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类物料输送的生产线对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但要充分考虑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外市场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尖端技术设备已经取代了以往的手工操作,自动供料设备也愈加的受益,其中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1]。随着社会的发展迅速,网络信息科技技术和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欣欣向荣,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高端技术快速发展,使社会的发展也变得高速,产品的类型和工艺形式日益复杂和细分,企业的管理、发展以及劳动力短缺,相对来说提高了人工成本,传统的手工供应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出现了自动供应自动化 [2]。在满足基本工作下,与之前的人工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通常称PLC)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高速指令运算能力,对各类的可编程控制器性能,可以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自动检测,监控等功能,在现实工业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之下,为了满足装料、卸料等一系列连续运输过程,通过对小车运输路径系统的编程,远程控制也对小车自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西门子PLC控制系统也可容易担负循环物料 [4],同时,以物料配料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例,探索PLC技术的应用流程 [5],因此,PLC来实现这一控制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满足物料运输小车应用在各种场景中,需要对生产、制造和研发做出改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和降低成本 [6]。本文研究PLC程序控制小车货物,为我国的技术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2. 物料运输控制系统简介
经时间继电器下料时间,将物料下料到小车上,小车根据系统控制路径,货物将从甲地装载,甲地货物已装满小车,小车可直接将货物运输到乙地卸载,卸完料以后,可直接返回初始地甲地。控制系统对整个物料运输车路径和下料时间的控制。
2.1. 物料运输工艺流程图
若要实现自动运输控制设计控制系统关键技术非常重要,要按照设计的路线小车对物料的装卸等操作进行精确定位,达到运行平稳,控制程序简单以及运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但也面临着路线不能随机改变,只能按照用户给定的路线行驶缺点。通过流程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小车装料、卸料是否完成以及行驶路径。如图1运输工艺流程所示。
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运输物料小车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设备有:限位开关、PLC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和时间继电器。

Figure 1. Transportation process flow diagram
图1. 运输工艺流程图
2.3. PLC主控制器选择
按照西门子组态动画中采用合理送卸小车模型,所需要的输入点7个,输出点2个,中间变量3个,通过物料运输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的特点,本文采用西门子S7-1500系列CPU1516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相比较三菱PLC,西门子PLC可以在博图软件内进行仿真和调试,不像三菱PLC需要硬件接线,这样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达到预期所做的目的,所以在接下来软件设计及仿真选用的是德国西门子PLC来完成相关任务。如图2上控制器,如图2下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称人机交互界面)所示。


Figure 2. CPU 1516 controller and HMI
图2. CPU 1516控制器和HMI
3. 物料运输软件设计
3.1. I/O分配表
HIM控制按钮的信号与PLC内部的端子需要一一对应,才能实现仿真和程序一致性,编写I/O分配表,如表1数据变量表所示。
3.2. 系统程序设计
3.2.1. 主程序块
系统上电,CPU运行,输入地址采用手/自动切换I0.0,置位为0系统默认为手动模式,置位为1为自动模式。通过表1的地址反映了输入地址、输出地址和中间变量,共同完成主程序块设计。
3.2.2. 手动自动模式选择
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可选择手动或者自动模式,如切换到手动模式,触点接触,手动模式灯打开,可通过手动按钮来控制小车运动;通过时间继电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装卸料时间,以及限位开关对小车位置的要求是文章主要设计内容,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重点,来完成小车根据程序设计来完成仿真结果,如图3上手动右行,图3下手动左行、图4自动模式所示。

Figure 4. Automatic mode ladder diagram
图4. 自动模式梯形图
4. 组态仿真
4.1. WINCC的性能特点
基于PLC的HIM系统,对各行各业生产过程,工序可实现可视化及操作。WinCC强大功能可与多种自动化设备及软件集成,是一个高度可视化系统。WinCC是一个模块化的自动化组件,可简单有效的进行组态,集成简单,具有开发和扩展灵活的特点。
4.2. 仿真系统的搭建
仿真系统是以TIA Portal V15软件为基础,进行系统的仿真实验,这款系统的功能很强大,软件内不仅提高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CPU类型,还提供了各种不同的HMI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这款软件可以实现在没有硬件的情况下,对程序进行编写和调用以外,还可以进行系统环境的搭建以及仿真运行。
系统在搭建时,点击新建工程中的添加新设备,在HMI界面中可以选择跟CPU型号相同规格的触摸屏,由于本次主要在软件中进行的模拟仿真过程,并没有具体的实物连接,所以此次此选择了一般常用的规格型号为TP 900 Comfort的触摸屏。
选择好触摸屏后,在画面中点击添加新画面,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所需要的画面数量修改为相应的系统名称,然后开始在每一个画面中,根据系统设计时要用到的元件,从右边栏目的工具中寻找需要的元件,并且双击或者直接拖到画面内将其放置好,然后将摆放好的元件修改相应的变量数据即可。
将仿真系统搭建好后,还需要对放置到触摸屏中的元件进行属性上的修改,修改的内容要以PLC中定义的变量相对应,目的让搭建的组态环境与系统程序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也是后面程序导入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4.3. 网络连接
在HMI界面中搭建好系统,需要将模拟量触摸屏型号为TP 900 Comfort面板与西门子PLC所选的CPU进行通讯接口连接,目的是实现HMI界面与程序相互衔接的过程,从而通过程序来控制系统进行模拟操作运行。在系统中,HMI界面的触摸屏和PLC型号的CPU 1516这两个模块都有提高相应的接口型号,都为PN/IE。具体的设备连接情况如图5设备连接所示。
根据设计需求建立了组态仿真画面,有小车、限位开关、时间继电器、指示灯和控制按钮组成,做出的组态画面,通过PLC程序控制来实现小车物料运输仿真,如图6 WINCC组态画面所示。
当切换到自动状态,按下启动,小车装料时间为3 S,此时甲地限位开关打开,当时间结束后,小车自动向乙地限位开关驶去,然后进行卸料为3 S,然后再到甲地进行装料,一直循环直到按下停止按钮,小车才停止运动。如图7、图8所示。
通过以上研究从手/自动切换模式,可以方便用户对小车控制来实现目标完成,相比于传统的手动或者自动,更加人性化设计,通过简单仿真实验与程序编写,仿真界面与程序变量端口一一对应,如图9所示。本设计过程的程序和仿真画面,相比较三菱PLC软件设计大幅度降低,更加方便初学者使用,以上实现本文章小车的程序流程图。


Figure 9. The emulation button corresponds one-to-one to the program variable
图9. 仿真按钮与程序变量一一对应
5. 结束语
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物料装卸小车设计,实现了按照用户设计的路线来完成相应的等待、运输和卸料的动作,通过此类设计可以广泛应用到工厂、工地等复杂路况,对智能一体化重点方向有所突破,未来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本文通过PLC控制系统和WINCC组态结合,得到了控制程序和仿真相互实现,为后续的实物系统开发做出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