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An Experiment on the Theme of Bai Juyi’s “The Song of the Long Hatred”
DOI: 10.12677/WLS.2023.111014, PDF, HTML, XML, 下载: 177  浏览: 655 
作者: 黎殷涵: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关键词: 白居易《长恨歌》双重主题Bai Juyi The Song of the Long Hatred Double Theme
摘要: 《长恨歌》一诗历来多义多解,对其主题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等几个主要说法。文章主要讨论了“爱情说”及“讽喻说”的不足,并且在文史互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双重主题说”的合理性。
Abstract: The poem The Long Hate Song has been interpreted in many ways, and the discussion of its theme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main arguments, such as the “love theory”, the “irony theory” and the “double theme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love theory” and the “irony theory”,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ouble theme theory” on the basis of mutual evidence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文章引用:黎殷涵.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J].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1): 75-78.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3.111014

1. 引言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学界除了有“双重主题说”之外,主要还有“讽喻说”“爱情说”等几种说法 [1] ,下面笔者将逐一进行辨析。

2. “双重主题说”其他主题辨析

2.1. “讽喻说”

1) 何为《长恨歌》“讽喻说”

据“讽喻说”观点,《长恨歌》的创作主题主要是为了通过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来批判唐玄宗的好色误国,以警示后人。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白居易创作此诗的全部原因,也并不支持“讽喻说”学派的全部观点。

2) “讽喻说”的不足

首先,白居易在自编诗集时曾把作品划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长恨歌》恰恰被划入了“感伤诗”,而没有列入“讽喻诗”。在探讨诗歌主题的时候,作者的这一行为不容忽视 [2] 。这恰恰是“讽喻说”不能成立的一个关键性证据。

其次,白居易的讽喻诗一般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据其本人所言“惟歌生民病,但使天子知”可知,其讽喻诗主要是为让天子知道百姓的疾苦,想劝诫的主体为帝王。《长恨歌》的主人公即为帝王李隆基,不符合其讽喻诗创作的意图,因此笔者认为,《长恨歌》主题为“讽喻”的可能性很小。且《长恨歌》全篇充斥着对于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的同情,因此更不可能单单以“讽喻”作为主题。

最后,白居易的讽喻诗通常“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而《长恨歌》最后却以“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也并未直接指出李隆基的无道,这不符合其讽喻诗结构特点。因此,这又为其主题并非单纯“讽喻”提供了一个佐证。

综上,笔者认为《长恨歌》主题并非单纯的“讽喻说”。

2.2. “爱情说”

1) 何为“爱情说”

“爱情说”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主要描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以此来歌颂他们的爱情。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白居易创作此诗的全部原因,也并不支持“爱情说”学派的全部观点。

2) “爱情说”的不足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白居易是一个正统的儒家文人,他深知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的爱情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致使生灵涂炭。他文人的使命感决定了他不能对此二人的爱情起完全赞扬的态度,这点由全诗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可窥见一斑。单凭这点,单纯的“爱情说”就不可能成立。

其次,“爱情”并不属于白居易诗主题的分类。举相关文献,白居易本人将“讽喻”“闲适”“感伤”三大类情感作为诗题,这才是其诗歌创作的主题范围。

再者,在封建社会,“爱情”这一创作主题难登大雅之堂。官僚士大夫之流狎妓、表达男女之情更多是一种娱乐消遣,他们所有的风情并不都是爱情,这种狎妓行为只能理解为一种文士风流罢了。因此,白居易文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不会单单以“爱情”作为其诗的主题。

综上所述,以单纯“爱情说”作为《长恨歌》的主题未免太过牵强。故笔者认为《长恨歌》并非以单纯“爱情说”作为主题。

3. 以“双重主题说”论《长恨歌》主题

3.1. 何为“双重主题说”

学界一般认为,“双重主题说”中既包含“讽喻说”,也包含“爱情说”,笔者认为此种说法较为合理与全面,以下为分析。

3.2. 从诗歌结构分析

1) 从标题分析

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长恨歌》的恨应为“遗憾”之义。而“长恨”即为“绵长的遗憾”。因此,作者的创作意图必包含对于李、杨二人爱情的赞美与惋惜。

2) 从开头结尾分析

根据白居易“卒章显志”的创作特色,我们从开头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与结尾的“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起初的创作意图是谴责李隆基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此来垂诫后世君主,符合“讽喻说”的特点。但写着写着被二人的爱情打动,因此对其二人爱情的惋惜作结,符合“爱情说”的内涵。

3) 从结构分析

我们可将诗歌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李隆基在安史之乱前,是如何重色、求色,甚至不惜去抢儿子的老婆,才终于得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且贵妃进宫之后,不仅自己“承恩泽”,就连“姊妹兄弟皆列土”。反复渲染了李隆基在得到杨玉环后,整日流连于温柔乡,沉湎于歌舞,为二人爱情的悲剧提供了必然性,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描写了安史之变、玄宗亡国、杨玉环被逼自缢而亡这些“长恨”的内在原因。作者刻意地把玄宗的“安史之变”的真实原因轻描淡写,描写了两个人的生死,意在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而非对其进行的理性的批评。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表达了李隆基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唐玄宗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诗篇有三分之一叙述了历史,而却用三分之二的笔墨来表现他们的爱情 [3] 。因此,单纯的“讽喻说”站不住脚,单纯的“爱情说”也站不住脚,笔者认为应该是“讽喻说”与“爱情说”两种主题兼有。

3.3. 从历史角度分析

1) 从白居易个人分析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诗人生活的唐朝已经由盛转衰,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对当时朝政非常关注。但由于他身处封建君主统治的唐朝,若直接对君王提出意见可能会触怒君主,引来杀身之祸。因此他借助于“汉皇”,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谴责时政,劝诫君王。

且《长恨歌》写于作者婚前几个月,作者年轻时与出生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最终没能在一起,且于此时失去了与湘灵相见的机会,正为此而感到痛苦。因此,作者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融进了自己和心上人有情却无法在一起的痛苦感受,用充满同情的笔调书写了李隆基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思想由批判汉皇重色误国转为歌颂他们的忠贞爱情。他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抒发了自己的爱情观,也歌颂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夹杂着他作为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在歌颂与同情中仍然暗含讽意。如结尾两句,暗示的正是李隆基重色轻国才导致这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且《长恨歌》中,作者白居易以两句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无人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点明杨玉环的天生丽质,是她被选进宫的原因。并且在她被选进宫之前,一直待字闺中。可是众所周知,杨玉环在被选进宫之前,已经做了唐玄宗第十八子李瑁五年的妃子了,唐玄宗其实是属于横刀夺爱。可是白居易却粉饰这一众所周知的秘密,为杨玉环书写了新的人生。白居易的这一举动,或许有政治的因素,但笔者认为,更有同情的因素,正是因为他自身有相关的经历,才会被李杨二人的爱情打动,才会为他们爱情中不符合一般世俗观点的部分粉饰太平,也借此抒发自己的爱情观。

2) 从当时社会主流看法分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尽管安史之乱是唐玄宗重用奸人导致,但他毕竟刚刚在战乱中失去王位,失去爱情,加上他还有开元之治的功绩,所以他也成了人民同情的对象。在他被迫还都的时候,百姓“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可见百姓对他的态度并不完全是批判与怨恨,还夹杂着对他的同情。白居易作为当时唐朝人民的一份子,或多或少也应当有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因此,笔者认为白居易有“讽喻”和“爱情”这两种想法也不奇怪。

4. 结语

《长恨歌》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婉转动人,缠绵悱恻,使得古往今来的人们无不被其吸引。我们有必要对《长恨歌》的深层含义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究,因为这对我们了解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走向和当代文艺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贺安. 一篇《长恨》皆感伤——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正[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2): 80-84.
[2] 赵方辉, 赵康圣. 《长恨歌》主题辨析[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2(4): 60-61.
[3] 杨丽宏, 李莲.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浅论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12):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