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海神信仰史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elief in the Sea God in Ancient Japan
DOI: 10.12677/ASS.2023.122074, PDF, HTML, XML, 下载: 160  浏览: 486 
作者: 陈铭迪: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关键词: 神道海洋崇拜海神信仰惠比寿信仰Japanese Shinto Ocean Worships Belief of Sea Gods Belief of Ebisu
摘要: 海神信仰脱胎于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恐惧与崇敬,最初表现为海洋崇拜这一自然信仰。本文从记纪神话入手,以三则神话分析了古代日本民族世界观中海洋占据的重要地位。后列举并详细讨论了绵津见四神与惠比寿神的神话由来、信仰原因与信仰发展。最后总结了现代海神信仰发展的现状,对研究日本神道体系下的海神与日本民间海神信仰有一定价值。
Abstract: The belief of the God of the sea in ancient Japan was derived from the fear and reverence of the sea in ancient Japan, which was initially manifested as the natural belief of ocean wor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sea in the world outlook of ancient Japan with three myth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ythology of Kojiki and Nihonshoki. After that, it enumerat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origin of the myth, the reason of belief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elief of Watatsumi and Ebisu.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a God belief, which is of certain value to the study of sea God under the Shinto system of Japan and the Japanese folk sea God belief.
文章引用:陈铭迪. 古代日本海神信仰史初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2): 534-53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2074

1. 日本海神信仰的起源

1.1. 日本的海洋信仰

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其国家的发展进程与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息息相关。由于日本列岛相对远离大陆,生活与生产资源大部分需要从海洋获得,因此其对海洋的高度依赖逐渐演变为一种自然信仰,并伴随神道体系的出现而被纳入神道体系中。海神信仰这一信仰的建立与发展,多伴随着日本政治与社会体系的逐渐完善,故相对处于中后期阶段。

海洋信仰的发展是随着古代日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进程而不断变化,最终形成海神信仰的。这样的变化具体表现由自然信仰发展为祖灵信仰与民俗信仰这两个分支。

1.2. 古代日本人对海洋的认识——恐惧与崇敬共存

在神道定义中,所谓“神”,实际上是一种超然的力量的集合。神道自然信仰的出现,其理念在于被称作“祟り神”的概念,即最初是为了防止神明作祟而实行祭祀,而非崇敬神明而实行祭祀。对神明的崇敬行为来自于防止神明作祟而实行的祭祀之延续,而非本来面目。

海洋这一存在,由于其多变性与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不可知性,逐渐成为了古代日本人所敬畏与崇敬的对象,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信仰。

在对狂暴海洋的敬畏之余,由于大部分包括盐在内的生活资源都需要从海洋之中取得,古代日本人对海洋的认识之中,也包括了崇敬的情绪与海洋为人所用的祈愿在内。

在日本神道教的《大祓词》中,其内容被描述两部分,包括作为历代天皇祖先的天孙降临的过程,以及人所犯下的“天津罪”与“国津罪”消除的过程。在第二部分,人需要向高天原众神奉献足以抵消罪过的祭品,并吟唱祝词。在众神听取了所犯下的罪后,罪行会被濑织津比卖神通过河川流入大海中。这也能体现出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认识,可以总结为“洁净”特性与“消除污秽”能力。

1.3. 从海洋崇拜到海神信仰

最初,海洋作为单纯的崇拜对象,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人格化神形象,而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祖灵信仰的出现,对自然的信仰与对祖先的信仰开始逐渐重合,并随着大陆文化的传入,成为如今神道概念中的海神。

根据考古人员在宗像大社冲津宫的调查,在最早的祭祀中,日本民族对祖先神与太阳神的祭祀行为是相分离的,即认为祖先神与太阳女神是两位神祇,并分别在背阴的山洞处与太阳照射猛烈的岩石上祭祀。但从4~5世纪开始,祭祀仪式中逐渐开始出现兼具太阳女神与祖先神二重身份的天照大御神这一神祇,并在记纪神话中被记载。同理,我们可以推测在同一时期,海洋祭祀与天皇母系祖先的祭祀也合二为一,形成了海神信仰分支中的绵津见神信仰。

为了使日本从多豪族并立国家发展为一个新生的统一国家,除了大化改新与律令制等政治改革以外,给新生的日本民族寻找共同的精神根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解释天皇的统治权与日本民族的由来问题,这一阶段的祖先神形象与自然神形象相结合,并通过记纪神话的编纂固定下来。这也是海洋崇拜变化为海神信仰中的一个关键阶段。

因此,为了追溯海洋崇拜乃至“海神”这一形象的出现,就必须要从日本的记纪神话开始探讨。

2. 记纪神话中对海洋的描述与看法

古代日本人非常重视海洋的存在,海洋也成为了古代日本历史叙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中,也大量出现了关于海洋的象征性描述与具体性描述。

2.1. 作为世界根源的海洋

《古事记》序中写道:

所以出入幽显,日月彰于洗目,浮沉海水,神祇呈于涤身 [1] 。

这是日本神话中最早的对于宇宙形成的描述。《古事记》认为,天地初分之时,诞生了“造化之首”的天之御中主神与“群品之祖”的高御产巣日神与神产巢日神。这三位神祇在诞生之后,众神才逐渐诞生。

而这三位神祇所处在的世界,则是高悬的日月与无边无际的海洋。在海洋中,神祇出现并洗涤身体,这也暗合了上文所述的海洋“洁净”与“消除污秽”之特性与能力。

《日本书纪》中对于宇宙形成,也有这样一种说法。

一书曰:天地未生之时,譬犹海上浮雪无所根系。其中生一物,如苇牙之初生泥中也,便化为人,号国常立尊 [2] 。

《日本书纪》的叙述显然更为清晰明了,即天地没有形成之前,原初的世界就是海洋,而天地就像海上浮雪一般飘忽不定,无所根系。

对于原初的世界与神祇的诞生,记纪神话的描述各有不同之处,但关于原初世界的认识,二书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海洋是世界的原初形态这一观点。神话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作为日本民族集体潜意识代表,并经由太安万侣与舍人亲王等人之手编纂成书的记纪神话,却清楚地揭示出了“海洋作为世界根源”这一观点,并受到世世代代日本民族的崇敬与传颂。

2.2. 作为国土诞生之地的海洋

日本民族最早的活动范围仅包括九州、四国与本州三岛,除此之外,日本民族在开发国土时,只能见到海洋。对海洋的崇敬,也作为国土诞生神话的一部分被记录在记纪神话中。

关于诸岛生成,《古事记》有着这样的描述: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二神立在天之浮桥上,放下琼矛去,将海水骨碌骨碌的搅动。提起琼矛来,从矛头滴下的海水积累而成一岛,是即淤能碁吕岛,以为自然凝结之岛 [1] 。

《日本书纪》的描述是这样的:

伊弉諾尊、伊弉冉尊立于天浮桥之上,共計曰:“底下岂无国欤?”廼以天之瓊矛,指下而探之,是獲滄溟。其矛鋒滴瀝之潮,凝成一屿,名之曰磤馭盧屿 [2] 。

二书都指出,日本国土生成来自于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二神使用矛蘸取海水,在海中滴落,积累而成岛屿这一事件。这样的描述说明,在古代日本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和共同记忆中,其国土也来自于海水,是海洋的衍生物。这进一步体现出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崇敬与崇拜之心。

2.3. 作为神明诞生之地的海洋

根据记纪神话记载,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二神在创造了淤能碁吕岛后,又生下了众多国土与神明。而在生下火神之后,伊邪那岐因烧伤而死。因为记纪神话中神明实质上不死的特性,伊邪那岐前往黄泉之国。为了接回伊邪那美,伊邪那岐前往黄泉之国。

在黄泉之国,伊邪那岐见到了伊邪那美。伊邪那美表示同意回现世,但必须与黄泉之神商量,在此期间伊邪那岐不得偷看。伊邪那美的商量历时甚久,因此伊邪那岐打破约定,偷看了伊邪那岐因为死去而变得恐怖的容貌。

于是二神反目成仇,伊邪那岐历尽艰辛,终于逃出黄泉之国。因为前往了“很丑陋很污秽”的地方,所以必须举行祓除仪式。

祓除仪式在筑紫日向之桔小门之阿波岐原的水中举行。本居宣长为首的研究者一般认为阿波岐原位于宫崎县的河流入海口中,但福岛秋穂则认为,阿波岐原位于福冈县那珂郡的沿海区域。且因为“桔”代表了波涛汹涌的样子,祓除的一部分也是在海中举行的 [3] 。

伊邪那岐在海水中洗涤左眼时,诞生了天照大御神;洗涤右眼时,诞生了月读命,洗涤鼻子时,诞生了建速须佐之男命。这三柱神被认为是三贵子,是最尊贵的三神。天照大御神甚至被认为是皇室祖神,在日本诸神中都享有超然的地位。

三神的来源是“丑陋污秽”,但经过海水的祓除后,成为了尊贵的神明。从这样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在古代日本人的概念中,海洋的神圣性与后世对海洋的崇拜。

3. 海神信仰的一体两面——绵津见神信仰与惠比寿信仰

在海洋崇拜诞生并确立之后,“海神”这一形象也逐渐诞生。但海神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一体两面的特征——同一神权,不同神祇。

3.1. 绵津见神信仰

根据《古事记》记载,大绵津见神(ワタツミ)是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共同生下的海神。“ワタ”写作“绵”,是上古日语中的“海洋”。“ツ”是上古日语中的格助词,而“ミ”代表了神灵。因此,“绵津见”指代的是掌管海洋的神明。

在伊邪那岐逃回现世并举行祓除仪式时,在海洋中诞生了绵津见神三神,即底绵津见神、中绵津见神与上绵津见神。这三位海神与上文所述的 “大绵津见神”关系不明,有四神同一的说法,也有是不同神明的说法 [4] 。

同时,绵津见神也被认为是皇室的母系祖神之一。根据《古事记》记载,作为天照大御神与木花开耶姬的第二子的山幸彦因为弄丢了海幸彦的鱼钩而苦恼不已,他听从盐土老翁的建议,找到了绵津见神,并与绵津见神的女儿丰玉比卖结婚。二神之子被丰玉比卖的妹妹玉依比卖抚养长大,后来二神之子结婚,生下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由此,绵津见神也成为了皇室祖神之一,形成了海洋崇拜这一自然信仰与天皇崇拜这一祖灵信仰的结合,形成了新的海神信仰。

根据位于博多湾志贺岛的志贺海神社御由绪记载,距今1800年前,绵津见神三神之子的后裔开始担任志贺海神社的宫司,并代代延续着对海神的信仰。

3.2. 惠比寿信仰

惠比寿信仰是日本传统的海神信仰之一。与绵津见神相反,惠比寿海神信仰源于民间的民俗信仰。

根据《古事记》记载,惠比寿神是伊耶那岐与伊耶那美所生的第一位神。但因为在生子的时候,因为伊邪那美先与伊邪那岐打招呼,所以生下了一个残废的孩子。因此惠比寿神被二神嫌弃,被投入芦苇船流走,不被列入二神之子的数目。

因为惠比寿神有着被流水冲走,且出现位置与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日本各地都有关于惠比寿神信仰的传承被发现。

日本沿岸的很多地方都会将漂流物作为祭祀神来信仰,这也被认为是惠比寿神信仰的体现。在《源平盛衰记》中记载,漂流到摄津国的西宫,并成为领海之神的夷三郎,因“夷”与“惠比寿”读音类似,加之二者来源可以相互印证,故戎三郎被认为是惠比寿神的显现 [5] 。无独有偶,在室町时代出现了惠比寿神是七福神之一的传说,即从海的另一边漂流过来的孩子就是神,且总有一天会带来福气 [6] 。

惠比寿神除了作为海神之外,也被认为是渔业神、商业繁荣之神与福神。在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与江户时代,随着民间经济水平的发展,最终发展为町人文化的民间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渔民、商人与居民的话语权也由此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惠比寿神的信仰也日渐浓厚。民间所希望的商业繁盛、渔获丰富与得到赐福等功利性祈愿与原先的具有漂流神特征的惠比寿神信仰相结合,逐渐诞生了流传至今的海神惠比寿形象。

与上文提到的皇室母系祖神绵津见神不同,惠比寿神虽然同为海神,却有着不高贵的出身与赐福于民间的特征,因而被民间广泛信仰,也是自然信仰与民俗信仰相结合,从而形成的海神信仰。

3.3. 其他与海神形象相关的神祇

除了上文提到的绵津见四神与惠比寿神之外,也存在着掌管着与海洋有关事物的神祇,如原掌管“海原”的建速须佐之男与掌管潮汐的山幸彦等神祇。作为共同点,这些神祇与神权都象征着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复杂情感,以及通过祭祀与崇拜相关神祇,使得海洋可以为人所用的美好祈愿。

4. 现代日本的海神信仰

海神信仰在现代日本并未消失,反而得到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

人类目前无法彻底理解大海的多变,也无法完全摆脱对海洋的依赖。作为日本民族古来的精神寄托之一,日本各地都保留与建设了祭祀绵津见神与惠比寿神的神社。

绵津见神被认为是天皇家族的母系先祖,因此每年日本各地祭祀绵津见神的神社大多可以获得来自皇室的资金与崇敬,参拜者络绎不绝。而惠比寿神掌管的商业与渔业领域有着不确定性较高与风险不可控的特点,加之功利观念的影响,导致现代日本民众,尤其是商人与渔民,对惠比寿神的信仰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且将长期存在与持续发展。

同时,祭祀绵津见神与惠比寿神的神社大多都建设在当地的居民区或商业区,已经与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高度融合。由此可见,海神信仰已经融入了现代日本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了现代日本民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小结

与海洋相关的神话与信仰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与传承,是一种常见的神话类型。生活在四面环海的日本列岛的日本民族从古代开始就高度依赖海洋,产生了对海洋的独自认识。这样的认识与神道体系中的祖灵崇拜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了日本的海洋崇拜与海神信仰,并得以传承至今,有着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特点。

对于古代日本信仰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大多较为笼统,表现为依据既定神道体系进行的研究与补充,如江户时代国学者主张的“复古神道”与江户时代后期产生的“教派神道”,对古代日本信仰中单一信仰的研究与讨论相对较为少见。本文从古代日本民族世界观中对海洋的认识出发,结合“记纪神话”论证了海洋崇拜的源头与发展,并举例探讨了日本海神信仰的一体两面——作为皇室母系祖神的绵津见神与民间信仰特征较为浓厚的惠比寿神,总结了现代海神信仰发展的现状。这一成果对于研究日本神道体系下的海神与日本民间海神信仰都具有一定价值。

通过分析与总结古代日本的海神信仰的本质与演变发展,可以初步剖析出日本民族潜意识中对海洋的认识与其精神根源。从“看不见的”角度入手,通过“古为今用”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分析现代日本民族的精神根源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太安万侣. 古事记[M]. 周作人, 译. 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15: 1-9.
[2] 舍人亲王. 日本書紀[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1-10.
[3] 福島秋穂. イザナキ∙イザナミ神話に関する二三の考察[J/OL]. 国文学研究, 1969. https://hdl.handle.net/2065/42646, 2023-02-06.
[4] 薗田稔, 茂木栄. 日本の神々の事典 神道祭祀と八百万の神々[M]. 琦玉: 学習研究社, 1998.
[5] 中村一基. 童子神の変容: 水蛭子から夷三郎殿へ[J]. 岩手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年报, 1991, 51(1): 13-21.
[6] 福島秋穂. ヒルコ神話をめぐって[J/OL]. 国文学研究, 1967. https://hdl.handle.net/2065/42568,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