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es Mechanisms that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Trust
DOI: 10.12677/ASS.2023.125304, PDF, HTML, XML, 下载: 215  浏览: 36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培艳, 李雅宁, 李 傲, 王 湃: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依恋安全依恋启动人际信任影响机制Attachment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Interpersonal Trust Impact Mechanism
摘要: 依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向重要他人寻求亲近以获得保护的倾向。安全依恋启动是通过情境性激活被试的安全依恋表征,使个体暂时获得与安全依恋风格一致的一系列积极效应。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动力激活模型、动力加工模型、迁移模型、情绪/认知协调作用模型和多元神经模型来解释。
Abstract: Attachment is an individual’s innate tendency to seek closeness to someone else for protection.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is a series of positive effects consistent with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by activating the subject’s secur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through situational activation. Interpersonal trust is a generalized expect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erson’s words, commit-ments, and written or oral statements that individuals establish in the course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The mechanism of secure attachment initiation on interpersonal trust can be explained by dynamic activation models, dynamic processing models, transfer models, emotional/cognitive coordination models, and multivariate neural models.
文章引用:李培艳, 李雅宁, 李傲, 王湃, 杨伊生. 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5): 2247-225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5304

1. 引言

1.1. 依恋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曾提出,依恋是个体向父母或伴侣等重要他人寻求亲近以获得保护的倾向 [1] 。依恋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内部特征,以内部工作模型或图式形式 [2] ,在人际交往中无意识地作用于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3] [4] 。

Ainsworth等人 [5] 最早将依恋风格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 [6] 。安全依恋个体拥有积极的自我–他人模型,相信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是值得被关爱的,相信他人是可依靠的,能够及时提供帮助的,依恋关系是安全的,可依赖的 [7] ,在与人互动中人际信任水平较高 [3] 。因此安全依恋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均表现出更适应、更健康的模式 [8] 。非安全依恋风格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恋焦虑,害怕他人抛弃或拒绝自己;一种是依恋回避,回避亲密互动,对亲密感到不适。依恋焦虑个体的自我表征是消极的,他们否认自我的内在价值,怀疑自己,担心自己被抛弃。依恋回避个体的自我和他人表征都是消极的,他们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他人,不愿意与他人保持亲近的关系 [6] 。

Baldwin等人 [9] 最早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经验启动对约会对象的选择会产生一定影响 [10] 。依恋启动是启动技术在依恋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者首先给被试呈现依恋相关刺激,激活依恋系统或依恋图式,通过考察不同依恋启动条件下个体在后续任务中的表现探究依恋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安全依恋启动是通过情境性激活被试的安全依恋表征,使个体暂时获得与安全依恋风格一致的一系列积极效应,如消除威胁,缓解痛苦,获得有爱,舒适和安全的感觉等,从而提升个体的依恋安全感 [11] [12] [13] ,进而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1.2. 人际信任

“相信而敢于托付”是现代汉语中对信任一词的解释,即信任是对他人态度或行为持有积极的预期并敢于承受风险的一种心理状态。信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依恋关系 [14] ,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资源 [15] 。信任存在于人际与群际之中,概念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不同层面 [16] 。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哲学中的信任是一种对某种不确定性事项的大胆确定 [17] ;社会学认为信任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18] ;心理学认为信任是一种对托付对象的行为或意图的积极预期 [19] ;经济学认为信任是一种基于个人功力的理性计算行为 [20] 。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21] ,是在社会之内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 [22] ,被称为社会的润滑剂 [23] ,是维系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24] 。卢曼从系统理论和功能主义两个不同的角度,将信任区分为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人际信任以情感联系为主,通过在熟悉个体之间建立起来;制度信任建立在复杂、分化的社会关系中,需依靠法律等外力加以维系和惩戒。囚徒困境实验是心理学最早对人际信任的研究 [25]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Rotter (1967)提出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人际信任的定义,即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有对象指向性的心理预备状态,是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 [26] 。

2. 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特质依恋风格会对信任产生影响。例如婴儿的依恋类型可以预测一年后他们对母亲和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安全依恋风格的婴儿对他人的信任度更高 [27] [28] 。也有研究也发现不安全依恋风格个体在社交互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问题,如依恋回避高的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遇到问题时会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很少会寻求他人帮助,对他人表现出低人际信任 [29] [30] ;而安全依恋风格个体的互动经验更多为积极的,信任相关的自传体记忆偏多且易于提取,因此在与人互动时会采取更多与信任相关的应对策略 [30] [31] ,对他人信任程度更高 [32] [33] 。还有研究发现 [34] ,安全依恋风格个体除了在亲密关系中会表现出对伴侣的高人际信任,在普通人际关系中其信任水平也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个体。

随着近年来研究发展,安全依恋除了作为较为固定的特质风格,渐渐可以作为一种缓解威胁的积极状态,是可以通过一定技术,在不同情境下暂时激活的。这种暂时的激活状态可以一定程度积极地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安全依恋的拓延–建构环理论指出,安全依恋启动与特质安全依恋风格的影响具有一致性,也能促进个体积极的自我–他人认知及同情、利他等积极品质。拓瑞的研究证明了不管阈上还是阈下的安全依恋启动均能有效提高个体的人际信任激活水平,并且不会受到依恋风格的影响 [35] ;李彩娜等的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启动能够显著提高人际信任,且这种效应独立于积极情绪的作用 [3] 。

3. 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

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可以通过如下理论模型进行解释:

3.1. 动力激活模型

Baldwin等人认为依恋安全感的暂时激活,使得个体对威胁刺激的加工减少,对安全信息的注意增加,因而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情境有了更多积极的回应 [9] 。Mikulincer等人认为安全依恋启动会对个体产生自下而上的影响,即通过状态激活个体的依恋安全感,进而提高个体的依恋与人际信任水平 [11] 。因此,安全依恋启动通过动力激活模型对个体的人际信任等行为产生影响 [7] 。

3.2. 动力加工模型

依恋系统的动力加工模型(A model of attachment system functioning and dynamics)可以用来解释个体依恋系统激活与运行的过程 [11] 。该模型由三个功能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是依恋系统的激活模块,属于依恋的初级策略;该模块包括个体对负性事件的监控与评估,控制和决定是否激活依恋系统。个体对所有事件进行监控,当环境中的威胁性事件使个体产生不安全感之后,个体会自动激活依恋系统,并主动向内化或外在的依恋对象寻求亲近和支持。第二个模块主要是对依恋对象可获得性与支持性的监控与评估。依恋对象具有敏感性、可获得性、可以提供保护与支持性,会使个体从心理上体会到安全感,从而使个体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处理事件时会更多地使用安全基地策略,积极寻求依恋对象的支持与帮助,并最终促成安全依恋的拓延建构循环。如果依恋对象不具有敏感性、可得性与支持性,那么威胁事件的发生就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安全感,以及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第三个模块是对依恋对象不可得与无回应的应用,属于依恋的次级策略。该模块主要是监控和评估亲近寻求策略是否可以有效应对依恋不安全感。当个体由于依恋对象不敏感、不可得或不支持而感到痛苦后,个体会评价和检验亲近寻求策略的有效性,并在之后决定选择何种策略(过度激活或去激活)去应对威胁事件带来的不安全感。依恋系统的动力加工模型由于循环使用过度激活策略或去激活策略而建立起了与之特定的兴奋和抑制“神经环路”,使得该模型可以反复循环,第三个模块可以反过来对前两个模块进行反馈与调节 [36] 。

3.3. 迁移模型

张鹏等人提出了安全依恋启动影响社会行为的迁移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通过学习启动材料,激活记忆中与重要依恋对象的支持性行为或结果以及相应地行为反馈,之后,这些行为模式可以迁移到个体其它的外显行为上。研究发现非安全依恋的个体在多次安全依恋启动条件下可以产生较为持久的积极结果,这可以理解为启动技术的多次使用使得个体通过学习增强了刺激材料与个体持有的积极经验的联结,发生了迁移结果。迁移模型认为依恋安全感可以使个体做出更多积极的行为,这是由于启动材料激活了个体的依恋安全感,进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迁移到了个体的外显行为。该模型从迁移的角度解释了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相比以前的理论除了考虑到了安全依恋启动的脑神经基础,还强调了依恋经验的重要性 [37] 。

3.4. 情绪/认知协调作用模型

唐清婷等人提出了安全依恋启动的情绪/认知协调作用模型。他们认为安全依恋启动存在情绪与认知两条路径,这两条路径共同作用于个体。安全的线索可以提升个体的状态安全依恋感,进而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调节个体对威胁事件的反应机制,降低个体在认知方面的需求;个体的安全依恋表征被激活后,个体对他人积极预期的认知图式就会引导个体从多角度解释自身经验,摆脱负面情绪,进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调节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虽然该模型目前仍不完善,但其整合了安全依恋启动的主要效应成分,从情绪与认知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了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发生机制,为未来进一步探究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8] 。

3.5. 多元神经模型

安全依恋启动的多元神经模型是由Canterberry和Gillath提出,他们认为在安全依恋启动过程中,负责奖赏与积极情绪、认知调控以及行为动机的相关脑区会同时参与活动 [39] 。在情绪层面,安全依恋启动会激活多个与积极情绪体验相关的脑区;在认知层面,安全依恋启动会激活与情绪和注意调节、认知重评功能密切相关的内侧额叶皮层以及前额叶皮层等认知调控相关脑区。这些脑区的活动增强,说明安全依恋表征的激活会使得个体进行认知重评,从而以一种更符合安全依恋表征的方式来对环境刺激进行解释,并对情绪状态进行调节,这暗示认知在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重要作用。总之,该模型强调个体心理资源的增加在安全依恋启动效应中的重要角色,并且对依恋安全感增强时情绪、认知与行为动机的参与和响应非常关注。

4. 总结与展望

由于安全依恋个体在认知加工模式、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维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上,都比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个体有优势,因此,很多前人研究都是探讨安全依恋对个体认知或行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依恋启动技术的应用逐渐兴起,探讨安全依恋启动对个体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成为了很多研究的目的。安全依恋启动的实质是提高安全依恋表征在个体长时记忆网络中的可及性与通达性,使之高度活跃并易于提取,引导个体的认知、情绪及行为,使之表现出与安全依恋个体类似的反应。有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启动不受特质性依恋风格的影响,任何依恋风格的个体都能通过一定方法暂时提升依恋安全感 [7] 。依恋安全启动在个体层面和人际层面都有积极的效应。在个体层面,安全依恋启动可以使个体在信息加工时更加灵活、开放、积极;在人际层面,安全依恋启动可以使个体在与人交流互动过程中展现出更高的开放性,更愿意进行个人披露,维持关系的稳定,更能对人际压力进行容忍;也可以使个体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更关注他人需要,更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人;增加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减少攻击、偏见和歧视等 [10] 。因此,安全依恋启动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科学可行的视角去探究非安全依恋的可塑性。人际信任作为人际互动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反应,安全依恋启动通过暂时提高个体的依恋安全感,进而提高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其作用的心理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可以用动力激活模型、动力加工模型、迁移模型、情绪/认知协调作用模型和多元神经模型来解释,但也有其他理论与实证研究可以来证明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积极作用。未来,可以继续深入探究安全依恋启动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依恋的测量及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编号:19YJA850014);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S20210251Z)。

参考文献

[1]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asic Books, New York.
[2] 黄国红, 吴庆云. 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 30(6): 117-119.
[3] 李彩娜, 孙颖, 拓瑞, 刘佳. 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J]. 心理学报, 2016, 48(8): 989-1001.
[4] 张姿, 刘文. 成人依恋: 研究取向、问题与展望[J]. 心理研究, 2013, 6(3): 24-28.
[5] Ainsworth, M.D.S., Blehar, M.C., Waters, E. and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ssessed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llsdale.
[6] 马原啸, 冉光明, 陈旭.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3): 392-401.
[7] 李彩娜, 石鑫欣, 黄凤, 马婧. 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30-37.
[8] 王斐, 苗冬青, 许燕. 安全基地启动对非安全依恋者的效应[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8): 90-96+89.
[9] Baldwin, W., et al. (1996) Soci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94-10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1.94
[10] 贾成龙, 孙莉, 冯伯乐, 秦金亮. 依恋启动及其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9): 1539-1550.
[11] Mikulincer, M. and Shaver, P.R. (2001) Attachment Theory and Intergroup Bias: Evidence That Priming the Secure Base Schema Attenuates Negative Reactions to Out-Grou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97-11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1.1.97
[12] 马原啸, 陈旭. 非安全依恋可塑性的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12): 1967-1979.
[13] 马原啸, 陈旭. 阈下安全启动改善非安全依恋女性的注意加工[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1): 11-22.
[14] Zak, P.J. (2005) Trust: A Temporary Human Attachment Facilitated by Oxytoci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8, 368-369.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5400060
[15] 王连伟, 杨梦莹. 论信任来源的路径与过程——以人际信任为例[J]. 征信, 2020, 38(5): 31-36.
[16] 陈欣, 叶浩生. 行为博弈视野下信任研究的回顾[J]. 心理科学, 2009, 32(3): 636-639.
[17] 唐贤秋, 吴成林. 民族信任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40(5): 28-33.
[18] Mayer, R.C., Davis, J.H. and Schoorman, F.D.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709-734.
https://doi.org/10.2307/258792
[19] 叶航, 郑昊力. 信任的偏好与信念及其神经基础[J]. 社会科学战线, 2016(6): 31-45.
[20] Burt, R.S. and Knez, M. (1995) Kinds of Third-Party Effects on Trust.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7, 255-292.
https://doi.org/10.1177/1043463195007003003
[21] 王益文, 张振, 原胜, 郭丰波, 何少颖, 敬一鸣. 重复信任博弈的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J]. 心理学报, 2015, 47(8): 1028-1038.
[22] 李敏, 梁瑜欣. 多民族社区人际信任构建——蒙汉杂居C社区向互嵌型发展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6): 60-69.
[23] Arrow, K.J. (1972) Gifts and Exchang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 343-362.
[24] Rothstein, B. and Uslaner, E.M. (2011) All for All: Equality, Corruption, and Social Trust. World Politics, 58, 41-72.
https://doi.org/10.1353/wp.2006.0022
[25] 乐国安, 韩振华. 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5(2): 1-5.
[26] 辛自强, 周正.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3): 344-353.
[27] Fonagy, P., Gergely, G. and Target, M. (2007) The Parent-Infant Dya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ive Self.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 288-328.
https://doi.org/10.1111/j.1469-7610.2007.01727.x
[28] Corriveau, K.H., Harris, P.L., Meins, E., Fernyhough, C., Arnott, B., Elliott, L. and De Rosnay, M. (2009) Young Children’s Trust in Their Mother’s Claims: Longitudinal Links with 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 Development, 80, 750-761.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2009.01295.x
[29] Griffin, D.W. and Bartholomew, K. (1994) Models of the Self and Other: Fundamental Dimensions Underlying Measures of Adult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30-44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7.3.430
[30] Mikulincer, M. (1998)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the Sense of Trust: An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on Goals and Affect 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09-122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4.5.1209
[31] Haggerty, G.D., Siefert, C.J. and Weinberger, J. (2010)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Attachment Status and Freely Recall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of Childhood.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7, 27-41.
https://doi.org/10.1037/a0018638
[32] Simmons, B.L., Gooty, J., Nelson, D.L. and Little, L.M. (2009) Secure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Hope, Trus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0, 233-247.
https://doi.org/10.1002/job.585
[33] Lopez, G., et al. (2000) Dynamic Processes Underlying Adult Attachment Organization: Toward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y and Effective Self.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283-300.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47.3.283
[34] Mikulincer, M. (2003) The Attachment Behavioral System in Adulthood: Activation, Psychodynamic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In: Zanna, M.,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35,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53-152.
https://doi.org/10.1016/S0065-2601(03)01002-5
[35] 拓瑞. 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6] 杨蕊. 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与依恋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6.
[37] 张鹏, 张斌梅子, 邹建科, 刘翔平. 安全依恋启动影响社会行为: 方法、效果与机制[J]. 心理科学, 2018, 41(3): 615-620.
[38] 唐清婷, 陈旭, 刘颖, 段涤非, 唐梦媛, 郑乐莹. 安全依恋启动效应的内在机制: 非安全依恋风格调节下情绪与认知的协同作用[J]. 心理科学, 2020, 43(3): 718-725.
[39] Canterberry, M. and Gillath, O. (2013) Neural Evidence for a Multifaceted 18 Model of Attachment Secu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88, 232-240.
https://doi.org/10.1016/j.ijpsycho.2012.08.013