧: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关键词: 《淮南子》翟江月梅杰文化负载词识解理论Huainanzi Zhai Jiangyue John S. Major Culture-Loaded Terms Construal Theory
摘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出发,以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对《淮南子》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英译过程中译者产生的识解差异进行认知阐释。研究表明:两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激活了不同的认知概念域,选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译文构建,结合自身的关注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不同方面的突显,采用或详或略的语言表达形式描述原文信息。由此,进一步证实识解理论在典籍外译中的解释力,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Based on Construal Theory, this thesis takes Zhai Jiangyue’s and Major’s English translations as examples in order to make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terms. Basic rules are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wo translators activate different cognitive conceptual domains, choos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construct the translation, highlight the original cont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own concerns, and describ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in fine-grained or coarse-grained expressions. Hence, it further prove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Construal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ion.
文章引用:栾玥慧. 识解理论视域下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研究——以《淮南子》的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2): 341-34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2048

1.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中华优秀古典传统文化的英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成书于西汉初年,其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统领众多门客兼采诸子百家之言精编而成,以说理为主,但不是空洞的推论,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以道家为主,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炉,是一部集先秦百家之大成的巨著,亦是汉代初年学术融合的一个缩影 [1] 。《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现今发行的版本大多对存世的内篇删改后再出版,全书每篇围绕不同的主题,篇幅大致相当。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淮南子》国内传承曾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其用语华丽,包含丰富的文化负载词等,给英译也造成了困难。《淮南子》英译本较少,有不同版本的节译本,迄今为止全译本有两部:国内全译本是2010年中国学者翟江月携手牟爱鹏合译的Huai Nan Zi (以下简称翟译本) [2] ,国外全译本是四位美国学者John S. Major (梅杰),Sarah A. Queen,Andrew Seth Meyer,Harold D. Roth合译的The Huainanzi (以下简称梅译本) [3] 。两英译本同年问世,一个由中国学者合译,一个由美国学者合译,使得两译本对比研究极具学术意义 [4]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淮南子》中的一些优秀思想和内涵得到重视,其既是中国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先恩赐给淮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5] 。因此,开展针对《淮南子》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近些年,我国学界对《淮南子》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集中在研究其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内涵上 [6] ,对其英译研究相对较少,但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英译本的文献史考察 [7] 、双译本接受度对比研究 [4] 、单译本译者行为研究 [5] 等。这些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淮南子》英译情况及其采用的翻译方法,却并未从双译本对比的角度分析翻译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差异的理据,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鉴于此,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出发对《淮南子》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识解差异,并探究其深层原因和规律,以期为中国典籍外译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2. 理论背景

(一) 认知翻译学

认知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西班牙翻译家Martin于2010年提出了“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但她指出该学科仍属于“前范式(Pre-paradigm)”阶段,即起步阶段,学科尚未成熟。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和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与翻译学(Translatology)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译者,借助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机制等,目的是为了揭示翻译的本质及规律。因此,有学者认为认知翻译学与其说是一门新兴学科,倒不如说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途径和新范式 [8] 。认知翻译学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借鉴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来建构自己的学科框架和体系,借鉴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以系统地描述译作质量和特点,等等,目前该学科的相关理论建设正不断走向成熟。

(二) 识解理论

识解这一概念是认知语法创始人Langacker于1991年提出的,认知语言学将人们用不同方式想象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称为“识解”能力 [9] 。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可能会因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而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而同一事物也会有多种属性,在不同情境下,人们也会采用不同的属性来表达这一事物。换言之,对同一情景采用不同识解方式,就会产生基于客观经验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 [10] 。识解是人们在潜意识中对其表达的经验进行架构,并为人类语言提供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其最明显的作用是为一情景提供可替代的语言表达形式 [11] 。识解操作基于人类经验进行,是一种带有体验性的认知活动,因此便会存在不同的识解方式。

识解是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Langacker将其划分为五个维度:详略度(specificity)、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与突显(salience) [12] 。辖域与背景两个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复性,学者王寅与Langacker进行交流后将二者合为一个维度,即:辖域与背景,将识解归纳为四个维度 [13] 。从识解的角度出发理解翻译产生的过程,便会发现:同一文本之所以会产生多个译本,是因为不同译者在识解同一情景时,会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便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

3. 识解理论视域下《淮南子》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差异性分析

翻译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译者做出对原文的理解,二是产出译文表达。由于不同民族在识解方式上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认知方式、感觉经验等进行语言转换,产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淮南子》一书以说理为主,极其注重遣词造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叙述大量历史和寓言故事,使用众多的文化负载词,用语极具特色。而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14] 。在解读同一文化负载词时译者既运用客观知识,也会融入主观色彩,依据各民族识解方式的特点,并结合识解的具体维度进行翻译。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对《淮南子》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时译者产生的识解差异进行认知阐释,并对两译本译文进行比较分析。

(一) 辖域与背景维度的文化负载词英译

辖域和背景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性,将二者归为一个识解维度,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广义上为翻译活动的语境范围,狭义上为译者翻译过程中激活认知“识解”活动的概念域范畴 [15] 。不同译者在对同一作品进行原文解构和译文建构,可能会激活不同的概念域范畴,运用不同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知识,从而产生不同的识解结果。

《淮南子》一书含有大量的中国文化特有的人物、地理、典故等文化负载词,这些词语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文风俗等密切相关。因翟江月和梅杰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社会关系、语言知识和认知方式的不同,在理解这些词汇时,便会激活不同的百科知识,这便大大增加了外国译者理解中国典籍名作的难度。因此,在《淮南子》翟江月、梅杰两英译本中,两位译者在辖域与背景维度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例1: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则失礼义之本也,故搆而多责。

翟译:Sovereigns and court officials blame each other for the problems in their states, siblings are bitter towards one another, as a result, the main purposes for propriety and righteousness are lost, so, enmity is contracted and reprehension is provoked.

梅译:Because of them, ruler and minister oppose each other; blood kin become resentful of one another. This is to lose the basis of Ritual and Rightness. Thus [government] is confused and complicated.

例2:故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

翟译:Henci, when Yao was governing the world, Shun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Si Tu, Qi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Si Ma, Yu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Si Kong, Hou Ji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Da Tian, and Xi Zhong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Gong.

梅译:When Yao ruled the world, Shun was his minister of education; Xie was his minister of war; Yu was his minister of works; Lord Millet was his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Xi Zhong was his palace craftsman.

原文中的“臣”指得是君主和朝廷官员,“司徒”、“司马”、“司空”、“大田师”、“工”是中国古代各种官职的名称,其职能分别对应为:教化人民、管理马匹(一种军职)、掌土木和水利建设、管农业生产、掌管营造工程事项。原文中提到的这一系列词语是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特定的产物,君主之下设各种职务,朝廷官员各司其职,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各种权利最终掌握在君主手中,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激活与其相关的背景知识。中外两外译者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的概念域。翟江月将“臣”翻译为“sovereigns and court officials”,其成功激与原文相关的核心概念。由于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为总统,政府内阁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等组成,因此,美国学者梅杰在翻译时激活了与美国政体相关的认知域和百科背景知识,将其译为“ruler and minister”。此外,中外两位学者在翻译官名时,分别采用音译和意译的方法。翟江月译文在辖域和背景上更大程度接近原文,保留了文化特色,但仅采用音译的方法翻译官职名称,无法让读者准确明白其具体职责,不易于读者理解;梅杰在翻译时,将官职的核心概念激活为“minister”,并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官职进行解释,易于读者理解,但其偏离了原文的识解方式。

(二) 视角维度的文化负载词英译

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一个情景时所选择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情景的相对关系 [16] 。对于同一情景,观察者选取不同的角度,便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也就是说,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因选择不同的认知参照点进行原文解读和译文重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淮南子》两英译本在视角维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语的选择上。汉英两种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汉语的主语往往具有隐匿性,而英语句子中有明确的主语。此外,有些汉语句子具有明确的主语,但在英译时,也需要结合语境重新确定句子主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视角的再选择。

例3:珠玉尊则天下争矣。

翟译:When pearls and jade were cherished as precious treasures, people of the world began to vie with each other.

梅译:Pearls and jade were revered, and the world set to fighting [over them].

例4: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

翟译:When inherent nature faded away, people start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benevolence, and when Tao faded away, people start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righteousness.

梅译:Only after nature was lost was Humaneness honored; only after the Way was lost was Rightness honored.

以上两个例句的意思分别为“把珠玉看成珍贵的东西,天下就会有纷争了”,“天性沦失之后注重仁,道沦失之后注重义”。两个句子中的主语均不明确,看似为抽象名词“天下”以及“性”和“道”,都采取客体的视角呈现原文内容。实际上,产生“纷争”的主体是“人”,“天性沦失”、“道沦失”的主体是人。面对这一现象,翟江月在翻译过程中都进行了视角的转换,添加主语“people”,采取动作发出者的主体视角,而梅杰则选择采用客体视角呈现。从视角的维度去看两译者的译文,梅杰译文与原文视角保持一致,翟江月进行了视角的转换,但其译文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内涵,并且易于读者理解。

(三) 突显维度的文化负载词英译

语言中存在的众多不对称现象与突显维度密切相关。“突显”反映出人们在主观上对事情的哪一方面感兴趣或最感兴趣 [17] 。人们在观察某一特定场景或认识某一具体事物时,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既可以将其放在整体上,也可以将其聚焦于某个点上。《淮南子》一书通过描述大量的历史事例来揭示其思想内涵,其词汇丰富、文化华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因对故事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译文描写的着力点不同,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突显不同的方面。

例5:故有大路龙旂,羽盖垂緌,结驷连骑,则必有穿窬拊楗、逾备之奸

翟译:So, when such things like huge chariots decorated with dragon-pattern flags, covers adorned with feathers and beautiful tassels, carriages pulled with four horses harnessed side by side, and emissaries racing on horseback travelling in streams appeared, certainly evil activities such as breaking into others’ homes, climbing over others’ walls or tomb robbing would occur.

梅译:Thus where there is the Great Chariot and the Dragon Banner, the feathered canopy and hanging straps, teams of horses and columns of riders, there must be the wickedness of drilling peep holes and removing crossbars, digging up graves and climbing over walls.

原文中的前半句“故有大路龙旂,羽盖垂緌,结驷连骑”是后半句中发生各种不好行径的前提条件,突显的是前半句。两位译者在翻译此句话时,均采用状语从句的形式,并且按照汉语语序将从句前置,将译文重点放在从句上,通过突显从句以强调主句发生的条件,这与原文整体的突显方向相一致。此外,两位译者在翻译前半句时强调的突显方式存在差异。分析原文的前半句可知,原作者的突显意图是“大路”、“盖”、“緌”、“驷”和“骑”一系列事物,主要是通过它们的外观、形状和规模进行描述。翟江月采用多个名词 + 过去分词引导的后置定语的形式进行翻译,描绘出突显图形的外观、形状和规模。梅杰选用多个名词并列的形式呈现译文,只强调了原文各个事物的名称,而忽略其外观等各个方面。

例6: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翟译:Duke Zhou said, “There will be murders of sovereigns in your state in later generations.”

梅译:The Duke of Zhou said, “In later generations, there will certainly be a ruler who rises through assassination.”

例6对应的白话文意思为“后世一定会有被劫杀的君主”,强调事情发展的结果,即:“有劫杀之君”。两位译者在翻译时均选择了“there be”句式。梅杰采用主句 + 定语从句(a ruler who rises through assassination)的译文表达形式,突显君主通过刺杀上位,强调方式;翟江月将其译为“谋杀君主的凶手”(murders of sovereigns),强调结果,与原文的突显方式相一致,便于读者把握原文含义。

(四) 详略度维度的文化负载词英译

详略度指语言使用者对同一情景进行描述的详细及具体程度 [18] 。详略度这一维度与突显维度密切相关,人们在对某一情景或某一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时既可聚焦于某些部分,采用细颗粒度(fine-grained)的识解方式,从而产出细致、具体的语言表达形式;此外,还可忽略甚至省略某些部分,以粗颗粒度(coarse-grained)的识解方式进行描写,相对应产生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表达。这一情况在翻译过程中就体现为译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原文中的内容进行增删处理。《淮南子》中有大量的历史典故和人物,两位译者便采用直译、意译、加注等不同翻译方法呈现详略不同的译文。

例7: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

翟译:Previously, Duke Zhou, also known as Dan and Duke Tai, also known as Lu Wang met each other after they received their fiefs.

梅译:In ancient times, Grand Duke Wang1 and Duke Dan of Zhou met with each other after receiving fiefs.

Note: Grand Duke Wang (Taigong Wang太公望) is said to have been the military commander of the Zhou army at the battle that resulted in the overthrow of the Shang dynasty. His Jiang clan ruled Qi until overthrown by the Tian.

本句话中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太公望”和“周公旦”,太公望即姜子牙,他作为军事指挥官带领周军推翻了商朝,周朝建立后封地在齐;周公旦名为姬旦,是周武王之弟,建国后被封于鲁。翟江月采用直译加句内加注的方式对二位历史人物的名称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细颗粒度的描写,但仅停留在介绍名称上;梅杰译文则采用直译加添加脚注的方法进行翻译,对太公望的事迹加以补充,进行细颗粒度的描述,可以使读者详细了解两位历史人物的背景信息。

例8:子路受而劝德,子赣让而止善。

翟译:Zilu accepted the gratitude of the man he saved in terms of a gift cow, and by so doing, he could encourage people to do good things. Zigan’s rejecting rewarding money would not but stop people performing kind acts.

梅译:By accepting, Zilu encouraged virtue; by refusing, Zigong put a stop to goodness.

原文意思为“子路接收答谢就能鼓励人们做好事,子赣推辞奖赏便会制止人们做善事”。这一句话是孔子列举子路和子赣的两个不同事迹,以说明“行为和风俗”之间的关系。具体事迹是子路救下了落水的人而且手下了对方答谢他一头牛,子赣赎回了一个人却拒绝了官府的赏金。翟江月采用意译的方式,对孔子两位弟子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梅杰则按照原文意思进行直译,只进行了简单的语序调整。

由上可知,梅译本中多采用添加脚注的形式对原文中的历史人物进行介绍,翟译本则多采用文内加注的方式对历史典故进行描绘。在翻译过程中,两译者可能因文化背景和经验知识不同导致详略度的选择存在差异,但二者的译文在这一层面上的处理各有千秋。

4. 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身文化背景、语言知识和认知方式等进行原文理解和译文建构,译者的主观性差异会影响其产生不同的译文。本文在认知识解理论视域下,从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维度,以翟江月和梅杰两译本为例,对《淮南子》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识解差异。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不同的识解方式作用于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译文语言表达形式。两位译者产生英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的不同,这影响其在翻译过程中激活了不同的认知概念域,选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译文构建,结合自身的关注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不同方面的突显,采用或详或略的语言表达形式描述原文信息。此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在典籍外译中的解释力,有利于从认知的角度总结典籍英译翻译方法,对促进中国典籍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庆洲. 淮南子今注[M]. 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13.
[2] 翟江月, 牟爱鹏. 淮南子: 汉英对照[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 Major, J.S., Queen, S.A., Meyer, A.S. and Roth, H.D. (2010) The Huainanzi.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4] 丁立福. 国内外《淮南子》英译出版及学界接受对比研究——以国内全译本Huai Nan Zi和国外全译本The Huainanzi为例[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 53-58.
[5] 邵卫平.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淮南子》英译探析——以翟江月、牟爱鹏英译本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7): 22-24.
[6] 王威威. 《淮南子》对《庄子》“齐物”观念的阐发——以《齐俗训》为中心[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38-45.
[7] 孟庆波, 高旭. 西方汉学中的《淮南子》翻译与研究——基于英文书籍的文献史考察[J]. 国际汉学, 2018(3): 58-71+205.
[8] 卢卫中, 王福祥.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4): 606-616.
[9] 卢卫中. 英汉语构词理据: 基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对比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3): 356-367+479.
[10] 侯学昌, 卢卫中. 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国政治文本英译研究——以《十九大报告》英译为例[J]. 东方翻译, 2019(4): 18-24.
[11] Croft, W. and Cruse, A.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03864
[12] 王寅. 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J]. 语言教育, 2013(1): 52-57.
[13]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3): 211-217+241.
[14]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15] 孙凤兰.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黄帝内经》医学术语翻译[J]. 外语学刊, 2016(3): 107-111.
[16] 肖坤学. 识解重构: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译文表达[J]. 外语研究, 2013(4): 81-87.
[17] 成芳霞, 蒋咪咪.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诗经》英译本分析——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 2018(7): 84-87+91.
[18] Langacker, R. (2013) 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